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醇苷合成论文-谢峻,刘燕,柯江英,张静怡,杨靖茹

苯乙醇苷合成论文-谢峻,刘燕,柯江英,张静怡,杨靖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苯乙醇苷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苯乙醇苷,苯丙素苷,生物合成,全合成

苯乙醇苷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谢峻,刘燕,柯江英,张静怡,杨靖茹[1](2019)在《苯乙醇苷合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苯乙醇苷(PeGs)是众多药材中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保肝、美白、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药材中PeGs含量低且不稳定。近年来,为获得富含PeGs的药材,PeGs生物合成及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被广泛开展。对PeGs在植物和微生物中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研究及其化学全合成和半合成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PeGs的生物合成机制,稳定并提高植物药材中PeGs的含量、提升药材品质,综合利用微生物代谢工程法或化学合成法合成PeGs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0期)

刘合霞,李博[2](2018)在《黄花牛耳朵和牛耳朵转录组分析及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挖掘苯乙醇苷类物质在黄花牛耳朵及牛耳朵叶片中合成的关键基因。方法:对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unigene在公共数据库注释,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两种植物的unigene以短片段为主,GO及KEGG分类结果都显示两种植物的基因表达谱相似,但叶片的次生物质合成可能存在差异,2 735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121条pathway中,与苯乙醇苷类产物代谢相关的通路有3条。结论:理清了黄花牛耳朵及牛耳朵苯乙醇苷类物质合成代谢通路,并注释了大量关键酶的基因,可为后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功能验证以及次生代谢途径解析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8年12期)

吴爱芝,袁欢,林朝展,王涛,祝晨蔯[3](2018)在《紫珠属植物苯乙醇苷类成分研究进展及生物合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苯乙醇苷类成分在紫珠属植物中分布广泛,该类成分生物活性明显且低毒安全,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以化学成分为主线,综述了14种紫珠属植物中目前已分离得到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并初步探讨该属植物3个代表性成分毛蕊花糖苷、连翘酯苷B和异毛蕊花糖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以期从物质结构角度深入研究紫珠属植物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分布规律以及该属植物类群的系统演化。(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赵岳琦,刘艳,孙广飞,肖雄,赵祥[4](2017)在《苯乙醇苷类天然产物的发散性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苯乙醇苷是一类以取代苯乙醇为苷元的糖类化合物,它们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中,并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神经保护活性、抗肿瘤活性及保肝活性等~[1],因此它们自发现以来便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天然苯乙醇苷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因而发展有效的化学方法实现多种天然苯乙醇苷的全合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届糖合成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指南》期刊2017-05-12)

赵岳琦[5](2017)在《基于Interrupted Pummerer反应介导的糖苷化方法合成天然苯乙醇苷》一文中研究指出苯乙醇苷类天然产物是以取代苯乙醇及其衍生物为苷元的糖类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并具有抗氧化、保肝、抗肿瘤等重要生物活性。然而天然苯乙醇苷在从植物中提取分离时常与糖、环烯醚萜、木质素等极性成分共存,因而从植物中分离结构单一的苯乙醇苷工序复杂、收率低,限制了它们的研究与应用。而通过化学手段高效合成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对其活性的研究意义重大。Interrupted Pummerer反应介导的糖苷化方法是我们课题组最近发展的新型糖苷化方法,它运用隐蔽-活化策略,采用远程活化的方式实现糖苷键的构建。该方法具有反应效果好、底物适用广泛、供体易于获得等优点,因而特别适合应用于复杂糖类分子的全合成中。本论文运用interrupted Pummerer反应介导的糖苷化方法,采取发散式策略合成了8个苯乙醇苷天然产物及2个类似物。这10个分子包括4个苯乙醇二糖苷、4个线性苯乙醇叁糖苷及2个支链苯乙醇叁糖苷。通过合成工作,我们也对从益母草中分得的Leonoside E的结构进行了修正,并对生地黄中分得的“Leonoside F”的真实结构进行了探索。本研究实现了系列生物活性苯乙醇苷的合成,对相关苯乙醇苷的活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同时体现了interrupted Pummerer反应介导的新型糖苷化方法的实用性,并为更复杂天然苯乙醇苷及糖缀合物的全合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曹英杰,贾景明[6](2011)在《一氧化氮、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对肉苁蓉悬浮细胞生长及苯乙醇苷生物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肉苁蓉悬浮细胞生长和苯乙醇苷(PeGs)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加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MJ和SA诱导子。结果低浓度外源性NO有利于悬浮细胞的生长,但对PeGs的积累作用不明显,MJ和SA有利于PeGs的积累,但抑制悬浮细胞的生长,且叁者的最适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存在差异。在细胞培养初期(0 d)加入0.05 mmol·L-1SNP,细胞对数生长初期(12 d)加入50μmol·L-1SA,对数生长中期(16 d)加入20μmol·L-1MJ,细胞干重可达对照组的1.42倍,PeGs总量可达373.52 mg·L-1,约为对照的4.17倍;松果菊苷可达21.892 mg·g-1,为对照的4.02倍。结论 3种诱导子协同作用能够显着提高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1年14期)

