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辽源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专业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输电线承受着供电系统中最大的压力,因为一旦输电线路出现故障,不仅仅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瘫痪,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用电需求,更会对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输电线路运行的维护与检修势在必行。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地形地势不同,气候复杂多样,这给维护检修输电线路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时候就需要研究检修技术,以此来实现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关键技术
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管理体系下,没有对检修人员、运行人员利益进行分别对待,难以产生竞争机制,最终造成运行、检修两项工作内容、标准不清,常常产生重复工作或遗漏等问题,难以做到每个环节的统一协调。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来说,缺乏一致性协调,这也难以开展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从当今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现状来看,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表现在:(1)新时期下,我国电网中的输电线路数量、规模体系不断增加,但运行检修人员数量却没有增加,该种情况对输电线路正常巡视、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2)运行人员完成常规巡检工作后,将所发现的线路问题传达给检修部门,随州检修部门根据运行人员所提供的信息到现场进行检修,整个信息采集、传递、反馈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如果线路出现了紧急故障问题,如断路、短路、接地故障等,无疑会延缓抢修效率,并且检修班组还需要对现场情况再次确认,增加了重复工作,提升了检修成本。(3)在利益分配当中,没有对运行人员、维修人员福利待遇进行明确划分,导致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缺乏积极性,工作中没有紧迫感,竞争力不足。
2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原则
①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初期阶段,必须加强方案的科学制定,要坚持在每一项工作的落实上,按照针对性的模式和技术手段来开展,这样不仅可以在多方面的内容处置上取得理想的成绩,更加可以在运检的效率上、质量上获得大幅度的提升,整体上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为显著。②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安排,一定要对外界的影响因素做出深入的把控,无论是在动态因素还是在静态因素方面,都要获得良好的实施,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能够及时地对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不足进行良好的转变,整体上的内容安排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路径。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关键技术
3.1电气监控系统
(1)雷击监控。在输电线路上设置雷电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寻找雷击踪迹,雷击点的定位精确度高、速度快,一旦出现雷击故障,运用专业化的雷电定位系统,可以及时、准确确定雷击点的经度、纬度等,快速寻到故障点,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快地发现故障点,有利于更快地消除故障,恢复线路正常运行。(2)线路绝缘监控。输电线路常用瓷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也有用劣质绝缘子的。线路绝缘监控的方法有超声波监控、电压分布监控、红外热成像监控、脉冲电流监控、绝缘电阻监控等。不同的监控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如:超声波监控定位不够准确,精准度不高,抗干扰能力弱;红外热成像监控准确度不错,但有检测盲区,且阳光、风、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容易干扰结果。因此实际运用时,不要局限于某一种绝缘监控方式,应多种监控技术结合使用,充分发挥每一种技术的优点,以达到最佳的绝缘监控效果。
3.2机械力学监控方式
(1)导线监控。主要监测内容为导线的振动及磨损等情况。具体监控方式为:利用监控系统采集相关信息数据,例如导线弯曲度、周边环境温湿度、风向风速等,再利用相关软件来分析这些数据,判断导线的振动情况、磨损程度,最后重点关注有磨损的导线,待磨损程度达到一定值时,及时更换该导线。(2)杆塔监控。主要监控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杆塔腐蚀程度等,是对杆塔的一种全方位的实时动态检测。具体监控方式为:利用监控系统采集相关信息数据,再利用相关软件来分析这些数据,判断杆塔当前状态,确定检修措施。
3.3具体检修技术
3.3.1热图谱式分析法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检修中应用非常普遍。其应用原理是通过比较分析高压输电设备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运行情况,对设备是否发生故障及故障情况进行判断。热图谱分析法的技术优势在于结果准确、精密,实施过程简洁。检测结果对比性强,能够帮助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人员对故障类型、部位、原因等进行准确判定,极具应用价值。近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电压致热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也已经将该技术作为首选。
3.3.2相对温差判断法
在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工作中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非常合适,而且效果很好。该检修技术通常被应用到2个设备间,这2个设备无论是负荷电流情况、支线环境温度,还是型号,都毫无差别。在所处的监测点上比较二者的温差,并收集温度较高的监测点上的温度上升比值,用作后期比较的数据基础。高压输电线路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往往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判断和剖析电流型致热设备故障问题。该检修技术应用过程中,检修人员不需要过多担心负荷情况、环境温度等细部性指标干扰诊断结果,准确性非常高,鲜有误差。
3.3.3表面温度判别法
表面温度判别法,顾名思义就是测量设备某个点表面的温度,然后根据此温度与国家相关法规所规定的标准温度进行比较来判断设备是否出现缺陷。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对于线路发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因此这种判别方法只能适用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故障状况。
3.3.4档案分析法
档案分析法的前提是此类设备必须具有之前的诊断资料,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针对同一设备,根据之前的诊断资料,找出该设备在不同时期的热图谱以及相对温差和温升等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数据中发觉不同点以及从这些数据中找出使设备发热的可能参数,从而进一步地展开分析和研究来判断设备是否发生缺陷。
3.4实现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输电线路进行运行与检修的过程中,部分是使用定期检修的形式,而定期检修倾向于检修人员的经验维修。此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检修费用较高、周期性较短的现象,不仅不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发展,也不利于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发展。从目前的形势上看,电力系统在实现大跨越的趋势下,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高压构建正在形成,并在“两网”的改进中,不断深化改革,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而电力系统使用新的输电线路检修方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重要因素。电力系统在不断更新与调整的过程中,虽然也存在检修人疲劳应付单位的情况,但是在整合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过程中,实现了检修一体化提供的技术性支持。输电线路相关设备与检修设备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升,并且实现了传感技术、识别激素、采集技术和抑制计划等方向的主要应用。例如:变压器油色谱监测,避雷器泄露电流监测,远红外线成像监测等主要治疗手段等,为输电线路的实时性监控提供了便捷的诊断手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都可能造成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因此开展输电线路检修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检修技术,按要求实施检修操作,同时重视操作安全等,方能圆满完成整个检修工作,提高检修质量与效率,节省检修成本,增加检修企业效益,实现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坤祥.浙江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2]夏剑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130-131.
[3]姚益杰.35kV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科技风,2018,1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