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松材料论文_桂向洪

导读:本文包含了疏松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磷酸钙,椎体,水泥,材料,甲基丙烯酸。

疏松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桂向洪[1](2019)在《不同材料骨水泥在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手术中的应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可吸收骨水泥GeneX~?在骨质疏松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行PKP手术的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1例,其中选择PMMA者50例,GeneX~?51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3、6、12、18个月的VAS评分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12、18个月PMMA组的腰椎体高度及腰椎密度均高于Gene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MMA组术后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GeneX~?组4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eneX~?作为椎体成型材料在近期维持椎体高度及腰椎密度上效果良好,但在术后远期维持椎体高度及密度并不如PMMA理想,因此椎体压缩程度严重且骨质疏松严重者不建议使用GeneX~?作为椎体填充材料。(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旦增欧珠,施鸿飞,林华[2](2019)在《骨移植替代材料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由于骨量降低和骨微细结构被破坏,手术后易发生内固定松动和失败。骨移植替代材料是一类在骨科手术中用于代替骨移植的天然或合成材料。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包括钙磷陶瓷材料、聚合材料等,其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治疗时可用于填充骨缺损、增加骨强度、促进骨折愈合,从而降低复位丢失和内固定的失败率,具有良好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张冬纳[3](2019)在《两种不同注射材料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观察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传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与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注射Confidence高黏度骨水泥,对照组注射PMMA传统骨水泥。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前两组患者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高黏度骨水泥和传统骨水泥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都有一定效果,但在患者VAS评分和椎体Cobb角研究方面,高黏度骨水泥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王战会,李亚伟,刘少朋,张兵兵,郑秋霞[4](2019)在《Mg-1Zn-0.3Zr-2Gd-1Ca合金作为骨内固定材料在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类型Mg-1Zn-0.3Zr-2Gd-1Ca合金植入材料对大鼠骨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在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固定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设普通Mg-1Zn-0.3Zr-2Gd-1Ca合金组(A组)、壳聚糖涂层镁钙合金组(B组)、假手术组(C组) 3组大白鼠为研究对象,建模后予A、B组体内放置相应合金植入物。观察术后一般情况,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7、14、21 d)分批处死大鼠并取出合金植入物,行扫描电镜观察了解术后合金降解情况,行血清学检测了解Mg-1Zn-0.3Zr-2Gd-1Ca合金对大鼠肝、肾功能的生物学毒性。结果①术后大鼠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②扫描电镜示,随术后时间的延长,A组植入物逐渐由点腐蚀变为面腐蚀,而B组试样表面仅见轻微腐蚀,结构完整,A组腐蚀速率明显高于B组;③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各组肝、肾功能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镁离子、钙离子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1Zn-0.3Zr-2Gd-1Ca合金在大鼠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且生物学毒性小、安全性高。壳聚糖涂层Mg-1Zn-0.3Zr-2Gd-1Ca合金体内降解速率低于普通Mg-1Zn-0.3Zr-2Gd-1Ca合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雪峰[5](2019)在《叁种填充材料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的充填骨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与含有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 BMP-2)的磷酸钙骨水泥(rh BMP-2/CPC)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疗效,以寻找更好的有利于成骨或改进临床疗效的充填骨材料。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叁组,均采用PKP填充骨水泥治疗:PMMA作为40例对照组患者骨水泥的充填材料;CPC作为40例观察组患者骨水泥的充填材料;其余40例观察组患者则使用rh BMP-2/CPC作为骨水泥材料。PMMA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67.31±5.54)岁;伤椎位置:T6椎体1例、T7椎体1例、T8椎体2例、T9椎体3例、T10椎体3例、T11椎体6例、T12椎体9例、L1椎体10例、L2椎体3例、L3椎体1例、L5椎体1例。CPC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68.33±5.35)岁;伤椎位置:T7椎体1例、T8椎体2例、T9椎体2例、T10椎体4例、T11椎体5例、T12椎体8例、L1椎体12例、L2椎体4例、L3椎体1例、L5椎体1例。rh BMP-2/CPC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6.89±5.12)岁;伤椎位置:T6椎体1例、T8椎体1例、T9椎体2例、T10椎体3例、T11椎体6例、T12椎体7例、L1椎体12例、L2椎体5例、L3椎体2例、L5椎体1例。比较叁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欧洲脊柱骨质疏松症研究(european spinal osteoporosis study,EVO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ODI)评分]、疼痛强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椎形态(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观察随访3个月的骨密度、止痛药使用情况,分析随访6个月的骨密度及随访1年新发骨折情况等指标。结果:叁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伤椎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叁组患者术后7d,总有效率达到97.5%,叁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叁组患者术后随访的ECOS-16评分、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角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叁组之间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患者治疗前VAS、ODI评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PC观察组、rh BMP-2/CPC观察组术后7d VAS评分、ODI评分优于PMMA对照组(P<0.05);1年内新发骨折总体经过统计学分析,其结果显示:PMMA对照组1年内新发骨折总体发生率高于CPC观察组、rh BMP-2/CPC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C观察与rh BMP-2/CPC观察组的1年内新发骨折总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患者临近椎骨新发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伤椎骨密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rh BMP-2/CPC观察组伤椎骨密度优于PMMA对照组和CPC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MA、CPC与rh BMP-2/CPC治疗OVCF临床疗效均较好,CPC与rh BMP-2/CPC改善疼痛的速度和远期支撑效果更好,同时rh BMP-2/CPC能够增加椎体骨密度,有效抑制骨折的复发。因此,同等条件下,rh BMP-2/CPC充填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性能,并能增加椎体骨密度,应用前景更为广阔。(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李浩亮,王西彬,左瑞庭[6](2019)在《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磷酸钙骨水泥与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研究最广泛与诱导成骨活性最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之一,但是单纯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后会被组织液稀释及蛋白酶分解,不能保持持久的药物浓度,难以发挥有效的骨诱导作用。