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发酵论文_张重,张苏

导读:本文包含了沼气发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秸秆,沼气,气量,玉米,生物量,厌氧菌,硫化氢。

沼气发酵论文文献综述

张重,张苏[1](2019)在《测量搅拌对高固含量牛粪沼气发酵产气量的影响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根据不同搅拌条件下牛粪厌氧发酵产气情况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确定相对合理的搅拌参数。在实验室条件下,将9个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物料,每天进行不同时长不同次数的搅拌,做28d厌氧发酵产气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确定本实验沼气发酵的最优搅拌时长和次数。结论是每天搅拌4次,每次搅拌10min产气量最高。(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0期)

王世伟,马放,麻微微,王萍,赵光[2](2019)在《中低温条件下牛粪秸秆混合沼气发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海林农场为实验基地,通过静态实验的方式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优化发酵底物碳氮比(C/N)、发酵温度和总固体质量浓度(TS),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的中低温环境下厌氧发酵条件。在混合底物发酵过程中,得到中低温环境下发酵的最佳C/N为25:1。在温度和TS的影响试验中得到中温环境下,产甲烷效率会受到较高TS的影响,最高累计产气量在35℃,TS为15%时获得,为14 030.95 mL。最终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符合海林农场的最佳产气条件为温度25℃,TS为17.6%,累计产气量为8 665.5 mL。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通过优化C/N、温度以及TS,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厌氧发酵效果。(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方玉美,赫玲玲,王品胜,程顺利,马磊[3](2019)在《秸秆沼气发酵厌氧菌群的培养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沼气发酵厌氧菌群是一个复杂的菌系,针对分离纯培养周期长、菌剂制备过程比较复杂等难点,提供了一种简便的秸秆沼气发酵厌氧菌群的培养方式——原位混合培养.①小试试验表明:接种50%培养后的厌氧菌泥,厌氧发酵原料总固体(TS)12%,在37℃下,试验B组能快速适应厌氧发酵新环境,厌氧发酵21 d时,累积产气量较试验A组高出28.39%;②中试试验结果显示:第叁阶段的发酵原料中接种物的50%替换为培养后的厌氧菌泥,37℃厌氧发酵10 d,沼气池容产气率平均达到1.1 L/(L·d),累积产气量较前两个阶段的平均值高出32.46%.该方法适用于连续性沼气发酵工程,以增加沼气发酵系统中的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强微生物代谢活动,改善沼气发酵系统,使其保持连续稳定的产气.(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天琦[4](2019)在《沼气发酵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绿色环保行为从无到有,在现今社会中已经初见成效,渗透于我国生产和建设各环节中。基于此,介绍了沼气发酵技术,分析了沼气发酵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加快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进程。(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18期)

刘伟,苏小红,王欣,范超[5](2019)在《黄贮秸秆两相厌氧发酵产沼气发酵参数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北地区秸秆收获后发干黄化,采用黄贮预处理法处理秸秆并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既能解决秸秆储存利用的季节性和时效性问题,又能生产绿色能源沼气,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黄贮后的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研究两相厌氧发酵过程中温度和固含量变化对产气效果的影响,从而优化两相厌氧发酵工艺。通过试验得到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分别为:发酵浓度15%、发酵温度55℃,以期为我国北方秸秆大型沼气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祝其丽,王彦伟,谭芙蓉,吴波,代立春[6](2019)在《复合菌系预处理和强化对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复合菌系预处理和强化对提升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文章分别从纤维素酶活、纤维素降解率、表面结构特征、沼气发酵效率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人工构建的好氧复合菌系AMC对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效果;同时研究了基于厌氧复合菌系ANMC的生物强化对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MC处理组和ANMC处理组的累积甲烷产量为233. 09 mL·g~(-1)VS和242. 56 mL·g~(-1)VS,相比对照分别提高了6. 89%和11. 23%;其中,ANMC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中甲烷含量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沼气》期刊2019年04期)

