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淋[1]2010年在《中小城市社区情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社区情感的发展是影响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学者们对大城市社区情感的研究较多,忽略了对中小城市社区情感的关注。近年来,中小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已日益突出,因此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作为全国中小城市的代表,主要对中小城市的社区情感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社区情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肯定了在中小城市中社区情感的存在,并将社区情感与社区归属感、社区意识和社区社会资本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区分。其次分析了我国中小城市社区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包括社区发展状况、社区人口密度和流动性、生活节奏、社区邻里关系等方面,通过实证调查总结了中小城市社区情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与大城市社区情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点和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影响社区情感的几个因素,研究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小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与途径。
单菁菁[2]2003年在《城市社区情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着重研究了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居民的社区情感及其影响因素,并尝试从“人”的角度、从城市居民的社区情感角度探讨新形式下我国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暨城市社区的发展与建没。文章分为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从分析社区概念入手,通过对人文区位论(Human Ecology)、人口组成论(Compositional Theory)、亚文化理论(Subcultural Theory)、社会体系论(SocialSystem)、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社会行动论(Social Action)、城市规划学(Urban Planning)等不同学术流派社区观的研究,以地域为标准,将社区概念分为地域性社区(territorial community)利非地域性的心理社区(non-territorial community orpsychological community),并从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研究。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城市社区情感研究的主要理论和观点,并就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问题提出叁组理论假使:城市社区及社区情感存在的假设,社区情感主要影响因素的假设和城市外来人口心理社区构建的假设。 第二部分:城市社区情感研究。作者运用贾诺威茨(M.Janowitz)的系统研究模式和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的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analysis),首先对城市居民心理社区、地域社区及其二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回顾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地域社区和心理社区的不同迭合程度及其适度分离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城市居民心理社区及社会支持网(supportivc social network)的存在,反驳了社会资本丧失论。文章进而分析了城市居民的地域社区情感及其影响因素,肯定了社区情感的存在,并认为它是联系社会群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纽带(ties)。作者发现影响人们社区情感的最终因素是社区满意度,因而对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及各种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通过相关分析(correlationanalysis)、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和因素推导模型(factot analysis)对这些因素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轻重缓急安排以及近期社区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第叁部分:中国城市社区建没的理性思考。作者首先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回顾了世界城市社区的发展以及城市社区理论思想的演变,总结了城市社区建设重心由“物”向“人”,由“管理”向“意义”(meaning),由物质领域向精神空间的发展方向,并对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社区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最后,作者在检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建设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社区提出建议,并倡导由下而上(公众参与)、上下结合(政府指导)的社区规划与建设方式。
孙璐[3]2013年在《我国城市社区情感建设的可能性及路径——基于社群主义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情感作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等的结合体,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维度,其与社群主义所期待的共同体在本质上是相契合的。我国传统的儒家"自我舍弃"理念以及现实社区中广泛存在的公共利益为社区情感建设提供了可能。在社区情感建设的过程中,须将社区共同体的观念植入现实社区生活的实践中,通过构建社区利益共同体、社区参与共同体、社区服务共同体和社区公共精神共同体,对社区情感建设的可能性进行现代转换,实现社区生活的"共同体化"。
郑莎莎[4]2017年在《“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与社区意识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在中国持续推进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目光锁定在“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与社区意识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是解释在“村改居”社区中居民如何在“亦城亦村”的生活空间结构下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对社区的情感状态又如何?本研究根据大量文献的梳理和CGSS2012(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问卷的认真筛选,将本研究中的社区意识定义为社区居民在行动上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情感上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社区意识的测量包括:社区参与、社区团结、邻里信任、邻里关怀、邻里帮助、社区认同、社区关怀、社区情感、社区意识总和。对社区意识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的概念之一是生活空间,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的广度和宽度,包括居住的空间大小,时间长短(居住空间),对于各种媒体的使用频度(信息空间)、各种空闲时从事的活动类型及强度(休闲空间)、社区交往中与邻居交往的频度和数量(社交空间)。