一、52.5%抑快净WG防治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晨,王文博,陈子雷,张艳,李慧冬,毛江胜[1](2021)在《52.5%抑快净水分散剂在番茄中的残留检测及消解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抑快净由霜脲氰及恶唑菌酮混配而成。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中霜脲氰及恶唑菌酮在番茄中的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01~1.0 mg/kg范围内,番茄中霜脲氰的平均回收率为79.5%~92.8%,相对标准偏差为3.68%~7.36%;在0.01~2.0 mg/kg范围内,番茄中恶唑菌酮的平均回收率为82.4%~103.9%,相对标准偏差为2.96%~6.25%。该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以及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霜脲氰和恶唑菌酮在番茄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并且恶唑菌酮的降解速率快于霜脲氰。霜脲氰和恶唑菌酮在番茄中的最终残留量符合我国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杨慧莹[2](2018)在《吡唑醚菌酯对两种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效和靶区残留量之间的效应关系》文中指出本实验设计、实施了在田间温室中使用喷雾式施药方式前提下,吡唑醚菌酯对西瓜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调查实验,通过对田间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计算得到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将田间靶区样品采集带回后建立吡唑醚菌酯在西瓜叶片、黄瓜叶片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通过Masslynxx计算得出残留消解数据,进一步总结得出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在西瓜叶片和黄瓜叶片上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进而将田间生物测定数据与靶区残留消解动态数据相结合,得出在不同施药剂量的处理组中,最佳的防治间隔期和每种药剂的最低有效剂量。研究结果如下:比较了不同剂量处理下的吡唑醚菌酯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效,发现不同处理浓度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在112.5 g/hm2和150 g/hm2处理浓度下,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在21天内仍能保持79.70%,同时,50 g/hm2、75 g/hm2处理浓度防效也可达60%以上。靶区残留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其在西瓜叶片上的半衰期也从7天增至14天。其与田间药效明显降低时期基本吻合。在低于推荐剂量处理组(55 g/hm2)中,测得其半衰期为7天,叶片上靶标部位残留量为0.146 mg/kg,此时吡唑醚菌酯对田间西瓜白粉病的防效达77.2%,在7天至21天时间内,随着农药在叶片上消解,其对西瓜叶片白粉病的防效由77.2%降至60.3%。因此,在低于推荐剂量处理组(55 g/hm2)中,当叶片靶标部位残留量低于0.146 mg/kg时,应再次施药以防病害大面积蔓延。50 g/hm2、75g/hm2、112.5 g/hm2和150 g/hm2的半衰期分别为7天、10天、14天和13天。比较了不同剂量处理下的吡唑醚菌酯对黄瓜病的防效,发现不同处理浓度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在40 g/hm2处理浓度下,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在21天内仍能保持72.2%,同时,15 g/hm2、20 g/hm2和30 g/hm2处理浓度防效也可达56.3%70.5%。靶区残留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其在黄瓜叶片上的半衰期也从14天增至22天。其与田间药效明显降低时期基本吻合。在低于推荐剂量处理组(15 g/hm2)中,测得其半衰期为14天,叶片上靶标部位残留量为0.054 mg/kg,此时吡唑醚菌酯对田间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达58.1%,在14天至21天时间内,随着农药在叶片上消解,其对黄瓜叶片霜霉病的防效由58.1%降至56.3%。因此,在低于推荐剂量处理组(15 g/hm2)中,当叶片靶标部位残留量低于0.054 mg/kg时,应再次施药以防病害大面积蔓延。吡唑醚菌酯在黄瓜上的15 g/hm2、20g/hm2、30 g/hm2和40 g/hm2处理组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14天、16天、19天和22天。
张云峰[3](2017)在《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试验的方法,对比黄瓜霜霉病不同防治技术的效果,发现采用60%氟吗啉40 g/667m2防治霜霉病效果最好,同时从田间管理等角度,提出了除用药外的其他防治技术,希望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杜文博[4](2014)在《7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引起的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mildew)是一种对黄瓜生产具有极大影响的黄瓜病害。它的发生面积很广,在任何种植黄瓜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对黄瓜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黄瓜是渭南市大荔县一个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环境条件合适,该地区黄瓜霜霉病几乎年年发生,给农民造成极大损失。为了提供更好的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通过走访当地农民及农药销售店,总结出72.2%普力克水剂、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是该地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主要药剂,并对这7种药剂进行了药效试验,得出以下结果:1、这几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一定的防效,其中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有效成分90.25g/667m2)和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有效成分25g/667m2)两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显着高于其它几种药剂。