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百姓生活如何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和[1](2021)在《百姓视角下的入世利好》文中研究指明回望入世这些年,种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几乎发生在各个领域,中国百姓获益良多。"从2001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始终保持17%的增长速度,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01年的500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近8000亿美元,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入世之后亮眼数字的背后,是经济的增长、就业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举办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互利共赢共创未来"高层论坛上,
周尔祥[2](2021)在《儒学影响下的东汉士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士风的形成期和奠定期。经学的兴盛无疑会为东汉一代的士风深深打上儒学的烙印。在治国经学化、学术儒家化、儒家伦理固化背景下形成的东汉士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整体社会风貌。儒学的辉煌发展影响着士人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儒学气息也渗透到士风的各个方面。在政治层面,东汉士人的治世之风以循吏在任上推行儒家教化为突出表现,循吏承担着“吏”与“师”的双重角色,他们对传统儒家治国思想的践行和深化,推动了儒家教化和儒家思想的传播,东汉的循吏给后世官员树立了良吏的典范。在社会层面,士人的尚名节是东汉突出的历史文化现象和持久的社会思潮。名节的内容主要是孝悌、仁义、忠君、重义轻财等属儒家范畴的道德品质,尚名节实际上就是对道德操守的保持,对德行的重视。在学风上,东汉前期学风充满儒学气息,士人游学与明经蔚然成风,东汉后期游学与明经之风呈现出以下趋势:游学之风演变为交游之风,明经之风向轻经之势转化。由强烈儒学气息参与造就的东汉士风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儒学的发展形态。东汉士人利禄之风的盛行使得儒家孝道因“利禄”而流于形式。士人崇尚名节,名实脱节现象侧身其中,有的士人为了博取名誉而矫揉造作,成为沽名钓誉的伪君子。隐逸之风使士人的生活和价值观念发生分流,部分士人转向崇尚黄老道学,自任性情。尊师重道固然会使师道得到传承,却在很大程度使经学逐渐走向僵化,失去源头活水。东汉士风充满着入世有为的儒学气息,经术化色彩浓厚,呈现出积极上进、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它既不同于先秦的游士之风,也迥异于西汉前期的无为士风,其以崇尚名节、积极有为、尊崇经术为特色。东汉士风在促成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彬彬儒雅之风的同时,还引领着东汉的家庭与家族生活讲究礼仪。东汉士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所展现出的风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马洪侠[4](2020)在《谭献及其诗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谭献(1832—1901),生活于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他生平喜好读书,对经史子集有深的研究,能诗擅词,更因其词学理论成为同光年间常州词派的领军人物。相较于对他词学理论的研究,学界对其诗词创作缺乏相应的关注,使得对谭献诗词创作的研究有宽阔的发掘空间。因此,本文以谭献的诗词创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考察谭献的一生行迹,补充考察谭献的交游情况。再通过文史互证研究和分析归纳的方法,着重探讨谭献的诗词创作,分析谭献诗的创作取向和艺术特色,研究谭献词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谈谭献生平与交游活动。首先,本文结合《复堂日记》《谭献传》《谭献集》等文献资料,将谭献的生平分为四个时期。在谭献不同的人生分期中,其生活遭遇和心理变化也会影响他的诗词主张和具体创作。在少年求学时期,谭献家境贫寒,早年诗风尊杜,初作词时不寄深意。后于京师受师友影响,开始有志于微言大义和比兴寄托。在困于场屋时期,他因遭遇“汀州之变”,其诗词思想和创作都对家国之忧有了更深的体会。在羁宦他乡时期,谭献经历了十几年的奔波生活,其诗词理论渐趋定型,诗词创作温婉柔厚、意境深远。在晚年讲学归隐时期,谭献有过较为轻松快乐的一段时光,其诗词理论和表达技巧愈加成熟,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更加深刻。其次,本文考察补录了谭献的交游事迹,其中同乡有陈豪、魏锡曾、邵懿臣和潘承翰、潘鸿父子,官员有王翼凤、戴望、易顺鼎和郑襄,晚辈中有故人之子庄子中、袁道冲、陈汉章、陈敬第和名臣之孙邓邦达以及后进崔适。此外,还有书画篆刻家赵之谦、金石学者蔡子鼎、藏书家陈诚庵以及藏书家的后辈徐维则。通过补录谭献的交游情况,可加深对谭献知人论世的考察。第二部分研究谭献诗的创作。首先,在研读谭献诗的基础上,总结出谭献诗中所流露的壮志未酬的感怀、羁旅异地的愁叹、思怀亲朋的吟唱和忧国忧民的悲歌四种主题倾向。其中在壮志未酬的感怀和忧国忧民的悲歌中对谭献的双重矛盾心态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在羁旅异地的愁叹中总结了谭献三种不同的羁旅创作内容,在思怀亲朋的吟唱中还根据所涉对象不同的身份分析了谭献诗作的多种意蕴。其次,结合谭献的具体创作,分析谭献诗作根柢于儒家的传统诗教,总体呈现出温柔敦厚的气质格调,但少部分雄健风格的作品。同时,他继承前人之遗风,志学汉魏六朝,提倡比兴寄托,具有柔厚善入、恻然动人的特点。此外,他结合自身经历,借典抒怀,意蕴深藉。其诗还以多种方式反映历史,以诗存史,具有艺术和历史的双重审美特质。第三部分研究谭献词的创作。首先,按照题材内容将谭献词分为四类。其中闺情恋爱词或托绮语以抒幽抱,或抒发相思闲愁之感,具有语淡情长、铺叙展衍、含蓄深婉的特点。