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稳定度论文_王国忠,张岩,冯晓波,李海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稳定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车辙,稳定,沥青,温度,马歇尔,高温,性能。

动稳定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忠,张岩,冯晓波,李海军[1](2019)在《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修正的动稳定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动稳定度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通过标准车辙试验,找出动稳定度用于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不足之处;为了合理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非标准车辙试验,改变试验温度与碾压时间,对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温度下,动稳定度中t1、t2的取值是不同的;通过对不同高温与时间条件下车辙曲线的变形速率进行分析,得出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不同温度下t1、t2的取值;位移-时间曲线中压密稳定阶段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后移,且压密阶段时间越长,压密稳定阶段越靠后,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弱。(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2期)

高璋生[2](2018)在《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偏差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密实度、试验温度、沥青用量、试件养护时间、碾压次数、矿料级配这几个方面问题来讨论它们对车辙试验因素的影响,以减少动稳定度值波动,为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偏差修正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8年12期)

曹耀兮[3](2018)在《谈如何提高城市沥青路面的动稳定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从沥青的原材料选择、合成级的配置范围,集料的原材料选择以及混合配置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等几个方面来谈论如何提高城市沥青路面的动稳定度,文章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最终可以提议找到一个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动稳定度和耐高温性能的最佳沥青材料混合的方案,从而可以满足城市多样化路面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李峰[4](2018)在《谈如何提高城市沥青路面的动稳定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太原市道路发展的需要,着重从实际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试验检测,分析配合比试验时沥青原材,集料原材,合成级配范围的选择,提出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集料的加热温度,沥青的加热温度,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及拌和时间,及最终出料温度的一系列要求。最后以实际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结果,提出符合要求的配比方案,从而满足最终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24期)

张岩[5](2018)在《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修正的动稳定度研究及细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筑路材料,被广泛的用于道路工程中,相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橡胶颗粒具有高弹性、高模量的优点,可增加其抗车辙性能。由于动稳定度评价指标的不足,需对该指标进行合理的分析与修正。另外,宏观下的力学响应是由细观力学特性决定的,为了更好的研究混合料的宏观力学形变,需分析细观参数对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车辙试验,结合温度、交通量和车辆荷载等外部因素,对动稳定度指标进行分析与修正,以满足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评价。通过离散单元数值模拟方法,与室内试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宏观形变与细观参数间的联系,对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温度、碾压时间下的室内车辙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不同温度下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中t_1、t_2的取值。(2)依据实际道路中车辆荷载的大小不同,采用随机荷载作用下的虚拟车辙试验进行研究,得到荷载均值相同时,连续随机荷载下的车辙深度小于车辙试验中固定荷载作用下的车辙深度。且碾压前期的荷载越大、后期的荷载越小,总的碾压深度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建议将车辙试验改为随机荷载的碾压方式进行碾压。(3)通过对细观下混合料内部的力链分布及位移规律分析,解释了车辙边缘鼓起现象;改变橡胶颗粒掺量进行虚拟车辙试验,得出采用橡胶颗粒掺量为3%-4%范围内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志杰[6](2018)在《提高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及施工经验,对提高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较为常用的几个措施进行分析和比较,先以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为例,阐述矿料级配对提高动稳定度的影响,再从改善胶凝材料结构的角度详述聚合物改性、矿物改性、调合改性的原理及工程应用,特别以岩沥青的试验检测参数及检验结果为出发点,通过相同配合比下几种改性方式的动稳定度曲线,分析其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8年04期)

李卫勇,张雷,杨建华,张争奇[7](2017)在《圆柱形试件用于国标车辙动稳定度试验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笔者提出的圆柱形试件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可行性,采用室内试验对比分析的方法。首先,选取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汉堡车辙试验、APA车辙试验和小型加速加载试验,对6种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分别进行试验,且将结果分别与笔者提出的圆柱形试件国标车辙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次,比较板式试件和圆柱形试件用于国标车辙仪时的试件成型空隙率变异性和动稳定度变异性,讨论圆柱形试件车辙试验的可靠度。结果表明:圆柱形试件国标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指标与汉堡车辙深度、APA试验动稳定度和小型加速加载试验蠕变速率指标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且较板式试件,圆柱形试件用于国标车辙试验的可靠度更高,表明圆柱形试件用于国标车辙仪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2期)

洪一栋,赵腾飞,徐伟[8](2017)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评价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沥青混合料规范车辙试验评价的动稳定度一般高于800次/mm。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较低(约200~1 000次/mm),对车辙试验仪灵敏度和精度的要求更高。通过对比测量A、B、C、D四个检测单位车辙试验仪的轮压力、试验轮接地压强、试验轮硬度、试验仪温度、位移传感器精度等因素对动稳定度的影响数据,分析这5个因素与动稳定度的相关性和影响规律,以及国标车辙试验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试验结果显示:国标车辙试验适用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评价,但应对车辙试验仪进行更严格的校正;轮压力对车辙动稳定度有显着影响;位移传感器误差控制水平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的精度会带来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朱纬,夏松,姜守亮[9](2017)在《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指标的确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指标确定方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指标要求不合理容易导致车辙病害的发生。该文通过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量验算方法进行反算,得到动稳定度指标较为合理的确定方法;同时基于时温等效原理,得到车辆低速行驶时的沥青混合料等效温度的转换方法,以及动稳定度指标要求的确定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7年05期)

蒯海东,张勇,董吉方,丁志伟[10](2017)在《不同温度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是造成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直接因素。阐述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因素,指出温度的重要性,以常用面层混合料类型SMA-13及AC-13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20~70℃)下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动稳定度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温度越高沥青路面动稳定度下降就越快,温度超过65℃时,SMA-13及AC-13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皆不满足要求,当温度小于50℃时,2种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下降较缓慢,温度大于50℃时,2种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急剧下降,且AC-13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能力不及SMA-13沥青混合料的;应将沥青路面的温度控制在50℃以下,从而可会大大减少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7年04期)

动稳定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密实度、试验温度、沥青用量、试件养护时间、碾压次数、矿料级配这几个方面问题来讨论它们对车辙试验因素的影响,以减少动稳定度值波动,为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偏差修正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稳定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国忠,张岩,冯晓波,李海军.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修正的动稳定度研究[J].中外公路.2019

[2].高璋生.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偏差影响因素研究[J].福建建材.2018

[3].曹耀兮.谈如何提高城市沥青路面的动稳定度[J].现代农业研究.2018

[4].李峰.谈如何提高城市沥青路面的动稳定度[J].山西建筑.2018

[5].张岩.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修正的动稳定度研究及细观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6].李志杰.提高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措施[J].北方交通.2018

[7].李卫勇,张雷,杨建华,张争奇.圆柱形试件用于国标车辙动稳定度试验的可行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洪一栋,赵腾飞,徐伟.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评价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7

[9].朱纬,夏松,姜守亮.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指标的确定方法[J].中外公路.2017

[10].蒯海东,张勇,董吉方,丁志伟.不同温度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7

论文知识图

分维值与动稳定度的关系试验轮压与等效温度的关系车辙深度与轮压的关系曲线水浴、空气浴条件下车辙深度的关系Ⅰ纤维的微观分布~4.6可得:

标签:;  ;  ;  ;  ;  ;  ;  

动稳定度论文_王国忠,张岩,冯晓波,李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