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有效成分133.33g/667m2)及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有效成分80g/667m2)防效显着低于其它几种药剂,防效大都不到70%。2、该地防治黄瓜霜霉病应采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有效成分90.25g/667m2),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有效成分25g/667m2)两种药剂为主要药剂,在使用过程中交替使用,以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致使药剂失效。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有效成分90.00g/667m2),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有效成分140g/667m2),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有效成分58.75g/667m2)这三种药剂可以配合以上两种主要药剂使用,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有效成分133.33g/667m2)和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有效成分80g/667m2)应暂停使用。喷施农药时在黄瓜霜霉病显症初期喷施,而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共3次,基本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能够很好的控制黄瓜霜霉病造成的危害。
吴志会,韩晓清,张尚卿,彭学文[5](2014)在《6种药剂对唐山秋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为确定防治唐山秋瓜霜霉病的最佳药剂,以清水作对照,对6种供试药剂进行了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对唐山秋瓜生长安全,且均对唐山秋瓜霜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阿米西达(120 g/hm2)对唐山秋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始终在90%以上,防效最好,且药效持续时间最长;72%克露WP(540 g/hm2)和大生M-45 80%WP(900 g/hm2)防效次之,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始终维持在80%以上。建议在生产上各供试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唐山秋瓜霜霉病抗药性的产生。
崔继敏[6](2014)在《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抗性风险及抗性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流行性强,传播速度快,可造成黄瓜大幅减产。目前生产上主要依靠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是羧酸酰胺类(CAA)杀菌剂中的一种新型药剂,对卵菌病害(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至今未见黄瓜霜霉病菌对该药抗性风险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为探明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抗性风险及抗性机制,测定了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建立了其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基线,评估了其对双炔酰菌胺的室内抗性风险,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该病原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抗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从河北、山东等未使用过CAA类杀菌剂的地区采集的69株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EC50),其EC50范围为0.0960.695μg/mL之间,平均值为0.358±0.144μg/mL,不同敏感性菌株所占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未发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将这69个野生敏感菌株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平均值0.358±0.144μg/mL作为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基线。2、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2011-2013年自河北、山东等地采集的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总体分析3年所采集的菌株对双炔酰菌胺以敏感菌株为主,有部分低抗和中抗菌株,没有发现高抗菌株;通过3年来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监测,发现其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变化不大,抗性菌株的比例无明显增大。3、采用药剂驯化和紫外诱导的方法分别处理黄瓜霜霉病菌11个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菌株。药剂驯化未获得抗性菌株,紫外诱导获得6株抗双炔酰菌胺突变体,其抗性突变频率为1.09×10-7,EC50值介于0.439~1.910μg/mL之间,抗性水平介于5.74~22.96倍之间。通过紫外诱导获得的6株抗双炔酰菌胺突变体的侵染率、致病性、产孢能力和适合度指数均显着低于其亲本菌株,且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交互抗性试验表明,双炔酰菌胺与甲霜灵、嘧菌酯、霜脲氰、氟吡菌胺之间无交互抗性关系,与烯酰吗啉之间有正交互抗性关系。