其感怀述志词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抒发了谭献深厚的身世之感、家国之忧以及生命短暂之感慨,体现了他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敏感心态。其寄赠和答词主要有题赠、寄和、送别三种,包含着谭献的身世坎坷之悲和社会现实之痛,同时还寄寓着对亲朋的相思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情感真挚。其咏物言志词在前后期具有寄托深度和表达技巧上的差距,但都凝聚着谭献的浓郁情感,表达委婉曲折。其次,结合谭献的词学思想,详细地分析了谭献词的艺术手法。其中,谭献融浙西、常州两派之长,推尊词体,运用比兴寄托手法,并在传统的意象意境中寄托深隐之意。同时,谭献以诗为词,用实践创作推动了诗词的融合。还将学问入词,提倡学问和胸襟的统一,并秉持折中柔厚之旨,运用潜气内转的表现方式,取境清空。第四部分为余论,是在前二、三部分的基础上,对谭献的诗词进行共性与个性的比较研究。
熊倩[5](2020)在《清代粥厂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清一代,自然灾害繁多且频发,这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也给予了清代诗人独特的写作素材。赈粥作为清代赈济的重要方式之一,被心怀人道理想的诗人纳入视野,并将之贯注到诗歌书写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一类诗歌题材。清代粥厂诗侧重关注灾荒下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整体上彰显了文士悲悯、济世的儒士理想。一方面,文学是历史语境的产物。粥厂诗建基在特定背景之下,文士借由诗歌将颇具典范意味的赈灾事实酝酿为底边文学事件,构筑了“诗史互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人凭借有意识地唱和、题咏,逐渐强化事态影响,引发相应文士的关注,弘扬了慈善理念。此外,粥厂诗的创作群体呈现“差序混层”现象,上至官僚文士,下至乡绅布衣,故可借此一窥文士心态的殊异。此际,围绕赈灾展开了题图与吟咏,赈粥图画题咏亦应运而生。施粥图的产生影响了相应的诗歌创作,其题咏有一部分是围绕图像进行的,以对赈粥场面进行事后书写为主。这些粥厂诗如实再现了底层民众在灾荒下冻馁枵腹、哀鸿遍野、流徙他乡的悲惨景象;抒发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揭露批判了封建清王朝的腐朽黑暗;展现了“不屈志洁”的人格尊严,全面而立体地呈现了灾荒下的人生镜像。这些现实世相令诗人震魄,也给予了他们丰富鲜活的创作素材与灵感。就文学面貌而言,粥厂诗的艺术风貌因时代、地域及创作主体的差异化而发展流变,形成两个突出的旨趣:以不拘一格的诗体和反映现实的叙事功能为主;以悲慨深沉的审美意蕴为基调。粥厂诗作为清代诗歌的一类题材,与社会学、历史学有所交叉。诗作包蕴了丰富的政治、文化、心理等意蕴,展现出不同时期赈济诗歌的差异性。研究其中的文士心态与文学事件,可以了解基层书写的独立性以及文士的精神内核。本文通过探讨儒家文化濡染下的粥厂诗,分析其创作特点与成就,以丰富和深化对清代诗人和诗歌的研究。
张烨[6](2020)在《两晋文章文学论》文中研究表明两晋文章“出语必隽,恒在自然”,代表了两晋文学的最高成就。它与周代歌诗、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地位一致,是两晋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之文学”。两晋文章兼具形式上的精美与思辨上的精纯,既是这个特殊时代的必然产物,又与两晋文人玄学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两晋文章与两晋文人对后世的文学和文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论文以两晋文章为研究对象,以两晋私家文语和语体文章为研究重点,以文学、思想和审美作为主要考察维度,力图通过观照两晋文章来理解两晋文人的思想与审美,明确两晋文章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说两晋文学的思想开篇。这一部分从魏晋易代中文士分道扬镳这个背景入手,以竹林七贤特别是阮籍、嵇康、向秀的文章为研究重点,通过分析他们的文章来揭示这一时期文人任诞背后的苦闷与反抗,并总结这一时期文人思想的转向。第二章考察西晋士风与西晋文章的形式新变。这一部分从西晋党争与士风的转变这个背景入手,重点关注二十四友这一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以裴頠、郭象、潘岳、陆机的文章为典型范例分析本时期的思想新变与文学新风。第三章比照南渡前后的文章与文人心态变化。这一部分从仕与隐的选择,南与北的地域,上与下的地位三个角度论述了两晋文人过江前后的四种心理变化,从而明确衣冠南渡对晋人思想的重大影响。第四章分析东晋玄佛合流的新风与东晋文风的清雅化。这一部分从东晋的荆扬之争、南北之争的内耗与偏安的时代风气入手,论述东晋玄佛合流思想背景下的文章理论与创作及本时期的文学活动。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审美倾向和精神格局进行专门论述,从而明确其作为两晋文学、思想与精神集大成者的重大意义。第五章总结两晋文章与两晋文人的后世影响。这一部分将总体论说与例证分析相结合,论述两晋文章作为有晋“一代之文学”的历史地位和两晋文人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论文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本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辅之以目录分析和地理分析法。此外,论文在考察部分问题时运用了音乐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文中包含如下创新点:首先,将语体文章纳入两晋文章中进行研究。这不仅丰富了研究对象,也是思路上的创新。其次,从六朝之中将两晋独立出来,将之看作一个整体。通过文章观照两晋文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发展史。此外,研究者多谓魏晋风流“越名教而任自然”,事实上,魏晋文人生活非但不“自然”,反而颇多矫伪之气。与其说两晋文人生活自然化,不如说两晋文人生活艺术化。