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东京都的交通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提出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张舒[2](2021)在《公众参与在东京城市规划中的制度化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68年,日本政府修订《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的决策权原则上由国家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扩大了地方政府在规划决策方面的自主权。1992年,随着《城市规划法》的再次修订,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也逐步制度化。本文以日本东京都为例,首先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发现其经历了不断试错的探索阶段、自发协议的成长阶段和活用提案制度的成熟阶段;其次,厘清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安排;最后,基于东京案例总结了具有启示意义的经验。
王鑫宇[3](2021)在《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农村及城郊地区医疗资源缺失的大背景下,农村及城郊地区的医疗资源和专业养老资源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行医养结合模式,一种适合城郊区域的医养结合模式有可能解决农村、城郊医疗养老的一部分问题。城郊区域区位特殊,向下连接远郊农村,向上连接中心城市,既能享受到城市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同时又存在为远郊农村提供服务的可能,所以在城郊建设医养结合设施能够同时顾及到城市、农村、以及城郊本身的医疗、养老需求,本文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经过对辽南地区进行调研和分析,运用多种理论,研究在城市边缘区域发展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并总结出该种模式下医养结合设施的模式特点、区位要求和空间特点。通过研究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国内现状,发现医养合作是我国在城郊区域建立医养结合模式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同时对老年人日常医疗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以简单诊疗为主,对大型医院的专业诊疗使用频率较低,所以在该模式下医养结合设施内设置简单诊疗功能空间便足以满足绝大部分老年人的日常医疗需求,在医养合作的模式基础上,专业诊疗则通过与周边大型医院合作来完成。在此医养结合的基本框架下,通过调研、分析和参考相关案例,确定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的具体特征,确定城郊医养结合模式的主要服务对象和具体功能需求,并结合对老年人的医养需求调研和分析结果确定该模式下医养结合设施的区位特征、服务类型、功能需求和空间特点,并对在该模式下的各个功能空间的需求和特点做具体说明。最后选取调研区域内某既有养老设施进行改造设计,进而直观地阐述城郊医养结合模式和该模式下的建筑需求及特点。
王慧[4](2021)在《世界大学第三方指数的构建和运用》文中认为
董赛微[5](2021)在《基于乡村闲置学校改建的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乡村学龄人口减少以及村镇学校撤并整合,大量乡村学校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与此同时,乡村养老设施数量缺乏和托幼设施特色缺乏问题突出。本文从乡村闲置学校改建的角度出发,探索养老设施和托幼设施复合设计的方法,希望能够有效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推动新型养老模式构建,提高乡村养老质量,并为乡村儿童创造更为有利的成长环境。研究主要包括5个部分: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乡村老年人和儿童行为心理需求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其次,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乡村闲置学校一般规划及建筑特征,以及乡村养老设施和托幼设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问卷调研总结出乡村居民对养老、托幼的意愿和需求以及对养老设施和托幼设施复合设计的意愿和需求;再次,通过案例分析一方面总结出养老设施和托幼设施复合的4种模式,包括独立式、并列式、层叠式、混合式,进而推导拓展出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的13种具体空间复合模式,另一方面总结出闲置学校改建的4种方法包括功能置换、功能加建、空间分隔、空间重组,并从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象以及校园记忆5个方面分析了闲置学校改建的难点及解决方法;然后,通过文献研究,提出了乡村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的目标定位,并通过对比分析从基地选址、场地规划、建筑设计3个方面总结出乡村闲置学校与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的适应性;最后,基于上述研究,针对乡村闲置学校如何改建为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问题,提出了因校施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存校舍,延续校园记忆,以老年人和儿童需求为中心,以及相对独立、良性互动5个原则,并对场地规划设计、养老设施专属空间设计、托幼设施专属空间设计、复合空间设计,以及结构加固设计等方面的具体改建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
魏凯悦[6](2020)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完善研究》文中提出突发环境事件是环境风险转化为现实危害的极端表现,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会对公众的生命健康、物质财产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为了有序高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需要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以期更好地调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首先阐述突发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含义与特征:突发环境事件是在人为或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对公众人身、财产、生态环境突然造成紧迫性、严重性损害的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是以突发环境事件为规制客体设计的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型的法律制度。