目的:实验以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载体,观察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取54只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制作骨质疏松模型,3个月后制作股骨中段骨折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克氏针内固定组骨折断端不注射任何材料;复合材料组骨折断端注射0.5m L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断端注射0.5m L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骨折后4,12周,进行股骨骨折标本X射线检查、Micro-CT检测、生物力学叁点弯曲实验及病理观察。结果与结论:①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愈合评分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②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后4,12周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量均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骨小梁分离度均低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③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后4,12周的最大载荷、刚度均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骨折后4周的弹性模量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④克氏针内固定组骨折后4周主要可见纤维软骨骨痂,骨折后12周骨痂重塑为板状骨,硬骨痂含量较少;复合材料组、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后4周可见明显的纤维性骨痂与软骨性骨痂,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硬骨痂含量较复合材料组多,骨折后12周硬骨痂重塑为板状骨;⑤结果说明,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提高骨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王雪峰,尚希福[7](2019)在《叁种填充材料修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填充材料的选择成为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 cement,CPC)与含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12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均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随机分3组,在治疗过程中分别填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对照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观察组)及含有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磷酸钙骨水泥(rhB MP-2/CPC观察组),每种材料40例。治疗后7 d,评估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评估止痛药使用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评估伤椎骨密度;治疗后1年,统计新发骨折情况。结果与结论:(1)3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 0.05);(2)3组治疗后7 d的疼痛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CPC观察组、rhB MP-2/CPC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PMMA对照组(P <0.05),CPC观察组、rhBMP-2/CPC观察组改善情况无差异(P> 0.05);(3)3组治疗后7 d的活动功能恢复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CPC观察组、rhBMP-2/CPC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PMMA对照组(P <0.05);(4)3组治疗后7 d的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3组间改善程度比较无差异(P> 0.05);(5)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均脱离了止痛药物;(6)治疗后6个月,PMMA对照组与CPC观察组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 0.05),rhBMP-2/CPC观察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7)治疗后1年,CPC观察组、rhB MP-2/CPC观察组新发骨折情况低于PMMA对照组(P<0.05),CPC观察组、rh BMP-2/CPC观察组新发骨折情况比较无差异(P> 0.05);(8)结果表明,PMMA、CPC与rhB MP-2/CPC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均较好,CPC与rhBMP-2/CPC改善疼痛的速度和远期支撑效果更好,可减少新发骨折发生风险,同时rh BMP-2/CPC能够增加椎体骨密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陈霄,柳扬,徐涛,熊嘉琪,熊传溪[8](2019)在《疏松多孔CoFe_2O_4-还原石墨烯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原位溶剂热法,以氧化石墨烯(GO)与Co2+、Fe3+为原料制备疏松多孔的纳米CoFe_2O_4-还原氧化石墨烯(CoFe_2O_4-rGO)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SEM和HRTEM测试表征了纳米CoFe_2O_4-rGO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CoFe_2O_4-rGO复合材料具有叁维结构。自组装的多孔CoFe_2O_4纳米球粒径约为200nm,在rGO上均匀分散,解决了CoFe_2O_4易团聚的问题。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纳米CoFe_2O_4-rGO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及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为1 262mAh·g-1,5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能保持在642mAh·g-1;并在2 000mA·g-1的大电流密度下仍具有221mAh·g-1的比容量。纳米CoFe_2O_4-rGO复合材料拥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的原因在于CoFe_2O_4纳米球在rGO上均匀分布。叁维结构增加了Li+储存的活性位点,有效缓解了电极的体积收缩/膨胀效应,提高了纳米CoFe_2O_4-rGO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朋,梁继才,陈广义,李煜辉,周开塬[9](2018)在《硫化钴多孔疏松纳米针束阵列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泡沫镍基底上的原位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导电泡沫镍基底上通过一种简便的离子交换反应原位合成出了硫化钴多孔疏松纳米针束阵列并直接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同时运用循环伏安(CV)、计时电位分析(CP)、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对其在3 mol/L KOH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在泡沫镍基底上原位生长出的Co9S8多孔疏松纳米针捆束阵列在4 A·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高达1400 F·g-1的比电容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这种电极材料之所以具有如此优秀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Co9S8纳米针捆束阵列的多孔疏松结构与3D泡沫镍基底之间的协同效应可以有效的增加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提高整个电极的导电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李强,李元[10](2018)在《两种不同注射材料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注射材料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注射PMMA传统骨水泥组36例,注射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4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变化及ODI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21个月,平均13.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同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评分同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骨水泥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后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粘度骨水泥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MMA传统骨水泥和高粘度骨水泥均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手段,均能快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高粘度骨水泥能同时恢复骨折椎体部分高度。(本文来源于《西南军医》期刊2018年03期)