本研究针对CGSS2012数据库中495份新近“村改居”居民问卷的统计研究发现,整体上社区居民生活空间与社区意识的关系是积极的。但是有两对消极的关系,其一是使用手机定制消息的频度越多,越倾向于不认同“社区在危难时会联合在一起”这种观点;其二是社区居民越频繁地参与文化活动(如看演出、展览等),居民对邻居的信任度越低。居住空间中,居住房屋的人均套内面积与社区情感中的社区关怀的认同度是一对积极的关系,即一个人居住的空间越大,他对社区的关怀氛围更认同。虽然家庭人均收入是本研究的控制变量,但由于家庭人均收入对社区意识来说是一个显着的消极的预测变量,因此重点关注了家庭经济可能通过对生活空间的影响间接影响居民的社区意识。根据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果然与社区交往空间的关系是消极的,与互联网媒体使用频率是积极的,进而降低了社区意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社区建设和管理者对于社区活动空间的建设和互动平台的开发要更加贴近居民的生活特征,多投入一些有利于社区居民日常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在“村改居”工程中,既要注重居民的具体居住空间需要,更要在一开始就对社区中的各种文化娱乐场所、体育休闲场所的建设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牧原[5]2012年在《基于社会依赖视角的社区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社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过程。在社区建设中,社区认同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随着单位制度的解体,过去单位包揽一切的现象已经消失,现在由社区承担社会职能。在这种大背景下,城市社区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学者们主要探讨的是社区认同的培育和建设,也包括一些社区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是从社会依赖视角出发,考察居民的社区认同,分析居民对社区的社会依赖程度对社区认同的影响。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3个类型社区(商品房型、单位型、传统型)进行了调查,5个社区的150名居民构成了调查样本。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居民的社会依赖状况进行了描述统计和分析,其次对居民的社区认同进行了描述统计和分析,最后将社会依赖作为本研究的自变量,探求其对城市居民社区认同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传统型社区居民对社区内的关系网依赖程度最高,其次是单位型社区居民,依赖度最低的是商品房型社区居民。在参与程度上,商品房型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强,而单位型社区和传统型社区居民的这方面意识较弱。在社区认同方面,传统型社区认同度最高,其次是商品房型社区,最低的是单位型社区。总体来看,居民在社区内的关系质量、对社区关系的依赖、对社区的情感依赖会影响社区认同,即关系质量越高、对社区关系的依赖度越高、社区情感依赖度越,社区认同度也就越高。
李鹏飞[6]2016年在《社区网格化管理背景下城市居民社区归属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治理的空前重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成为构筑我国宏观治理体系的重中之重,转变政府治理角色,实现政府与社会的通力合作是推进社会治理进程的方向。众所周知,基层社会是社会治理的根基,然而,处于转型期下的基层社会,计划经济体制所导致的路径依赖使得“后单位社会”下的基层社区建设困难重重,多元化价值观使得居民自治举步维艰,全面实现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挑战。为此,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渐在全国推广,这种新型社会治理创新体制不断跟进的背景下,探索城市行政社区自治的种种迷思,离不开城市社区归属的研究,具体来说,城市居民是否存有社区情感,若是有程度如何?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过程中,社区成员之间关系如何?是否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在日常交往中遵循着怎样的逻辑?这其中的具体经历和行动背后所蕴藏的结构性因素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对实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是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研究背景,选取长春市PY社区作为田野调查对象,来研究城市居民社区归属现状以及现状的成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PY社区成员的社区情感程度较高,但是成员在邻里关系总体上存在冷漠与碎片化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件分析,邻里关系在关系性质上,具有工具性强、情感模糊的性质,社区社团组织成员关系处于真空状态,而居民与网格长关系出现了一种新的特点,即两者关系发生转变,互相配合关系不断产生。其次,笔者运用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对上述社区归属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居民的社区情感产生于对社区物质条件的满足。在邻里冷漠关系成因的分析方面,笔者认为居民将邻里视为“陌生人”,运用陌生人的结构性交往规则,使邻里之间的冷漠关系得以生产与再生产。而居民与网格长关系的转变原因在于,社区网格化管理改变了居民与网格长交往中的资源与规则,通过日常的接触促使两者配合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最后,笔者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了社区治理的进程,但要突破“网格化”的瓶颈,笔者建议社区服务中心应重视社区归属的培育,将工作重心向建立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与情感倾斜,促使基层社会治理从网格长与居民的“协作”向居民之间的“合作”转变。
李涵[7]2006年在《中国社区及社区情感的历史追溯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在变迁,传统中国社会正大步地向现代社会迈进,作为社会的缩影,社区也必然地在同步的演变,这个演变就是从宗族到单位社区再到现代社区的过程。本文从纵向上阐述了社区发展的历史,旨在更深层次的探求社区的意义,以发挥这一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的重要作用。社区情感是社区的灵魂,没有情感的社区不能称其为社区,没有情感的社会也无法达到整合与稳定,本文从横向上对不同社区发展阶段社区情感的实证研究与介绍也正是希望从社区“人”的角度,从人们的社区情感的社会需求角度,为我国社区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及依据,从而通过社区内人与人的互动、社区与社区的互动来达到各社区的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进而用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宋贝[8]2013年在《农村社区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社区感是社区存在的灵魂,是影响社区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以云南省保山市的多民族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以多民族大学社区为比较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社区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农村社区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和总结,并将社区感与社区归属感、社区情感和社区社会认同感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区分;其次合理分析我国农村社区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特点,总结出农村社区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确定了宗教认同,文化认同,邻里关系,民族认同,社区归属感、社区参与等农村社区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农村社区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针对农村社区感的培育提出预测和建设性意见。通过对数据的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研究发现:(1)农村社区感不受民族界线的影响;(2)文化认同、宗教认同和农村社区感相关显着,且为正相关;(3)以利益为侧重点的社区参与和社区感呈显着相关;(4)农村社区感低于城市社区感,来自不同社区的居民社区感存在显着差异;(5)农村社区感不受社区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而受以邻里关系、社区归属、社区认同等为基础的社区人文主观情感因素的影响显着。