4、采用CTAB法提取所测黄瓜霜霉菌株的DNA,测序后利用DNAMAN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只有亲本菌株KB-1经紫外诱导后获得的突变体KB-1-9UV在纤维合酶3(CesA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940位发生突变,使该位点氨基酸由缬氨酸(GTT编码)变为丙氨酸(GCT编码)(V940A),其他突变体以及田间采集到的中抗菌株的CesA3基因序列均未发生碱基突变;突变体KB-1-9UV继代培养10代后,敏感性下降,抗性基本消失,收集其孢子囊提取DNA测序后发现,KB-1-9UV抗性消失后其基因序列与亲本菌株相同,突变恢复,此位点的突变不稳定。5、根据早期检测的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表现、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抗双炔酰菌胺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抗性机制的研究结果,推测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存在低到中等抗性风险。
闫磊[7](2013)在《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古巴假霜霉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毁灭性及世界性病害,给黄瓜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目前生产上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氟吡菌胺是一种新型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现已登记用于防治多种卵菌病害。为探明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本研究进行了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抗氟吡菌胺菌株对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的交互抗性、抗性菌株的室内获得及其生物学性状及抗药性遗传的研究以及药剂混合使用对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抗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采自河北、山东两省的105株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北、山东8地采集的黄瓜霜霉病菌菌株对氟吡菌胺均较敏感,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敏感性差异较大。氟吡菌胺对从未使用过苯甲酰胺类杀菌剂的温室中采集的62株黄瓜霜霉病菌的平均EC50为(0.1498±0.1090)μg/mL,其敏感性分布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故可作为基线敏感性用于监测田间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变化。2、进行紫外诱导试验和药剂驯化试验分别获得4株和7株抗性突变体,其抗性水平在8.0114.9倍之间,紫外诱导突变频率为7.4×10-7。通过分析不同抗性水平菌株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的相关性,发现氟吡菌胺与嘧菌酯、甲霜灵、烯酰吗啉和霜脲氰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实验室获得的11株抗性突变体在无药健康叶片上继代培养10代,突变体抗药性能稳定遗传。与亲本菌株相比,抗性突变体在侵染率、致病性和产孢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差异,紫外诱变获得的抗性突变体LT-3-1UV的致病性和产孢能力均高于亲本菌株,4株抗性突变体适合度与亲本菌株相当,6株抗性突变体适合度低于亲本菌株。综上所述,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存在中度抗性风险。3、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经氟吡菌胺、霜霉威、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1:4)和氟吡菌胺+霜霉威(1:10)五种药剂连续驯化黄瓜霜霉病菌3、5、7代后对氟吡菌胺、霜霉威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吡菌胺与霜霉威或吡唑醚菌酯混用均比3种单一药剂连续驯化抗性上升趋势缓慢,两种混合药剂连续驯化7代后获得抗性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抗性水平为12.013.4倍,对吡唑醚菌酯和霜霉威的抗性水平分别为9.6倍、4.2倍。而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和霜霉威3种单一药剂驯化获得抗性菌株抗性水平分别为16.3倍、11.6倍和5.1倍,均高于混合药剂驯化所得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因此,药剂混合使用可以延缓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抗药性的发展。4、采用离体叶片冷冻法及孢子囊冷冻法保存黄瓜霜霉病菌菌种,以叶盘漂浮法测定黄瓜霜霉病孢子囊冷冻前后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采用半叶法和叶盘法测定经上述两种方法保存的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的致病力和适合度,结果表明:采用离体叶片冷冻保存法保存菌种3个月后及孢子囊冷冻法保存菌种6个月后,孢子囊的致病力、适合度明显下降,潜育期延长,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变化不大。离体叶片冷冻法及孢子囊冷冻法可用于长期保存黄瓜霜霉病菌。5、通过敏感菌株与抗性菌株两种交配型杂交获得黄瓜霜霉病菌卵孢子,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F1代单卵孢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F1代单卵孢株对氟吡菌胺的抗性表现型介于2个亲本菌株之间,初步推测供试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抗性可能由单个不完全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侯丽琴[8](2012)在《甲壳素诱导黄瓜抗霜霉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Curt.)Rostov]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黄瓜主要叶部病害之一。