从两晋文章中将两晋文人风采尽力还原,而非人云亦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提到两晋文人时,人们最先想起的除陶渊明外,往往便是两晋文人群体性格上的种种亏缺。说到两晋文学,人们大多关注的是两晋的诗歌,而对两晋文章的关注远远不够。因之,论文在两晋文学研究乃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沙蒙迪(Phouva SAMOUNTY)[7](2014)在《解放后老挝经济外交研究(1975-2014)》文中认为1975年,老挝国家和人民得到解放以及冷战结束的影响催生了老挝新时期经济外交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主要的世界潮流,各国纷纷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因此,经济外交在各国外交的地位上升,作用不断加强。老挝党和政府在这一极好的外部环境下大力发展国家经济,以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不断深化“革新开放政策”。经济外交作为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在日本、美国、中国、越南等国得到充分展示并取得巨大成就,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外交的这种发展势头引起了老挝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外交”一词也因此在2011年3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九·大”上被首次正式提及,成为老挝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经济外交成为老挝外交界、政治界和经济界耳熟能详的话题。实际上,在“九·大”之前,老挝的经济外交已经开展。在重建家园阶段离不开经济外交,虽然经济外交受到了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经济外交为国家重建工作赢得了极为重要的经济援助。值得一提的是,在老挝实施“革新开放政策”的初步阶段经济外交扮演了重要角色,为“革新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革新开放政策”的实施同样也推动了经济外交的发展,形成了良好互动。另外,自1997年老挝加入东盟以来经济外交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12年老挝加入世贸组织则意味着老挝经济外交开辟了更大的舞台。如何发挥和利用经济外交的作用成为政府的重要关切。老挝作为经济外交的“初学者”在实施经济外交的过程中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这些挑战与机遇既是经济外交实施和发展的障碍,也是推动经济外交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为顺利实施经济外交,老挝党、政府积极向中国和越南学习与借鉴宝贵经验。同时,积极寻找符合老挝国情的经济外交手段、方法。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经济外交,加强与中国、越南以及泰国的传统经济外交,重视与日本、韩国、美国世界主要经济体展开经济外交,以传统的经济援助外交为跳板丰富老挝与欧洲经济外交的内涵。与此同时,全方位、多形式、多层面,成为近期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特征。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努力,经济外交成为老挝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其正文由五章组成分,其中第一章为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交(1975年–1985年),本章主要阐述和分析解放初期国内外形势对老挝外交尤其是经济外交的影响。此外,本章还分析和探讨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交的特点,以及形成老挝经济外交构想与特点的因素;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交面临的难题成为本章的最后部分;第二章为老挝经济外交探索阶段(1986年-1997年),本章包含了冷战结束、苏联解体、“革新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老挝外交政策的调整对老挝经济外交的影响,同时还分析和探讨由国内外形势决定的经济外交探索阶段的特点;第三章为大力推进经济外交的阶段(1997年-2014年),本章就左右老挝经济外交发展的国内外形势进行探讨;本章认为外交政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推动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本章还就这一阶段的老挝经济外交的效果及特点进行分析与阐述;第四章为老挝经济外交指导思想与原则,本章就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指导思想与原则进行分析与探讨。另外,推动老挝经济外交发展的经济外交发展趋势以及老挝经济外交的运行机制成为本章重点探讨之一;第五章为老挝经济外交产生影响的因素,本章主要深入研究对老挝经济外交产生影响的因素,认为影响老挝经济外交最大的国家分别是:中国、越南、泰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另外,加入东盟和世界贸易组织是推进老挝经济外交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举措。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由老挝经济外交的特点、效果、影响与不足、改善老挝经济外交的建议、老挝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及为进一步研究提出的建议组成。
李爱萍,张应昂,余红举[8](2006)在《入世5周年 南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文中研究表明$T今天,是中国加入WTO五周年的日子。 时针拨回至200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言必信,行必果”的承诺亦言犹在耳。 五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展示出大国形象和大国责任,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五年来,