在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即:风险社会理论、三种调整机制理论及环境危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其次,分析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为引线进行梳理即:应急准备制度中,交流合作制度设计范围窄、应急教育制度缺乏有效性;在应急处置制度中,突发环境事件损害评估制度科学性不足、应急参与主体制度不够全面、应急信息公开主体单一化;应急保障制度方面,应急保障内容不够丰富;在法律责任设定方面,企业的行政责任不健全、行政主体环境应急责任负担单一。第三,阐释了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如:可操作的公私合作制度、高度重视的应急教育制度、严格的损害评估制度、先进的基金保障制度、高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详尽的环境责任承担制度。最后,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提出如下完善建议:创新交流合作制度,构建常态化的应急教育制度,完善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形成多元化的应急主体参与制度,创新应急信息公开主体制度,健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创设基金保障制度,健全企业行政责任,完善行政主体应急法律责任形式。
张昕楠,班兴华[7](2020)在《日本共享住宅模式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20年来,共享住宅设计及研究在日本得到越来越多建筑师和学者的关注。由于其低廉的租金,便利的生活设施,以及丰富的与人交往的机会,共享住宅成为日本住宅租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实践和实地考察,在对日本共享住宅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对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从空间设施、共享模式、管理运营等方面,阐述了日本共享居住的发展现状,进而从居住行为和空间组织等角度分析了共享生活空间的设计策略。
房胜[8](2020)在《合作治理视野下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研究 ——以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既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也碰到了一些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与挑战,合作治理正在成为中国政府继续转变职能、深化改革、提升治理绩效的创新手段。作为公共管理范式的一种新取向,合作治理主要的表现形式或使用领域可以概括为公共政策制定与公共服务提供两方面,就我国而言,合作治理更加侧重公共服务领域。伴随着中国政府对购买社会服务、合同外包、公私伙伴关系等新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市场和社会组织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目前,研究者对城市治理、合作治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研究都非常关注,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的研究还较少。本论文将合作治理界定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者之间的合作,并基于合作治理视角对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以锡山区为例,针对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环卫保洁、设施管养、绿化养护市场化的实地调研,在借鉴日本东京都新宿区和昆山市、宿迁市等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尝试从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结构如下: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本篇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明晰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对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合作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分析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发展的历程、问题与成因,梳理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背景、内容、现状,探讨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四部分比较分析日本东京都新宿区和昆山市、宿迁市等国内外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实践经验,对其给锡山区的启示进行归纳。第五部分对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经验,从深化认识、强化投入和绩效、强化监管、培育主体四个方面,提出措施和建议。
杜健乐[9](2020)在《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年以来,65岁老年人口净增8000多万,特别是高龄、失智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加,解决全社会高龄、失能、和空巢老年人的护理照护与生活支援问题成为了当前亟需关注的焦点性课题。介护型养老设施是解决高龄、失智失能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共用空间是老年人日常生活起居和康复护理最主要的空间,空间设计的优劣决定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共用空间设计对于老年人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对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理论和案例进行分析,对设施共用空间设计进行论述,探究在不同规模下共用空间层级划分、功能配置、功能布局、流线组织、面积配比以及详细设计等问题,明确设施规模与共用空间的空间层级、功能配置关系,总结出一般性的设计原则,为我国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提供借鉴依据。论文以对国内该类型设施进行典型案例的实态调研为基础,以北京寸草春晖的3个介护型养老设施为主要调研对象,研究国内设施在不同规模下共用空间的空间层级、功能配置、空间组织、流线组织、面积配比和细节设计等内容,总结出国内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特征。