赵东霞[9]2010年在《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全面改革的系统工程,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会引导和推动着社区发展的实践朝着即定的方向前进。因此,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叁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社区建设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新思路、新目标。“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百姓为根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它明确了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首要和最重要的宗旨就是要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提高居民的满意度。社区建设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居民需不需要、满不满意为目标,以实现广大居民的全面发展为终点,这对于建设和发展更具有社会效益、更具有管理效率、更具有人性关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将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此形势下,针对社区居民满意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势必会成为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构建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遵循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国社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然而,目前有关社区居民满意度的探讨虽受到一些国内学者的关注,但对于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更多成果集中在和谐社区的理论与实证。可见,研究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不仅开阔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更为社区建设质量的整体评价提供了有效地工具,对于创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区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首先,本研究在系统的文献回顾基础上,借鉴Clark、顾客满意度理论和我国学者陈志霞、耿金花的研究成果界定了社区居民满意度的概念,并选择了其构成要素作为重要的研究变量,提出了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的研究模型和相应假设。模型包括叁个主要层面,即影响因素、整体满意度和情感因素,每个层面又包括若干维度。该模型主要研究各影响变量与整体满意度间的结构关系,及满意度与其结果变量情感间的关系。由于社会分化、社区分化导致现代社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社区,可能影响到满意度结构,因此,本文将其作为情景因素来考量影响满意度的结果。其次,本研究依据国内外的文献设计了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实证研究最终验证了相应假设,确立了社区居民满意度模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包括社区意识、居民生活性需求、居民感知、居民参与、居民期望、制度建设、服务质量、资源支持8个影响因素和忠诚、抱怨2个情感因素,它们与整体满意度具有基本显着的结构关系。而不同类型社区的居民满意度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再次,本研究基于社区居民满意度模型,构建了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共设8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以及69项具体标准。最后,应用实例分析方法检验了本研究成果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盘锦市双台子区建设街道五类社区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基于研究模型的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实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杨瑞[10]2015年在《社区微信订阅号对中青年群体社区情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将微信这一新媒体手段融入社区管理之中,探究社区微信订阅号对中青年群体社区情感的影响。本文采用控制实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谷世纪花园社区作为实验试点社区,面向社区居民开通并运营社区微信订阅号(红谷世纪花园)。在社区内采用分层抽样法挑选出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社区内不同人群进行深度访谈,展开研究。在对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的详细分析后,本文发现:社区微信订阅号与中青年群体社区情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最后,本文从社区微信运营推广的角度,从社区微信内容选取、内容编辑、后台互动等方面,对改善社区情感,推动智慧社区的发展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小城市社区情感研究[D]. 朱淋. 南京理工大学. 2010
[2]. 城市社区情感研究[D]. 单菁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3]. 我国城市社区情感建设的可能性及路径——基于社群主义视角的分析[J]. 孙璐. 城市问题. 2013
[4]. “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与社区意识的关系研究[D]. 郑莎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
[5]. 基于社会依赖视角的社区认同研究[D]. 牧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6]. 社区网格化管理背景下城市居民社区归属研究[D]. 李鹏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7]. 中国社区及社区情感的历史追溯与实证研究[D]. 李涵.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8]. 农村社区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D]. 宋贝. 中南民族大学. 2013
[9]. 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赵东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10
[10]. 社区微信订阅号对中青年群体社区情感的影响[D]. 杨瑞. 南昌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