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晋泊沉积剖面碳酸盐含量及其古气候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嘉[1](2021)在《末次冰期以来北京西山黄土剖面记录的古气候演化》文中指出
张楠[2](2021)在《华北地区主要植物类型相对花粉产量及在晚全新世古植被定量中的尝试 ——以宁晋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花粉的土地覆被重建对于了解区域环境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响应历史和服务未来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季风区,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过渡带,是对全球变化敏感的区域。本研究首先在中国北方太行山区典型植被带中随机选取35个采样点,利用ERV模型对主要植被类群的相关花粉源范围(RSAP)和相对花粉产量(RPP)进行了计算,然后又结合其他三个温带季风区山地的花粉产量数据,利用景观重建算法定量恢复了华北平原宁晋泊地区3ka BP-1ka BP植被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几个不同历史时期植被演替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和气候事件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太行山研究区内植被以松属、桦木属、栎属乔木类型、沙棘、杜鹃花属灌木类型和蒿属、菊科、莎草科、禾本科、石竹科草本类型为主。其花粉组合也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植被特征。用ERV模型计算出来太行山区的相关花粉源范围大约在600m,以禾本科作为参考种(RPP=1),太行山区优势植被类群的RPPs为松属(32.10±1.94)>沙棘属(18.38±1.27)>石竹科(11.86±0.87)>桦木属(4.97±0.08)>栎属(2.69±0.08)>杜鹃花属(2.48±0.27)>蒿属(1.81±0.3)>菊科(0.31±0.25)>莎草科(0.04±0.03)。(2)基于景观重建算法,定量重建晚全新世3ka BP-1ka BP植被覆盖结果显示:3.15ka BP-2.85ka BP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为森林草原景观,在森林植被的背景下,草原分布较广;2.85ka BP-2.58ka BP时期,是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农业水平相较之前的原始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还未达到传统农业高度,因此天然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2.58ka BP-2.15ka BP时期,该时段前期温暖湿润,后期温凉,为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平原种植业发展,农田广布,伴人植物增多;2.15ka BP-1.9ka BP时期,期间虽有多次冷暖波动,但总体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森林盖度下降,平原区耕地开垦,为禾本科为主的农田景观;1.9ka BP-1.3ka BP时期,气候由暖湿转冷干,耕地荒废,但森林在一定程上有所恢复,为针叶林景观。(3)人类活动对植被演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森林面积的缩减以及农田的出现(伴人植物种的增加)。华北平原3000年前就出现较为稳定的农业活动,人类活动或许已经对森林盖度产生了影响。商末周初时期,华北平原多是原始的自然植被;直到秦汉时期,天然森林面积骤降,近山区大面积的人工植被取代自然植被,植被组成发生较大改变,人类农耕活动以及开垦强度较大幅度增加;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农田荒废,一部分灌木和草原得到恢复,但附近丘陵地区仍发育有良好的森林植被。
李金国[3](2021)在《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本文以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剖面实测、系统古地磁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对达连河组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及古气候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达连河组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岩石磁组构为典型流水作用下的沉积组构。古地磁交变退磁测量区分出了明显正极性和极性反转。在地理坐标下,平均方向为Dg=357.1°,I=59.2°,k=13.1,α95=6.6°。在地层坐标下,Ds=1.9°,I=56.2°,k=11.3,α95=5.7°。达连河组特征剩磁分量在95%置信水平下通过了C级倒转检验。古地磁极位置为:λp=80.4°N,φp=300.2°E,dp/dm=5.9/8.2;视古纬度为Φ古=36.8±7.0。磁倾角发生了浅化,校正后古地磁极位置为:λp=83.0°N,φp=138.8°E,dp/dm=8.3/9.7;古纬度为Φ古=53.1±9.0°,在95%置信水平下,与现今纬度一致,依兰盆地在达连河组沉积形成以来未经历明显的纬向运动。在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将达连河组古地磁磁极性倒转序列与国际地层磁极性倒转序列对比结果表明:下部含煤-油页岩段对应国际地层伊普里斯阶(Ypresian),年龄为56.0Ma—47.8Ma。中部油页岩段与国际地层卢泰特阶(Luteian)相对应,年龄为47.8Ma—41.2Ma。上部砂页岩段对应国际地层巴顿阶(Bartonian),年龄为41.2Ma—37.8Ma。