虽然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空间层级划有明确的公私划分,功能配置相对比较完整,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也比较合理,但是国内设施共用空间设计参差不齐,部分设施由于受到空间条件的限制仍然达不到共用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国内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存在的不足与需要改善之处,依托设施中老年人在共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总结出老年人对共用空间的使用需求,提出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的设计策略,主要是在不同的设施规模下从共用空间的空间层级、功能配置、功能布局、流线组织、面积配比、详细设计这几个方面来提出共用空间的设计策略,并以大秦未央失智失能养老中心设计作为本文提出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策略的验证和实践,为以后介护型设施共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蒋志伟[10](2020)在《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医疗设施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支持。医疗设施的规划问题是跨学科命题,综合了医疗和规划两方面的问题,我国目前有卫生部门主导的医疗卫生规划和规划部门主导的公共服务设施两种相关规划,缺少专门的医疗设施规划。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各类疾病之首,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强等特点,有效的医疗设施规划能节约患者的就诊时间。因此,从心血管疾病角度出发研究医疗设施规划具有必要性。此外,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在医院设计中常常被忽视,针对心血管疾病专门化的医院建筑研究较少。本文旨在从心血管疾病的角度出发,从规划到建筑进行较为全面完整的研究。研究主要以规划和建筑两条主线展开,全过程研究心血管医疗设施的规划和建筑策划。在医疗设施规划的研究中,首先分析我国医疗设施规划的现状,归纳总结医疗设施规划的手法和评价指标。其次,结合案例运用Arc GIS详细分析日本在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的先进经验,并通过中日案例的对比检验其在我国的可行性。在建筑策划的研究中,本文研究范围为广义的心血管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项目。因此主要针对心血管医疗设施的建筑策划方法进行研究,分别从选址、功能与规模三个方面,通过对案例的平面分析等,归纳总结心血管医疗设施的建筑设计要点,在进行心血管医疗设施的设计时,可按照本文的建筑策划方法一步步得出设计任务书,为心血管医疗设施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在两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基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和建筑策划方法进一步深化剖析,从疾病因素总结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从需求因素归纳心血管医疗设施的规划,从不同国家因素归纳不同医疗体系对于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和建筑策划的影响,从新技术的因素探讨对于心血管医疗设施的影响。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在对我国心血管医疗设施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梳理归纳了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的评价标准。通过日本经验的学习和实践检验,总结心血管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在建筑策划方面,归纳总结了两类心血管医院的选址特点,功能模块的设置情况和相互之间的面积比例,并基于医疗流程进行布局优化。研究为心血管医疗设施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二、日本东京都的交通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东京都的交通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
小结 |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
(一)接触探索阶段 |
(二)磨合调整阶段 |
(三)稳定增长阶段 |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
小结 |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归纳法 |
1.4.3 实地调研法 |
1.4.4 学科交叉法 |
1.5 研究框架 |
2.国内外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2 基本理论 |
2.2.1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2.2 建筑计划学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 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现状 |
2.4 城郊养老设施发展研究现状 |
2.5 相关研究总结 |
3.辽南区域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 |
3.1 辽南地区调研案例 |
3.1.1 调研概要 |
3.1.2 调研对象选取 |
3.1.3 调研思路 |
3.1.4 调研区域分布 |
3.2 医养设施分布调研 |
3.2.1 调研对象一 |
3.2.2 调研对象二 |
3.2.3 调研对象三 |
3.2.4 辽南地区城郊区域医养设施汇总 |
3.3 辽南区域老年人医养需求调研 |
3.3.1 调研区域人群主体情况 |
3.3.2 调研区域养老服务选择 |
3.3.3 调研区域老年人服务需求 |
3.4 案例研究 |
3.4.1 案例研究一——“新宿榉园”综合福祉设施 |
3.4.2 案例研究二——吉林省伊通民族医院附属养老中心 |
3.4.3 医养结合建筑案例总结 |
3.5 城郊区域医养结合可实施性分析 |
3.5.1 辽南城郊区域医养现状分析 |
3.5.2 辽南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分析 |
4.城郊区域医养结合设施设计策略研究 |
4.1 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特点 |
4.1.1 医养结合模式的选择 |
4.1.2 服务对象及功能需求 |
4.1.3 具体模式总结 |
4.1.4 快速医疗通道和服务半径 |
4.2 区位特征及功能关系 |
4.2.1 设施区位特征 |
4.2.2 设施功能关系 |
4.2.3 空间组合关系 |
4.3 建筑空间特点 |
4.3.1 养老居住空间 |
4.3.2 诊疗功能空间 |
4.3.3 护理服务空间 |
4.3.4 康复功能空间 |
4.3.5 休闲娱乐空间 |
4.3.6 快速医疗通道 |
5.城郊医养结合设施改造设计 |
5.1 改造案例简介 |
5.1.1 机构概况 |
5.1.2 区位特点 |
5.1.3 功能平面 |
5.2 改造设计 |
5.2.1 总体空间布局 |
5.2.2 各空间组团分析 |
5.3 改造设计总结 |
6.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辽南区域老年人医养需求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乡村闲置学校改建的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闲置学校问题 |
1.1.2 乡村养老问题 |
1.1.3 乡村托幼问题 |
1.1.4 相关政策支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既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切入点及重点 |
1.4.1 研究切入点 |
1.4.2 研究重点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乡村闲置学校 |