沈慧慧,易丽娟,李春[7](2010)在《氨基酸对无外源激素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合成苯乙醇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不添加外源激素进行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考察4种氨基酸对无外源激素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生长和产苯乙醇苷(PeGs)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对PeGs合成的促进作用较大,而色氨酸(Try)和精氨酸(Arg)的促进效果较弱。在培养的第12天向无外源激素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3mmol/LPhe和0.03mmol/LTyr,PeGs产量(按细胞干质量计)均达到了最高,为1.19g/L,是添加生长调节剂激动素(KT)和吲哚乙酸(IAA)培养的细胞(简称HC)的2.02倍。0.3mmol/LPhe和0.03mmol/LTyr分别在第8天和第12天添加时,肉苁蓉细胞PeGs产量分别为5.43g/L和5.16g/L,分别是对照HC的1.49倍和1.41倍。(本文来源于《生物加工过程》期刊2010年06期)

李娟,李春,沈慧慧,易丽娟,刘慧英[8](2006)在《蔗糖对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的生长及苯乙醇苷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生长、蔗糖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蔗糖是限制细胞生长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蔗糖浓度下,比较肉苁蓉细胞干重和主要活性成分苯乙醇苷的合成情况,在30g/L的蔗糖浓度下最有利于肉苁蓉细胞的生长,最大生物量达10.84 g/L,苯乙醇苷最高含量可达干重的16.32%,产量为1296.04mg/L。(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郭志刚,于金梅,刘瑞芝,巨勇,肖强[9](2004)在《盐生肉苁蓉愈伤组织培养与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利用肉苁蓉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苯乙醇苷类活性成分。方法 研究碳源、生长素和培养条件对细胞中松果菊苷、洋丁香酚苷 (类叶升麻苷 )和 2′-乙酰基洋丁香酚苷 3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 葡萄糖有利于上述 3种成分的合成 ,6 - BA1m g/ L 与 IAA1m g/ L 或 6 - BA1mg/ L 与 2 ,4 - D2 mg/ L 的激素配比有利于松果菊苷和洋丁香酚苷 (类叶升麻苷 )的积累。 15℃黑暗和 2 5℃光照处理可以促进松果菊苷和洋丁香酚苷 (类叶升麻苷 )的积累。其中 IAA2 m g/ L 与 6 - BA1mg/ L、2 5℃黑暗条件下培养时 3种苯乙醇苷类的总产量达到 1937.7mg/ L。盐生肉苁蓉愈伤组织中的主要成分与天然肉苁蓉基本相同 ,而且愈伤组织中的松果菊苷、洋丁香酚苷 (类叶升麻苷 )和 2′-乙酰基洋丁香酚苷含量高于天然肉苁蓉。结论 盐生肉苁蓉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可以代替肉苁蓉生产苯乙醇苷类活性成分(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4年02期)

苯乙醇苷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挖掘苯乙醇苷类物质在黄花牛耳朵及牛耳朵叶片中合成的关键基因。方法:对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unigene在公共数据库注释,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两种植物的unigene以短片段为主,GO及KEGG分类结果都显示两种植物的基因表达谱相似,但叶片的次生物质合成可能存在差异,2 735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121条pathway中,与苯乙醇苷类产物代谢相关的通路有3条。结论:理清了黄花牛耳朵及牛耳朵苯乙醇苷类物质合成代谢通路,并注释了大量关键酶的基因,可为后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功能验证以及次生代谢途径解析提供基础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乙醇苷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谢峻,刘燕,柯江英,张静怡,杨靖茹.苯乙醇苷合成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9

[2].刘合霞,李博.黄花牛耳朵和牛耳朵转录组分析及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J].中药材.2018

[3].吴爱芝,袁欢,林朝展,王涛,祝晨蔯.紫珠属植物苯乙醇苷类成分研究进展及生物合成初探[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4].赵岳琦,刘艳,孙广飞,肖雄,赵祥.苯乙醇苷类天然产物的发散性合成[C].第二届糖合成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指南.2017

[5].赵岳琦.基于InterruptedPummerer反应介导的糖苷化方法合成天然苯乙醇苷[D].华中科技大学.2017

[6].曹英杰,贾景明.一氧化氮、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对肉苁蓉悬浮细胞生长及苯乙醇苷生物合成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11

[7].沈慧慧,易丽娟,李春.氨基酸对无外源激素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合成苯乙醇苷的影响[J].生物加工过程.2010

[8].李娟,李春,沈慧慧,易丽娟,刘慧英.蔗糖对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的生长及苯乙醇苷合成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9].郭志刚,于金梅,刘瑞芝,巨勇,肖强.盐生肉苁蓉愈伤组织培养与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J].中草药.2004

标签:;  ;  ;  ;  

苯乙醇苷合成论文-谢峻,刘燕,柯江英,张静怡,杨靖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