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陶瓷表面增强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面,离子交换,陶瓷,牙科,论文。
陶瓷表面增强法论文文献综述
何立弘,于海洋,巢永烈,王少安[1](2003)在《离子交换与常用陶瓷表面增强技术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对比单重离子交换增强技术与常用牙科陶瓷表面增强技术的增强效果。方法 制备VitaVMK 95 ,ShofuVintage标准试件各 3 0个 ,将标准试件随机分 3组 ,A组涂布HX -I型增强剂处理 ,B组进行自身上釉 ,C组进行表面抛光 ,分别测定叁点弯曲强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 ,对比不同处理方法的增强效果。结果 A组叁点弯曲强度值高于B组 ,B组高于C组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结论 陶瓷表面离子交换表面增强效果好于自身上釉和表面抛光(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于海洋,何立弘,朱智敏,巢永烈,李艳红[2](2002)在《离子交换对常用牙科陶瓷表面增强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并探讨单重离子交换增强技术(HX-I型增强剂)对常用牙科陶瓷的增强效果。方法制备VitaVMK95、VitaVMK68、ShofuVintage标准试件各10条。将标准试件随机分组,实验组涂布HX-I型增强剂后,与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后,测定叁点弯曲强度,并对实验组、对照组试件表面进行电子微探针分析(EMPA),观察Na+→K+交换深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观察HX-I型增强剂的效果。结果用HX-I型增强剂处理的陶瓷的叁点弯曲强度明显增加,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PA可见,自增强面至100μm深度以下K+明显增加而Na+明显下降。结论HX-I型增强剂可使常用牙科陶瓷表面产生明显的Na+→K+交换,并对常用牙科陶瓷弯曲强度有显着增强效果。(本文来源于《上海口腔医学》期刊2002年02期)
陶瓷表面增强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并探讨单重离子交换增强技术(HX-I型增强剂)对常用牙科陶瓷的增强效果。方法制备VitaVMK95、VitaVMK68、ShofuVintage标准试件各10条。将标准试件随机分组,实验组涂布HX-I型增强剂后,与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后,测定叁点弯曲强度,并对实验组、对照组试件表面进行电子微探针分析(EMPA),观察Na+→K+交换深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观察HX-I型增强剂的效果。结果用HX-I型增强剂处理的陶瓷的叁点弯曲强度明显增加,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PA可见,自增强面至100μm深度以下K+明显增加而Na+明显下降。结论HX-I型增强剂可使常用牙科陶瓷表面产生明显的Na+→K+交换,并对常用牙科陶瓷弯曲强度有显着增强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陶瓷表面增强法论文参考文献
[1].何立弘,于海洋,巢永烈,王少安.离子交换与常用陶瓷表面增强技术的对比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
[2].于海洋,何立弘,朱智敏,巢永烈,李艳红.离子交换对常用牙科陶瓷表面增强效果的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