1.5.2 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环境心理学 |
2.1.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 乡村老年人的行为心理研究 |
2.2.1 老年人的分类及一般特征 |
2.2.2 乡村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2.2.3 乡村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
2.2.4 乡村老年人的需求分析 |
2.2.5 乡村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及空间需求 |
2.3 乡村留守儿童的行为心理研究 |
2.3.1 儿童的分类及一般特征 |
2.3.2 乡村留守儿童的生理特征 |
2.3.3 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
2.3.4 乡村留守儿童的需求分析 |
2.3.5 乡村留守儿童的行为特征及空间需求 |
2.4 乡村老年人和留守儿童行为心理需求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
2.4.1 相似性 |
2.4.2 互补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课题调研 |
3.1 调研概述 |
3.1.1 调研内容和目的 |
3.1.2 调研范围的确定 |
3.1.3 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
3.2 乡村闲置学校现状调研 |
3.2.1 乡村闲置学校基本概况 |
3.2.2 乡村闲置学校规划结构现状及一般特征 |
3.2.3 乡村闲置学校建筑单体现状及一般特征 |
3.3 乡村养老、托幼设施现状调研 |
3.3.1 乡村养老设施现状调研 |
3.3.2 乡村托幼设施现状调研 |
3.3.3 乡村养老设施及托幼设施存在的问题 |
3.4 乡村居民对养老、托幼的意愿及需求调研 |
3.4.1 调查问卷设计及收发情况 |
3.4.2 问卷A——养老意愿及需求调研 |
3.4.3 问卷B——学龄前儿童行为及需求调研 |
3.4.4 问卷C——养老、托幼设施复合设计的意愿和需求调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及闲置学校改建案例分析 |
4.1 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案例分析 |
4.1.1 案例基本概况 |
4.1.2 功能构成及服务对象 |
4.1.3 空间复合模式及老幼交流方式 |
4.1.4 空间组织及功能布局 |
4.1.5 优、缺点比较 |
4.1.6 空间复合模式及设计要点总结 |
4.2 闲置学校改建案例分析 |
4.2.1 案例基本概况 |
4.2.2 规划设计 |
4.2.3 建筑设计 |
4.2.4 学校记忆保留 |
4.2.5 改建方法总结 |
4.2.6 改建难点及解决方法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闲置学校改建为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的设计方法 |
5.1 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目标定位 |
5.1.1 目标定位 |
5.1.2 功能构成 |
5.1.3 面积需求 |
5.2 闲置学校与拟改建的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的适应性分析 |
5.2.1 基地选址的适应性分析 |
5.2.2 场地规划的适应性分析 |
5.2.3 建筑单体的适应性分析 |
5.3 改建设计的基本原则 |
5.3.1 因校施策、因地制宜 |
5.3.2 充分利用现存校舍 |
5.3.3 延续校园记忆 |
5.3.4 以老年人和儿童需求为中心 |
5.3.5 相对独立、良性互动 |
5.4 改建设计方法 |
5.4.1 设计前期工作 |
5.4.2 场地规划设计 |
5.4.3 专属空间设计 |
5.4.4 复合空间设计 |
5.4.5 结构加固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各章总结 |
6.2 主要研究成果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闲置学校调研指标 |
附录2 养老设施管理人员访谈问题 |
附录3 问卷调查A |
附录4 问卷调查B |
附录5 问卷调查C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概述 |
2.1 突发环境事件 |
2.1.1 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 |
2.1.2 突发环境事件的特征 |
2.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
2.2.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含义 |
2.2.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特点 |
2.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2.3.1 风险社会理论 |
2.3.2 三种调整机制理论 |
2.3.3 环境危机管理理论 |
2.4 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2.4.1 实证角度 |
2.4.2 立法现状角度 |
第三章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3.1 应急准备制度存在的缺陷 |
3.1.1 交流合作制度设计范围窄 |
3.1.2 应急教育制度缺乏有效性 |
3.2 应急处置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突发环境事件损害评估制度科学性不足 |
3.2.2 应急参与主体制度不够全面 |
3.2.3 应急信息公开主体单一化 |
3.3 应急保障制度存有薄弱 |
3.3.1 应急保障内容不够丰富 |
3.3.1.1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不健全 |
3.3.1.2 基金保障制度设置缺失 |
3.4 责任制度存在的不足 |
3.4.1 企业行政责任不健全 |
3.4.2 行政主体应急责任负担单一 |
第四章 域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及启示 |
4.1 域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
4.1.1 美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
4.1.2 日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
4.1.3 欧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
4.2 域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启示 |
4.2.1 设计可操作性的公私合作制度 |
4.2.2 高度重视应急教育制度 |
4.2.3 规定严格的损害评估制度 |
4.2.4 明确高效的基金保障制度 |
4.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4.2.6 健全环境责任承担制度 |
第五章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5.1 健全应急准备制度 |
5.1.1 创新交流合作制度 |
5.1.2 构建常态化的应急教育制度 |
5.2 构建高效的应急处置制度 |
5.2.1 完善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
5.2.2 形成多元化的应急主体参与制度 |
5.2.3 创新应急信息公开主体制度 |