疏松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骨质疏松性骨折由于骨量降低和骨微细结构被破坏,手术后易发生内固定松动和失败。骨移植替代材料是一类在骨科手术中用于代替骨移植的天然或合成材料。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包括钙磷陶瓷材料、聚合材料等,其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治疗时可用于填充骨缺损、增加骨强度、促进骨折愈合,从而降低复位丢失和内固定的失败率,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疏松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桂向洪.不同材料骨水泥在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颈腰痛杂志.2019

[2].旦增欧珠,施鸿飞,林华.骨移植替代材料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3].张冬纳.两种不同注射材料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4].王战会,李亚伟,刘少朋,张兵兵,郑秋霞.Mg-1Zn-0.3Zr-2Gd-1Ca合金作为骨内固定材料在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的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5].王雪峰.叁种填充材料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对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6].李浩亮,王西彬,左瑞庭.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磷酸钙骨水泥与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7].王雪峰,尚希福.叁种填充材料修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8].陈霄,柳扬,徐涛,熊嘉琪,熊传溪.疏松多孔CoFe_2O_4-还原石墨烯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9

[9].孙朋,梁继才,陈广义,李煜辉,周开塬.硫化钴多孔疏松纳米针束阵列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泡沫镍基底上的原位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10].李强,李元.两种不同注射材料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评价[J].西南军医.2018

论文知识图

四组试样BN层微观结构SEM照片二次复轧后带材的烧结工艺图延迟线型乐甫波传感器[52]疏松材料有限元模型疏松材料和致密材料纵截面等效...疏松材料和致密材料纵截面静水...

标签:;  ;  ;  ;  ;  ;  ;  

疏松材料论文_桂向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