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酶抑制肽论文-卫萍,游向荣,张雅媛,谢小强,孙健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肽论文-卫萍,游向荣,张雅媛,谢小强,孙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紧张素酶抑制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火麻蛋白,分步酶解,超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肽论文文献综述

卫萍,游向荣,张雅媛,谢小强,孙健[1](2019)在《酶法制备火麻肽及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火麻蛋白为原料,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和木瓜蛋白酶4种单酶酶解火麻蛋白的基础上,再优选碱性+中性蛋白酶、碱性+风味酶、碱性+木瓜蛋白酶双酶分步对火麻蛋白进行酶解,酶解物(HPH)及其超滤组分的体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采用高效液相检测法(HPLC)进行测定。结果得到火麻蛋白最佳酶解组合为碱性+中性蛋白酶,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8000 U/g,pH10.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中性蛋白酶加酶量8000 U/g,pH7.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 h,分步酶解物水解度(DH)和ACE抑制活性分别达74.52%和82.14%,但其与超滤各组分对ACE抑制活性差异并不显着。该研究为产业化制备火麻降血压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李谋,杨小琳,赵金礼[2](2019)在《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全球发病率逐年攀升,开发具有抗高血压功效的多肽类食品及保健品将在未来高血压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体内血压调控的重要分子,研究开发其抑制肽可安全、有效防控高血压。食物来源的多肽因其安全性高,来源广泛而被学者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已经从植物、动物、海洋生物、乳品及发酵制品中发现多种具有抗高血压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然而对功效的验证大多停留在体外实验阶段,仅对少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开展了体内功效研究。(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08期)

张利利,马凌云,陈超阳,梁雁,袁海龙[3](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的用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硬化症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ACEI联合ARB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确认治疗方案合理性并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协助医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并实施药学监护,有效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陈琛,徐尤美,蔺蓓蓓,刘祥[4](2018)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Ovokinin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ACE)是血压调控中的关键因子,当其受到抑制时血压就会下降。鸡蛋含有多种丰富的生物功能蛋白或活性肽,鸡蛋蛋白经水解后能产生具有降血压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如Ovokinin、Ovokinin2-7和Novokinin。文章综述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Ovokinin的发现、作用机制、制备方法、功能活性、转基因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吴俊杰,谢德伟,谢静莉,魏东芝[5](2018)在《底物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抑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是全世界存在的健康问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 ACE, EC 3.4.15.1)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靶点,它的抑制剂广泛的被研究。来自食品的ACE抑制肽安全无毒,可以作为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手段。GNGSGYVSR是从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蛋白的消化道蛋白酶水解液中筛选得到的非竞争性ACE抑制肽,IC50为29μM。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ITC)测定该抑制肽的热力学特征时发现,曲线在18分钟时发生阶跃,表明可能有新的反应发生。检测九肽对ACE的稳定性,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HPLC分析,确定GNGSGYVSR被ACE酶解,因此其属于底物类型抑制剂。酶解产物经UPLC-Q-TOF MS鉴定为GNGSGYV和SR。其中GNGSGYV无ACE抑制活性,而SR为ACE的竞争性抑制剂,IC50值为790μM。而GNGSGYV与SR共同与ACE反应的IC50值为170μM,表明九肽的两个水解产物对ACE有协同作用。通过二步分子对接模拟两个酶解产物与ACE的结合机制,表明SR与活性区域残基作用显着,与Zn2+形成配位键;GNGSGYV与SR的精氨酸残疾以及ACE底物通道中的残基形成作用,从而阻止了底物的进入,实现对ACE的抑制作用。GNGSGYVSR结合在口袋以外的区域,它位于ACE的底物结合通道中,阻碍底物进入到活性部位,这也解释了九肽的非竞争性反应机理。圆二色谱结果表明,酶解产物与ACE的结合显着改变了ACE的二级结构,为抑制机理的阐释提供了结构信息。本研究创新性地对ACE与抑制剂反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底物型抑制剂的抑制机理进行了阐释,为ACE抑制肽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食源性ACE抑制态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营养与保健食品科学大会暨研发科技创新专题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2-11)

王成,郭长磊,李霞,刘振,韩明磊[6](2018)在《金丝桃苷对高血压大鼠降血压作用及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作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金丝桃苷对高血压大鼠降血压作用及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作用的关系。方法: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卡托普利65.2mg/kg组、金丝桃苷组(23.2、46.4和232.2 mg/kg),各组分别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药液灌胃处理,每日1次,持续10周。于每2周在给药前后各测1次血压,10周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II(AngI I)和醛固酮(ALD);检测血管张力变化;HE、Masson染色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病理学变化;酶抑制动力学和荧光光谱法检测金丝桃苷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抑制作用类型;检测金丝桃苷的体内代谢动力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组(23.2、46.4和232.2 mg/kg)能够显着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血管张力,明显改善肠系膜上动脉病理变化,抑制血管的重塑,降低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rgI I、ALD、U-mAlb、BUN、SCr、ALT和AST含量,金丝桃苷是一种竞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且能够增强ANS-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荧光强度,此外,金丝桃苷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达到27.01%。结论:金丝桃苷可能是通过竞争活性位点和改变酶的表面疏水性的方式,降低了ArgI I的生成速率,诱导了血管张力的降低,从而使血管重塑现象得到抑制,最终起到了降血压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8年05期)