有机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结果表明:依兰盆地始新世气候演化呈现始新世早期为温暖湿润气候,到始新世中晚期气候出现明显变冷趋势,这与自始新世早期到中晚期,全球气候从温室向冰室过渡的气候演化特征相一致。同时,依兰盆地不同阶段的气候变化对其沉积环境及沉积矿产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下部含煤-油页岩段(早始新世)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沉积物呈现高TOC(平均值为39.44%)、高TOC/TS(平均值为53.03)、负偏有机碳同位素(平均值为-26.57‰)以及高TOC/TN(平均值为35.15)的特点,温暖湿润的气候与陆生高等植物的有机质来源是下部含煤-油页岩段形成厚层煤的重要因素。基准面周期性的上升与下降导致沉积环境在湖泊和泥炭沼泽之间变换,在沉水、挺水植物、浮游生物的有机质输入的影响下,与陆生高等植物的混合有机质来源是形成油页岩、泥岩的关键因素。中部油页岩段沉积初期(中始新世早期)仍然延续了早始新世温暖湿润的气候,沉积物表现为高TOC(平均值为4.97%)、较高TOC/TS(平均值为15.00)、相对负偏有机碳同位素(平均值为-25.58‰)以及较低TOC/TN(平均值为3.40)的特点。温暖湿润气候和水生植物和藻类体占据主导的有机质来源是形成油页岩的重要条件。始新世中晚期气候持续变冷,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湖盆整体抬升,沉积物向湖中心进积,形成上部砂页岩段。
黄启明[4](2020)在《河北邢台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有机质来源及古气候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邢台宁晋泊地区处于河北平原的关键位置,西接太行山脉、东接平原区域,是古气候变化的典型地区,宁晋泊地区湖相沉积物发育广泛,湖相地层具有面积大、连续性较好的沉积特点,是揭示第四纪气候的关键。同时作为湖相沉积物的研究重点,其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研究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机质来源可以推断不同时期湖泊的输入问题进而推断该期古气候环境。本文通过湖相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碳氮比(C/N)、总有机碳(TOC)的研究结合色度意义分析宁晋泊地区机质来源、湖泊生产力,通过有机质的保存状况进而反映湖泊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最终分析该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变。通过对沉积剖面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碳氮比(C/N)、总有机碳(TOC)及色度(L*、a*、b*)的测定与分析,讨论并得出了如下认识:(1)宁晋泊地区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值整体偏负,推测有机质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占比较大,碳氮比(C/N)值介于2.513之间,总有机碳(TOC)值偏小,推测早期沉积过程作用会对C/N值略有影响,其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按地层从老到新分为六个阶段:Ⅰ陆生高等植物为主体、Ⅱ有机质含量减少主要为陆生C3植物输入、Ⅲ有机质含量增加、藻类植物增加、Ⅳ有机质含量减少主要为陆生C3植物输入、Ⅴ有机质含量增加,水生植物和C4植物略有增加、Ⅵ输入种类繁盛多样的有机质来源情况。(2)通过有机质来源及色度指标推测晚更新世73ka以来的气候总体寒冷干旱穿插温暖湿润期,气候按地层从老到新分别为:Ⅰ温暖湿润、Ⅱ寒冷干燥、Ⅲ温暖湿润、Ⅳ寒冷干燥、Ⅴ气候为暖转冷转暖总体温和干旱、Ⅵ温暖湿润。在温暖湿润时期湖泊面积增加;在寒冷干燥时期湖泊面积收缩、水深变浅。(3)通过与太阳辐射量、冰量、石笋氧同位素的对比发现了宁晋泊地区气候与太阳辐射、东亚季风的相关性,宁晋泊地区在万年尺度上受太阳辐射影响表现出冰期-间冰期的旋回,在短期尺度上受东亚季风影响,使得冷期低温、干燥、少雨;暖期升温、湿润、多雨。
马雪龙[5](2020)在《河北怀来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迁》文中指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全球气候发生了极为频繁的干湿冷暖交替变化。怀来盆地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对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本文选取怀来盆地的万窑村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粒度等的环境替代指标,重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化过程,并进行了区域对比,初步探讨了气候变化的原因。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剖面岩层的特征,并结合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结果,分析了研究区地层沉积特征,发现岩性由粗变细再变粗的特点,沉积环境表现为河流相—湖泊相—河流相沉积的转变。(2)结合万窑村剖面各环境替代指标,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晚更新世中期,气候温和湿润;晚更新世中晚期,气候温暖湿润;晚更新世晚期,气候寒冷干燥;全新世时期,气候温和略干。表现为温润—暖湿—冷干—升温的波动。(3)区域对比分析表明,怀来盆地古气候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较为相似,一些气候事件如YD事件、B?lling暖期、8.2ka降温等较为明显;但与河北平原中南部相比,怀来盆地进入末次冰期的事件较早,持续时间较长,且全新世时期气候更干一些,推测主要是因为采样点所在纬度较高、海拔较高而造成的。
