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蔬菜论文_刘国琴,刘杨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菜类蔬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菜,蔬菜,大白菜,根肿病,菜薹,蜡质,甘蓝。

白菜类蔬菜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琴,刘杨[1](2019)在《白菜类蔬菜根肿病发生及绿色防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菜类根肿病俗称"根癌",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病害,近年来在国内发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白菜类蔬菜重要的病虫害之一,病害发生后可使产量和品质下降,产量损失达到20%~30%,严重的地块达到60%以上。发病症状根肿病主要侵染白菜类蔬菜地下根部,被害部位根肿大成瘤状,多发生在主根和侧根上,大的比拳头还大,小的如黄豆粒。肿瘤初期(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9年15期)

范伟强,黄志银,李梅,张红,王超楠[2](2019)在《白菜类蔬菜杂交制种新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白菜类蔬菜杂交制种工作不断出现新的问题。笔者就在实践中遇到的较突出的问题,总结归纳了叁个方面,并提出新的方向,来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白菜类蔬菜杂交制种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1期)

王灿洁[3](2018)在《白菜类蔬菜蜡质基因和红色基因的遗传克隆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白菜(Brassica rapa L.var.communis)和红菜薹(Brassica rapa L.var.purpurea)均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作物。作为叶用和薹用蔬菜,其植物组织(叶片和薹茎)表皮蜡质性状是一种重要商品性状,挖掘控制蜡质的相关基因对其分子机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和理论价值。另外,红菜薹起源我国,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而植物中天然的花青素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抑制癌细胞、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开展红菜薹中花青素苷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遗传、基因克隆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综上所述,以普通白菜(青梗菜)和红菜薹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普通白菜(青梗菜)和红菜薹的表皮蜡质性状、红菜薹的红色性状,开展3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基因克隆以及分子机理研究,对于促进白菜类蔬菜的品质育种,探究组织表皮蜡质和花青素合成代谢分子机理,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课题主要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普通白菜(青梗菜)蜡质基因的克隆和相关分析;第二部分为红菜薹蜡质基因的克隆和相关分析;第叁部分为红菜薹红色性状pur07基因的克隆和相关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蜡质缺失体的表型分析和遗传规律分析无蜡质突变体普通白菜自交不亲和系13S126和红菜薹3号均具有叶片和薹茎光亮的特点,同时叶片表面和薹茎表面的蜡质晶体缺失严重。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两个蜡质突变体的叶片和薹茎表面蜡质结晶显着减少。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两个突变体的薹茎片角质层厚度明显增厚,同时自交系13S126叶片的角质层厚度也有所增厚。生理实验表明两个蜡质突变体的细胞通透性都有所增高。GC-MS测定显示自交系13S126蜡质缺失成分包括烷烃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和蜡脂,而无蜡质红菜薹3号蜡质缺失成分主要是初级醇类。以无蜡质自交系13S126和有蜡质自交系13S106为亲本构建F1代和F2代,其中F1代群体叶面均覆盖有蜡质,F2代群体中有蜡质和无蜡质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推测自交系13S126蜡质缺失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2.普通白菜中蜡质基因Br CER1的同源克隆和群体验证在同源克隆技术基础上,克隆Br CER1基因,该基因是CER1的同源基因。通过序列比对发现Brcer1基因在无蜡质自交系13S126存在39-bp的序列丢失。同时,在一个F2群体(488个单株)中,根据丢失区域开发的基因特异引物显示与无蜡质性状单株共分离。因此将Br CER1基因作为控制自交系13S106蜡质性状的候选基因。Br CER1基因的表达量在无蜡质自交系13S126下降。3.红菜薹中蜡质基因Br CER4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利用遗传方法成功将红菜薹3号无蜡质定位于1号染色体的标记M69和M87之间,两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272.3 kb,该定位区间内有两个与蜡质合成相关的基因,Bra011487和Bra011470。通过序列比对发现,CER4同源基因-Bra011470(Br CER4)在无蜡质红菜薹3号中存在39bp序列丢失,同时据此所开发的标记与无蜡质重组单株(34株)共分离。因此将Br CER4基因作为红菜薹中蜡质性状的候选基因。4.Br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和转录本分析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实验对Br 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Br 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两个突变体中下降。同时对转录本序列的分析发现,Brcer1基因在无蜡质自交系13S126中有2个转录本,存在选择性剪切;而Brcer4基因在无蜡质红菜薹3号中也存在选择性剪切,有4个转录本。因此推测Brcer1基因和Brcer4基因中分别存在的39bp序列丢失引起m RNA的选择性剪切是导致普通白菜自交系13S126和红菜薹3号的无蜡质表型原因。5.Brcer1基因和Brcer4基因在普通白菜和红菜薹种质资源中的分布在Brcer1基因和Brcer4基因中39bp序列丢失区域分别开发基因特异标记Gene-s1和Gene-s4对无蜡质普通白菜和无蜡质红菜薹种质资源的扩增表明,Brcer1基因只控制一部分普通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无蜡质表型,而Brcer4基因只控制本研究中收集的红菜薹自交系的无蜡质表型。6.逆境条件下Br 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变化通过对有蜡质普通白菜自交不亲和系13S106和有蜡质红菜薹D×W进行干旱、冷害和盐害处理,结果表明在Br 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表达量的变化也不尽相同。在干旱处理下下,普通白菜中Br CER1基因表达量在处理后24h最高,而红菜薹中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是在处理后的48h;在冷害处理下,普通白菜中Br CER1基因在处理后6h达到最高表达量,而红菜薹中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是在处理后12h;在盐害处理条件下,普通白菜中Br CER1基因表达量最高也是在处理后的6h,而红菜薹中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则是在处理后24h;7.红菜薹中红色基因pur07的精细定位和相关分析在前人对红色基因pur07初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分子标记和候选基因分析,将存在序列差异的Bra004162作为候选基因,该基因与MYB90同源。在红色植株的启动子区域存在5,409bp的序列插入,同时在第叁个外显子上存在一个碱基的替换(G替换为A)引起一个氨基酸的改变(G变为D)。依据SNP差异开发的CAPS标记pur07-1显示与绿色性状(145株)共分离。此外pur07基因的表达量在红色植株中上调。56-4分离群体(F2:3代)中表型为深红(H)的红色植株中花青素含量大小依次为:薹茎>叶>蕾>角果;表型为浅红(M)的红色植株中花青素含量的大小依次为:茎>叶。其中深红(H)的薹茎含量最高,达到8.5mg/g,含量最低的部位是浅红(M)的叶,不足1mg/g。(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德双,张凤兰,石振宇,余阳俊,赵岫云[4](2018)在《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技术的新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废旧的彩钢板搭建阳畦、播种萌动种子、改进育苗和浇水方式、利用小麦联合收割机在制种田机器脱粒等均能简化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技术,省工省力效果好,有条件的制种基地可以逐渐推广。在十字花科杂交种子生产中,制种公司和科研单位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农村从事制种生产的年轻人逐渐减少、制种户年龄结构严重老龄化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制种产业能否良性循环发展。日益老龄化的制种户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差,而省工省时、简单易行的技术更容易被制种户(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8年01期)

