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喆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辅导员的工作实践,提出学生管理工作应打破传统辅导员制的模式,分析了在高校试行学生“辅导员—导师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运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导师制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1-0054-02
高校辅导员在我国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队伍,自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实施辅导员制度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社会各界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更是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家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目标。高校辅导员辅导的对象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与辅导员角色的多面性。他们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既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员,肩负有将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完善、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本文将从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状况及存在问题着重谈谈推行“辅导员—导师制”模式的必要性以及优势所在。
一导师制的起源
导师制(TutorialSystem)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引以为豪的标志之一。到17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导师制,实质上也就是对研究生的“个别辅导制”。最早的现代导师制是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开始的,19世纪则应用到本科生的培养模式。目前在我国的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教育中普遍实施了导师制,有着成熟的实施经验,实践证明,导师制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我国,导师制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高校进行行政改革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才开始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不断扩招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属于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也是高校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辅导员是大学新生进入高校的启蒙与继续教育者,也是连接各个部门与学生、各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然而面对高校不断扩招的趋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翻倍增长,甚至很多高校已经成立许多分校,而按照教育部人事编制的要求,学生管理干部的数量却不能同时增加,因此,单靠辅导员做学生全方面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显然已不符合高校发展与学生需求的趋势。
2.辅导员队伍难以保证高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校辅导员大都是留校的优秀本科生,也有部分是外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大多数思想活跃,工作认真,但是毕竟年轻,阅历少,对专业不熟悉,而辅导员作为学生第一管理者与教育者,其工作的有效性对学生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其次,面对形势严峻的就业压力,社会越来越需要能力与专业兼有的全面发展型人才,高校大学生更加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以便在就业时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随着社会日益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趋向早熟,辅导员面对数百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个性、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力不从心,很难及时有效地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甚至更难以深入调查那些深层次的问题。
三“辅导员—导师制”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辅导员—导师制”是由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导师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等方面进行指导的教育制度。目前,全国高校大多还都是单纯的辅导员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学生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还是由辅导员一个人承担,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管理、心理教育、学业进程设计指导、专业指导、就业指导等等,按照1∶200的比例来看,面对如此多的学生,再有能力的辅导员也只能做好其中某些部分,而不能全方面地做到最好、做到最细。现行的辅导员制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校及社会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事务性工作的不断增加致使辅导员除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外,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到了他们肩上,辅导员很难获得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身份很容易被忽视,更多强调的则是辅导员的管理职能,导致辅导员不是以一种专业的身份出现在岗位上,而是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很容易沦为边缘角色。因此,必须科学定位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实行“辅导员—导师制”新模式。
四“辅导员—导师制”的优势
“辅导员—导师制”就是在加强原有的辅导员制度基础上,引入导师制与其共同配合,两者各行其责,相互支撑,逐步形成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机制。这有利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和细化。
1.对于辅导员而言,有利于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更加深化、细致,有利于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在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制的教育管理模式下,一名辅导员要带200多名学生,造成辅导员“一对多”的单一教育管理格局。辅导员既要做红脸,又要当白脸,在完成大量的日常管理事务、教育等工作任务后,还要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真是力不从心、难以顾及,工作表面化、简单化的倾向严重。引入导师制后,一名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为10名左右,很容易做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频率高、针对性强、内容层次上有深度,这时的辅导员也等于有了20名教师或干部的支撑,更有时间和精力做细、做深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时辅导员认真听取导师的意见,与导师共同探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这样在良性循环中,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自然会被深入和细化。
2.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需要,要求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有较强的社会能力,对于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型人才受到社会更多的青睐。通过导师制,使得高校的每一名学生都会在导师的指导下,发现自己的专业优势与特点,找到专业兴趣与专业方向,更好的保证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调动个性发展、挖掘个人潜力、定位自己的方向,在短暂的四年专业学习中,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3.对于高校而言,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流高校
体现在一流的学生上“人才强校”就是要研究怎样来培养出一流人才。通过导师制来弥补原有的专业指导的空白,突破了过去被动的学习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良好的培养机制下,高校的人才质量会有更好的突破和提高。
五结束语
在“辅导员—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下,导师应与辅导员加强沟通,分工协作,相得益彰。引入导师制后,辅导员与导师分工管理教育学生,这样辅导员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细做深本职工作,还会有更多的业余时间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文化水平,以便今后在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宏宇.高校“辅导员—导师制”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刘从云、吴强.推行高校辅导员导师制理论与实践意义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2010(2)
〔责任编辑: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