魏本杰[6](2020)在《近1400a以来黄河下游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文中认为大野泽位于东部季风区,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其环境演变与黄河、古汶水关系密切。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大野泽频繁受到黄河改道决溢洪水的影响,其沉积记录是揭示黄河下游地区环境演变的理想载体,对于认识黄河下游地区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大野泽550cm钻孔岩芯精确的AMS-14C年代建立、沉积物粒度组成、粒度频率曲线和粒度频率累积曲线综合分析,结合历史沉积物岩性,重建了其沉积环境变化;利用粒度、磁化率、元素、TOC等环境指标综合分析,重建了近1400a以来的大野泽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及流域侵蚀变化历史。论文取得了以下初步结论:(1)沉积物粒度资料、岩性表明大野泽550cm的沉积环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550-510cm层位,为浅水沼泽相沉积环境;510-385cm层位,为深湖相沉积环境;385-260cm、90-30cm层位,为水动力较强的河流相或洪泛相沉积环境;260-90cm层位,为水动力较弱河流相或洪泛相沉积环境。(2)DYZ-1钻孔高分辨率的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表明,近1400a以来该地区古气候环境演化、流域侵蚀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5个特征阶段:625~940 AD期间,降水较少,气候相对冷干,大野泽湖面较低,流域侵蚀较弱;940~1250 AD期间,降水增多,气候暖湿,对应“中世纪暖期”,另外,黄河决溢洪水频繁注入湖盆,湖泊水位抬升,湖盆扩大,流域侵蚀强劲;1194 AD之后,黄河进入第四次大改道期,河道南迁夺淮河入黄海,1250~1540 AD期间,黄河河道远离大野泽区域,但此时期降水较多,气候相对暖湿,河流水动力较强,流域侵蚀相对较强;1540~1860 AD期间,降水减少,气候冷干,对应“小冰期”,河流水动力减弱,流域侵蚀较弱;1860 AD之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开始增多,同时,黄河再次改道北迁,大野泽再次受到黄河洪水影响,流域侵蚀再次加强,但前期湖盆抬升为陆,大野泽仅作为黄河泥沙承载区。(3)大野泽的环境演变、流域侵蚀变化受到气候变化和黄河改道洪水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但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黄河改道决溢洪水是大野泽的环境演变和流域侵蚀变化的主因。决溢洪水注入大野泽,湖盆扩张,水位上升,流域侵蚀加强;黄河改道远离湖区,大野泽失去黄河来水,淤积萎缩,流域侵蚀减弱。以上研究成果较为系统重建了大野泽的近1400a的演变过程及其与黄河的关系,以期为对进一步认识黄河下游湖泊湿地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陶淑娴[7](2020)在《基于湖泊地貌及钻孔岩芯记录的季风边缘区乌兰呼少全新世湖泊环境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选择位于季风边缘区内蒙古高原东部的典型湖泊-乌兰呼少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湖泊流域调查与岩芯钻探工作,采集湖滨相-风成沉积地层剖面样品,获取湖相沉积物岩芯记录。利用石英OSL测年建立地貌沉积剖面年龄框架,结合石英OSL测年与AMS 14C测年交叉验证建立湖泊岩芯沉积序列可靠年代标尺。开展孢粉、粒度、碳酸盐、烧失量、元素、色度、磁化率等多种古环境代用指标分析,半定量恢复湖泊沉积环境与流域植被演化历史;集成湖泊地貌记录与湖泊沉积记录,重建乌兰呼少全新世以来湖泊演化与区域环境变化过程;探讨东亚夏季风降水在季风边缘区的进退变化及可能的驱动机制。基于整个研究工作得到以下结论:(1)对乌兰呼少湖泊周围的5条湖泊沉积-风成沉积剖面的石英OSL测年信号分析表明,石英OSL测年可用于研究区风成沉积物可靠的年代框架,所有石英OSL年龄均落于全新世。对乌兰呼少岩芯沉积物的石英OSL年龄与去除碳库效应的全样有机AMS 14C年龄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石英OSL年龄在湖泊岩芯沉积物中存在可能由于含水量估算不准确导致的显着低估,所以选择AMS 14C年龄构建湖泊沉积记录的年龄框架。(2)综合地层沉积相分析与岩芯沉积物中盘星藻、Fe/Mn等指标分析重建的乌兰呼少湖泊阶段性水位变化结果表明:乌兰呼少湖泊在至少10.1 ka以前开始发育;早全新世(10.1-7.4 ka)湖泊处于相对稳定高湖面,湖面海拔高度接近于1414m,高出现代湖面12 m;进入中全新世(7.4 ka)以来湖泊水位开始下降,在6.8 ka湖泊周围海拔较高地区已进入风成沉积环境,直至6.4 ka水位海拔已经下降至低于1411 m,即水深低于9 m,此后水位再未高出此高度;1.5 ka水位海拔已下降1404 m,即水深不超过2 m的浅水湖。(3)基于地貌沉积记录与湖泊沉积记录多环境指标综合分析恢复的乌兰呼少流域环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16 cal ka BP)该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冷,风化淋溶极弱,乌兰呼少湖泊还未形成;早-中全新世(9.8-6.7 cal ka BP),流域降水丰富,有效湿度高,化学风化与淋溶作用显着,湖泊生产力与生物量达到全新世最高时期;中-晚全新世(6.7-1.5 cal ka BP)以来,流域有效湿度下降,环境明显趋于干旱,化学风化强度减弱,流域生产力下降;1.5 cal ka BP以后流域环境干旱化趋势缓和。(4)基于湖泊岩芯孢粉分析重建的湖泊流域植被演化表明,自末次冰消期以来蒿属与藜科植物在流域植被群落中始终保持绝对优势,乔灌木花粉数量较少。