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带宽测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输控制协议,带宽测量,TCP,测量算法
网络带宽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田亮,时鹿梅[1](2016)在《网络可用带宽的测试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变包测量算法和包对/包队列测量算法的理论分析,得出其各自在不同环境下可用性、准确性、健壮性、时效性的分析结果,说明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将两种算法进行融合,采用传输控制协议封装探测包以解决算法对网际控制报文协议的依赖,利用传输控制协议的反馈机制,测量算法只需在发送端部署软件。针对当前带宽测量算法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分析影像测量精度的原因,基于TCP协议,封装探测包以解决算法对ICMP协议的依赖,利用反馈机制,只在发送端部署软件,避免背景流量的干扰。(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6年09期)
叶青,赵娥,张曼[2](2015)在《无线网络可用带宽测试技术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LTE时代的到来,无线网络提供了越来越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是传统的FTP速率测试方法存在流量消耗大、对现网用户影响大等缺陷,已越发不能适应当前测试工作的需要。详细阐述了一种基于脉冲采样技术的可用带宽测试技术方案,在与FTP测试结果基本接近的前提下具备流量消耗小、现网侵扰度低、采样精度高、受设备影响小等优势,并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文来源于《邮电设计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陈雨石,商少平,许卓斌[3](2011)在《基于Pathload网络有效带宽测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带宽测量一直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热衷研究的方向之一,但实际测量中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导致测试结果和用户使用体验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在已有的端到端测量技术自加载的周期性探测流(SLoPS)上,通过摒弃不必要的反复迭代,改进其评估和速率调整算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速度,更主要的是降低了网络不可靠因素等现实条件给测试结果带来精准度下降的可能性.实验表明,改进带来的测试结果较之前更贴近实际的网络状况,降低了参数的波动,提高了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高辰,金家德,聂世忠,刘冰,孙君仪[4](2010)在《移动回传技术在比拼中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移动宽带成为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因为它将给电信运营商、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带来宝贵的发展机会。然而,移动宽带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作为重要的无线接入网技术,PTN、IP/MPLS等移动回传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10-04-15)
习赵军,李敏,李昌禧[5](2008)在《基于神经网络及系统辨识的舵机带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讲述了一种应用神经网络辨识算法测试舵机带宽的实用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舵机的工作特性和舵机模型的选取,概述了辨识算法的选取及实现过程,并在输入信号的选取和辨识数据的预处理等方面作了基本的探讨。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性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具有很高的辨识速度和精度。(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08年05期)
查新天[6](2007)在《ICMPv6在网络可用带宽测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流量爆炸增长,网络运行状态检测在当今的网络中变得日益重要。做为网络性能定量描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可用带宽是网络管理和性能优化的一项指标,因此构建较完善的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模型和可用带宽测量模型的应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外的CAIDA (The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for Internet Data Analysis)、NLANR (The NationalLaboratory for Applied Network Research)、RIFE (Research IP Europeens)、PSC (Super computing Center)和国内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信息网络室网络测试实验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带宽测量的标准,如何为用户更好地提供网络可用带宽测量数据,特别是如何在新一代IPv6网络中更好地测量可用带宽,将是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本论文探讨与研究的内容为可用带宽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因此该项目的研究对网络运行状态、新业务应用性能和用户服务质量等的测量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近年来可用带宽测量的发展方向着手,首先介绍了该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比较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可用带宽测量模型及其应用,深入分析了现有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论文着重剖析了基于自行载入周期流SLoPS(self loading periodic streams)的pathload算法。