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率论文_严先溥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费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居民消费,收入,模型,述评,经济结构,分解,不平等。

消费率论文文献综述

严先溥[1](2019)在《基于中外居民消费率挖掘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居民消费率为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居民消费率较低。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大,消费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深层次原因,多角度挖掘居民消费潜力,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率,促进消费稳步增长,将国内消费市场做大做强。(本文来源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贾小芳,王志宏,张兵,李天童,王惠君[2](2019)在《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其购买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其购买行为。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有完整人口学特征和包装食品消费调查资料的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包装食品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对营养成分表的关注情况。结果 2015年我国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为29.5%,且随年龄增长,消费率呈下降趋势(P<0.0001),女性消费率显着高于男性(P<0.0001)。其中,有50.2%的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关注营养成分表,并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P均<0.05)。关注营养成分表的包装食品消费者对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知晓率均约达98%,且对能量的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081)。知晓营养成分表中不同成分的包装食品消费者对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关注率分别为89.2%、92.1%、92.4%、90.3%和86.6%,但未发现年龄和性别差异。此外,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不关注营养成分表的前叁位因素分别是:不理解营养成分表的含义(29.7%)、没注意到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26.8%)及平时很少购买包装食品(17.6%),不同年龄和性别组有类似的发现。结论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仅约1/2消费者关注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脂肪的关注率最高。我国需加强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宣传与解释,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尹向飞,周翔[3](2019)在《收入群体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率变动分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收入群体视角,利用结构分解方法,将总消费率分解为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等七个效应,并对2010-2016年CFPS城镇居民家庭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不管基于全国数据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绝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都大于0;同时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效应是抑制总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第二,不管基于全国数据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绝大多数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变动效应为负。第叁,不管从平均来看,还是从不同年份来看,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群体组内消费率变动效应大多数为正,而高收入群体大多数为负。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制定收入分配政策以促进消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消费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马俊炯,尹力[4](2019)在《从提高居民消费率视角探析需求结构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减速换档"的转型期,消费需求作为社会生产的最终目标,无疑将在转型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6.2%,由于贡献率数据具有被动式变化的特点,所以仅凭消费贡献率高就断言需求结构转型的乐观看法并不准确。以消费率作为表征需求结构的重要指标来看,我国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显着低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其他经济体,消费率整体趋于下降的态势已经成为经济提速的掣肘。展望未来,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如何提高消费率仍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除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实现居民消费率的稳步提高,需求结构转型依然任重道远。(本文来源于《中国国情国力》期刊2019年09期)

冯娟[5](2019)在《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构建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最终消费率的影响计量模型,运用我国1998~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全国层面、分区域层面最终消费函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一是人口结构因素对最终消费率有着显着的影响,其中,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最终消费率之间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二是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省份,其消费率越低,这部分地反映了消费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稳定性检验,发现抚养比和经济发展程度对最终消费率的影响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但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流动和人口政策的影响,中部地区少儿和老年抚养比不显着、西部地区老年抚养比不显着。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应从鼓励生育、银发产业、公共投资的角度,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同步增长。(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价》期刊2019年08期)

赵鑫铖[6](2019)在《中国消费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率持续走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隐患。阐述了各种因素对消费率的影响机理,运用我国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最终消费率随人均GDP的演变符合消费率U型曲线规律,消费率在2010年到达消费率U型曲线的最低点,2010年后我国消费率呈回升态势;劳动收入份额和贸易依存度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分别上升0.2920个百分点和下降0.2014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每扩大1个单位最终消费率下降2.9920个百分点;人口结构变化对最终消费率的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管理现代化》期刊2019年04期)

易行健,肖琪[7](2019)在《收入不平等与居民消费率的非线性关系——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51个国家1960—2017年的跨国数据构建了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对收入不平等与居民消费率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与居民消费率整体呈"倒U型"关系,但这一关系只在发展中国家成立,发达国家中这一关系并不显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发达国家促进居民消费,而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所带来的效应不显着。另外,消费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民生性财政支出和国家的系统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消费。(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喜[8](2019)在《创新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率增长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此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扩张。文章从创新视角下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上分析,并选取了流通业与消费水平的指标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多年的消费数据,利用DEA模型进行有效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流通业技术扩散与组织创新对消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12期)

韩雷,彭家欣[9](2019)在《提升中国居民消费率:系统工程而非重点工程——一个基于文献的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升居民消费率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从绝对数值上看中国居民消费率较低,比较来看也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消费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消费函数理论出发,结合现有文献和中国现实国情,认为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由叁类因素共同决定,其中收入决定消费者的消费水平;金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决定消费的可跨期调整;产品供给和社会文化影响消费的效用。这叁类因素共同作用于消费者的决策,由此决定了提升中国居民消费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要提高居民消费率,就要使这叁类因素共同完善——改善产品的供给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占比,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完善金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本文来源于《经济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熊平[10](2019)在《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住房改革也接近40年,作为中国奇迹的重要内容,中国住房和房地产发展功不可没。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和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状况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1987-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工具对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率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如下结论:房地产价格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为总体的抑制,且前期较为强烈,之后趋于平缓,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影响比重最大。最后文章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稳定目前房地产价格,提高居民消费率。(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2期)

消费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其购买行为。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有完整人口学特征和包装食品消费调查资料的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包装食品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对营养成分表的关注情况。结果 2015年我国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为29.5%,且随年龄增长,消费率呈下降趋势(P<0.0001),女性消费率显着高于男性(P<0.0001)。其中,有50.2%的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关注营养成分表,并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P均<0.05)。关注营养成分表的包装食品消费者对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知晓率均约达98%,且对能量的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081)。知晓营养成分表中不同成分的包装食品消费者对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关注率分别为89.2%、92.1%、92.4%、90.3%和86.6%,但未发现年龄和性别差异。此外,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不关注营养成分表的前叁位因素分别是:不理解营养成分表的含义(29.7%)、没注意到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26.8%)及平时很少购买包装食品(17.6%),不同年龄和性别组有类似的发现。结论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仅约1/2消费者关注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脂肪的关注率最高。我国需加强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宣传与解释,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费率论文参考文献

[1].严先溥.基于中外居民消费率挖掘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

[2].贾小芳,王志宏,张兵,李天童,王惠君.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其购买行为分析[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尹向飞,周翔.收入群体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率变动分解研究[J].消费经济.2019

[4].马俊炯,尹力.从提高居民消费率视角探析需求结构转型[J].中国国情国力.2019

[5].冯娟.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19

[6].赵鑫铖.中国消费率的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9

[7].易行健,肖琪.收入不平等与居民消费率的非线性关系——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王喜.创新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率增长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

[9].韩雷,彭家欣.提升中国居民消费率:系统工程而非重点工程——一个基于文献的述评[J].经济科学.2019

[10].熊平.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

论文知识图

危机国经常账户差额占GDP的比重数据来...期望劳动报酬与调整后的劳动报酬(亿...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趋势...百万吨死亡率与机械化水平拟合散点图美国1960年以来的经济衰退和GDP情况苦行者社会的制度安排资料来源:王宁...

标签:;  ;  ;  ;  ;  ;  ;  

消费率论文_严先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