根据孢粉浓度与组合特征,末次冰消期(16 cal ka BP)该区域主要为荒漠草原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极低;早-中全新世(9.8-6.7 cal ka BP)该区域为典型温带草原,乔木和灌木植物花粉含量增加,植被覆盖率与植物多样性为全新世最高阶段;6.7 cal ka BP以后植被覆盖度下降,多样性减少;直至1.5 cal ka BP沙漠植物类型增加,呈现植被覆盖度较低的温带干草原。(5)综合对比分析乌兰呼少湖泊环境与流域植被变化以及与已有区域气候记录表明,乌兰呼少流域早-中全新世湖泊水位较高气候湿润而中-晚全新世湖泊水位下降气候干旱的气候模式,指示了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在9.8-6.7 ka达到最高,而后在6.7 ka以来持续减弱的变化过程,这一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降水在季风边缘区的变化可能受高纬驱动调谐影响而滞后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
张超[8](2020)在《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古湖泊演化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平原是第四纪地层深覆盖区,空间变化小、连续性好,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连续冲湖相沉积。河北平原湖泊沉积物中记录了丰厚的地球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的信息,为研究陆相古气候及古环境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原始、宝贵的信息,因而成为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载体。然而以往学者对河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发育特征缺少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调查了宁晋泊及白洋淀地区4个沉积剖面,结合一些学者研究的沉积剖面13个,探讨了晚更新世以来河北平原古湖泊的扩张和收缩过程,重建了晚更新世以来河北平原古湖时空演化规律。取得的认识如下:(1)综合对比河北平原两大湖区的地层特征,划分了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湖区地层层序。晚更新世早期为粉砂、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为主的河流相沉积;晚期为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细粉砂、粘土为主的河流相、浅湖相和滨湖相沉积。全新世早期为粘土质粉砂、细粉砂、粉砂为主的河流相、浅湖相沉积;中期为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粘土为主的浅湖相、深湖相沉积;晚期为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细粉砂为主的浅湖相、河流相沉积。河北平原南部湖区全新世各阶段开始的时间要稍早于中部。(2)根据地层特征和粒度参数分析得出白洋淀与宁晋泊气候环境演化阶段基本保持同步,将其气候环境演化分为5个较大的阶段:晚更新世早期温凉略干——早中期温暖湿润——中晚期寒冷干旱——晚期冷暖旋回变化——全新世暖湿向温干的转变。并重建了宁晋泊和白洋淀湖泊演化过程,河北平原中南部的湖泊早在晚更新世中晚期就已经积水成湖,并随气候冷暖波动表现为晚更新世中晚期开始发育、晚期收缩,在全新世早期再次发育、中期发育最大、晚期收缩乃至干涸的演化过程。(3)根据两湖泊的演化阶段和气候特征,结合剖面位置和沉积特征,简要总结了湖泊各发育阶段的大致轮廓;探讨了湖泊发育的主导因素——受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系格局的变迁。
严怀玉[9](2020)在《苟池孢粉记录的季风边缘区中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特征》文中指出中全新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特别关注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内气候整体较现在温暖,是进行未来气候变暖情景预测研究的一个地质相似型,同时中全新世在温暖的气候背景下存在不稳定性,经历了若干次特征明显的气候突变事件,并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位于季风边缘区的苟池盐湖GC15B钻孔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年代-深度关系,对湖泊沉积物259个样品开展孢粉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等手段,重建了中全新世(8130 cal a BP)以来的植被演替过程和气候变化序列;另外通过与相关记录进行对比,探讨了我国东亚季风边缘区中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及气候突变事件的响应,并对其驱动机制进行初步讨论。结果显示,苟池研究区沉积物中全新世来孢粉组合以草本花粉含量为主,其含量多高于90%,乔木花粉含量多低于10%,指示研究区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气候总体偏干,但个别时段湿生草本花粉含量相对较高,存在明显湿润期。根据孢粉组合变化,可将区域总体环境特征分为三个时段:(1)中全新世早中期(8130-5320 cal a BP):该段孢粉浓度为研究段最高,孢粉组合中以蒿属花粉为主,其含量多高于60%,湿生植物草本花粉和蕨类孢子含量均为研究段最大值,乔木花粉浓度达研究段最高,这表明研究区植被是以蒿为主的草原景观,湖泊周边多伴生蓼、莎草等湿生植物;A/C平均值为研究段最高,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轴得分值明显偏负,气候最为湿润,东亚夏季风(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处于强盛期。