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靶点论文-记者,黄辛

药物靶点论文-记者,黄辛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物靶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病毒感染,药物靶点,巨噬细胞,脱氢胆固醇,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分子细胞,信号通路,免疫,红艳

药物靶点论文文献综述

,黄辛[1](2020)在《科学家发现机体抗病毒感染新型药物靶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黄辛)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红艳研究组与上海大学魏滨(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原研究员)实验室合作,发现细胞内的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7)下调机体先天免疫抗病毒感染的功能与机制,阻断其活性可显着增强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20-01-03)

林滨霞,耿挺[2](2019)在《机体抗病毒感染新型药物靶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 林滨霞 耿挺)病毒感染人体如同外星体入侵我们的家园地球,对这些“破坏力极强”的入侵者来说,地球如何加强“防御”和“军队建设”来保护人类的家园,一直是科学家和大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可能会引起机体(本文来源于《上海科技报》期刊2019-12-27)

刘金宜,任利文,李莎,唐琴,李婉[3](2019)在《肿瘤免疫和代谢药物靶点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其中,肿瘤免疫微环境和肿瘤代谢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起着重要作用。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或使免疫正常化从而起到杀伤或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肿瘤免疫疗法已在多种实体瘤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针对肿瘤的免疫治疗取得了一些显着的进展。Warburg效应表明肿瘤细胞主要通过有氧糖酵解获取能量,肿瘤中能量代谢发生异常,肿瘤微环境会诱发肿瘤细胞代谢发生重编程。因此,靶向肿瘤代谢对肿瘤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肿瘤免疫和肿瘤代谢的主要药物靶点及其相关药物研发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本报,傅苏颖[4](2019)在《抗体药物靶点涵盖多个重磅品种 百奥泰科创板申请获问询》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奥泰”)的科创板上市进程进入“已问询”状态。百奥泰是继泽璟制药后第二家选取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为核心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百奥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开(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9-08-13)

张宝月,刘艾林,杜冠华[5](2019)在《能量代谢紊乱对疾病的影响及其潜在药物靶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养物质利用障碍和线粒体损伤导致的细胞能量代谢紊乱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了解能量代谢对疾病的影响将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可能通过改善能量代谢途径延缓疾病进程或者达到治愈的目的。本文主要综述了常见的能量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异常的能量代谢现象,并总结了可能用于新药发现的相关靶点和机制,以及目前在研的通过改善能量代谢缓解疾病进程的新策略。(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照云,黄兴,周立华,刘庆乐,张翠萍[6](2019)在《麝香通心滴丸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麝香通心滴丸的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降低炎性因子、改善内皮功能、抗凋亡、抑制RAAS系统、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纤维化,其药物作用靶点主要是e NOS、MicroRNAs、P13K/Akt、Lp-PLA2。中医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特色治疗方式,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对麝香通心滴丸防治冠心病的机制和药物作用靶点研究不断增加,但因中医药研究技术有限,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导致其机制和药物靶点的精准研究受到较大限制。另一方面,麝香通心滴丸的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靶点进一步研究是建立在冠心病机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伴随着冠心病机制和相关药物靶点进一步研究,麝香通心滴丸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全面。(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9年07期)