韩志金,王海[9](2006)在《中国入世这5年》文中指出编者按:时间脚步匆匆。回想5年前的今天——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喜来登酒店萨尔瓦会议大厅,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主席卡迈勒手起槌落的那一刻,仍然记忆犹新。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对于中国人来说,5年是一?
董本云[10](2006)在《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项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探索了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波特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分析了汽车消费关联效应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汽车消费和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并对汽车消费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了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对影响汽车消费的各种要素作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汽车消费趋势的影响;为了揭示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就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并指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二、入世后百姓生活如何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百姓生活如何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百姓视角下的入世利好(论文提纲范文)
足不出户买全球 |
不出国门也能留学 |
拓宽就业通道 |
(2)儒学影响下的东汉士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士阶层的演变与汉代以经治国 |
(一)先秦至两汉士阶层的演变 |
(二)汉代儒学与以经治国 |
二、政治视角下的儒学与东汉士风 |
(一)东汉士人的禄利之风 |
(二)东汉士人的治世之风 |
(三)东汉士人的婞直之风 |
三、社会视角下的儒学与东汉士风 |
(一)东汉士人的重德行与尚名节之风 |
(二)东汉士人的复仇与报恩之风 |
(三)东汉士人的归隐之风 |
四、学风视角下的儒学与东汉士风 |
(一)东汉士人的游学与明经之风 |
(二)东汉士人的尊师重道之风 |
(三)东汉中后期学风的转向:由严谨到浮华 |
五、儒学影响下东汉士风的特色与影响 |
(一)东汉与前代士风之比较 |
(二)东汉士风的特色 |
(三)东汉士风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谭献及其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谭献生平及交游补考 |
第一节 谭献生平 |
一、少时聪颖,艰苦求学(1832—1859) |
二、困于场屋,身心俱疲(1860—1873) |
三、辗转各地,羁宦他乡(1874—1889) |
四、辞官讲学,归隐唱和(1890—1901) |
第二节 谭献交游补考 |
一、同乡之情 |
二、同僚之谊 |
三、晚辈之交 |
四、其他交往 |
第二章 谭献诗研究 |
第一节 谭献诗的主题倾向 |
一、壮志未酬的感怀 |
二、羁旅异地的愁叹 |
三、思友怀长的吟唱 |
四、忧国忧民的悲歌 |
第二节 谭献诗的艺术特色 |
一、根柢诗教,温柔敦厚 |
二、比兴兼备,寄托遥深 |
三、借典抒怀,意蕴深藉 |
四、以史为诗,以诗存史 |
第三章 谭献词研究 |
第一节 谭献词的分类评论 |
一、恋情闺音词 |
二、感怀述志词 |
三、寄赠和答词 |
四、咏物言志词 |
第二节 谭献词的艺术手法 |
一、比兴意象,义隐指远 |
二、以诗为词,诗词互融 |
三、学问入词,相兼性情 |
四、潜气内转,幽涩虚浑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5)清代粥厂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范畴与意义 |
二、清代粥厂诗相关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清代粥厂诗的概貌与文学动向 |
第一节 赈粥诗的生成背景与总体特征 |
一、自然灾害造成的饥荒 |
二、战乱造成的饥荒 |
三、人事造成的饥荒 |
四、粥厂诗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赈粥诗映射的文学事件 |
一、嘉庆年间海宁州劝赈唱和 |
二、乾隆时期的《亥子饥疫纪略》 |
第二章 清代粥厂诗创作主体的“差序混层”与文士心态 |
第一节 上层文士的“忧”民生之艰 |
一、上层文士的创作心态 |
二、以隐忧为基调的粥厂诗 |
第二节 中层文士的“悲”民生之难 |
一、中层文士的创作心态 |
二、以泪贯注的粥厂诗 |
第三节 底层文士的“痛”生民之艰 |
一、遗民诗人的悲悯诗心 |
二、乡绅布衣的悲恸诗心 |
第三章 清代粥厂诗的图像吟咏与场景重塑 |
第一节 施粥图像的题咏与文学现象 |
一、清代赈济图题咏 |
二、以施粥图题咏为中心的创作 |
第二节 施粥场景下的人物形象 |
一、施粥者人性的“异化” |
二、“被救者”道德的失范 |
三、人性中温情的一面 |
第四章 清代粥厂诗的诗体特点与艺术旨趣 |
第一节 诗体与叙事特点 |
一、不拘一格的诗体 |
二、叙事特点 |
第二节 悲慨深沉的艺术旨趣 |
一、平淡朴实、情感真挚的语言 |
二、对比、讽刺为主的艺术手法 |
三、恰当用典以隐喻诗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两晋文章文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明确 |