(2)中全新世末期-晚全新世早中期(5320-1490 cal a BP):该段孢粉浓度有所降低,孢粉组合中除蒿属花粉为主以外,湿生植物花粉含量明显减少,藜科植物花粉含量有所增加,表明研究区植被仍是以蒿为主的草原环境,湿生草本植物面积减少,耐旱的藜科植物面积有所增加;A/C平均比值降低,第一主成分轴得分值逐渐偏正,EASM逐渐减弱,气候趋向干旱化;尤其2800 cal a BP之后耐旱藜科花粉含量骤升,第一主成分轴得分值明显偏正,干旱趋势明显加剧,EASM快速减弱。(3)晚全新世末期(1490 cal a BP-至今):孢粉组合中藜科花粉含量升至研究段最高,表明研究区旱生草原面积明显扩张;该时段孢粉浓度达研究段最低,A/C比平均值继续下降,气候达研究段最为干旱期,EASM最弱。中全新世以来,区域气候和EASM的演化响应于北半球太阳辐射(Northern Hemisphere Solar Insation,NHSI)变化,苟池总体上的湿润期(8130-5320 cal a BP)对应NHSI的高值时期,当时EASM处于强盛期,其后太阳辐射有一个持续减弱过程,尤其是晚全新世2800 cal a BP以来,叠加ENSO的影响,EASM快速衰退,气候逐渐干旱化。此外,中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突变冷事件在苟池地区同样具有明显记录,孢粉反映的环境信息表明:中全新世以来在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存在7200 cal a BP、5500 cal a BP、4200 cal a BP、2800 cal a BP、1400 cal a BP和500 cal a BP前后6次气候(冷干)干旱事件,且与北大西洋浮冰碎屑(IRD)和格陵兰冰芯记录的冷事件等国内外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孙艳[10](2019)在《鄱阳湖晚第四纪一次高湖面事件的光释光定年研究》文中认为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调蓄洪水、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其位于东亚季风控制区,是我国晚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之一。针对鄱阳湖水位研究多限于历史资料的年际观测,缺乏更长时间尺度的晚第四纪水位变化研究,并且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或5阶段该地区是否也有高湖面记录仍不清楚的现状,本文尝试以鄱阳湖区周边保存的一晚第四纪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借助光释光测年技术、粒度、色度、磁化率、烧失量等气候代用指标,对鄱阳湖开展了长时间尺度的古水位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认识:(1)吉山剖面高约11m,地层划分为风成沙层、砂质土层、土壤层和湖相层,共包括15个层序。剖面主体粒度分布在0.2832000μm之间,以砂组分为主,含少量粉砂和粘土;平均粒径为2.39Φ,分选性较差;很正偏,峰度很尖锐。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整体较低。色度参数的峰谷变化明显,亮度(L*)总体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变化,红度(a*)和黄度(b*)整体较低。磁化率的波动性较大,变化规律明显。(2)湖相层的平均粒径为5.49Φ,分选性差,偏度近对称,峰度正态。以跳跃和悬浮组分为主,频率曲线表现为三峰型,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可能是受湖浪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共同影响。有机质含量对应剖面峰值;受淋滤作用的影响,碳酸盐含量较低。色度表现出高亮度、低红度和高黄度特征。由于其处于水陆结合部的湖滨与湖心带的过渡区,受水和空气介质的反复改造和分选及沉积水动力、风化作用的共同影响,磁化率值极低,仅2.46×10-8m3g-1,磁性矿物含量很少。(3)该湖相层海拔约33m,与鄱阳湖区历史最高水位22.53m相比,仍高出约10m,表明鄱阳湖晚第四纪可能出现了极端高湖面。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该湖相层形成于56.337.2ka,对应MIS 3阶段。充沛的降水、大范围的海侵、长江洪水和顶托作用可能是造成鄱阳湖极端高湖面的重要原因,该阶段这一高湖面的形成可能是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二、宁晋泊沉积剖面碳酸盐含量及其古气候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晋泊沉积剖面碳酸盐含量及其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华北地区主要植物类型相对花粉产量及在晚全新世古植被定量中的尝试 ——以宁晋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花粉与植被的研究进展 |
1.2.2 相对花粉产量的研究进展 |
1.2.3 古植被定量重建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课题来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太行山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状况 |
2.1.2 植被状况 |
2.2 宁晋泊自然概况 |
2.2.1 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特征 |
2.2.2 植被状况 |
2.2.3 水文背景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样品收集和植被调查 |
3.1.1 太行山区表土花粉采集及植被调查 |