目前黄瓜霜霉病的防治主要是选择抗病品种和杀菌剂化学防治,但由于化学防治负面影响太大而抗病品种的培育难度较大,所以仅依靠这两种途径来防治黄瓜霜霉病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新型生物农药一直是世界农业科技工作者一致努力的方向之一。近几年来,植物诱导抗病性是植物病害防治的一个新思路,一些生物类制剂可以借助于植物自身的防卫体系,激发植物整体抗性水平,提高抵抗病害的能力,为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本试验通过植物诱导抗性原理,采用甲壳素作为诱抗剂,在室外生物防治及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供试黄瓜品种为“津优35号”,病原菌采集于山东省济阳县,采用病情指数调查的方法,在室外条件下测定了甲壳素与常用化学杀菌剂其对该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壳素对此病有一定的防效,防效可达59.2%,甚至高于某些化学杀菌剂,并且甲壳素的聚合度及浓度确定为低分子量甲壳素800倍液。2.采用室内盆栽法进行了甲壳素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得出三种分子量甲壳素中,以低分子量甲壳素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为0.7992μg.mL-1,且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甲壳素对病原菌孢子囊的萌发、释放、游动及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3.采用抗氧化酶活性指标的测定,研究了甲壳素诱导黄瓜抗霜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如下:经甲壳素诱导后,黄瓜体内SOD、CAT、POD、PPO、PAL活性在整个取样期均高于对照组,且趋势均为先增长后降低趋势,酶活均提高1.5-2倍。说明黄瓜体内酶活性的升高是抗病性提高的内因因素。4.采用SDS-PAGE技术和MALDI-TOF质谱测定,研究了甲壳素诱导后黄瓜体内蛋白质含量或者种类的变化,进一步对甲壳素诱导黄瓜抗霜霉病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诱导7天后12Kb和55Kb处蛋白含量急剧增加,经鉴定为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大小亚基。此种酶可加快植物的光合速率以抵抗霜霉病菌的侵害。
王文桥,马平,韩秀英,鹿秀云,张小风[9](2011)在《生物源杀菌剂与化学杀菌剂协调防控黄瓜病害》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AB-1水剂、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SAB-1水剂、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对温室黄瓜病害发展的影响。寿光试验包括以下处理:交替或混合喷施50%啶酰菌胺WG、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的桶混液、60%唑醚.代森联WG、40%嘧霉胺SC、50%烯酰吗啉WP、10%苯醚甲环唑WG、69%烯酰.锰锌WP、68.75%恶唑.锰锌WG、52.5%恶唑.霜脲氰WG等不同作用机理和防治谱的化学杀菌剂;混施生防菌剂BAB-1水剂、SAB-1水剂及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50%烯酰吗啉WP、25%双炔酰菌胺SC、25%吡唑醚菌酯EC等对霜霉病特效化学杀菌剂;将不同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与BAB-1水剂、SAB-1水剂和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交替喷施。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94.5%、92.3%和93.6%,对黄瓜白粉病分别为90.7%、89.9%和90.4%,对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9.3%、85.6%和85.7%,每种病害的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相当。在定州试验中,化学杀菌剂与SAB-1混施对白粉病的防效(84%)明显高于其与BAB-1混施的防效(72.8%),对灰霉病的防效(61.3%)明显低于后者的防效(95.1%),与SAB-1、BAB-1混施后对白粉病、灰霉病及霜霉病防效分别为90.2%、89.3%和92.6%。在保定郊区试验中,将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及BAB-1水剂、SAB-1水剂交替喷施显着降低霜霉病、白粉病及灰霉病的严重度及AUDPC,对其防效分别为83.5%、87.4%和88.5%,AUDPC分别为219、352和249,延缓了3种黄瓜病害的发展。
牛德[10](2010)在《霜霉病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文中提出黄瓜是全球十大蔬菜栽培作物之一,我国的黄瓜总种植面积及总产量目前已跃居世界首位,而黄瓜霜霉病作为全球范围内黄瓜产区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黄瓜的正常生产。鉴于目前黄瓜霜霉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较少和ESTs分析功能基因组具有的明显优越性,构建受霜霉菌侵染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并进行ESTs分析,对于研究黄瓜与霜霉菌互作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克隆黄瓜抗霜霉病基因,明了黄瓜的抗病机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试验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十种RNA提取方法对黄瓜不同组织(根、茎、叶和幼果)总RNA的提取效果,进而采用改良SDS法提取接种霜霉病菌后第4h、8h、16h、24h、48h和72h的抗霜霉病黄瓜品种‘649’的叶片总RNA,等量混合作为反转录模板,使用CreatorTM 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霜霉菌接种初期黄瓜叶片的全长cDNA文库,从中随机大规模挑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瓜属于RNA易提取植物,十种方法基本上都可以从黄瓜四种组织中提取到RNA,但提取效果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十种方法对黄瓜叶和幼果中RNA的提取效果普遍优于对黄瓜根和茎中RNA的提取;对黄瓜叶片RNA提取效果较好的方法有RNAPlant试剂法和改良SDS法;对黄瓜幼果RNA提取效果较好的方法有Trizol法、SDS法和改良SDS法;十种方法提取黄瓜根和茎中的RNA,在纯度方面均不高,但基本上都可保证所提RNA的完整性。