一、两晋起止时间 |
二、两晋文章的范围 |
三、本文对“文学”一词的理解与讨论范围 |
小结 |
第二节 两晋文章文学研究综述 |
一、两晋文章宏观性文学研究 |
二、两晋文人心态与文艺综合研究 |
三、两晋文章相关专门文学研究 |
四、两晋文章文献资料整理 |
小结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目标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目标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广陵绝响与两晋文学的思想开篇 |
第一节 魏晋易代与文士的分道扬镳 |
一、司马氏夺权引发的思想裂变 |
二、嵇书绝交:文人与士人的分化 |
三、向秀失途:文人向士人的回归 |
第二节 任诞背后的苦闷与反抗 |
一、竹林文人:当时任诞的群像 |
二、阮籍佯狂:行不对心的悲怆 |
三、嵇康疏放:心口不一的狷狂 |
本章小结 混乱之中的文人思想转向 |
第二章 西晋士风与西晋文章的形式新变 |
第一节 西晋党争与士风的转向 |
一、西晋立国以来的朝局分庭 |
二、二十四友:貌同神异的短暂浮华 |
三、金谷之集:自我觉醒的别样风雅 |
第二节 西晋文章思想与艺术的新变 |
一、东施效颦:从行事任诞到放纵欲望 |
二、破而后立:从裴頠崇有到向郭注庄 |
三、妙笔逞才:从华章繁缛到理论之光 |
本章小结 短暂安宁中的纤巧玄思 |
第三章 南渡前后的文章与文人心态变化 |
第一节 从和平时的不问国事到战乱时的匡世救亡 |
一、临危受命匡扶国邦的国士心态 |
二、戎马倥偬乱世救亡的英雄心态 |
第二节 从和平时的积极入世到战乱时的隐遁山林 |
一、战乱之前的入世心态 |
二、战乱之时的避世心态 |
第三节 从北上文人的不得遂志到南渡文人的委屈慷慨 |
一、南渡之前:北上南人的备极辛酸 |
二、南渡以后:北方文人的委曲求全 |
第四节 君权与父权在文人心中的淡化 |
本章小结 衣冠南渡对晋人思想的影响 |
第四章 东晋玄风与东晋文风的由绮至清 |
第一节 东晋偏安与再度奏响的玄远之音 |
一、东晋的官场对峙与偏安之风 |
二、玄佛合流:超逸绝尘的文章审美 |
三、兰亭之会:辉映千古的风雅情怀 |
第二节 陶渊明与两晋文学的精神格局 |
一、陶渊明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背景 |
二、集大成者:轻绮至极的返璞归真 |
三、有晋高风:仁民爱物的思想精神 |
本章小结 山水田园滋养的思想之光 |
第五章 两晋文章与两晋文人的后世影响 |
第一节 一斑见全豹:两晋文章的历史地位 |
一、两晋文章的特色 |
二、《芙蓉女儿诔》与曹雪芹对两晋文章气象的继承 |
第二节 一沙一世界:两晋文人的后世影响 |
一、《世说新语》中的两晋文人风骨 |
二、《王粲登楼》与郑光祖对两晋风神的追慕 |
本章小结 两晋文章与文人的重要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解放后老挝经济外交研究(1975-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四、 研究现状 |
五、 研究创新 |
六、 经济外交的概念 |
第一章 解放初期的老挝经济外交(1975年– 1985年) |
一、 国内外形势的背景 |
(一) 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 |
(二) 困难重重的战后重建和保家卫国工作 |
二、 解放初期老挝外交政策特点 |
(一) 向社会主义“一边倒”外交政策 |
(二) 外交政策的两度调整 |
(三) 争取世界各国对新老挝的认可 |
三、 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的构想与特点 |
(一) 先政治,后经济的外交特点 |
(二) “单一”形式的经济外交 |
(三) 经济外交服务于“两大中心任务” |
(四) 警惕和限制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外交 |
四、 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交面临的难题 |
(一) 人才流失和财政短缺 |
(二) 意识形态的极大影响 |
(三) 计划经济牵制经济外交的发展 |
第二章 老挝经济外交的探索阶段(1986年– 1996年) |
一、 国内外形势特点 |
(一) 冷战的结束 |
(二)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的冲击 |
(三) “革新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初步成效 |
二、 外交政策的调整 |
(一) 和平、独立、友谊与合作外交政策成新主题 |
(二) “少树敌多交友”成新观念 |
(三) 创造有利的周边环境 |
三、 经济外交探索阶段的特点 |
(一) 落实革新开放政策 |
(二) 先经济,后政治的外交行动 |
(三) 经济外交的作用效果显着 |
第三章 大力推进经济外交的阶段(1997年– 2014年) |
一、 国内外形势决定老挝经济外交的走向 |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体 |
(二) 东盟经济共同体推动老挝经济外交的发展 |
(三) “革新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 |
二、 外交政策的不断完善 |
(一) 不断丰富“和平、独立、友谊与合作”外交政策的内涵 |
(二) “全方位外交政策”以及“与世界接轨”成特点 |
(三) 经济外交被重视和推广 |
(四) 积极提高国家地位 |
三、 经济外交政策落实的效果 |
(一) 经济援助外交效果显着 |
(二) 能源外交地位上升 |
(三) 经济合作外交突飞猛进 |
(四) 推动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
四、 大力推进经济外交阶段的特点 |
(一) 政经结合的外交特点 |
(二) 外交方针与经济外交 |
(三) 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 |
(四) 积极向中国和越南学习和借鉴经济外交的成功经验 |
(五) 自身发展潜力推动经济外交的发展 |
第四章 老挝经济外交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一、 老挝经济外交的指导思想 |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外交 |
(二) 邓小平经济外交 |
(三) 凯山·丰威汉经济外交 |
