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开颅手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时手术成功的关键。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急性开颅手术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术前、术中的熟练操作及术中与医生配合默契,观察患者手术成功率。结果:经急诊开颅手术抢救成功者共142例,成功率为91.0﹪;死亡患者14例,死亡率为9.0%。结论: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开颅手术中需要的各种先进监测技术和相应的抢救技术,同时,需要有临床分析,观察以及应急的反应能力。熟练操作及配合默契对急性开颅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手术护理;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187-02
急性颅脑损伤主要是由外伤,车祸以及意外事故引起,在病程的发展过程中常出现迅速的继发性脑疝而导致死亡。因此,必须进行急诊开颅手术以清除患者颅内血肿,及时解除急性受压的脑组织情况,这是救活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生命及其重要的手段[1,2]。现将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的156例急性开颅手术的配合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急性开颅手术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61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23±11.2岁;所有病人均由急诊科接诊后CT检查确诊为颅内血肿,需迅速接入手术室急诊手术治疗。
1.2方法
(1)手术中物品的准备,接到急诊开颅探查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室护士需及时对病情及手术方案进行了解,迅速备齐手术中所有器械及用物,并在手术开始前检测好各电器的性能,确保各种器具能够正常使用,调节好手术间温度。(2)病人准备,接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再次根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核对。颅脑损伤病人大多表现为昏迷或躁动,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对病人的坠床或压伤做出相应的预防,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全身麻醉及器官插管,并在麻醉成功后和手术医生,麻醉医师一起安置病人于手术体位。(3)仪器的使用配合,开颅探查手术需要的仪器较多,因此,手术中仪器的合理布置是十分必要的,要求取用方便且不影响术者操作。一般情况下,将开颅电钻,磨钻,铣刀放在中间,而吸引器,双极电凝依次放在术者左侧,电钻,磨钻,铣刀应高压消毒灭菌,软轴用专用无菌塑料套进行套封,以上程序都必须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污染。(4)手术中的配合,器械护士应提前洗好手,铺好无菌器械台,摆放好手术器械,对手术中有可能使用到器械螺丝,关节是否出现松动脱落进行检查,准备好术中所用的脑棉,止血纱布,骨蜡等物品。并做好详细的清点记录。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协作连接好手术中所需的双极电凝镊线,开颅电钻,高频电刀,并调节好无影灯。洗手护士在传递器械时应稳、轻、准,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随机配合,做到与手术医生同步。在手术开始前和关颅前后应详细清点所有物品,确保数目无误后关颅,并有完善的记录单附病历中。
2.结果
经急诊开颅手术抢救成功者共142例,成功率为91.0%;死亡患者14例,死亡率为9.0%。其中2例死于术中,因多处血肿,颅内压过高,脑浆大量外漏,致无法关颅而死亡。6例因患者有严重的脑挫裂伤引发脑疝,并继发脑干出现严重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中枢衰竭而死亡。其余4例为合并其它脏器损伤而死亡。
3.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创伤外科及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急症,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急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且颅脑损伤直接发生在中枢器官,不仅死亡率高,即使幸存者,无论对功能、劳动力及智力的损伤程度,远超其它任何创伤[3-5]。因此,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一般情况下伤情重,出血多,病情危急,短时间内很容易出现脑疝,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开颅手术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默契配合,术抢救成功者共142例,成功率为91.0%;死亡患者14例,死亡率为9.0%。表明手术室护士积极配合麻醉,辅助手术医生做好全方位的抢救工作,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良瑛.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0,8(1):74-75.
[2]刘鸣,童天朗,潘曙明,等.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的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2):80-83.
[3]漆松涛,邱炳辉,方陆雄.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救治516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9):683-685.
[4]汤波静.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4):373-374.
[5]杨海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