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移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化,跨文化,能力,原则,外语教学,汉英,中国电影。
文化移情论文文献综述
崔佳宁[1](2019)在《跨文化交际之对外汉语教师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移情能力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保证,能培养交际者自身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文化移情能力则可以促进其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提高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移情能力,对其适应海外教学环境、更好地进行文化教学、促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李孟君[2](2019)在《陕西美术专业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陕西高等美术教育的概念和任务发生了一些变化。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文化移情能力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调查问卷、大学生社会文化能力测试及个案访谈的方式,抽取120名陕西高校美术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一学期的文化教学实验。调研结果表明,现阶段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普遍较弱;开展文化教学对提高美术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有显着作用;高水平关注、善于表达、使用特定文化行为、约束自己的文化经验是克服移情障碍的有效措施,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高教)》期刊2019年09期)
贾玉嘉[3](2019)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比较研究——以电影《蝴蝶君》和《刮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持续纵深发展,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由此所产生的异质文化间的矛盾冲突也不断增多,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移情(cultural empathy)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文化移情要遵守适度原则,即移情既不能"缺失",也不能"过度"。本文通过对比电影《蝴蝶君》和《刮痧》中不同的文化移情现象,发现只有克服文化定势和偏见,坚持适度的文化移情,才能有效完成跨文化交际。(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单原[4](2019)在《借己山之石,逐它山之玉——论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跨文化移情》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林语堂用英文创作和翻译的一系列经典作品影响深远,他用生动的中国传奇故事打动了西方读者,一定程度地改变了西方社会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化定势与偏见为对话和欣赏。文章以《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为例,将林译中多次出现的逆袭、爱情与婚姻和宫廷等母题置于跨文化移情视域之下,解读了林语堂先生"借己山之石,逐它山之玉"的母题选择策略和娴熟的跨文化移情技巧,以期对今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战略有所启迪。(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23期)
方媛媛[5](2019)在《文化移情视角下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越国界、跨越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每个国家在学习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也在努力对外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而在众多的文化传播途径中,电影由于其接触人群广泛,大众乐于接受等特点,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由于中国对对外文化传播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比率在逐年增高。而在这些中国电影中,由于其题材不同,传播内容的不同,国外观众对其喜爱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运用更加有效的方式让国外观众更好的接受电影中的文化元素,达到对外文化传播目的成为跨文化交际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话题。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相关理论体系也在逐渐地完善,其中文化移情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之一。它由美学中的移情概念发展而来,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久野进引入到语言学领域。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文化移情在跨文化领域的研究。文化移情的使用,可以使交际双方来转换文化立场,置身于另一种文化中,努力消除不同文化间的摩擦,从而达到文化成功传播的目的。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加强文化移情可以更好的应对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冲突,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并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中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作者以文化移情理论为依托,选取颇有代表性的海外传播成功的中国电影——《英雄》为例,分析其对外文化传播的成功之处。这部电影采用传统的武侠题材,是一部深受海外观众的喜爱,且在中国海外传播首个票房过亿的电影。本文以文化移情的认知移情,交际移情以及文化因素叁个方面为框架,分析这部电影对其他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借鉴作用,即:(1)电影《英雄》运用了哪些可以被西方观众接受的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符号?(2)中国电影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文化移情来促进中外文化间的交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以及个案研究,就电影《英雄》中文化传播的成功实践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要在电影中选用外国观众熟悉的中国文化元素,如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演员,中国功夫以及中国书法等。通过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可以增加外国观众对电影的熟悉度,从而更快地融入电影剧情。此外,在电影中要选用具有普世意义的主题,如本部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和世界和平来加速海外观众的文化适应。第二,为了达到电影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要做出恰当的交际妥协,从而使国外观众在电影中达到文化上的共鸣,如在这部电影中创新运用悲剧结尾与西方文化呼应,同时通过构建共同认可的文化身份,达成中外文化的共识,进而更加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第叁,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要坚持文化平等原则,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在多元文化差异中寻找文化共性,使沟通更为顺畅。电影《英雄》中抓住西方观众对平等价值观的推崇,从个人平等和民族平等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电影中的相关文化元素,引起西方观众的文化共识,从而扩大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本研究有助于从跨文化角度对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提供一些新思路,鉴于本文只是对一部电影跨文化传播所进行的思考,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作者希望它能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4-01)