2. cDNA文库构建过程中:确定LD-PCR的循环数为21个循环,发现cDNA与pDNR-LIB载体以1.5:1比例连接时效果较好。经质量检测,获得的原始文库滴度为5.5×106pfu·mL-1,重组率约为99%。而扩增后的文库滴度达6.5×109pfu·mL-1。文库中包含的插入片段大小在0.5-2.0kb之间,并多在1.0kb左右,最大片段约为2.0kb。3.从黄瓜cDNA原始质粒文库中随机挑取3360条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成功得到3091条ESTs序列,使用SeqClean软件去除载体序列、重复序列和长度少于100bp的序列后,最终得到的2903条高质量的ESTs序列,所得ESTs序列长度范围为101-604bp,平均长度414.6bp,GC含量平均为42.44%。4.使用CAP3软件对2903条ESTs序列进行聚类拼接,得到2507条非重复序列(Unigenes),其中包括211个Contigs和2296个Singlets,非冗余序列占全部序列的86.36%,得到的unigenes序列长度范围为101-1426bp,平均为422.73bp,GC含量平均为38.21%,长度在600bp以上的有53条。5.基因表达丰度分析表明:在2507条unigenes中,共有高丰度表达基因(表达频率≥5)18个,约占总数的0.72%;中丰度表达基因(5>表达频率≥2)139个,约占总数的7.69%;其余低丰度表达基因约占91.60%,说明黄瓜叶片中大多数基因呈低丰度表达。6.同源性来源分析表明:在2507条unigenes中,共有1653条(占总数65.94%)在NCBI非冗余核苷酸数据库(nt)中有其匹配序列,序列同源性来源于110多个物种,来源较多的依次是黄瓜(23.29%)、葡萄(13.43%)、杨属(13.19%)、大豆(10.41%)等。7.对组装后的2507条unigenes在NCBI和Swiss-Prot非冗余蛋白数据库中进行blastx比对,共获得超过500种的已知功能蛋白,根据蛋白类别可将其划分为四类,将具有已知功能和推测功能的1547个unigenes在UniProt数据库中确定其蛋白功能,构建基因表达图谱,被赋予功能的基因累计达到2231个(包括一因多效),其中参与抗病/防御的基因有427条占19.16%,参与信号转导的56条占2.51%。8.对组装后的2507条unigenes在COG数据库中比对,结果显示:共有662个unigengs在COG数据库中得到功能注释信息,涉及23项蛋白功能,其中信息储存和加工类有351条占53.01%,细胞加工类有44条占6.65%,代谢类有207条占31.27%,防御类有5条占0.76%,功能不明确有55条占8.31%。9.对组装后的2507条unigenes序列在KEGG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共有1851个unigengs获得相关的注释信息,涉及44个的非重复代谢途径,Pathway分析表明:对代谢途径的注释主要集中在各类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有机物合成与代谢等方面,还包括3个信号传导途径,3种疾病的发生途径,一个抗原加工途径和一个霍乱弧菌的侵染途径。10.通过在NCBI、Swiss-Prot、KEGG和COG数据库的比对,最终确定有468条unigenes在上述四个数据库中均未找到其匹配项,确定为新基因。
二、52.5%抑快净WG防治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2.5%抑快净WG防治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52.5%抑快净水分散剂在番茄中的残留检测及消解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方法 |
1.3 检测方法及仪器条件 |
1.3.1 霜脲氰的检测分析 |
1.3.2 恶唑菌酮的检测分析 |
1.4 计量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线性关系及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 |
2.2 抑快净在番茄中的消解动态 |
2.3 抑快净在番茄中的最终残留 |
3 结论 |
(2)吡唑醚菌酯对两种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效和靶区残留量之间的效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吡唑醚菌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1.1.1 吡唑醚菌酯简介 |
1.1.2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 |
1.1.3 吡唑醚菌酯的合成路线 |
1.1.4 吡唑醚菌酯的应用现状 |
1.1.5 吡唑醚菌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
1.1.6 吡唑醚菌酯的毒性及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
1.1.7 吡唑醚菌酯的环境趋势 |
1.1.8 吡唑醚菌酯剂型 |
1.2 西瓜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
1.2.1 西瓜白粉病发病特征 |
1.2.2 西瓜白粉病病原菌 |
1.2.3 西瓜白粉病发病特点 |
1.2.4 西瓜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
1.3 黄瓜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
1.3.1 黄瓜霜霉病病原菌 |
1.3.2 黄瓜霜霉病生物学特性 |
1.3.3 黄瓜霜霉菌的保存方法 |
1.3.4 黄瓜霜霉病初侵染和侵染循环 |
1.3.5 黄瓜霜霉病的流行规律 |
1.3.6 黄瓜霜霉病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1.3.7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现状及防治措施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杀菌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对西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和靶区残留量之间的关系 |
2.1 实验部分 |
2.1.1 杀菌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对西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
2.1.2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对西瓜白粉病的靶区残留量 |
2.1.3 定量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2.2.2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在西瓜叶片上的残留实验结果 |
2.3 结论 |
第三章 杀菌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和靶区残留量之间的关系 |
