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系统论文_赵中堂,王智乾,刘宁,陈佳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编译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编译器,在线,代码,测试,管理系统,缓冲区。

编译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中堂,王智乾,刘宁,陈佳乐[1](2019)在《高效的C/C++程序源代码编译测试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C/C++语言初学者易犯语法错误、需要多次输入测试数据、浪费宝贵时间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较高效的编译测试系统。该系统只要求用户输入一次测试数据和对应的答案,便可以多次进行编译测试。通过设计多种类型的测试程序,对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19年04期)

杨桃,李曙生,邹海曙,吉盛[2](2019)在《一种基于AUTOSAR的BMS软件系统编译技术路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将AUTOSAR技术引入到BMS系统的技术路线,探索基于AUTOSAR的BMS软件系统编译的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根据AUTOSAR层次架构,结合BMS的功能需求,运用AUTOSAR工具链,建立Simulink、Targetlink模型,集成编译成执行代码,进行在环仿真和实车搭载试验,得到准确无误、性能优异的BMS系统。(本文来源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沈宇杰[3](2019)在《基于quartz的编译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工程技术在信息化产业中占据着优先地位.而软件测试在软件工程技术中已成为重点.本文采用Struts2技术做框架,使用Quartz插件包做计划调度,精心设计了一个编译自动测试系统,本系统可对项目代码的编译功能按照计划进行自动测试.既能解决自动编译测试的难点问题,又对于通用型自动测试具有较好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任姚鹏[4](2018)在《基于图形可视化的编译原理实验辅助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编译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分离,本次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图形可视化的编译原理实验辅助系统,该系统将图形可视化技术应用其中,为编译成果的呈现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平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编译原理实验辅助系统设计采用B/S叁层结构的形式构建系统整体框架,设计系统软硬件,根据系统框架,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该系统的平均运行时间较传统实验辅助系统快了8.4s,运行效率提高,为传统编译原理教学改革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8年08期)

张禹阳[5](2018)在《基于IEC61131-3标准的PLC功能块编译系统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控制系统的编程语言正朝着标准化、开放化方向迈进。国际电工协会于1993年推出了用于规范控制系统编程语言的IEC61131-3标准,功能块图语言是该标准规定的语言之一,能用于各种由图形化指令按着顺序链接编写的PLC程序。功能块图不能被PLC直接识别,需要编译为能够被PLC识别的目标程序才能执行,这种将功能块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的编译系统称为功能块编译系统。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功能块的编译方法研究较少,支持的指令类型不够全面、编译查错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本课题以DCCE公司的PLC编程软件PLC_Config为开发平台,研究并设计了一个查错功能全面、编译功能强大的PLC功能块编译系统。首先,分析了功能块程序组成和编辑规则,提出了PLC功能块编译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将整个编译系统分成程序存储、程序检查和程序编译叁个部分。程序存储是指通过XML文件存储和读取功能块程序,程序检查是对功能块程序进行全面检查并给出检查结果,程序编译是将功能块程序转换成可以被PLC直接执行的目标程序。各部分通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编译系统功能。给出了功能块程序示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对PLC变量存储区进行了划分,定义了变量基本类型。给出了功能块程序文件的存储方法和存储格式。从功能块程序编辑规则入手,设计了词法检查、语法检查、语义检查和编辑功能检查四种检查方法。在对程序检查的同时,在编译信息栏中给出了错误定位和错误信息提示,保证了程序编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接着,对PLC功能块程序编译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程序指令类型多和串并联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编译算法。该算法引入AOV图和多叉树结构对功能块程序建模,定义了一种通用的PLC指令结构,解决了不同类型指令和多输出程序的编译问题。研究了特殊指令(如通讯类指令、控制类指令和中断类指令)的处理方法以及PLC功能块程序执行过程。最后,对PLC功能块编译系统进行了验证。以不同的功能块程序示例为例,对程序存储、程序检查和程序编译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编译系统能实现各种类型功能块的存储、检查和编译,满足了实际应用的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16)

