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主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体,校企,模式,学徒,思政,权责,互动。
双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记者,苏雁[1](2020)在《打造“专业+思政”的双主体金牌课堂》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如何激发思政课的课堂活力和时代魅力,这是创新思政课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苏州市职业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依托苏州改革开放前沿的地域资源,(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20-01-04)
刘灵芝,丁锴[2](2019)在《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校企双主体办学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须解决的新课题。从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内涵入手,指出当前双主体办学模式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策略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9年23期)
范静雯[3](2019)在《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实践与反思——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现代学徒制是政府和职业教育面对产业升级换代、行业急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作出的回应。现代学徒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企业育人的话语权,形成学校、企业双主体共育人才的现代学徒制,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产业对接,缩短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对接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满足企业职业技能需求的具备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中,双主体育人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重要特征和实现保障、管理制度、师资选拔与培养、课程设置、学徒考核评价等方面都需要变革,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8期)
黄重成[4](2019)在《建设企业特色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校企双主体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职业院校要坚持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路径,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将创新创业、课题研究、科技项目攻关、技术技能培训等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培养人来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一体化战略发展。职业院校要精准为企业培养人才,必须切实发挥企业在教育教学的主体作用。依托企业学院的建设,构建实施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定校企共同育人机制,促使校企合作由过去"朋友关系"转变为"婚姻关系",校企合作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命运共同体,起到1+1>2的效果。培养学生体内流淌着校企双方的基因和血液,实用技能、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快速提升,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要求,能高质量就业。(本文来源于《产业创新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王国玲[5](2019)在《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提倡的一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校企深度融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虽然当前实施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院校越来越多,初步显现现代学徒制的特征。但是还存在各个地方发展不均衡、特点不突出、实施层次浅以及相关配套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中应继续探索内涵建设和系统规划,加强制度和质量保障。文章对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展开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22期)
祁隽[6](2019)在《基于“双主体”的高职《冷链物流运营》课程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链物流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冷链物流人才缺乏。论文认为冷链物流企业也应该和高校一样,成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主体。文章分析了基于"双主体"的"冷链物流运营"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叙述了校企"双主体"进行该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实践,最后总结了实践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工作方向。(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8期)
黄兴海[7](2019)在《高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权责界定与动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高职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校企双方参与人才培养的定位,明确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内涵,增强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的动力,完善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机制,实现高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改革创新。(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33期)
纪茂全,王萍,唐特,陈筱[8](2019)在《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构建的意义,然后提出了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的构建,最后提出了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的实施策略。(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赵兵,赵倩红[9](2019)在《基于校企“七维交互”的“双主体”育人模式背景下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主动适应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开展基于校企"七维交互"的"双主体"育人模式背景下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成绩突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显着。(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娜[10](2019)在《探索计算机课堂中双主体模式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学科具有很强的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这决定了其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性和教师的教学主导性。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和应用的能力,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双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校企双主体办学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须解决的新课题。从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内涵入手,指出当前双主体办学模式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策略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苏雁.打造“专业+思政”的双主体金牌课堂[N].光明日报.2020
[2].刘灵芝,丁锴.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9
[3].范静雯.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实践与反思——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
[4].黄重成.建设企业特色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校企双主体培养[J].产业创新研究.2019
[5].王国玲.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9
[6].祁隽.基于“双主体”的高职《冷链物流运营》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7].黄兴海.高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权责界定与动力研究[J].长江丛刊.2019
[8].纪茂全,王萍,唐特,陈筱.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
[9].赵兵,赵倩红.基于校企“七维交互”的“双主体”育人模式背景下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
[10].张娜.探索计算机课堂中双主体模式教学[J].现代经济信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