二、 老挝经济外交的指导原则 |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二)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原则 |
三、 经济外交发展趋势推动老挝经济外交的发展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劲势头 |
(二) 日益紧密的经济相互依赖 |
(三) 无法阻挡的经济全球化 |
四、 老挝经济外交运行机制 |
(一) 国会、国务院 |
(二) 国家主席、政府总理 |
(三) 外交部与外交部长及老挝驻外机构 |
(四) 财政部、央行 |
(五) 计划与投资部 |
(六) 能源与矿业部 |
(七) 工业与贸易部 |
第五章 对老挝经济外交产生影响的因素 |
一、 影响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国家 |
(一) 巩固的政治关系构造老–中经济外交 |
(二) “特殊关系”左右老–越南经济外交 |
(三) 地理与文化因素推动老–泰经济外交 |
(四) 援助成为老–日经济外交的主旋律 |
(五) 突发猛进的老–韩经济外交 |
(六) 历史与现实构建独特老–美经济外交 |
(七) 援助拉近老挝与欧洲国家的经济外交 |
二、 老挝与东盟及世贸组织的经济外交 |
(一) 东盟舞台使老挝经济外交充满活力 |
(二) 世贸组织为老挝经济外交提供宽广的舞台 |
结论 |
一、 老挝经济外交的特点、效果、影响与不足 |
二、 改善老挝经济外交的建议 |
三、 展望老挝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 |
四、 研究得出的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1.2 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1 消费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
2.1.2 西方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 |
2.1.3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1 西斯蒙弟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2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5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2.3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3.1 克拉克的理论 |
2.3.2 马歇尔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
2.3.3 钱纳里的结构经济学 |
2.3.4 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理论 |
2.3.5 创新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消费的关联性研究 |
3.1 汽车产业的关联方式 |
3.1.1 前向关联 |
3.1.2 后向关联 |
3.2 关联效应理论 |
3.2.1 投入产出理论 |
3.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3.2.3 产业集群理论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
4.1.1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2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
4.2 汽车消费的国际比较 |
4.3 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1 世界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2 我国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3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 |
5.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
5.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
5.1.2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5.1.3 城市化水平 |
5.1.4 业内竞争 |
5.2 消费者的收入情况 |
5.2.1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5.2.2 居民收入差距 |
5.3 汽车价格 |
5.3.1 原材料供应 |
5.3.2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程度 |
5.3.3 产业内重组情况 |
5.3.4 汽车进出口及加入WTO 的影响 |
5.4 消费政策 |
5.4.1 汽车消费政策 |
5.4.2 汽车消费的附加成本 |
5.4.3 汽车金融服务 |
5.4.4 消费观念 |
5.5 消费环境 |
5.5.1 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不完善 |
5.5.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 |
5.5.3 相关服务业没有统一标准 |
5.6 能源供应 |
5.6.1 能源储备 |
5.6.2 能源价格 |
5.7 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 |
5.7.1 城市规划 |
5.7.2 交通设施与交通管理 |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6.1.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 |
6.1.2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的拉动 |