李利军,马英辉,卢美欢[7](2018)在《发酵调味品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发酵调味品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具有食品调味和佐餐功能的一类食品。因微生物发酵原料和菌种的不同,所产生的调味品功能有所差异,蛋白类原料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能够产生相对较多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ACE抑制肽是一类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调节酶活性的多肽物质,可以起到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对目前发酵调味食品ACE抑制肽的来源、制备方法、分离纯化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发酵调味品ACE抑制肽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8年08期)

颜泽,姜燕蓉,刘畅,熊笑妍,张猛[8](2018)在《海洋生物来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通过抑制ACE活性能够降低血压。目前人工合成ACE抑制药物已开发并应用到降血压的治疗中,但会带来多种副作用。食源性ACE抑制肽与合成抑制剂相比因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成为ACE抑制肽研究的热点。由于独特的生活环境与巨大的存在数量,海洋生物具有与陆地生物截然不同的化学结构及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海洋生物来源ACE抑制肽的研究为食源性ACE抑制肽的筛选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海洋生物来源ACE抑制肽的作用机制及制备流程,对鱼类、软体动物、虾类、藻类及海绵、海蜇、粗刺参等不同生物来源的ACE抑制肽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对海洋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概括。(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张可佳,王思婷,付金霞,李萌,赵前程[9](2018)在《菲律宾蛤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大孔树脂脱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菲律宾蛤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最佳脱腥工艺。方法采用大孔树脂脱腥法,选取7种大孔树脂,以感官评定作为指标,利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2种方法分别对菲律宾蛤仔酶解液进行脱腥效果的研究,从中选取最佳脱腥工艺,并对脱腥前后酶解液ACE抑制率进行测定。结果最佳脱腥工艺为:AB-8型号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大孔树脂:酶解液=1:10(V:V),35℃,吸附脱腥时间2 h;动态吸附,大孔树脂:酶解液=1:10(V:V),流速3 m L/min。在该优化条件下,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抑制率分别为46.09%、52.1%。结论此工艺可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张祖峰,王晓红,郝晓慧,王彩歌,朱秋平[10](2018)在《3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血管再通且血压稳定后开始使用ACEI类药物:A组患者服用福辛普利钠片10 mg,qd;B组患者服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4 mg,qd;C组患者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q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FPG)、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LVESD、LVEDD、LVPWD、CO、HR、FPG、TG、TC、LDL-C水平显着降低,LVEF、SBP显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Scr水平显着升高,且显着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IVSD、DBP、HDL-C、AST、ALT、BUN水平比较,A、C组患者治疗前后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培哚普利和贝那普利对AMI患者心室重构均有显着的改善作用,可使其心腔缩小、收缩压升高、心率降低、心室耗氧量降低,且作用相当。培哚普利可能会导致Scr水平升高,故对于存在肾功能异常的AMI患者,选择福辛普利和贝那普利的安全性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8年04期)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血压全球发病率逐年攀升,开发具有抗高血压功效的多肽类食品及保健品将在未来高血压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体内血压调控的重要分子,研究开发其抑制肽可安全、有效防控高血压。食物来源的多肽因其安全性高,来源广泛而被学者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已经从植物、动物、海洋生物、乳品及发酵制品中发现多种具有抗高血压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然而对功效的验证大多停留在体外实验阶段,仅对少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开展了体内功效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肽论文参考文献

[1].卫萍,游向荣,张雅媛,谢小强,孙健.酶法制备火麻肽及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

[2].李谋,杨小琳,赵金礼.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

[3].张利利,马凌云,陈超阳,梁雁,袁海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的用药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4].陈琛,徐尤美,蔺蓓蓓,刘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Ovokinin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18

[5].吴俊杰,谢德伟,谢静莉,魏东芝.底物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抑制机理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营养与保健食品科学大会暨研发科技创新专题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2018

[6].王成,郭长磊,李霞,刘振,韩明磊.金丝桃苷对高血压大鼠降血压作用及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作用的关系[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

[7].李利军,马英辉,卢美欢.发酵调味品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8

[8].颜泽,姜燕蓉,刘畅,熊笑妍,张猛.海洋生物来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

[9].张可佳,王思婷,付金霞,李萌,赵前程.菲律宾蛤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大孔树脂脱腥工艺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

[10].张祖峰,王晓红,郝晓慧,王彩歌,朱秋平.3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J].中国药房.2018

标签:;  ;  ;  ;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肽论文-卫萍,游向荣,张雅媛,谢小强,孙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