马军[7](2019)在《生物功能簇及其在药物靶点和敏感性标记物筛选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细胞或者正常组织中的细胞功能大多以高度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其潜在的普遍规律可以通过网络生物学的方法得到阐明。相互作用或调控网络的模块化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潜在的致病分子网络机制。网络生物学在系统水平上提供了一个了解每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其与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方法。同时,网络生物学可用于预测转录本(Isoforms)或基因功能;与疾病相关基因以及药物药理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从而用于发现人类疾病的潜在原因并提供有效的治疗途径。第一部分中,四种模块检测算法系统地研究了基于细胞的蛋白质相互用(PPI)网络的聚类。随后使用模块对最短路径和扩散相关性两种靶点基因预测算法经行优化,从而比较模块检测算法鉴定功能集群的能力。此外,通过模块中扰动基因的比例预测候选抗乳腺癌药物并用ClinicalTrials.gov中的病例和文献证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四种模块检测算法中,Walktrap(CW)聚类算法在比较研究中达到了最佳性能。第二部分中,用Broad-Novartis 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CCLE)和The Genentech Cell Line Screening Initiative(gCSI)大型数据集的乳腺癌细胞系RNA-seq谱分别计算每对转录本之间的共表达,再利用meta分析框架来建立可信度高的乳腺癌类型特异性转录本共表达(BCIC)网络。然后,通过保留BCIC网络中与成瘤相关的转录本以及与其直接链接的转录本进而构建成瘤相关的直接(HRD)网络。接下来,我们探索了转录本生物标志物与HRD网络功能簇之间的关联。通过功能簇分析鉴定了关键的转录本水平的药物敏感性生物标志物,并通过将转录本表达谱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的乳腺癌临床信息相结合来进一步阐明药物敏感性标记物的表达量对临床治疗的影响。第叁部分,“最短路径”药物靶标排序方法将乳腺癌类型特异性转录本共表达网络与CMap数据库中的MCF7细胞系中的基因扰动特征整合用以鉴定靶点主转录本。在用白血病癌症网络和HL-60细胞系中药物的差异表达数据来测试靶点主转录本算法的可靠性。接着用药物基因组数据集,蛋白质组学数据和APPRIS及STRING数据集定义的主要转录本,进一步分析了每个多转录本基因的靶点主转录本的特性。然后,基于共表达网络中的表达数据和拓扑特征测试DNMT1,MGEA5和P4HB4靶点基因的靶点主转录本。这些转录本是非APPRIS注释的主转录本。最后,通过计算机对接模拟了MGEA5的靶点主转录本翻译后蛋白对链脲佐菌素的亲和能力。本实验通过研究转录本水平的药物靶点为更有效药物靶向治疗铺平道路。第四部分中,通过对CCLE和gCSI数据库的RNA-seq表达数据应用meta分析框架来建立四种癌症的转录本水平的共表达网络,进而鉴定多转录本基因(MIG)的高链接度转录本(HDI)。然后,将HDI与蛋白质组学数据鉴定的转录本以及癌症的预后和药物敏感性预测证据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各种癌症类型细胞系中相同基因的HDI和非HDI(nHDI)的表达水平和药物反应之间的关联。这些结果表明,转录本共表达网络鉴定了每个多转录本基因的HDI和基于癌症类型的HDI具有复杂的性质,并显示了HDI可以作为癌症治疗的新治疗靶标的潜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班娟娟[8](2019)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成国人重大健康威胁》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肝已经成为被严重低估的重大健康威胁,脂肪肝除了会引发肝脏严重病变乃至癌化之外,还可能引发心血管及代谢疾病,或者加快它们的病程。而国内约有近1/3的人群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这是《经济参考报》近日在第五届武汉肝脏代谢与心血管疾病国际学术会议(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9-05-31)

薛文池,李笑,曹顺道,王泽茜,贺春霞[9](2019)在《Hsp90作为肿瘤或癌症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热休克蛋白90 (Heat shock protein 90, HSP90)是在遗传上有高度保守的HSP成员之一。Hsp90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在其底物蛋白进行正确折迭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研究发现, HSP90的底物蛋白在肿瘤中存在高表达,如C-Met, AKT等, HSP90与肿瘤细胞的一系列生物学行为有密切的联系,进而成为开发肿瘤药物的新型靶点。因此对Hsp90的深入研究,可以促进对肿瘤的进一步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5期)

