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学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膨胀,热学,力学性能,氧化铝,稀土,热障,强度。
热学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付立凡,谢春萍,刘新金,苏旭中[1](2019)在《聚酰亚胺阻燃织物的热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聚酰亚胺织物的阻燃性能,对聚酰亚胺短纤纯纺织物进行了极限氧指数、热防护(TPP)性能、热重-红外(TGA-FTIR)联用、烟密度以及锥形量热仪等火场热行为实验,同时与阻燃棉织物和芳纶ⅢA阻燃织物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织物中,聚酰亚胺织物的极限氧指数最大,TPP值稍低于芳纶ⅢA织物;热重-红外(TGA-FTIR)联用实验中,聚酰亚胺织物表现出极其优异的耐热性能,在528℃左右开始发生热解,800℃后依然保持60%左右的样品质量;烟密度实验中,聚酰亚胺织物的初始比光密度值最小,但生烟量较大;最后从锥形量热仪实验中总结出,聚酰亚胺织物在火场中耐热性能最好,热释放速率和总释放热最小,综合热学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毛纺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罗沙,柯艳国,田宇,李宾宾[2](2019)在《氧化铝填充量对盆式绝缘子用环氧复合材料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米Al2O3是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用环氧复合材料的关键无机填料,为探究微米Al2O3填充量对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用环氧复合材料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微米Al2O3填充量的环氧复合绝缘材料。通过测试试样的拉伸、弯曲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幵采用SEM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分析了试样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2O3填充量的增加,固化试样的拉伸、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增加。(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郭亚威,柴建龙,朱亚滨,魏孔芳,李淑芬[3](2019)在《MgAl_2O_4掺杂对ZTA-MgAl_2O_4复相陶瓷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l_2O_3、Zr O_2、MgO为初始粉末,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制备ZTA-MgAl_2O_4复相陶瓷,研究MgAl_2O_4掺杂对ZTA-MgAl_2O_4复相陶瓷微观结构,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TA-MgAl_2O_4复相陶瓷物相包括α-Al_2O_3、t-Zr O_2和MgAl_2O_4,烧结过程中MgO与Al_2O_3完全反应生成MgAl_2O_4;随MgAl_2O_4添加量增加,复相陶瓷Vickers硬度由21 GPa逐渐降低至17.5 GPa;而断裂韧性及抗弯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MgAl_2O_4添加量为15%(体积分数)时,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5 MPa·m~(1/2)和1 056 MPa;此外,相同测试温度下复相陶瓷热导率随MgAl_2O_4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如温度为50℃时复相陶瓷热导率由18.5 W/(m·K)逐渐降低到14.3 W/(m·K)。(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何端鹏,高鸿,张静静,吴杰,刘泊天[4](2019)在《氮化铝覆铜板在空间热场下热学性能的模拟仿真及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氮化铝(AlN)陶瓷具有高导热、高电阻率、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性,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性能陶瓷基板和封装的首选材料。本研究探讨了高性能陶瓷在空间电子系统的应用潜力,对AlN材料的基础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AlN陶瓷材料及其覆铜板的热传导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AlN材料及覆铜板的热特性,并通过仿真模拟对理论值进行了分析验证,最后探讨了AlN陶瓷覆铜板在空间热循环模拟环境下的热传导性能。结果表明AlN陶瓷的导热系数高达174.1W?m–1?K–1,覆铜板比纯氮化铝陶瓷具有更高的热扩散系数,而热特性的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最后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表明, AlN材料在温度循环环境下的热传导性能非常稳定。(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罗颐秀,王京阳[5](2019)在《稀土双硅酸盐热学性能的基因与协调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未来航空发动机先进技术中,以硅基陶瓷复合材料高温结构部件为基体,发展先进的多功能热障/环境障一体化涂层(TEBC)以实现有效防护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TEBC材料的发展和优化需满足低热导率(κ_L)和合适的热膨胀系数(CTE),以提高涂层体系的隔热性能,并降低热应力。因此,深入理解TEBC候选材料热传导和热膨胀行为的"基因"和协调机制是本领域的关键问题。