胡慧[6](2019)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语教学界广泛认为社会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文化教学除了包括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内的普通文化外,还包括更深入的政治、地理、历史、文学等正式文化。但长期以来,学生平时除了记忆单词、语法和句子外,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的学习仅限于表面层次,对更加详细具体的正式文化缺乏重视,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不同国家文化的认识出现混乱的现象,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缺乏自信,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的关键因素。文化移情是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和认知转换。这种移情能力是建立在对交际伙伴的文化有深入和多方面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和研究人员意识到了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或文化习得方面,鲜有人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细化到文化移情能力上并与社会文化的习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文以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和社会文化习得的实际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培养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建议。本研究的对象是东北林业大学非英语专业2017级的学生,共142名,主要工具是Chen&Starosta制定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和王振亚制定的社会文化测试卷以及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2.0,收集到的全部数据都被输入计算机并用软件进行分析。本研究有叁个研究问题:(1)当前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现状如何?(2)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发挥?(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通过数据等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需要提高其文化敏感度和文化适应力。文化移情与社会文化的习得是互利的关系,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掌握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提升文化移情能力;反之,具有越高的文化移情能力的人,就越容易习得更多英语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该研究有助于教师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文化移情能力状况,从中发现影响他们进行文化移情的因素,在课堂上恰当地调整教学方式,重视对文化的传授,让学生能在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又能收获自信,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同时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贾玉嘉[7](2019)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意识和能力。影响文化移情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定势。若要提升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一方面要克服文化偏见,尊重异族文化,实现文化共识;另一方面要提高文化敏感性,多进行文化对比,坚持适度原则。(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胡慧[8](2019)在《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及其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忠实"和"通顺"是翻译的一般标准。在翻译过程中,适当的文化移情能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涉及译者对汉语作者的移情和对英语读者的移情,因此,要培养译者在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就要重视汉语文化,培养文化认知;学习英语文化,认识文化差异;学会换位思考,坚持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闫佳玲[9](2019)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语教学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人才。文化移情是摈弃文化差异,实现文化交流的根本保障。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移情能力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和外语教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赵丽[10](2019)在《论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各国家的文化都在不断的进行传播,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各国家语言交际期间的一种现象。在此语言交流环境中,如何冲突文化束缚,摆脱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所以,跨文化交际中培养文化移情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基于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第一部分对文化移情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文化移情能力的原则与价值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提出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国家培养更多与时俱进的交际人才。(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2期)
文化移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陕西高等美术教育的概念和任务发生了一些变化。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文化移情能力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调查问卷、大学生社会文化能力测试及个案访谈的方式,抽取120名陕西高校美术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一学期的文化教学实验。调研结果表明,现阶段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普遍较弱;开展文化教学对提高美术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有显着作用;高水平关注、善于表达、使用特定文化行为、约束自己的文化经验是克服移情障碍的有效措施,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移情论文参考文献
[1].崔佳宁.跨文化交际之对外汉语教师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J].北方文学.2019
[2].李孟君.陕西美术专业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
[3].贾玉嘉.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比较研究——以电影《蝴蝶君》和《刮痧》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单原.借己山之石,逐它山之玉——论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跨文化移情[J].校园英语.2019
[5].方媛媛.文化移情视角下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9
[6].胡慧.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7].贾玉嘉.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8].胡慧.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及其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
[9].闫佳玲.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J].艺术科技.2019
[10].赵丽.论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当代旅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