3.1 实验部分 |
3.1.1 杀菌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
3.1.2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对黄瓜霜霉病的靶区残留量实验 |
3.1.3 定量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
3.2.2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在黄瓜叶片上的残留实验结果 |
3.3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靶区残留量的效应关系 |
4.1.2 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和靶区残留量的效应关系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分组方法 |
1.2.2用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病害分级 |
1.5 药效计算方法 |
1.5.1 病情指数计算方法 |
1.5.2 防治效果计算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黄瓜霜霉病的特点及危害 |
3.2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技术 |
4 结语 |
(4)7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瓜及其常见病害 |
1.1.1 黄瓜的起源及目前种植情况 |
1.1.2 黄瓜的价值 |
1.1.3 黄瓜常见病害 |
1.2 黄瓜霜霉病的特点及其防治 |
1.2.1 黄瓜霜霉病 |
1.2.2 黄瓜霜霉菌致病机理及抗性研究情况 |
1.2.3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
1.3 黄瓜霜霉病的化学防治 |
1.3.1 黄瓜霜霉病的几类主要防治药剂 |
1.3.2 化学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研究 |
1.4 试验目的及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农药 |
2.1.2 供试品种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处理 |
2.3.2 试验方法 |
2.4 试验调查及数据统计 |
第三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7 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 |
3.2 结果分析 |
3.3 施药后棚内黄瓜药害调查 |
3.4 针对大荔县黄瓜霜霉病防治的最佳施药方案 |
第四章 结论及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关于代森锰锌及烯酰吗啉对本地黄瓜霜霉病防效降低的原因分析 |
4.2.2 72.2%普力克水剂、250g/L 嘧菌酯悬浮剂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良好药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6种药剂对唐山秋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试验材料 |
1. 2 试验方法 |
1.2.1试验设计 |
1.2.2调查项目与方法 |
1.2.2.1药剂安全性调查 |
1.2.2.2防治效果调查 |
1.2.3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供试药剂对唐山秋瓜生长的安全性 |
2. 2 供试药剂对唐山秋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6)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抗性风险及抗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黄瓜霜霉病 |
2 黄瓜霜霉病防治 |
2.1 化学防治 |
2.2 农业防治 |
2.3 选育抗病品种 |
2.4 生物防治 |
3 黄瓜霜霉病菌抗性的研究 |
4 羧酸酰胺类(CAA 类)杀菌剂开发及研究现状 |
4.1 羧酸酰胺类杀菌剂的研发历程及分类 |
4.2 羧酸酰胺类杀菌剂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 |
4.3 病原菌对羧酸酰胺类杀菌剂的抗性 |
4.4 病原菌对羧酸酰胺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
5 病原菌的抗性治理策略 |
6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菌抗性方面的应用 |
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抗性风险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药剂 |
1.2 供试作物 |
1.3 供试菌株 |
2 试验方法 |
2.1 药液的配制 |
2.2 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敏感基线的建立 |
2.3 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抗性检测 |
2.4 黄瓜霜霉病菌抗双炔酰菌胺突变体的获得 |
2.5 抗性突变体对双炔酰菌胺抗性水平的测定 |
2.6 抗性突变体的适合度测定 |
2.7 抗性突变体遗传稳定性的测定 |
2.8 双炔酰菌胺与不同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关系研究 |
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
3.2 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的抗性检测 |
3.3 黄瓜霜霉病菌抗双炔酰菌胺突变体的获得及抗性水平 |
3.4 黄瓜霜霉病菌抗双炔酰菌胺突变体的适合度 |
3.5 黄瓜霜霉病菌抗双炔酰菌胺突变体的遗传稳定性 |
3.6 双炔酰菌胺与其他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关系 |
4 讨论 |
第二章 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抗性机制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菌株培养 |
1.3 供试作物 |
1.4 供试试剂 |
1.5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试剂的配制 |
2.2 DNA 的提取 |
2.3 PCR 扩增 |
2.4 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 |
2.5 目的片段的连接(DNA 重组) |