该算法对可用带宽测量提出了一种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法,但是它的测量方式也存在着使用不便等方面的一些问题。结合新一代的Internet网络协议IPv6的推广使用,本文提出了根据SLoPS算法原理、采用ICMPv6设计单端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的工具ICMP-SLoPS,并利用本工具在IPv6网络环境下测量了可用带宽,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对,确认了本算法的正确性。本文还结合ICMP-SLoPS工具,设计了IPv6网络可用带宽单端测量应用系统,以满足网络服务商和网络用户的使用需求。(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7-04-22)
纳川[7](2007)在《将流媒体放上“检测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网融合时代,流媒体业务已经逐渐成为趋势,音乐下载、数字视频、图像下载、智能应用、按需点播等,呈现出一种非常快的发展趋势。但在目前的网络带宽的限制下,为了达到在网络上流式传播文件的目的,视音频文件必须经过压缩处理,缩减文件的大小,从而使影音文件的品质有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世界》期刊2007-04-16)
肖宇峰[8](2006)在《网络带宽的测试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网络通信量的剧增,这不仅要求网络设施能提供足够的带宽,而且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或使用者能清晰地了解网络带宽使用情况,以保证网络应用和管理的科学性。本文根据瓶颈带宽、可用带宽和BTC(BULK TRANSFER CAPACITY)叁类网络带宽定义,分析了VPS(VARIABLE PACKET SIZE)和PPTD(PACKET PAIR/TRAIN DISPERSION)瓶颈带宽测试算法,SLOPS(SELF-LOADING PERIODIC STREAMS)和TOPP(TRAINS OF PACKET PAIRS)可用带宽测试算法;基于子路径瓶颈测试原理,设计了异构包对序列的瓶颈测试算法;并结合叁个子算法(界定带宽范围算法、接近带宽值算法和带宽变化趋势判定算法),设计了自载流折半查找的可用带宽测试算法;把上面的算法应用到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AL)的多宿性和可用带宽测试,提出了一个网络拥塞或故障时调整SCTP传输路径的方案;结合WINSOCK和WINPCAP两套网络开发工具,设计了一个瓶颈带宽测试程序;通过NS2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异构包对序列瓶颈测试算法的准确性、自载流折半查找算法的快速性,和SCTP改进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6-01-01)
王希[9](2005)在《高速网络环境下网络带宽测试算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网络高速发展的特点,通过对两类基本的网络带宽测试算法的比较,分析了两类基本的网络带宽测试算法在高速的网络环境下所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证实了测试的软硬件资源对高速网络带宽的测试结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为进一步改进算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李远杰,张鹏杰,梁雪平[10](2004)在《一种改进的网络带宽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包对算法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测量网络有效带宽的方法,但它有较明显的缺陷,比如在测量过程中,不能主动探测干扰业务,需要发送大量包对,然后用很复杂的过滤算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才能获得一个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本文对包对算法做了改进,将发送的一个包对,改为两个大包对和两个小包对间隔发送,使得包对算法能主动探测干扰业务,从而简化了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本方法适合工程实时应用。(本文来源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网络带宽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LTE时代的到来,无线网络提供了越来越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是传统的FTP速率测试方法存在流量消耗大、对现网用户影响大等缺陷,已越发不能适应当前测试工作的需要。详细阐述了一种基于脉冲采样技术的可用带宽测试技术方案,在与FTP测试结果基本接近的前提下具备流量消耗小、现网侵扰度低、采样精度高、受设备影响小等优势,并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带宽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1].田亮,时鹿梅.网络可用带宽的测试算法研究[J].内江科技.2016
[2].叶青,赵娥,张曼.无线网络可用带宽测试技术方案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5
[3].陈雨石,商少平,许卓斌.基于Pathload网络有效带宽测试的改进[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高辰,金家德,聂世忠,刘冰,孙君仪.移动回传技术在比拼中成长[N].人民邮电.2010
[5].习赵军,李敏,李昌禧.基于神经网络及系统辨识的舵机带宽测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8
[6].查新天.ICMPv6在网络可用带宽测试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7
[7].纳川.将流媒体放上“检测线”[N].计算机世界.2007
[8].肖宇峰.网络带宽的测试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
[9].王希.高速网络环境下网络带宽测试算法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5
[10].李远杰,张鹏杰,梁雪平.一种改进的网络带宽测试方法[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