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被动耗能减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能,阻尼,摄动,线性化,目标,能力,结构。
被动耗能减震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海,梁兴文,邓明科[1](2006)在《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提出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结构的性能水平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以简化方法计算速度相关型阻尼器的等效阻尼比。该法首先对经过初步设计的建筑结构进行推覆分析以评估其抗震性能,然后依据性能目标要求选择阻尼器的参数和数量,并对设置阻尼器的结构再次进行推覆分析以检验层间位移角是否满足性能目标要求。通过算例,介绍用该方法对钢筋混凝土规则框架进行消能减震设计的设计过程。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抗震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并且与非线性动力分析得出的平均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7期)
张晶[2](2006)在《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是二十一世纪抗震设计发展的主流,被动耗能减震结构通过设置和调整耗能减震装置可以方便的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多级多层次设防的抗震思想。因此,如何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到被动耗能减震结构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在总结国内外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国现行规范,对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的性能水平进行了划分,同时规定了各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并建立了叁个等级的性能目标。建议业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程度选择合适的性能目标进行抗震设防。采用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等效振型建立能力谱曲线和根据本文提出的钢结构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建立需求谱曲线,分别对传统能力谱法中能力谱和需求谱的建立进行了改进。结合改进后的能力谱法,将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具体化,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阻尼器建立了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性能设计流程。用本文所提方法对一六层耗能减震钢结构进行了性能设计,并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补充计算,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6-03-01)
张思海[3](2005)在《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是各国地震工程专家近年来广泛讨论的课题,将该理论应用于结构控制体系的设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该方法引入到被动耗能减震体系的性能评估和设计中。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根据耗能减震结构的特点,建立了耗能减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则;建议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性能目标;探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实施方法。 在能力谱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假定,提出了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设计流程图,并根据耗能减震装置的恢复力特性,提出了耗能减震结构等效阻尼比的简化计算方法。 对一六层框架结构采用两种不同的耗能减震装置分别进行基于能力谱法的设计,同时利用SAP2000大型有限元程序对该算例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设计方法有一定的可靠性。时程分析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耗能减震装置能够在中震或大震作用下有效地降低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体系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5-03-01)
范文亮[4](2003)在《被动耗能减震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我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经济不发达国家,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提高已建和拟建建筑的抗震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叁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被动耗能减震结构控制体系是提高城市和建筑物耐震能力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在理论及试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许多有用的成果,但其距离广泛应用尚有一段距离,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较简单、精确又易于为工程界接受的设计方法。基于等效线性化的强行解耦振型分解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此要求,但此方法存在着迭代计算工作量大、强行解耦增大计算误差的不足。为改善上述缺点,本文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在忽略耗能器附加质量的基础上,推导出适用于耗能减震结构的摄动法,减少振型分解法在迭代计算过程中的工作量,加快计算速度;针对运动方程的强行解耦所产生的误差,根据摄动法原理,对其进行一阶摄动修正;为消除强行解耦振型分解法用于非比例阻尼结构分析时产生的误差,引入状态空间对系统进行复模态分析,并改进了基于复模态理论的、适用于非比例阻尼结构设计的双反应谱方法;对于耗能器的数量和位置优化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以充分发挥每一耗能器的耗能能力为出发点,提出了以层间位移极值平均为控制函数的耗能器数量及布置的分段优化方法;指出了以全量理论为基础的迭代法在耗能减震结构的分析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试探性地提出了减震结构设计的一些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3-05-06)
被动耗能减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是二十一世纪抗震设计发展的主流,被动耗能减震结构通过设置和调整耗能减震装置可以方便的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多级多层次设防的抗震思想。因此,如何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到被动耗能减震结构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在总结国内外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国现行规范,对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的性能水平进行了划分,同时规定了各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并建立了叁个等级的性能目标。建议业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程度选择合适的性能目标进行抗震设防。采用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等效振型建立能力谱曲线和根据本文提出的钢结构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建立需求谱曲线,分别对传统能力谱法中能力谱和需求谱的建立进行了改进。结合改进后的能力谱法,将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具体化,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阻尼器建立了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性能设计流程。用本文所提方法对一六层耗能减震钢结构进行了性能设计,并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补充计算,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被动耗能减震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思海,梁兴文,邓明科.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
[2].张晶.被动耗能减震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D].西安理工大学.2006
[3].张思海.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4].范文亮.被动耗能减震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