2.6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2.7 转化子的筛选 |
2.8 菌液 PCR |
2.9 送样测序及分析 |
3 结果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 |
2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
2.1 预测预报 |
2.2 抗病育种 |
2.3 农业防治 |
2.4 生物防治 |
2.5 化学防治 |
3 黄瓜霜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发生及抗性风险研究进展 |
3.1 黄瓜霜霉病菌对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的抗性 |
3.2 黄瓜霜霉病菌对磷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 |
3.3 黄瓜霜霉病菌对羧酸酰胺类杀菌剂的抗性 |
3.4 黄瓜霜霉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 |
4 卵菌对 QoI 类和 CAA 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
4.1 分子机制 |
4.2 遗传机制 |
5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抗性风险评估方法 |
6 抗药性治理策略 |
7 新型杀菌剂氟吡菌胺的性质特点及应用现状 |
8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敏感性检测及敏感基线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测定 |
2.2 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敏感基线的建立 |
2.3 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分布 |
3 讨论 |
第二章 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抗性菌株的获得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瓜霜霉病菌经紫外诱导获得的抗性菌株突变率 |
2.2 黄瓜霜霉病菌抗性突变体及敏感菌株的敏感性及其抗性水平 |
2.3 抗性突变体的致病性、适合度 |
2.4 氟吡菌胺与不同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关系 |
2.5 抗性菌株遗传稳定性 |
2.6 氟吡菌胺对黄瓜霜霉病菌敏感菌株及抗氟吡菌胺突变体游动孢子释放及游动的影响 |
2.7 氟吡菌胺对黄瓜霜霉病菌敏感菌株及抗氟吡菌胺突变体休止孢萌发及芽管伸长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药剂混合使用对黄瓜霜霉病菌抗性发展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五种药剂亚抑制浓度的测定 |
2.2 黄瓜霜霉病菌经不同药剂连续驯化后对相应药剂的敏感性变化 |
3 讨论 |
第四章 黄瓜霜霉病菌菌种保存及其敏感性、致病力及适合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离体叶片冷冻保存 |
1.2 孢子囊+防冻液低温冷冻保存 |
1.3 孢子囊致病力的测定 |
1.4 冷冻孢子囊及新鲜孢子囊的适合度 |
1.5 冷冻孢子囊对氟吡菌胺敏感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孢子囊致病力的测定(半叶法) |
2.2 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经冷冻保存后的致病力、适合度 |
2.3 黄瓜霜霉病菌经冷冻保存后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测定 |
2.4 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冷冻保存 6 个月后的游动孢子释放率 |
2.5 抗性菌株经冷冻后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变化 |
2.6 抗性菌株经冷冻后的致病力及适合度变化 |
3 讨论 |
第五章 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遗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1代抗性表现型的确定 |
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甲壳素诱导黄瓜抗霜霉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黄瓜霜霉病的研究现状 |
1.1.1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分布及危害 |
1.1.2 黄瓜霜霉病的危害症状 |
1.1.3 病原菌的特征 |
1.1.4 病害防治现状 |
1.2 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1.2.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 |
1.2.3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理 |
1.3 甲壳素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研究 |
1.3.1 甲壳素简介 |
1.3.2 壳寡糖在植物抗逆防御反应中的应用 |
1.4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应用 |
1.4.1 双向电泳技术 |
1.4.2 质谱分析技术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甲壳素诱导黄瓜抗霜霉病初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防效及分析 |
2.2.2 安全性描述 |
2.3 讨论 |
第三章 甲壳素及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 |
3.2.2 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 EC50值比较 |
3.2.3 低分子量甲壳素对黄瓜霜霉病孢子囊萌发及游动孢子游动、游动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甲壳素诱导黄瓜抗霜霉病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甲壳素对黄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2.2 甲壳素对黄瓜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2.3 甲壳素对黄瓜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4.2.4 甲壳素对黄瓜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