5.3 完善应急保障制度 |
5.3.1 丰富应急保障的内容 |
5.3.1.1 健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
5.3.1.2 创设基金保障制度 |
5.4 完善法律责任制度 |
5.4.1 健全企业的行政责任 |
5.4.2 完善行政主体应急法律责任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7)日本共享住宅模式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共享住宅新方式产生 |
二日本共享住宅实例考察 |
1矢来町共享之家 |
2 LT城西 |
3横滨公寓 |
4不动前住宅 |
三日本共享住宅模式类型解析 |
四共享居住设计策略研究 |
1居住要素的重新组织 |
2多用空间与可变性 |
3模糊边界与中介空间 |
五共享居住模式启示 |
(8)合作治理视野下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研究 ——以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公共服务内涵和分类 |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 |
三、城市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合作治理理论 |
第二章 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发展的历程、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实践历程 |
一、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背景 |
二、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概况 |
三、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历程 |
四、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成效 |
第二节 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存在的问题 |
一、投入不足制约服务供给水平 |
二、职能交叉容易导致推诿扯皮 |
三、标准不统一影响公共服务效果 |
四、市场竞争缺乏活力 |
五、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度仍然较低 |
第三节 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政府自身主导能力不足 |
二、企业参与竞争不够规范 |
三、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受限 |
四、公众参与意识不够 |
第三章 合作治理视野下国内外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实践经验 |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实践经验 |
一、日本东京都新宿区:公众参与垃圾分类 |
二、昆山市:多渠道保障市场化效果 |
三、宿迁市:环卫保洁市场化改革 |
第二节 相关启示 |
一、强化责任落实 |
二、加强法制建设 |
三、积极培育社会组织 |
第四章 合作治理视野下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深化对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认识 |
一、科学认识政府职能转变 |
二、找准政府角色定位 |
第二节 强化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投入和绩效 |
一、保障经费投入 |
二、强化绩效评估 |
第三节 强化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监管 |
一、规范招标程序 |
二、加强履约管理 |
第四节 培育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的主体 |
一、培育多元主体 |
二、深化公众参与 |
结语 |
一、总结与建议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形式严峻 |
1.1.2 我国老龄化发展增速快、高龄化问题突出 |
1.1.3 养老行业整体布局细分、由机构向社区转变 |
1.1.4 养老设施指导性规范滞后、专业性不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 |
1.4.2 养老设施共用空间 |
1.5 研究内容 |
1.5.1 国内外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经验与启示 |
1.5.2 老年人身心特征及共用空间使用需求 |
1.5.3 共用空间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相关基础研究 |
2.1 入住设施老年人特征 |
2.1.1 生理特征 |
2.1.2 心理特征 |
2.1.3 行为特征 |
2.2 老年人对共用空间设计使用需求 |
2.2.1 层级分明的空间环境 |
2.2.2 合理的功能配置 |
2.2.3 尺度适宜的交往场所 |
2.3 欧美发达国家介护型养老设施发展概况 |
2.3.1 欧洲国家发展概况 |
2.3.2 美国发展概况 |
2.4 日本介护型养老设施及共用空间研究概况 |
2.4.1 日本介护老人等级划分 |
2.4.2 日本介护型养老设施分类 |
2.4.3 日本介护型养老设施规模 |
2.4.4 日本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层级与空间布局 |
2.5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及共用空间研究概况 |
2.5.1 老年人能力等级划分 |
2.5.2 介护养老设施分类 |
2.5.3 介护养老设施规模 |
2.5.4 介护养老设施共用空间层级与空间布局 |
2.6 本章小结 |
3 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案例研究 |
3.1 国外小型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案例—森林之子 |
3.1.1 设施概况 |
3.1.2 设施整体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 |
3.1.3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及功能配置 |
3.1.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3.1.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3.1.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3.2 国外中型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案例—白鸟康复中心 |
3.2.1 设施概况 |
3.2.2 设施整体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 |
3.2.3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及功能配置 |
3.2.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3.2.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3.2.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3.2.7 共用空间详细设计 |
3.3 国外中型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案例—倍乐生成城欧林邸 |
