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平大红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红,铜矿,成矿,矿床,铁矿,遥感,成因。
新平大红山论文文献综述
蔺朝晖[1](2019)在《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红山矿区位于滇中台坳南缘,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区内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条件优越,大红山铁铜矿床既是区内典型的大型矿床。矿床经过多年开采,揭露了多种矿(化)体类型。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矿机理,在野外地质调查及找矿勘探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化(体)地质特征,系统厘定了成矿条件,探讨了成因机制及找矿方向,综合判定大红山—元江地区、矿区北部的元谋—姜译地区及红河断裂、底巴都背斜等构造有利部位为"大红山式"铁铜矿的找矿靶区。(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9年06期)
杨彦武,李江[2](2018)在《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铁铜矿区西矿段二道河Ⅳ_3铁矿矿石化学组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之上,应用化学分析等对二道河Ⅳ_3铁矿矿石的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阐明了矿石化学组分(主要有用组分、矿物成分、造渣组分、有害组分)的基本特征,可为该区成矿规律研究和铁矿石的加工及选冶性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张永彬,肖术安,陆博,余璨[3](2018)在《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西矿段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指导大红山矿区深、边部找矿工作,在对该矿西矿段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段及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Ⅰ~#、Ⅳ~#矿带的矿化特征、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Ⅰ~#铜铁矿带主要赋存于曼岗河组石榴黑云片岩夹变钠质凝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Ⅳ~#铁矿带赋存于红山组角闪变钠质熔岩底部,呈似层状、透镜状;(2)Ⅰ~#、Ⅳ~#矿带具有显着的成矿专属性,Ⅰ~#矿带受控于曼岗河组地层火山喷发—沉积相岩性,Ⅳ~#矿带受控于红山组熔岩与侵入岩的接触带;(3)Ⅰ~#、Ⅳ~#矿带严格受控于火山喷溢中心及火山-沉积旋回,Ⅰ~#矿带属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矿床,Ⅳ~#矿带属火山气液+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铁矿床;(4)通过分别构建不同矿化类型的成矿模式,提出二道河、坡头—秀水及曼蚌一带为矿区下一步的关键找矿靶区。(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8年01期)
杨钊[4](2015)在《环境脆弱性与社会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着人口、贫富差距、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等诸多压力。无论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同时这些问题都是必须面临和解决的。值得注意与反思的是,当我们努力促进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时,却忽略了当地的文化以及生态的多样性从而导致了环境破坏与生态失衡。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环境脆弱性的加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韧性一旦遭到破坏便无法恢复,环境问题便会愈演愈烈。本文以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周边的环境脆弱性为研究案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由于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生态环境的韧性被削弱,环境脆弱性加剧。其中加速环境脆弱性的人为因素是矿业开发。开矿导致的环境脆弱性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就大红山的两矿来说,开矿以后引发了地下水流失、环境污染(气体排放、噪音、粉尘、地面剧烈震动等等)等问题加剧了当地的干旱灾害以及水土流失,环境脆弱性的问题很严重。笔者通过对当地环境脆弱性的分析来揭示环境脆弱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环境脆弱性加剧以后,当地村民以及政府所做出的一系列应对方式,包括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以及由应对方式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和文化变迁问题。(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5-06-01)
刘舫[5](2013)在《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铁铜矿遥感找矿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遥感技术作为地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特点,使遥感应用从技术层面上升到科学层面。对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地区以往遥感地质找矿工作情况主要是数据源的应用、遥感地质解译到成果认识叁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红山地区深部找矿遥感工作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期刊2013年Z1期)
张蓉,向龙洲,代达龙,雷波,白兵[6](2012)在《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标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红山铁矿床所在大区、地区、位置叁个不同层次的重、磁场特征分析研究,归纳铁矿床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建立大红山铁矿地球物理找矿模型。(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12年04期)
邓明国[7](2011)在《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铜铁多金属成矿系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康滇地轴南端西缘,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深断裂所夹持的滇中台坳内,处于南北向、北西向与东西向叁组构造线的交汇复合地带,系云南山字型前弧西翼与哀牢山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其西南则为青藏构造域的西南"叁江"褶皱系,是一个经过长期构造演化和多期构造迭加的构造(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1年S1期)
宁佐金[8](2010)在《新平大红山铜铁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红山铜铁矿床是我国着名的大型铁铜矿床之一。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等综合研究,分析矿床控矿因素,提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建立了成矿模式。(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10年04期)
蒋贵友,辛宣[9](2010)在《县企携手创辉煌》一文中研究指出服务上门 县委书记深入矿山现场办公 初冬时节的一天下午,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大红山小雨初歇。 “你看,你一来,雨就停了,天就晴了!”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士深笑着迎上前,与风尘仆仆的新平县委书记周继武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0-11-09)
姚巍[10](2010)在《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区构造演化及遥感找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红山铁铜矿区位于云南省新平县戛洒、老厂、新化叁乡(镇)的交界部位,以赋存“大红山式”铁、铜矿和铜铁资源高度集中而全国闻名。本论文在现场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应用遥感的方法对大红山铁铜矿矿区的构造进行分析,展开构造与成矿的关系的研究。本研究获得了以下认识和成果:1、研究区内构造体系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为:早期东西向构造—早期南北向构造—北西向构造(晚期东西向构造)—晚期南北向构造。2、东西向构造控制矿床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北西向断裂对矿体的连续性、火山岩与侵入体的完整性,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南北向构造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的地质构造范围内,受以大红山群为基底的呈南北向展布的滇中坳陷带控制。Ⅰ、Ⅱ矿带都受地层岩性接触带的控制。3、区域性东西向线性构造带与南北向线性构造带之线—线交切部位的东西向环状构造为大红山铁铜矿床区域成矿的遥感信息标志,即是区域成矿线—环构造标志。东西向环节与环链状的环状构造反映出了东西向构造带中的成矿火山机构和成矿构造的总体特征。东西向线性构造带与北东向线性构造带的线—线交切结构为大红山铜矿床定位的线—环构造标志。4、通过大红山矿区的线环构造特征,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的成矿预测标志,分析出大红山铁铜矿区成矿预测的依据,共圈定了找矿有利地段3处。(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0-03-01)
新平大红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之上,应用化学分析等对二道河Ⅳ_3铁矿矿石的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阐明了矿石化学组分(主要有用组分、矿物成分、造渣组分、有害组分)的基本特征,可为该区成矿规律研究和铁矿石的加工及选冶性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平大红山论文参考文献
[1].蔺朝晖.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J].现代矿业.2019
[2].杨彦武,李江.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铁铜矿区西矿段二道河Ⅳ_3铁矿矿石化学组分特征[J].中国金属通报.2018
[3].张永彬,肖术安,陆博,余璨.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西矿段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J].现代矿业.2018
[4].杨钊.环境脆弱性与社会应对[D].云南大学.2015
[5].刘舫.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铁铜矿遥感找矿方法研究[J].广东科技.2013
[6].张蓉,向龙洲,代达龙,雷波,白兵.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标志[J].云南地质.2012
[7].邓明国.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铜铁多金属成矿系列[J].矿物学报.2011
[8].宁佐金.新平大红山铜铁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分析[J].云南地质.2010
[9].蒋贵友,辛宣.县企携手创辉煌[N].云南日报.2010
[10].姚巍.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区构造演化及遥感找矿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