张璜[6](2018)在《基于支持移动终端的C语言在线编译系统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够有效实现C语言的在线编译,并且使其能够支持移动终端,本文使用编译技术、响应页面设计实现基于支持移动终端的C语言在线编译系统的开发,能够有效解决兼容移动终端和编译器调用的等问题。最后对C语言在线编译系统进行测试,系统能够有效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系统界面良好,具有较强的可交互性,被广泛应用到软件工程及现代教学过程中。(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陈志恒[7](2018)在《Linux系统下程序编译安全选项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社会中,随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高速发展,各种实体业务已经在网络上开始兴起,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上银行、云存储、大数据以及各种专用网的建设等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但与此同时,人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随时面临着网络安全隐患所带来的种种威胁。比如由于人们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不当,同时入侵者刚好利用了这种不当,对个人或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的网络进行攻击破坏,导致个人、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的重要信息泄露或是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中,超过半数以上的网络安全威胁,大多来自于一种比较传统的网络攻击方式——缓冲区溢出攻击。而在缓冲区溢出攻击中,最为危险的是堆栈溢出攻击,因为通过对某个程序的堆栈进行溢出攻击,入侵者可以造成函数返回地值被覆盖,从而在函数返回时,改变程序返回的地址,让程序跳转至入侵者指定的地址中。这种缓冲区溢出攻击能够给计算机使用者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一是导致程序崩溃,拒绝服务器,二是程序将跳转至入侵者指定的地址,并且执行一段恶意代码,造成服务器瘫痪,叁是入侵者可以通过缓冲区溢出攻击,得到服务器的root权限,从而修改服务器的相关参数。本论文以Linux系统下的GCC编译器与Clang编译器,以及微软最新的安全防护技术——MPX为研究对象,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和对应的安全防护机制。在不同版本的Linux系统下,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利用不同的编译器对测试用例进行编译时,加载各种安全选项,通过对比测试用例未添加安全编译选项与添加选项前后,测试例程的二进制与反汇编的对比,从而验证GCC编译器、Clang编译器与MPX的安全编译选项能否对测试用例进行保护,并研究添加选项后,选项对测试用例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将MPX技术利用到Linux系统下,通过编写测试用例进行验证测试,通过查看反汇编与二进制,研究在Linux系统下,MPX安全编译选项是如何对程序进行防护。(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1-07)

王心怡,成荣亮[8](2018)在《针对FANUC及HASS数控系统Master CAM9.1的后处理文件的编译》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现有数控系统的情况,通过对Master CAM9.1后处理文件的编译,我们得出了一个能被FANUC和HASS两种系统共用的后处理文件,编制的程序能被两个系统所通用,极大的提高编程的效率,提高了数控加工程序的通用性。(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01期)

何红旗,王奕森,董卫宇,朱怀东[9](2017)在《基于编译置换的指令随机化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指令集随机化技术是一种通过随机变换程序指令编码来抵御代码注入攻击的新型防御技术。现有指令集随机化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如性能损耗大、指令数据混杂造成的编码难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编译置换的指令随机化技术。该技术在不降低防御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随机化指令的数量,并在编译过程中实现了关键指令的随机置换,提高了指令随机化的性能和编码精确度。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编译置换的指令随机化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7年12期)

伍明川,黄磊,刘颖,何先波,冯晓兵[10](2018)在《面向神威·太湖之光的国产异构众核处理器OpenCL编译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硬件设计呈现出异构化的趋势,如何有效开发并行程序成为制约异构系统发展的瓶颈之一已成为业界共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采用了国产片上异构众核处理器SW26010,为了降低程序员的编程难度,同时提高软件的移植效率,作者设计并实现了支持国产SW26010众核处理器的OpenCL编译系统.该编译系统实现了OpenCL平台模型、内存模型和执行模型到SW26010众核处理器的映射与优化机制,同时生成性能良好的可执行文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编译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典型OpenCL应用经该编译系统编译后,在中小输入规模下,性能显着优于Intel Xeon Phi,与NVIDIA GPU可比;在较大输入规模下,受限于局存SPM的容量限制,性能略低于NVIDIA GPU.(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编译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将AUTOSAR技术引入到BMS系统的技术路线,探索基于AUTOSAR的BMS软件系统编译的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根据AUTOSAR层次架构,结合BMS的功能需求,运用AUTOSAR工具链,建立Simulink、Targetlink模型,集成编译成执行代码,进行在环仿真和实车搭载试验,得到准确无误、性能优异的BMS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编译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中堂,王智乾,刘宁,陈佳乐.高效的C/C++程序源代码编译测试系统[J].福建电脑.2019

[2].杨桃,李曙生,邹海曙,吉盛.一种基于AUTOSAR的BMS软件系统编译技术路线[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沈宇杰.基于quartz的编译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任姚鹏.基于图形可视化的编译原理实验辅助系统设计[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

[5].张禹阳.基于IEC61131-3标准的PLC功能块编译系统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8

[6].张璜.基于支持移动终端的C语言在线编译系统开发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7].陈志恒.Linux系统下程序编译安全选项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8

[8].王心怡,成荣亮.针对FANUC及HASS数控系统MasterCAM9.1的后处理文件的编译[J].内燃机与配件.2018

[9].何红旗,王奕森,董卫宇,朱怀东.基于编译置换的指令随机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

[10].伍明川,黄磊,刘颖,何先波,冯晓兵.面向神威·太湖之光的国产异构众核处理器OpenCL编译系统[J].计算机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信号发生器顶层模块图脉冲发生器结构示意图创建工程对话框启动界面生产换线专家系统工作过程多核DSP实时图像处理模块实物图

标签:;  ;  ;  ;  ;  ;  ;  

编译系统论文_赵中堂,王智乾,刘宁,陈佳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