3.3.1 设施概况 |
3.3.2 设施整体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 |
3.3.3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及功能配置 |
3.3.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3.3.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3.3.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3.3.7 共用空间详细设计 |
3.4 国外大型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案例--“Blue Poppy” |
3.4.1 设施概况 |
3.4.2 设施整体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 |
3.4.3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及功能配置 |
3.4.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3.4.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3.4.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3.5 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特征 |
3.5.1 国外设施规模及共用空间系统的关系 |
3.5.2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 |
3.5.3 共用空间功能配置 |
3.5.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3.5.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3.5.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案例实态调研与分析 |
4.1 国内小型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调研与分析—首开寸草学院路 |
4.1.1 设施概况 |
4.1.2 设施整体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 |
4.1.3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及功能配置 |
4.1.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4.1.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4.1.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4.1.7 共用空间详细设计 |
4.2 国内中型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调研与分析-首开寸草西钓鱼台 |
4.2.1 设施概况 |
4.2.2 设施整体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 |
4.2.3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及功能配置 |
4.2.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4.2.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4.2.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4.2.7 共用空间详细设计 |
4.3 国内中型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调研与分析-西安康隆长者屋 |
4.3.1 设施概况 |
4.3.2 设施整体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 |
4.3.3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及功能配置 |
4.3.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4.3.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4.3.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4.3.7 共用空间详细设计 |
4.4 国内大型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调研—首开寸草望京院 |
4.4.1 设施概况 |
4.4.2 设施整体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 |
4.4.3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及功能配置 |
4.4.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4.4.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4.4.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4.4.7 共用空间详细设计 |
4.5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特点 |
4.5.1 国内设施规模及共用空间系统的关系 |
4.5.2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 |
4.5.3 不同层级共用空间功能配置 |
4.5.4 不同层级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4.5.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4.5.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4.6 国内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及共用空间系统设计对比 |
4.6.1 设施规模 |
4.6.2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 |
4.6.3 共用空间功能配置 |
4.6.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4.6.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4.6.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4.7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问题 |
4.7.1 改建项目众多,共用空间改造难度较大 |
4.7.2 共用空间层级划分不明确 |
4.7.3 共用空间功能配置不合理 |
4.7.4 共用空间细节设计不足 |
4.8 本章小结 |
5 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策略及实践应用 |
5.1 共用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
5.1.1 设施定位的影响 |
5.1.2 设施选址的影响 |
5.1.3 设施规模的影响 |
5.1.4 设施改造扩建的影响 |
5.1.5 设施空间布局的影响 |
5.2 共用空间设计目标 |
5.2.1 层级清晰的空间构建 |
5.2.2 便捷高效的空间布局 |
5.2.3 居家氛围的生活环境 |
5.3 共用空间设计原则 |
5.3.1 共用空间公私层级划分明确 |
