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行为论文_江澜

导读:本文包含了品德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品德,亲子,方式,谦让,幼儿教育,家庭教育,传统文化。

品德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江澜[1](2019)在《母亲关爱教育、亲子冲突和小学生品德行为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山东省某小学四、五年级共250名小学生,考察其母亲关爱教育方式、亲子冲突和小学生品德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母亲的关爱教育方式与亲子冲突存在显着负相关,与小学生品德行为表现存在显着正相关;亲子冲突与小学生品德表现存在显着负相关;亲子冲突在母亲关爱教育方式和小学生品德行为表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的大小为0.083。结论:亲子冲突在母亲关爱教育方式和小学生品德行为表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母亲关爱教育行为的增加有利于减少亲子冲突,使小学生增加良好品德行为表现。(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9年33期)

曹建廷[2](2019)在《浅谈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表现与纠正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是指经常违反道德或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不良品德行为往往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前奏"和"信号"。中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旧思想意识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影响,以及家庭、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有:学生(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王玉琪[3](2019)在《新时代下幼儿品德行为的养成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这和幼师以及家长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有直接关联。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基本价值判断标准的产生,这些都需要幼师和家长进行积极正面的教育配合,要从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给予有效的引导。在幼儿园期间幼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方式,多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并且将积极正面的行为标准和品德灌输给幼儿。同时,家长也要密切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要将幼儿园期间学到的行为习惯在家庭环境内进行有效巩固与加强,以帮助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进一步养成。(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9年27期)

张婧[4](2019)在《“二孩”背景下如何培养幼儿分享与谦让的品德行为习惯》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孩"背景下如何培养幼儿分享与谦让的品德行为习惯是摆在幼儿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分享与谦让品德习惯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与他人合作相处的重要品行,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基于"二孩"背景如何培养幼儿分享与谦让习惯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潘世学[5](2019)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对道德行为准则的认识与理解,转化为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教师的教育与影响,必须通过学生内因而起作用。我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认识能力低的特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课堂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具体做法是:一、结合课堂教学通过一节课或者一次活动,要向学生讲清一个道理。首先要明确向学生讲清哪些道理,使学生提高哪些认识。因此,目的明确,主题突出(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23期)

苏艳红[6](2019)在《建构乐融融,合作美与共——浅谈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建构活动是幼儿喜爱的创造性游戏,幼儿在掌握一定建构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建构,在建构中学会和同伴一起分工、合作;参与建构辅助材料的制作,坚持地、有耐心地完成建构作品;特色亲子建构氛围乐融融;学会欣赏、评价自己及同伴的作品。在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品德,合作美美与共,真是美莫大焉!(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16期)

林婷[7](2019)在《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儿童品德行为的归因及疏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甚合理以及受外部复杂的教育环境影响等,部分家长束缚儿童的成长,这不但会给儿童的自我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家庭的团结和睦、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家长品德教育意识,转变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不断优化儿童外部的教育环境,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下半月)》期刊2019年04期)

覃雪姬[8](2018)在《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年级学生处于学龄前期,在品德行为方面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而行为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小学教育当中加以重视,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笔者通过本文介绍低年级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引导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对低年级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引导工作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教育》期刊2018年24期)

张光利[9](2018)在《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向心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让传统文化走入校园,深入课堂。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为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以文字作为立足点。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写字教学之中渗入传统文化精神,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本文来源于《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期刊2018年08期)

吴雪菡[10](2018)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与民族性——结合《礼记·儒行》谈谈先秦儒者的品德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本文来源于《人文天下》期刊2018年13期)

品德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是指经常违反道德或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不良品德行为往往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前奏"和"信号"。中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旧思想意识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影响,以及家庭、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有:学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品德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江澜.母亲关爱教育、亲子冲突和小学生品德行为的相关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

[2].曹建廷.浅谈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表现与纠正策略[J].甘肃教育.2019

[3].王玉琪.新时代下幼儿品德行为的养成路径探究[J].情感读本.2019

[4].张婧.“二孩”背景下如何培养幼儿分享与谦让的品德行为习惯[J].内蒙古教育.2019

[5].潘世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J].中华少年.2019

[6].苏艳红.建构乐融融,合作美与共——浅谈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J].才智.2019

[7].林婷.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儿童品德行为的归因及疏解[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

[8].覃雪姬.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J].中国农村教育.2018

[9].张光利.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

[10].吴雪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与民族性——结合《礼记·儒行》谈谈先秦儒者的品德行为[J].人文天下.2018

论文知识图

教练员的品德行为对运动员品德的...学生品德行为、身心健康与学习品...您通常怎样墙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教育学会、高教学会活动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实验学校与对照学校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实验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品德与行为习惯...

标签:;  ;  ;  ;  ;  ;  ;  

品德行为论文_江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