许鑫锋[10](2019)在《HSF1作为HIV潜伏感染激活剂药物靶点确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成功应用于艾滋病患者,有效的控制患者体内HIV病毒,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然而患者体内由于HIV病毒潜伏储存库的存在而需要终生服药。当前对于如何清除HIV潜伏病毒库的策略主要是“Shock and Kill”,即激活HIV潜伏感染,再应用HAART药物或者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等方法清除活化的潜伏病毒库,最终达到HIV功能性治愈的目的,使患者不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而维持HIV病毒不反弹。目前针对HIV潜伏库的形成和持续存在机制研究,开发了通过不同通路重新活化HIV潜伏感染细胞的激活剂。尽管少数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但也存在着无法减少HIV潜伏库大小、特异性差和毒副作用大等缺陷。因此,新的HIV潜伏激活靶点的研究,进而开发新型潜伏激活剂的策略是未来HIV潜伏激活方面的研究热点。热休克因子(Heatshockfactor,HSF)是热休克反应中的关键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在非应激状态下,HSF1主要是以无活性的单体形式存在。当受到刺激时,HSF1形成有活性的叁聚体形式进入细胞核,同时发生各种修饰。我们前期研究发现,HSF1可能是潜伏HIV激活过程中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基于此靶点的药物有可能成为新型的HIV潜伏感染激活剂。此前研究使用的药物成药性低且具有一定毒副作用,可能是靶点选择性不高的原因。因此本课题旨在确证HSF1为新型HIV潜伏感染激活剂的药物作用靶点,并为下一步开发出作用于HSF1的安全高效的新型潜伏感染激活剂提供理论基础。本课题首先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敲除HSF1的HIV潜伏感染细胞模型,应用经典潜伏感染激活剂和已报道的通过活化HSF1蛋白而促进HIV潜伏激活的药物,作用于未敲除细胞和敲除HSF1的细胞,随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蛋白印迹等方法验证敲除了 HSF1蛋白后,经典潜伏感染激活剂并不会显着下调HIV潜伏感染水平,而通过活化HSF1而激活HIV潜伏感染的药物其HIV潜伏激活能力明显下调。为探究这一现象,我们构建了 HSE驱动的Luciferase-HSE质粒,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式整合到HEK-293T细胞中,构建了稳定表达Luciferase-HSE的HEK-293TLuciferase细胞。再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该细胞的HSFI基因进行敲除,筛选得到了敲除HSF1的HEK-293TLuciferase细胞。利用上述药物处理细胞,比较其Luciferase变化比率,相较于未敲除HSF1细胞,经典HIV潜伏激活剂在敲除HSF1的细胞的Luciferase 比率在同一浓度下有下调,而通过HSF1激活潜伏HIV的潜伏激活剂其Luciferase反而增加。表明HSF1是潜伏激活剂激活潜伏HIV的机制之一,但细胞内仍有其他因子可替代HSFI作用于HSE从而发挥潜伏HIV激活的作用。为了探究HSF1的替代蛋白,我们检测了与其相关的PARP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蛋白,检验了 PARP1激活潜伏HIV的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了 H2O2诱导的DNA损伤可以激活潜伏HIV,而应用PARP1抑制剂后,其激活水平下降,同时H202无法下调敲除HSF1 的 HEK-293T-HSELuciferase细胞的 Luciferase强度。因此,PARP1 可能作为HIV潜伏细胞中HSF1的替代蛋白。综上所述,HSF1可作为新型HIV潜伏感染激活剂研究的药物靶点,为下一步开发以HSF1为靶点的特异性潜伏激活剂提供理论依据,期望发现的化合物能清除HIV潜伏感染库,为最终实现功能性治愈提供新的药物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3)

药物靶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通讯员 林滨霞 耿挺)病毒感染人体如同外星体入侵我们的家园地球,对这些“破坏力极强”的入侵者来说,地球如何加强“防御”和“军队建设”来保护人类的家园,一直是科学家和大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可能会引起机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物靶点论文参考文献

[1].,黄辛.科学家发现机体抗病毒感染新型药物靶点[N].中国科学报.2020

[2].林滨霞,耿挺.机体抗病毒感染新型药物靶点[N].上海科技报.2019

[3].刘金宜,任利文,李莎,唐琴,李婉.肿瘤免疫和代谢药物靶点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9

[4].本报,傅苏颖.抗体药物靶点涵盖多个重磅品种百奥泰科创板申请获问询[N].中国证券报.2019

[5].张宝月,刘艾林,杜冠华.能量代谢紊乱对疾病的影响及其潜在药物靶点[J].药学学报.2019

[6].陈照云,黄兴,周立华,刘庆乐,张翠萍.麝香通心滴丸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9

[7].马军.生物功能簇及其在药物靶点和敏感性标记物筛选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班娟娟.非酒精性脂肪肝成国人重大健康威胁[N].经济参考报.2019

[9].薛文池,李笑,曹顺道,王泽茜,贺春霞.Hsp90作为肿瘤或癌症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J].科技视界.2019

[10].许鑫锋.HSF1作为HIV潜伏感染激活剂药物靶点确证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标签:;  ;  ;  ;  ;  ;  ;  ;  ;  ;  

药物靶点论文-记者,黄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