程玉娥,邓小宁,楼毕觉,林春绵[7](2019)在《连续微氧导入沼气发酵过程H_2S原位脱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微氧连续通入沼气厌氧发酵中试装置,实现H_2S原位脱除的目的。以水稻秸秆为原料进行高温(55℃)发酵,探究沼气微氧发酵过程中通氧量对H_2S原位脱除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O_2的通入使得发酵平稳期沼气产气量、甲烷产量及甲烷体积分数明显增加,但与O_2通入量不成正比;通氧量以150 mL·L~(-1)·d~(-1)为宜,此时沼气产气量高出对照组约23%,甲烷产量也最大,并高出对照组约27%。H_2S的去除率随通氧量的增加而提高,通氧量为150 mL·L~(-1)·d~(-1)时,H_2S脱除效率达98.0%,且沼气中残留的O_2体积分数可控制在0.5%以下;微量O_2的通入可明显促进挥发性脂肪酸的降解,pH可维持在7.0~8.5,有效提高了沼液中化学需氧量及总固体的降解率。微氧条件下发酵液中微生物多样性仅有轻微变化,古菌和细菌的群落结构也未受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姜楠,任洪艳,阮文权,廖家林[8](2019)在《乙醇废水培养浮萍及其沼气发酵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乙醇废水氧化塘出水培养校内湖泊淡水浮萍(青萍),确定了最适稀释倍数为10倍。149 g/m~2(湿重)初始接种密度下获得了浮萍最大相对生长率(RGR)9.11%,以干重计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8.50%;不同接种密度浮萍对培养废水中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去除率分别为46%~49%、70%~79%、78%~82%和35%~38%。浮萍厌氧消化结果表明:其具有单独生产沼气的能力;将其与剩余污泥混合厌氧消化,通过底物互补的优势,缩短了产甲烷酸化期,提高了厌氧消化产气能力,其累积产气量实际值为2963 mL,比计算值2 669 mL提高了11%;且混合厌氧消化提高了产生气体的甲烷纯度,由浮萍组的50.29%提高到混合组的56.93%.(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周谧,HU,Yihuai,胡佩[9](2019)在《药用活性炭再生处理及对秸秆沼气发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炭作为发酵吸附剂应用于沼气发酵过程,可缩短发酵时间,提高沼气产量,但因活性炭成本较高,难于在实际生产中广泛使用。文章研究将制药工业中使用的活性炭,通过再生处理后运用于沼气发酵,既解决了药用活性炭的污染问题,变废为宝,为废弃药用活性炭找到新去处,又能降低沼气的生产成本,提高产气量。结果表明:在水稻秸秆与玉米秸秆的发酵过程中,采用再生的药用活性炭混合体系,能够对提高发酵总产气量起到显着效果,使用再生活性炭混合物作为发酵添加剂的累积产气量,比使用新活性炭发酵总产气量分别提高了20.5%和19.8%;比使用未再生的活性炭发酵总产气量分别提高47.6%和44.7%;比不使用活性炭发酵总产气量分别提高65.4%和56.5%。(本文来源于《中国沼气》期刊2019年03期)

