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芹(鸡西市城子河区人民医院157170)
【中图分类号】R54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288-01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病死率较高,中年以上者多见,男性多发。因此提高对DCm的重视和认识,尽可能做到早期正确诊治是提高本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
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28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有2008年6月-2010年6月入院诊断为DCm的病例,按照诊断标准和病历资料内容完善情况筛选出28例,其中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2例,消化内科2例,呼吸科1例,传染科3例。2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7例。男女比为3:1;年龄43岁-78岁,平均年龄56.6。农民20例,工人4例,教师1例,其他3例;有病毒性心肌炎19例,高血压2例,冠心病3例,心脏瓣膜病3例。
1.2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12例早期仅有心脏扩大而无症状,16例患者症状明显时才就诊。主要表现为不断加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水肿、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其中3例发生猝死,栓塞多见于晚期病例。体征主要为心脏向两侧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多数患者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增快时可出现奔马律,常合并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1.3DCm的诊断依据[2]
根据病史和临床体征,对拟诊为DCm的患者进一步行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依据为UCG发现心脏均扩大,左心室扩大明显,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多变薄。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减弱,二尖瓣口开放幅度相对变小。
1.4方法
对符合诊断DCm患者的病史、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体检及各种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诊断与误治
早期确诊22例,诊断标准:(1)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0.5cm。(2)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或左心室缩短速率(FS)<25%。③更为科学的是LVEDd>2.7cm/m2,体表面积(m2)一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一0.1259,更为保守的是评价LVEDd大于年龄和体表面积预测值的117%,即预测值的2倍SD+5%。延误诊断或误诊6例,分别误诊为冠心病(CHD)3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例,心包积液1例,肝硬化2例,呼吸衰竭1例。分别在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科室住院。
2.2辅助检查
胸片检查:24例心影明显增大呈普大型,心胸比>50%。4例左心室增大。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5例。异常者23例,以心室肥大、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为主。室性期前收缩12例,心房颤动8例,传导阻滞4例,2例出现病理性Q波,2例出现ST及T改变、低电压、R波降低等。超声心动图检查:13例早期左心室内径增大,15例心脏四腔均增大,以左心室扩大明显,左室流出道也扩大,其中8例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变薄,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减弱,6例二尖瓣口开放幅度相对变小。
2.3治疗及转归
28例在确诊后均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包括限制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低盐易消化饮食。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一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制剂。3例入院后48h内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等原因发生猝死,4例建议转上级医院行起搏治疗,1例建议转上级医院行心脏移植。20例好转出院,其中10例随访3个月至1年上述症状反复发作。
3讨论
DCm起病缓慢,病死率很高[3],我院DCm住院患者近3年呈逐年增加趋势。分析原因可能与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增加有关。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个月后少数未能完全恢复者既转为慢性病程。有心脏增大、心电图异常、心功能低下者易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病。本组病例中,DCm多数为农民,农村目前仍是我国医疗卫生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农民健康教育意义非常重大。
DCm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容易造成误诊。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如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如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腔扩大、心脏弥漫性减弱等特异性改变,在除外各种有明确病因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可诊断本病。DCm治疗主张应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和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纠正各种心律失常。对一些重症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植入双腔或三腔起搏器,选用适当的起搏方式和起搏参数。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对病情严重的患者,条件许可行心脏移植可明显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徐毅.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PICP、PⅢNP、TNFα水平影响[J].中医研究,2011,24(10):768.
[2]车丽玲,李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0,38(04):366.
[3]吴新佳,35例扩张型心肌病诊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08,06(11):88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