采用第一性原理结合晶格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稀土双硅酸盐β-,γ-和δ-RE_2Si_2O_7(RE=Y,Gd,Tb,Dy,Ho,Er,Tm,Yb,Lu)多晶型材料的晶体结构、键合非均匀性、声子色散关系及非简谐性特征,计算了材料本征晶格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揭示了控制材料低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大小的"基因"。研究发现,RE_2Si_2O_7多晶型材料具有明显的低频光学-声学声子耦合效应,且低频声子较大的非简谐性是材料低热导率的根源。同时,晶格中Si—O—Si"桥"结构的线性或弯折形态导致了低频声子非简谐性的"正负"差异及体模量差异,是决定β-和γ-RE_2Si_2O_7热膨胀系数远低于δ-RE_2Si_2O_7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阐明了低频声子非简谐性的"大小"和"正负"特征对RE_2Si_2O_7多晶型材料热学性能协调机制的关键作用,为实现TEBC热学性能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材料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姜春萌,宫经伟,唐新军,蒋林华,朱鹏飞[6](2019)在《大体积混凝土低热水泥与普通水泥基胶凝材料热学及力学性能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胶凝材料水化热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因,工程中多采用低热水泥或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普通水泥基胶凝材料降低水化热,目前关于二者水化热降低机制及力学、热学综合性能的对比研究较少。系统测定不同粉煤灰、矿渣掺量下低热水泥和普通水泥基胶凝体系的水化热和抗压强度,对比分析二者在3、7d水化热条件下的热学、力学性能发展规律,建立热学、力学综合性能等值线图,为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相同3、7d水化热条件下,掺加掺合料的普通水泥基胶凝材料早期水化热及放热速率低于纯低热水泥,适用于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民建大体积混凝土;低热水泥最终水化热低,后期强度增长率大,适用于设计龄期较长的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根据温度控制或强度要求,通过综合性能等值线图,可直接确定水泥基胶凝材料的力学、热学最优性能及其组成,为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选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刘焕,刘晨光,杨冬燕,夏月,李玉红[7](2019)在《RE_2Ti_2O_7(RE=Gd,Y,Ho,Er)的结构、机械性能及热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和准谐近似的方法研究了一系列钛酸盐烧绿石,即RE_2Ti_2O_7(RE=Gd,Y,Ho,Er)的结构、机械性能及热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RE_2Ti_2O_7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剪切能力。并且,由于这些化合物的齐纳指数接近于1,可近似地看作各向同性材料。此外,计算得到的热膨胀系数在高温区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在500~1 500 K温度区间内,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0.4~13.1)×10~(-6)K~(-1)。基于Slack模型,我们还计算了这些材料的晶格热导率,当温度等于1 000 K时,这四种物质的热导率在区间(1.5~4.9)W·m~(-1)·K~(-1)内。(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吕佩,张春华,王云,李晨,何洪林[8](2019)在《磷酸二氢铵凝固浴对羽绒粉体/聚氨酯复合膜结构与热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研究了磷酸二氢铵溶液(ADP)凝固浴对不同比例的超细羽绒粉体(DP)/热塑性聚氨酯(PU)复合膜微观结构、力学性能、透湿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并与以水为凝固浴的DP/PU复合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DP有助于提高DP/PU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贺召宏,祝琳华[9](2019)在《NZP族陶瓷制备方法及其热学和力学性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NZP族陶瓷材料因其特殊的晶体骨架结构而具有超低热膨胀特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作为抗热震陶瓷极具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NZP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陶瓷烧结体的热膨胀特性和力学能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郭亚威[10](2019)在《不同掺杂相对Al_2O_3基复相陶瓷力学和热学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铝陶瓷凭借着熔点高、成本低、耐酸碱腐蚀及硬度大等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切削刀具、发动机等领域受到亲睐,但其弯曲强度(400-600MPa)和断裂韧性(3-4MPa·m~(1/2))较低,极大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目前,复合增韧已成为结构陶瓷材料改善韧性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相变增韧和颗粒增韧相结合的复合增韧方式改善陶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制备氧化铝基多元复相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热导仪等测试仪器,阿基米德排水法、单边切口梁法、叁点弯曲等测试方法,对复相陶瓷显微结构、力学及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掺杂物对复相陶瓷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ZrO_2增韧Al_2O_3复相陶瓷(ZTA),ZrO_2掺杂量达到20mol%时,其相对密度、断裂韧性、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8%、5.2MPa·m~(1/2)和910MPa;氧化锆晶粒的弥散强化和相变增韧是复相陶瓷力学性能获得提升的主要原因。