李家威[10](2019)在《玉米秸秆高负荷沼气发酵体系建立及酸化再平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秸秆沼气发酵体系的有机负荷和维持发酵系统产气稳定性对于秸秆能源化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中温(37±1℃)条件下进行半连续式厌氧发酵,从总固体浓度(Total Solids,TS)8%起始,每10 d进出料一次,以1%梯度逐渐递增总固体浓度,建立玉米秸秆高负荷沼气发酵体系。对于厌氧发酵酸化体系,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牛粪(20%、30%和40%)置换总固体含量的方式使酸化体系恢复产气,继而探究有效防止发酵体系酸化的最适粪秆比。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发酵最佳产气期、发酵酸化期及发酵酸化后再平衡恢复产气期的细菌和古菌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沼气发酵的总固体浓度为8%时,TS甲烷产率为39.4 mL/g,此时发酵体系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含量为1872.2 mg/L,pH值为7.05。当总固体浓度提升至13%时,TS甲烷产率达到最高为59.4 mL/g,此时发酵体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为2726.5 mg/L,pH值为6.90。总固体浓度提升至15%时,反应体系酸化,第4 d停止产气,TS甲烷产率仅为2.2 mL/g,此时发酵体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为11485.7mg/L,pH值下降至5.13。对于厌氧发酵酸化体系,当牛粪置换总固体含量为30%时,达到最佳的恢复产气效果,其TS甲烷产率为29.2 mL/g,此时发酵体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为4722.7 mg/L,pH值为6.71。为防止体系酸化,在发酵最佳产气期后、酸化临界点前,调整发酵原料为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进料,可有效防止反应体系酸化,粪秆比为1:1时产气效果最好。发酵最佳产气期、酸化期和恢复产气期的沼液中细菌在门分类水平上的主要优势菌群相同,均为Firmicutes(50.97%、16.84%、48.01%)、Chloroflexi(31.34%、29.74%、9.32%)和Bacteroidetes(7.86%、29.80%、32.12%)。发酵沼液中细菌在属分类水平上的主要优势菌群差异显着,发酵最佳产气期的主要优势菌群为Ruminofilibacter(14.32%),发酵酸化期的主要优势菌群为Clostridium(25.72%)和Caproiciproducens(9.06%),发酵恢复产气期的主要优势菌群为Prevotella(24.15%)和Ruminiclostridium(11.62%)。叁个时期发酵沼液中古菌在门分类水平上的主要优势菌群相同为Euryarchaeota(52.84%、70.65%、76.42%)和Bathyarchaeota(31.07%、19.48%、12.83%)。发酵沼液中古菌在属分类水平上的主要优势菌群为Methanosaeta(38.63%、31.19%、23.79%)、Methanobacterium(8.05%、31.27%、36.46%)和Methanosarcina(1.23%、1.11%、10.64%)。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叁个时期发酵沼液中细菌在门分类水平上的主要优势菌群相同,但各时期菌群丰度差别明显,在属分类水平上的主要优势菌群不同。发酵沼液中古菌组成多样性在门和属分类水平上差异均不显着。推测玉米秸秆沼气发酵过程中酸化现象主要与细菌群落结构有关,尤其是与Clostridium和Caproiciproducens相关性最大。综上所述,通过逐渐递增反应的总固体浓度,建立了高负荷玉米秸秆沼气发酵体系,明确了反应体系酸化的临界点及可使酸化体系再平衡恢复产气的最适牛粪添加量,并在发酵最佳产气期后调整进料为粪秆混合发酵,可有效防止体系酸化并使发酵体系高效运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发酵最佳产气期、酸化期及恢复产气期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组成及丰度差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沼气发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海林农场为实验基地,通过静态实验的方式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优化发酵底物碳氮比(C/N)、发酵温度和总固体质量浓度(TS),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的中低温环境下厌氧发酵条件。在混合底物发酵过程中,得到中低温环境下发酵的最佳C/N为25:1。在温度和TS的影响试验中得到中温环境下,产甲烷效率会受到较高TS的影响,最高累计产气量在35℃,TS为15%时获得,为14 030.95 mL。最终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符合海林农场的最佳产气条件为温度25℃,TS为17.6%,累计产气量为8 665.5 mL。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通过优化C/N、温度以及TS,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厌氧发酵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沼气发酵论文参考文献

[1].张重,张苏.测量搅拌对高固含量牛粪沼气发酵产气量的影响实验[J].农业与技术.2019

[2].王世伟,马放,麻微微,王萍,赵光.中低温条件下牛粪秸秆混合沼气发酵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9

[3].方玉美,赫玲玲,王品胜,程顺利,马磊.秸秆沼气发酵厌氧菌群的培养及应用[J].河南科学.2019

[4].李天琦.沼气发酵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J].江西农业.2019

[5].刘伟,苏小红,王欣,范超.黄贮秸秆两相厌氧发酵产沼气发酵参数优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

[6].祝其丽,王彦伟,谭芙蓉,吴波,代立春.复合菌系预处理和强化对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J].中国沼气.2019

[7].程玉娥,邓小宁,楼毕觉,林春绵.连续微氧导入沼气发酵过程H_2S原位脱除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9

[8].姜楠,任洪艳,阮文权,廖家林.乙醇废水培养浮萍及其沼气发酵利用[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9

[9].周谧,HU,Yihuai,胡佩.药用活性炭再生处理及对秸秆沼气发酵的影响[J].中国沼气.2019

[10].李家威.玉米秸秆高负荷沼气发酵体系建立及酸化再平衡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本论文的总体研究框架木薯酒精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的流程图挥发酸及有机物的累积模式农业废弃物”叁化利用”发展模式木薯酒糟经复合菌系水解及其甲烷发酵...小桐子种子沼气发酵产气曲线

标签:;  ;  ;  ;  ;  ;  ;  

沼气发酵论文_张重,张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