3.1.2 宁晋泊沉积物剖面样品采集 |
3.2 孢粉分析 |
3.2.1 孢粉预处理 |
3.2.2 孢粉鉴定统计 |
3.2.3 花粉沉降速率计算 |
3.3 年代测定 |
3.4 古植被定量重建方法 |
3.4.1 相对花粉产量计算 |
3.4.2 REVEALS模型 |
4 结果 |
4.1 太行山地区研究结果 |
4.1.1 太行山表土花粉组合 |
4.1.2 花粉沉降速率 |
4.1.3 相关花粉源范围 |
4.1.4 相对花粉产量 |
4.2 华北地区常见植物花粉产量的综合 |
4.3 宁晋泊地区研究结果 |
4.3.1 宁晋泊3ka BP-1ka BP孢粉组合变化 |
4.3.2 宁晋泊3ka BP-1ka BP古植被定量重建结果 |
5 讨论 |
5.1 相关花粉源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
5.2 相对花粉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
5.3 植被区域演化与气候变化 |
5.4 植被区域演化与人类活动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岩石学特征及样品采集 |
3.1 达连河组岩石学特征 |
3.2 样品采集 |
第4章 岩石磁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
4.1 磁性物质 |
4.2 热磁曲线(k-T曲线)理论基础与测试结果分析 |
4.3 等温剩磁(IRM)理论基础与测试结果分析 |
4.4 磁化率各向异性(ARM)理论基础及实验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古地磁退磁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退磁实验原理与样品制备 |
5.2 结果分析 |
5.3 特征剩磁稳定性检验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地层对比与达连河组地层年代的重新厘定 |
6.1 区域地层对比证据 |
6.2 达连河组地质年代重新厘定 |
6.3 小结 |
第7章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
7.1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纬度范围 |
7.2 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
7.3 区域古气候特征与全球气候对比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河北邢台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有机质来源及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研究 |
1.2.2 有机质来源分析现状 |
1.2.3 宁晋泊古气候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1.4 植被特征 |
2.2 研究区地质地貌概况 |
2.2.1 区域地貌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特征 |
3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3.1 样品采集 |
3.2 年代学研究 |
3.3 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
3.3.1 有机碳同位素的研究方法 |
3.3.2 有机碳同位素的测试分析 |
3.4 总有机碳、总氮、碳氮比的研究 |
3.4.1 研究意义及方法 |
3.4.2 测试分析 |
3.5 色度的研究 |
3.5.1 研究方法 |
3.5.2 色度特征 |
4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与气候指标意义分析 |
4.1 基于有机碳同位素的有机质来源分析 |
4.1.1 有机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
4.1.2 有机质来源分析 |
4.2 基于总有机碳、总氮、碳氮比的有机质来源分析 |
4.2.1 影响因素 |
4.2.2 有机质来源分析 |
4.3 色度的环境意义 |
4.4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小结 |
5 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研究 |
5.1 基于有机质来源问题的气候研究 |
5.1.1 基于有机质来源和色度的气候事件对比分析 |
5.1.2 气候变化对于有机质来源的影响 |
5.1.3 基于有机质来源的沉积环境分析 |
5.2 沉积物形成环境的讨论 |
5.3 区域对比分析 |
5.3.1 基于孢粉研究对比分析 |
5.3.2 基于宁晋泊地区研究对比分析 |
5.4 区域远程对比与原因分析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河北怀来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研究 |
1.3.2 湖相沉积物中典型环境替代性指标研究 |
1.3.3 怀来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研究 |
1.3.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交通位置 |
2.1.2 气候、水文及植被特征 |
2.1.3 地貌特征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大地构造 |
2.2.2 研究区地层 |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地层年代 |
3.1 剖面位置 |
3.2 典型剖面岩性描述 |
3.2.1 万窑村剖面 |
3.2.2 卧牛山剖面 |
3.2.3 杨户庄剖面 |
3.3 地层年代初步分析 |
第4章 研究区古气候样品前处理与指标气候意义 |
4.1 沉积物粒度 |
4.1.1 粒度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 |