范伟强[5](2017)在《叁种白菜类蔬菜作物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创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丰富和改进白菜类蔬菜作物复等位基因遗传的雄性不育系,以稳定遗传的紫菜薹、小菘菜以及蕾用菜叁种白菜类蔬菜作物优良自交系为亲本,采用定向转育方法选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利用不育系试配杂交组合,筛选优异杂交种。主要结果如下:1.以小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的雄性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定向转育方法,向紫菜薹'湘红1号'自交系中转育核不育基因,在前期已完成2个世代回交转育的基础上,完成了4代回交转育工作,经鉴定达到了饱和回交的效果。回交后代材料经自交、兄妹交及测交鉴定,配制成了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育成的紫菜薹核不育系'GMS_(Z5)'的园艺学性状与轮回亲本'湘红1号'自交系相近,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了 100%。利用'GMS_(Z5)'为母本,与5个紫菜苔优良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以'靓红6号'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优异组合'ZH2'。2.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奶白菜雄性不育系'06SX110'为不育源,向蕾用菜'Y01'自交系中转育核不育基因,在前期已完成2代回交转育的基础上,完成了4个回交世代的定向转育,经鉴定达到了饱和回交的效果。回交后代材料经自交、兄妹交及测交鉴定,配制成了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其园艺学性状与蕾用菜转育品系'Y01'自交系相近。3.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奶白菜雄性不育系'06SX110'为不育源,向已完成2个世代回交转育的小菘菜自交系'A02'中继续转育核不育基因,完成了 4个回交世代的定向转育,经鉴定达到了饱和回交的效果。经自交、兄妹交及测交鉴定,配成了园艺学性状与小菘菜自交系'A02'相近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张明科,赵利民[6](2017)在《白菜类蔬菜害虫六斑菜蝽的危害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田间观察及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六斑菜蝽是造成白菜类蔬菜露地育苗期间叶面白斑和孔洞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六斑菜蝽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在白菜类蔬菜上的危害症状,并阐述一系列防治措施,如农业防治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药剂防治措施等。(本文来源于《蔬菜》期刊2017年04期)

