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车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车辙,高温,沥青,性能,沥青路面,工程,道路。
高温车辙论文文献综述
马峰,张昭区,傅珍,张超[1](2019)在《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对其高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对其高温性能的影响,分别制备AC-13、AC-16及AC-20叁种矿料粒径不同的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对比分析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干拌、湿拌条件下抗车辙剂均能显着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干拌法制得的混合料中,AC-16的高温性能最好;湿拌法制得的混合料,粒径越大高温性能越差;抗车辙剂在干拌法制得的混合料中发挥双重改性作用。(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9年08期)
陈柯柯[2](2019)在《甘肃省典型地区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与车辙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沥青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沥青路面在夏季高温期极易产生车辙,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面对沥青路面在高温期车辙频发这一现状,若能把握沥青路面结构的温度分布规律,即可建立相应的沥青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为有效防治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选取甘肃省9个典型地区的气象站点进行夏季高温期的实测数据采集,利用实测沥青路面结构温度数据对典型地区的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湿度等影响因素与路面结构温度的相关性,建立了以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和路面深度为主要参数的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预估模型,然后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得出沥青路面车辙深度,并选用车辙预估模型进行车辙深度的计算,根据本文建立的沥青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和车辙预估模型研发沥青路面温度场和车辙预估软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变化,气温与路面结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太阳辐射强度与路面结构温度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湿度与路面结构温度变化趋势相反;(2)随着路面深度的增加,路面结构温度的变化幅度逐渐稳定,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受气温影响的滞后性越来越显着,路面深度30cm以下的路面结构温度变化幅度不超过0.5℃;(3)气温和太阳辐射强度的累积时间与深度近似呈叁次多项式关系,气温和太阳辐射强度的滞后时间与深度近似呈二次多项式。通过沥青路面10~50cm深度拟合曲线的趋势分析,本文确定了沥青路面0~10cm深度内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的累积时间和滞后时间;(4)本文依据9个典型地区海拔高度的特点,将典型地区分为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并分别建立适用的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预估模型,其预估结果显示分类建模的方法是可行的;(5)沥青路面温度场和车辙预估软件有助于及时有效的获取沥青路面温度场,根据获取的沥青路面温度场并利用车辙预估模型可求出相应的车辙深度,相比较传统的试验手段,采用本文沥青路面温度场和车辙预估软件可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为甘肃省沥青路面的车辙防治提供技术服务。(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张兰峰[3](2018)在《持续高温重载条件下车辙发展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某地区高温季节1天24 h气温变化,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路面结构的实际温度场模型,考虑沥青属于温度敏感性材料,采用时间硬化蠕变模型模拟沥青混合料的蠕变特性,进行持续变温作用下的车辙模拟分析。变化行车速度、接地应力、标准荷载作用次数等影响因素,研究车辙在高温下的发展规律。研究表明,行车速度越慢、接地应力越大、荷载作用次数越多,车辙发展越快。限制低速超载是高温季节减少车辙破坏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35期)
郭寅川,陈乔森,申爱琴,李鹏,石广腾[4](2018)在《低标号沥青在新疆高温抗车辙地区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低标号沥青在新疆高温抗车辙地区的应用前景,通过DSR、BBR试验测试了50#、70#、90#、SBS沥青的高温、低温性能;通过车辙试验、高温剪切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叁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50#、70#、90#、SBS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分析了四种沥青路面在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的标号越低,其高温性能越好,低温性能越差;低标号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 50#、70#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低于90#、SBS沥青混合料。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表明:四种沥青路面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为:90#> SBS> 70#> 50#。低标号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高温抗车辙地区的使用要求,能有效减少车辙病害,且全寿命周期成本较低。(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10期)
廖述清,胥祥伟,王选仓,汪日灯,李起龙[5](2018)在《超高温地区机场沥青道面的抗车辙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超高温重载条件下机场跑道沥青道面的抗车辙性能,通过室内超高温车辙试验,分析车辙深度在不同温度、荷载和层间接触条件下的变化情况以及沥青面层类型、厚度和结构形式对道面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黏油层或采用改性沥青材料能够显着提高沥青道面在重载条件下的高温稳定性;路面结构形式对沥青面层的高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其中动稳定度与相对变形指标并不完全一致。(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8年10期)
成高立,李卓琳,罗要飞[6](2018)在《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选取3种成分各异的抗车辙剂,直接添加于沥青路面中上面层常用的AC-16混合料中,通过国产车辙试验和汉堡车辙试验等,分析抗车辙剂种类及掺加量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抗车辙剂混合料之间高温性能差异明显,性能优劣依次为PR、RA、Duroflex;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混合料高温性能显着改善,但在确定的油石比范围内,掺量超过0.45%后,改善效果趋于平缓;且抗车辙剂掺量和种类均对混合料高温性能有显着影响,影响程度为抗车辙剂掺量>抗车辙剂种类。(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8年02期)