4.1.2 粒度参数指标及气候指示意义 |
4.1.3 粒度分级指标指示意义 |
4.1.4 粗粒度敏感组分分析 |
4.2 沉积物色度 |
4.2.1 色度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 |
4.2.2 色度指标指示意义 |
4.3 沉积物磁化率 |
4.3.1 磁化率测试及样品前处理 |
4.3.2 磁化率指标指示意义 |
第5章 研究区古气候演化重建 |
5.1 古气候变化重建 |
5.2 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化区域对比 |
5.2.1 万窑村剖面与延怀盆地及华北平原气候对比 |
5.2.2 远程气候对比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近1400a以来黄河下游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野泽区域概况与钻孔年代序列建立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钻孔的沉积年代序列 |
第三章 古气候与古环境代用指标测定与结果分析 |
3.1 钻孔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 钻孔磁性参数分析 |
3.3 钻孔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和碳酸盐分析 |
3.4 钻孔沉积物总有机碳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野泽区域古气候环境重建 |
4.1 代用指标环境指示意义 |
4.2 钻孔记录的大野泽沉积环境变化 |
4.3 钻孔记录的黄河下游地区古气候古环境重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野泽气候环境变化区域对比 |
5.1 大野泽气候环境演变与其他区域对比 |
5.2 大野泽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原因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湖泊地貌及钻孔岩芯记录的季风边缘区乌兰呼少全新世湖泊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季风边缘区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
1.2.2 内蒙古高原湖泊沉积记录与全新世气候模式研究进展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乌兰呼少湖泊地貌地层剖面与沉积相描述 |
2.3 乌兰呼少湖泊钻探与岩芯描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风成及湖泊样品的释光年代测量与分析 |
3.1.1 释光测年原理 |
3.1.2 光释光样品前处理 |
3.1.3 石英OSL年龄测量方法 |
3.2 湖泊样品放射性碳年龄测量 |
3.3 湖泊地貌及湖泊钻孔岩芯古环境代用指标测量及分析 |
3.3.1 岩芯XRF扫描与主要地球化学元素 |
3.3.2 湖泊地貌及湖泊沉积物粒度测试方法 |
3.3.3 湖泊钻孔岩芯烧失量测试方法 |
3.3.4 湖泊钻孔岩芯孢粉分析与古植被重建方法 |
3.3.5 湖泊地貌沉积剖面磁化率测量分析 |
第四章 湖泊地貌沉积及湖泊沉积的光释光测年及可靠年龄标尺建立 |
4.1 湖泊地貌沉积记录的释光测年结果及可靠年代序列建立 |
4.1.1 石英OSL信号检测,信号特征分析 |
4.1.2 地层剖面石英OSL测年结果 |
4.2 湖泊钻孔岩芯沉积记录的可靠年代序列建立 |
4.2.1 钻孔岩芯粗颗粒石英OSL测年结果 |
4.2.2 钻孔岩芯全样有机AMS14C测年结果 |
4.2.3 乌兰呼少湖泊沉积物年龄可靠性验证 |
第五章 湖泊地貌及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季风边缘区环境演化过程 |
5.1 乌兰呼少地貌沉积记录反映的全新世湖面波动与环境变化历史 |
5.2 湖泊岩芯古气候代用指标解释的乌兰呼少全新世湖泊环境演化过程 |
5.2.1 乌兰呼少岩芯XRF扫描结果及主要元素多元统计分析 |
5.2.1.1 扫描结果与数理统计分析 |
5.2.1.2 稳定元素扫描的环境意义 |
5.2.1.3 元素比值环境意义 |
5.2.2 乌兰呼少岩芯粒度特征与水动力变化分析 |
5.2.3 碳酸盐、有机质含量(TOC)与岩芯色度变化分析 |
5.3 孢粉记录指示的区域植被变化历史重建 |
5.3.1 乌兰呼少流域植被变化重建 |
5.3.2 盘星藻分析与乌兰呼少湖泊水位变化 |
5.4 集成乌兰呼少~16 cal ka BP以来阶段性湖泊演化与环境变化过程 |
第六章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湖泊环境演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古湖泊演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湖泊沉积研究现状 |
1.2.2 河北平原区域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2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 |
2.2.1 区域地貌特征 |
2.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3 区域地层概况 |
第3章 河北平原中南部湖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 |
3.1 剖面描述 |
3.2 年代序列建立 |
3.3 河北平原古湖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 |
3.3.1 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 |
3.3.2 白洋淀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 |
