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首发及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价

氨磺必利、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首发及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价

(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对比并分析氨磺必利、利培酮、喹硫平对于首发及复发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40例、利培酮组40例与喹硫平组40例,三组中首发患者及复发患者各20例。几组患者分别采用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8周采用PANSS阳性或阴性量表以及CDSS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评价药物疗效,用TESS症状量表来评价几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方面,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利培酮、喹硫平治疗首发或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性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均为临床上可选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喹硫平;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104-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承受的来自多方面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这就使得相关精神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1]。目前药物治疗仍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选取120例患者分别采用氨磺必利、利培酮、喹硫平进行治疗,观察三种治疗方式对首发或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40例、利培酮组40例与喹硫平组40例,三组中首发患者及复发患者各20例。120例患者均符合CCDM-3诊断标准,PANSS阳性和阴性量表总分≥60分。所有入组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61例,患者年龄在24~60岁之间。120例患者中60例首发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为24~58岁,平均年龄为33±7岁,平均病程为14.7±7.7个月;60例复发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为25~60岁,平均年龄为34±8岁,平均病程为15.5±6.0个月。随机分配至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组中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氨磺必利组:根据患者疾病发作情况,给予患者口服氨磺必利100~800mgqd。

利培酮组: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其他基本情况,给予患者口服利培酮4~6mg/天,qd或bid给药。

喹硫平组: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给予患者口服喹硫平片400~700mg/d,bid给药。

以8周为一个服药疗程,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疗效评价

对比治疗前后PANSS评分减少情况,判断治疗方式是否有效。

若评分减少>70%,则诊断为痊愈;若评分减少50%~70%,则诊断为显效;若评分减少30%~50%,则诊断为有效;若评分减少<30%甚至有所增加,诊断为无效。

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患者数×100%。

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状况采用TESS量表进行记录,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体质情况、心电图、血尿常规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项研究中采用SPSS18.0软件对12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项临床研究中,对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不同用药方案后的有效性进行比较。

三组患者中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有效率见表1,三组患者中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安全性方面,几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氨磺必利组出现5例失眠症状,1例恶心,3例泌乳素增加,3例锥体外系反应;利培酮组出现4例失眠,2例恶心,4例泌乳素增加,4例锥体外系反应;喹硫平组出现2例体质量增加,5例恶心,4例嗜睡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几种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副反应可控。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活动过度出现阳性症状,因5一羟色胺活动过度而出现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2-3]。通常情况下,对于首发或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有不同的适用人群。例如:对于阳性症状突出的患者使用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对较为显著。对于情感症状突出的患者使用喹硫平治疗效果相对明显,而氨磺必利使用较高剂量时对阳性患者的有效率相对来说较高,使用较低剂量时对阴性患者的有效率相对来说较高。因此本研究选取适当人群,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由于目前抗精神病药不同的药理特点,对相应的症状起效,而同时也会出现相应的副反应,由于对5-HT2A和D2受体较高的拮抗作用以及对D2受体的快速分离,一般认为喹硫平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EPS)[4]。本研究中,喹硫平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体质量增加、恶心、过度镇静,EPS不良反应较少,与文献研究一致。利培酮、氨磺必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催乳素升高和EPS,其中氨磺必利的EPS表现以静坐不能为主。三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不同,症状都比较轻微,均不需要停药[5]。

研究结果显示氨磺必利、利培酮、喹硫平在治疗首发或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效率相当,不良反应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03.

[2]梅卓.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96-97.

[3]侯云跃,陈黎明,范林钰.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糖脂代谢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6):843-846.

[4]韩刚亚,严冬梅,张新风.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2,21(6):257-259.

[5]廖三珠.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大家健康,2015,9(3):16-17.

标签:;  ;  ;  

氨磺必利、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首发及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