熊星[7](2018)在《巴基斯坦极端高温及重载条件下路面抗车辙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巴基斯坦境内约70%的地区,全年大约有100天最高气温超过40℃,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超过50℃,属于极端炎热气候。受气温影响,巴国沥青路面长期处于极端高温环境,最高路表温度超过75℃。同时,公路承担着巴基斯坦90%客运与96%货运的运输任务,交通量尤为繁重。由于缺乏政府监管,货运车辆超载现象严重,载重货车轮压接近1.0MPa,最高超过1.2MPa。在极端炎热的气候与突出的重载交通双重不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巴基斯坦长期受到沥青路面严重车辙病害的困扰,我国援助巴方的N5公路重建项目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车辙的出现不仅会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影响行车舒适性,而且会对行车安全带来重大隐患,进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与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解决巴基斯坦严重的车辙病害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还可提高我国对外援助的效果。对于气候条件与交通条件类似的中东、非洲地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以N5公路恢复援建项目为依托,首先开展了车辙病害情况调查与成因分析,巴基斯坦车辙病害普遍且严重的根本原因是,路面沥青混凝土实际性能不满足极端高温及重载条件下的性能需求而产生的剪切失稳型车辙,探讨和提出了车辙病害问题的解决思路;其次,基于物联网技术与传感技术,建立了沥青路面内部温度实时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对连续一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提出了路面温度预测模型,并结合路面高温、重载情况提出了胶结料与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要求;再次,以提高混合料抗车辙性能为目标,融合多种混合料级配设计理念和优点,采用体积填充假设理论,提出了骨架密实型级配快速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满足性能需求;最后,经过依托工程的成功应用与检验,基于巴基斯坦极端高温及重载条件,提出了如下路面抗车辙对策:1、结合极端炎热气候条件下路面内部温度分布规律、重载交通条件的特点及路面结构设计,提出沥青胶结料及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要求;2、合理选择沥青胶结料及外掺剂、开展配合比设计和优化、完善材料组成设计,并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及质量管理,确保实体工程的路用性能满足指标要求;3、当气温超出设计温度时,采取车辆限行、洒水降温等道路运营管理措施避免路面病害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范涛[8](2018)在《EPC模式持续高温条件下高速沥青路面结构层抗车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温条件下,如何保证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和耐久性能对确保行车安全至关重要。文章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持续高温(30℃~55℃)条件下如何提升沥青路面结构层抗车辙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郭博,高妮[9](2017)在《车辙率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动稳定度指标试验温度单一、试验时间较短的缺陷,引入车辙率指标,通过对AC16(J)、SMA16及AC16(W)叁种代表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四个不同试验温度(40℃、50℃、60℃、70℃)下的长时间(4h)车辙试验研究,拟合回归得到车辙率与试验温度的指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动稳定度指标,车辙率指标能更客观、准确评价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稳定性能。(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7年11期)
樊长昕[10](2017)在《不同矿料级配对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矿料级配对掺入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类型(AC-13辉绿岩、AC-16辉绿岩、AC-20石灰岩)的矿料级配,用动稳定度作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试验条件下,矿料级配的差异性对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影响很大,且辉绿岩的混合料高温性能优于石灰岩。(本文来源于《山西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高温车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沥青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沥青路面在夏季高温期极易产生车辙,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面对沥青路面在高温期车辙频发这一现状,若能把握沥青路面结构的温度分布规律,即可建立相应的沥青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为有效防治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选取甘肃省9个典型地区的气象站点进行夏季高温期的实测数据采集,利用实测沥青路面结构温度数据对典型地区的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湿度等影响因素与路面结构温度的相关性,建立了以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和路面深度为主要参数的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预估模型,然后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得出沥青路面车辙深度,并选用车辙预估模型进行车辙深度的计算,根据本文建立的沥青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和车辙预估模型研发沥青路面温度场和车辙预估软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变化,气温与路面结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太阳辐射强度与路面结构温度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湿度与路面结构温度变化趋势相反;(2)随着路面深度的增加,路面结构温度的变化幅度逐渐稳定,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受气温影响的滞后性越来越显着,路面深度30cm以下的路面结构温度变化幅度不超过0.5℃;(3)气温和太阳辐射强度的累积时间与深度近似呈叁次多项式关系,气温和太阳辐射强度的滞后时间与深度近似呈二次多项式。通过沥青路面10~50cm深度拟合曲线的趋势分析,本文确定了沥青路面0~10cm深度内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的累积时间和滞后时间;(4)本文依据9个典型地区海拔高度的特点,将典型地区分为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并分别建立适用的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预估模型,其预估结果显示分类建模的方法是可行的;(5)沥青路面温度场和车辙预估软件有助于及时有效的获取沥青路面温度场,根据获取的沥青路面温度场并利用车辙预估模型可求出相应的车辙深度,相比较传统的试验手段,采用本文沥青路面温度场和车辙预估软件可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为甘肃省沥青路面的车辙防治提供技术服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车辙论文参考文献
[1].马峰,张昭区,傅珍,张超.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对其高温性能的影响[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
[2].陈柯柯.甘肃省典型地区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与车辙预估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3].张兰峰.持续高温重载条件下车辙发展规律[J].山西建筑.2018
[4].郭寅川,陈乔森,申爱琴,李鹏,石广腾.低标号沥青在新疆高温抗车辙地区的应用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8
[5].廖述清,胥祥伟,王选仓,汪日灯,李起龙.超高温地区机场沥青道面的抗车辙性能[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8
[6].成高立,李卓琳,罗要飞.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分析[J].中外公路.2018
[7].熊星.巴基斯坦极端高温及重载条件下路面抗车辙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8].范涛.EPC模式持续高温条件下高速沥青路面结构层抗车辙性能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8
[9].郭博,高妮.车辙率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J].北方交通.2017
[10].樊长昕.不同矿料级配对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J].山西交通科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