张德双,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7](2017)在《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主要育苗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占地时间短,种子产量高。农户利用自建的育苗设施制种,成本投入减少,管理上省工,制种效益好。但要注意小株采种的适用范围和采用合适的育苗方式。高质量商品种子可以提升蔬菜品种的潜能与竞争力,是保持品种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白菜类蔬菜(大白菜、小白菜)杂种一代推广面积的增加,大田种子用种量也随之猛增。大白菜、(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7年01期)

陈茂春[8](2016)在《白菜类蔬菜主要病害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菜类蔬菜包括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类、红菜类等,其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炭疽病、菌核病、黑腐病、白斑病和黑斑病等。一、霜霉病。俗称黄炸叶、霜叶、龙头拐等。此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苗期和包心期发病重。叶片发病后呈黄褐色角斑,叶背面产生白色稀疏霉层,最后叶片干枯变为褐色。花梗与种荚发病,则肥肿畸形,潮湿时病部表面出现白霉。冷凉高湿、天气阴晴交替时,易发生流行。防治方法:(1)(本文来源于《山东农药信息》期刊2016年05期)

[9](2016)在《中国农科院破解白菜和甘蓝类蔬菜驯化的秘密》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菜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蔬菜作物。蔬菜作物中,大白菜是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年种植面积达3900万亩,产量198万吨,超过我国蔬菜总种植面积的13%,总产量的近20%,在保障蔬菜供应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白菜和甘蓝类蔬菜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两类蔬菜发展到现在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类型,并且原本看起来并没有联系的两个物种,却都能形成叶球或者膨大根(茎)这样非常相似的性状。为(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6年19期)

[10](2016)在《研究人员确定白菜和甘蓝类蔬菜叶球形成和根(茎)膨大相关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菜和甘蓝类蔬菜是我国人民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其类型丰富多样。白菜类常见的有大白菜、小白菜、芜菁、菜心、紫菜薹、乌菜、乌塌菜和薹菜,此外还有日本的水菜、小菘菜,欧洲的意大利菜心等。而甘蓝类常见的蔬菜则包括结球甘蓝、苤蓝、羽衣甘蓝、芥兰、花椰菜、青花菜、孢子甘蓝等。此外,在500年前中国人将白菜驯化出结球大白菜,欧洲人将甘蓝驯化出结球甘蓝;2 000年前欧洲人将白菜驯化出根膨大的芜菁,500年前又将甘蓝驯化出茎膨大的苤蓝。这2个物种为什么能被驯化出如此多(本文来源于《蔬菜》期刊2016年09期)

白菜类蔬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白菜类蔬菜杂交制种工作不断出现新的问题。笔者就在实践中遇到的较突出的问题,总结归纳了叁个方面,并提出新的方向,来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白菜类蔬菜杂交制种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菜类蔬菜论文参考文献

[1].刘国琴,刘杨.白菜类蔬菜根肿病发生及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知识.2019

[2].范伟强,黄志银,李梅,张红,王超楠.白菜类蔬菜杂交制种新方向[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王灿洁.白菜类蔬菜蜡质基因和红色基因的遗传克隆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

[4].张德双,张凤兰,石振宇,余阳俊,赵岫云.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技术的新改进[J].中国蔬菜.2018

[5].范伟强.叁种白菜类蔬菜作物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创制[D].沈阳农业大学.2017

[6].张明科,赵利民.白菜类蔬菜害虫六斑菜蝽的危害及防治[J].蔬菜.2017

[7].张德双,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主要育苗方式[J].中国蔬菜.2017

[8].陈茂春.白菜类蔬菜主要病害的防治[J].山东农药信息.2016

[9]..中国农科院破解白菜和甘蓝类蔬菜驯化的秘密[J].现代食品.2016

[10]..研究人员确定白菜和甘蓝类蔬菜叶球形成和根(茎)膨大相关基因[J].蔬菜.2016

论文知识图

2006—2009年农药残留超标率Fi...李家文30份白菜类蔬菜和10份白菜型油菜...白菜类蔬菜种间硫代葡萄糖苷含...白菜类蔬菜16个样品的AFLP白菜类蔬菜AFLP标记聚类分析图...

标签:;  ;  ;  ;  ;  ;  ;  

白菜类蔬菜论文_刘国琴,刘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