4.2.5 甲壳素对黄瓜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甲壳素诱导黄瓜叶片前后蛋白质差异比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 |
5.1.3 供试药品及试剂 |
5.1.4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胞间隙液 SDS-PAGE 电泳图谱变化 |
5.2.2 差异蛋白 MALD I2TOFMS 质谱测定结果 |
5.2.3 鉴定蛋白的功能分析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生物源杀菌剂与化学杀菌剂协调防控黄瓜病害(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及施用浓度 |
1.2 化学药剂与生防菌剂协调使用防治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试验 |
1.2.1 2008年山东寿光试验 |
1.2.2 2009年河北省定州试验 |
1.3 植物源杀菌剂与化学杀菌剂及微生物源杀菌剂交替喷施防治黄瓜病害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防菌剂与化学杀菌剂协调使用对黄瓜白粉病、灰霉病及霜霉病的控制作用 |
2.2 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及微生物源杀菌剂交替使用对黄瓜病害的控制作用 |
3 讨论 |
(10)霜霉病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 |
1.1.1 黄瓜霜霉病病原菌研究 |
1.1.2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研究 |
1.1.3 黄瓜霜霉病流行规律研究 |
1.1.4 黄瓜霜霉菌的抗药性及应对策略研究 |
1.1.5 黄瓜霜霉菌的致病机理研究 |
1.1.6 黄瓜对霜霉病抗性研究 |
1.1.7 黄瓜霜霉病抗性遗传规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
1.1.8 黄瓜霜霉病防治策略研究 |
1.1.9 问题与展望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总体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十种方法提取黄瓜根、茎、叶和幼果总RNA的效果比较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霜霉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表达序列标签(ESTs)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黄瓜不同组织总RNA的提取 |
3.1.1 不同方法提取黄瓜四种组织总RNA效果比较 |
3.1.2 不同处理对黄瓜叶片总RNA提取的影响 |
3.2 霜霉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 |
3.2.1 高质量黄瓜叶片总RNA的提取 |
3.2.2 cDNA第一链合成和LD-PCR |
3.2.3 cDNA纯化与回收 |
3.2.4 cDNA片段与载体的连接效果检测 |
3.2.5 cDNA文库的质量评价 |
3.3 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 |
3.3.1 质粒提取及插入片段检测 |
3.3.2 ESTs序列分析及聚类分析 |
3.3.3 基因表达丰度分析 |
3.3.4 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分析 |
3.3.5 基因功能分析 |
4.讨论 |
4.1 黄瓜RNA提取 |
4.1.1 植物组织总RNA提取的影响因素 |
4.1.2 RNA提取一般原理 |
4.1.3 黄瓜各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
4.2 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 |
4.2.1 选择SMART技术构建cDNA文库 |
4.2.2 选择改良SDS法提取黄瓜叶片总RNA |
4.2.3 构建高质量cDNA文库影响因素 |
4.2.4 菌落PCR及质粒提取检测的多条带现象 |
4.3 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
5.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四、52.5%抑快净WG防治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52.5%抑快净水分散剂在番茄中的残留检测及消解动态研究[J]. 王晨晨,王文博,陈子雷,张艳,李慧冬,毛江胜.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 [2]吡唑醚菌酯对两种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效和靶区残留量之间的效应关系[D]. 杨慧莹.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2)
- [3]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J]. 张云峰. 江西农业, 2017(07)
- [4]7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D]. 杜文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5]6种药剂对唐山秋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 吴志会,韩晓清,张尚卿,彭学文. 河北农业科学, 2014(04)
- [6]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抗性风险及抗性机制的研究[D]. 崔继敏.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7]黄瓜霜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研究[D]. 闫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8]甲壳素诱导黄瓜抗霜霉病的研究[D]. 侯丽琴.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2)
- [9]生物源杀菌剂与化学杀菌剂协调防控黄瓜病害[J]. 王文桥,马平,韩秀英,鹿秀云,张小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01)
- [10]霜霉病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D]. 牛德.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