5.3.2 共用空间功能配置合理 |
5.3.3 共用空间布局灵活可变 |
5.4 共用空间设计策略 |
5.4.1 设施规模及选址 |
5.4.2 共用空间空间层级 |
5.4.3 共用空间功能配置 |
5.4.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5.4.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5.4.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5.4.7 共用空间详细设计 |
5.5 共用空间设计实践--大秦未央失智失能养老设施 |
5.5.1 项目概况 |
5.5.2 设施整体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 |
5.5.3 共用空间层级关系及功能配置 |
5.5.4 共用空间功能布局 |
5.5.5 共用空间流线组织 |
5.5.6 共用空间面积配比 |
5.5.7 共用空间详细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经验借鉴 |
6.1.2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特征 |
6.1.3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现存问题 |
6.1.4 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策略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大秦未央失智失能养老设施方案 |
致谢 |
(10)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定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 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调研对象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医疗设施规划方法 |
2.1 本章研究目的 |
2.2 我国医疗设施规划现状 |
2.2.1 区域卫生规划 |
2.2.2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2.2.3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规划 |
2.2.4 我国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现状 |
2.3 医疗设施规划基础研究 |
2.3.1 医疗设施规划手法 |
2.3.2 医疗设施规划指标 |
2.4 日本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 |
2.4.1 五疾病 |
2.4.2 医疗圈的划分 |
2.4.3 区域医疗保健计划 |
2.4.4 案例分析—东京都 |
2.4.5 案例分析—大阪府 |
2.4.6 案例分析—石川县 |
2.4.7 小结 |
2.5 日本模式的实践检验 |
2.5.1 对比研究—常州市与兵库县 |
2.5.2 对比研究—滁州市与青森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策划 |
3.1 本章研究目的 |
3.2 建筑策划基础研究 |
3.2.1 选址策划 |
3.2.2 功能策划 |
3.2.3 规模策划 |
3.3 心血管医院选址布局 |
3.3.1 医院总体布局 |
3.3.2 与院内其它区域的关系 |
3.4 心血管医院功能设置 |
3.4.1 功能模块的种类 |
3.4.2 门诊区 |
3.4.3 急诊区 |
3.4.4 医技区 |
3.4.5 住院区 |
3.4.6 公共区 |
3.4.7 办公辅助区 |
3.5 心血管医院规模设置 |
3.5.1 病床数的计算 |
3.5.2 医院总体建筑规模 |
3.5.3 功能模块的面积比例 |
3.6 心血管医院布局优化 |
3.6.1 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流程 |
3.6.2 心血管医院流线设置 |
3.6.3 基于医疗流程的布局优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不同影响因素的深入剖析 |
4.1 本章研究目的 |
4.2 疾病因素 |
4.2.1 心血管疾病特点 |
4.2.2 心血管疾病特殊性对医疗设施规划的影响 |
4.2.3 心血管疾病特殊性对医院建筑的要求 |
4.3 需求因素 |
4.3.1 三种类型需求 |
4.3.2 医疗设施的分级 |
4.3.3 防灾防疫时期的特殊需求 |
4.4 不同国家因素 |
4.4.1 不同国家医疗体系及评价标准比较 |
4.4.2 不同国家心血管医院建设情况比较 |
4.5 新技术与新理念因素 |
4.5.1 互联网的发展 |
4.5.2 医疗中心与医疗健康城 |
4.5.3 规划理念下的医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1.1 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的评价 |
5.1.2 心血管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 |
5.1.3 心血管医疗设施的建筑策划方法 |
5.2 今后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目录 |
附录 A 中国文献研究动向 |
附录 B 欧美文献研究动向 |
附录 C 日本文献研究动向 |
附录 D 近年来我国历次区域卫生规划概况 |
附录 E 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
附录 F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
附录 G 心血管系统及心血管外科临床路径 |
附录 H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外科手术室医护人员访谈 |
附录 I 心血管医疗设施案例 |
四、日本东京都的交通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公众参与在东京城市规划中的制度化实践[J]. 张舒.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1(02)
- [3]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D]. 王鑫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世界大学第三方指数的构建和运用[D]. 王慧.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5]基于乡村闲置学校改建的养老托幼复合型设施设计方法研究[D]. 董赛微.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 魏凯悦.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7]日本共享住宅模式与设计策略研究[J]. 张昕楠,班兴华. 新建筑, 2020(05)
- [8]合作治理视野下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研究 ——以锡山区城市管理服务为例[D]. 房胜.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9]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共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杜健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10]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蒋志伟.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