6.2 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1 我国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2 我国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3 我国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6.2.4 我国汽车消费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
6.3 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1 我国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2 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4 我国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6.4.1 我国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6.4.2 我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6.5 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描述 |
6.5.1 我国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 |
6.5.2 我国汽车消费的消极作用 |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7.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7.1.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1.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7.2.4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 |
7.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1 吉林省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2 吉林省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4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7.4.1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7.4.2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
8.1 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汽车消费 |
8.1.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
8.1.2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
8.1.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收入预期 |
8.2 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汽车价格 |
8.2.1 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 |
8.2.2 企业加强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
8.2.3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
8.3 完善汽车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 |
8.3.1 整顿汽车收费,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 |
8.3.2 完善汽车信贷服务体系 |
8.3.3 尽快推出燃油税 |
8.3.4 优化消费环境 |
8.4 政策安排 |
8.4.1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
8.4.2 加快开发新型汽车原材料,促进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
8.4.3 加快开发石油替代能源 |
8.4.4 推广使用柴油汽车 |
8.4.5 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 |
8.4.6 科学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 |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一:全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附录二: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摘要 Abstract |
四、入世后百姓生活如何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姓视角下的入世利好[J]. 李文和. 今日中国, 2021(12)
- [2]儒学影响下的东汉士风研究[D]. 周尔祥.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谭献及其诗词研究[D]. 马洪侠. 扬州大学, 2020(02)
- [5]清代粥厂诗歌研究[D]. 熊倩. 苏州大学, 2020(03)
- [6]两晋文章文学论[D]. 张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解放后老挝经济外交研究(1975-2014)[D]. 沙蒙迪(Phouva SAMOUNTY). 外交学院, 2014(02)
- [8]入世5周年 南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N]. 李爱萍,张应昂,余红举. 南昌日报, 2006
- [9]中国入世这5年[N]. 韩志金,王海. 市场报, 2006
- [10]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D]. 董本云. 吉林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