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惠州516399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50例,观察组150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RR、HR、MAP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无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7%和12.00%,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确切,且安全性更高,因此该种麻醉方式更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不良反应
微创手术现已成为很多外科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其具有机体组织创伤性小、术中少量出血、切口小、术后恢复快以及效果确切等优势[1]。腹腔镜技术是微创手术的常用类型,是未来外科手术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各种类型腹腔镜手术设备仪器的发展,和医生不断纯熟精湛的手术操作水平的提升,使得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微创手术仍属于机体侵入性操作,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需要开展麻醉工作[2]。临床中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等多种形式,其中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较多,为探究两种麻醉形式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本次择取300例腹部手术患者开展了相应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ASAⅠ级或Ⅱ级。根据抛硬币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50例,观察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18~69岁,平均(44.6±2.5)岁,包括妇科32例,肝胆外科60例,胃肠外科35例,肾外科2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18~71岁,平均(45.2±2.6)岁,包括妇科35例,肝胆外科58例,胃肠外科32例,肾外科25例,组间患者数据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患者术前禁食8h,禁饮6h以保证腹部排空,术前0.5h经肌肉注射阿托品共0.5mg,诱导麻醉用药包括4ug/kg芬太尼,1.5mg/kg丙泊酚,0.1mg/kg维库溴铵,常规气管插管后调整潮气量参数在8~10ml/kg区间内,呼吸频率在10~12次/min区间内。追加麻醉用药以患者实际反应为依据,给药芬太尼,剂量为0.001mg/(kg·min),丙泊酚追加剂量为0.1mg/(kg·min),维库溴铵追加剂量为0.05mg/kg。
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同对照组,术前0.5h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和10mg安定,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路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做硬膜外穿刺,以患者的疾病类型为依据选择具体穿刺点,1.5%利多卡因注入剂量为3min,5min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若患者无异常情况可注入2.0%利多卡因,剂量为8~10ml,控制麻醉平面,建立气腹前5min给药经过稀释的3mg咪唑安定和50ug芬太尼。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得的麻醉后RR、HR、MAP和麻醉苏醒时间等计量资料进行SPSS17.0统计学软件t值检验,以(x±s)方式表达,麻醉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进行SPSS17.0统计学软件X2检验,通过(n,%)方式进行表达,以P<0.05为检验标准,符合则表明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后RR、HR、MAP和麻醉苏醒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RR、HR、MAP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无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麻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7%和12.00%,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腹部手术一般情况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操作难度和危险性均较高,患者对手术也具有较大的应激反应,因此该类手术患者的麻醉要求更加严格。当前手术麻醉方式较多,本次研究着重于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和应用安全性。腹部分布了人体主要的迷走神经系统,这就要求医生严格控制手术时间,且保证手术操作熟练,一旦发生细小的失误都会损伤患者心肌功能,增加手术风险,而麻醉的意义在于帮助患者在手术期间为维持良好的生命体征,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操作,因此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麻醉方式至关重要[3]。硬膜外麻醉的原理是对节段脊神经进行阻滞,即阻断手术区域内多数交感神经的冲动传导,同时对疼痛传入途径也具有良好的阻断效果,因此可有效保证患者的麻醉效果[4]。虽然该中麻醉方式无需进行多次追加麻醉,但是可能导致麻醉不全面等不良情况,进而可能诱发患者麻醉应激反应,导致其麻醉效果下降。而全麻患者行气管插管进行诱导麻醉,该种麻醉方式具有操作比较简单,麻醉效果理想等优势,需要进行多次追加麻醉药物以维持麻醉效果,保证手术期间患者均处于理想的麻醉状态中,避免诱发患者严重的麻醉应激反应,保证麻醉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RR、HR、MAP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种麻醉方式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更少,不良反应风险更低,充分体现了硬膜外麻醉的应用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言,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不仅效果确切,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相比硬膜外麻醉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永提.比较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06):140-141.
[2]王倩筠.硬膜外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3):64-65.
[3]余良胜,刘昶,谈海云.硬膜外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02):178-181.
[4]周亦,巴吐尔·热西丁,陶正新,等.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8):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