SEM图像显示复相陶瓷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此外,随ZrO_2掺杂量增加,复相陶瓷热导率由21.7W/m·k(10mol%)逐渐降低至16.9W/m·k(25mol%),维氏硬度由21.5GPa(10mol%)降低至19.3GPa(25mol%)。对于MgAl_2O_4强化ZTA复相陶瓷,MgAl_2O_4的引入使复相陶瓷综合性能的获得提升。当MgAl_2O_4掺杂量达到15 v.%时,复相陶瓷相对密度、断裂韧性、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9.81%、8.56MPa·m~(1/2)和1056MPa。断裂韧性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归因于断裂模式的转变。此外,随着MgAl_2O_4掺杂量由15 v.%增加到30 v.%,复相陶瓷热导率由18W/m·k逐渐降低至14.2W/m·k,维氏硬度由19.1GPa降低至17.5GPa。对于微米级碳化钛硬质颗粒(TiC_m)强化ZTA复相陶瓷,断裂韧性随TiC_m掺杂量的增加由4.63 MPa·m~(1/2)(10 v.%)逐渐增加到6.41 MPa·m~(1/2)(25v.%),弯曲强度可达到750MPa;断裂韧性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归因于高模量TiC颗粒与裂纹的相互作用,包括裂纹的弯曲、偏转及侨联。掺杂相同比例的纳米碳化钛颗粒(TiC_n),复相陶瓷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最高仅可达到4.11 MPa·m~(1/2)和400MPa;SEM图像显示其表面团聚严重。此外,随TiC_m掺杂量增加,复相陶瓷热导率由16.85W/m·k(10 v.%)逐渐降低至12.63W/m·k(25 v.%)。对于微米级碳化锆硬质颗粒(ZrC_m)强化ZTA复相陶瓷,当ZrC_m含量达到25v.%时,其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61MPa·m~(1/2)和874.8MPa;掺杂相同比例的纳米碳化锆颗粒(ZrC_n),复相陶瓷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最高可达到6.71MPa·m~(1/2)、723MPa。这是由于纳米颗粒尺寸较小,在基体中引入的残余应力将不足以诱发类马氏体相变即其对马氏体相变的促进作用小于抑制作用,导致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大幅下降。此外,随着ZrC_m掺杂量增加,复相陶瓷维氏硬度由17.3GPa(10 v.%)逐渐降低至16.69GPa(25 v.%)。(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热学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米Al2O3是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用环氧复合材料的关键无机填料,为探究微米Al2O3填充量对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用环氧复合材料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微米Al2O3填充量的环氧复合绝缘材料。通过测试试样的拉伸、弯曲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幵采用SEM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分析了试样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2O3填充量的增加,固化试样的拉伸、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学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付立凡,谢春萍,刘新金,苏旭中.聚酰亚胺阻燃织物的热学性能[J].毛纺科技.2019
[2].罗沙,柯艳国,田宇,李宾宾.氧化铝填充量对盆式绝缘子用环氧复合材料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J].当代化工.2019
[3].郭亚威,柴建龙,朱亚滨,魏孔芳,李淑芬.MgAl_2O_4掺杂对ZTA-MgAl_2O_4复相陶瓷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9
[4].何端鹏,高鸿,张静静,吴杰,刘泊天.氮化铝覆铜板在空间热场下热学性能的模拟仿真及实验验证[J].无机材料学报.2019
[5].罗颐秀,王京阳.稀土双硅酸盐热学性能的基因与协调机制[J].中国材料进展.2019
[6].姜春萌,宫经伟,唐新军,蒋林华,朱鹏飞.大体积混凝土低热水泥与普通水泥基胶凝材料热学及力学性能对比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9
[7].刘焕,刘晨光,杨冬燕,夏月,李玉红.RE_2Ti_2O_7(RE=Gd,Y,Ho,Er)的结构、机械性能及热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9
[8].吕佩,张春华,王云,李晨,何洪林.磷酸二氢铵凝固浴对羽绒粉体/聚氨酯复合膜结构与热学性能的影响[J].上海纺织科技.2019
[9].贺召宏,祝琳华.NZP族陶瓷制备方法及其热学和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9
[10].郭亚威.不同掺杂相对Al_2O_3基复相陶瓷力学和热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