第4章 河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化 |
4.1 粒度指标指示意义 |
4.2 粒度实验分析 |
4.3 河北平原湖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化 |
第5章 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变 |
5.1 河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化特征 |
5.1.1 宁晋泊古湖沉积剖面记录的湖泊水位变化特征 |
5.1.2 白洋淀古湖沉积剖面记录的湖泊水位变化特征 |
5.2 河北平原全新世古湖泊演化探讨 |
5.2.1 宁晋泊全新世湖泊演变过程 |
5.2.2 白洋淀全新世湖泊演变过程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认识与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苟池孢粉记录的季风边缘区中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全球中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
1.2.2 中国中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植被类型 |
2.4 气候特征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岩性描述 |
3.2 年代测定 |
3.3 实验方法 |
3.3.1 孢粉提取方法 |
3.3.2 孢粉鉴定、数据处理及制图 |
3.4 主成分分析(PCA)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4.1 年代结果 |
4.2 孢粉分析结果 |
4.2.1 主要孢粉的类型、指标及对其生态学的重要意义 |
4.2.2 孢粉谱分析 |
4.3 PCA分析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5.1 苟池中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特征 |
5.2 苟池中全新世以来气候突变事件响应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鄱阳湖晚第四纪一次高湖面事件的光释光定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晚第四纪高湖面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2 剖面介绍 |
2.3 样品采集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品处理与测试 |
3.1.1 光释光样品处理与测试 |
3.1.2 粒度测试 |
3.1.3 烧失量测试 |
3.1.4 色度测试 |
3.1.5 磁化率测试 |
3.2 数据处理、分析与制图 |
4 沉积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
4.1 粒度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4.1.1 粒度组成及参数特征分析 |
4.1.2 粒度曲线特征分析 |
4.2 烧失量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4.3 色度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4.4 磁化率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5 晚第四纪高湖面形成年代 |
5.1 光释光测年原理 |
5.2 光释光测年结果分析 |
6 高湖面形成的气候背景分析 |
6.1 气候背景分析 |
6.2 形成高湖面可能的驱动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在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四、宁晋泊沉积剖面碳酸盐含量及其古气候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末次冰期以来北京西山黄土剖面记录的古气候演化[D]. 刘永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华北地区主要植物类型相对花粉产量及在晚全新世古植被定量中的尝试 ——以宁晋泊为例[D]. 张楠.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李金国. 吉林大学, 2021(01)
- [4]河北邢台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有机质来源及古气候意义[D]. 黄启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河北怀来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迁[D]. 马雪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6]近1400a以来黄河下游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D]. 魏本杰. 聊城大学, 2020(08)
- [7]基于湖泊地貌及钻孔岩芯记录的季风边缘区乌兰呼少全新世湖泊环境变化研究[D]. 陶淑娴. 兰州大学, 2020(01)
- [8]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古湖泊演化初探[D]. 张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9]苟池孢粉记录的季风边缘区中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特征[D]. 严怀玉. 兰州大学, 2020(01)
- [10]鄱阳湖晚第四纪一次高湖面事件的光释光定年研究[D]. 孙艳.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