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六千种语言半数将濒临灭绝(论文文献综述)
郑美良[1](2019)在《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台湾地区是一个拥有包括原住民族在内的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和语言。但是由于受政治环境、语言政策等的影响,台湾原住民族语言遭遇发展危机,多种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受多元文化思潮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台湾地区开始调整原住民族语言政策,强调保护和弘扬多元化语言文明。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尝试通过政策研究,考察和分析台湾地区在保护和恢复原住民族语言上所采取的实践行动及其效果。首先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梳理和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台湾地区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历史脉络,整合和分析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其次,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考察三所不同类型学校的族语教育政策执行和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台湾的原住民族群约有55万人,占全台湾总人口数约2%,大多居住在山地地区。原住民学生数已达到136371人,占了全体总学生数的3.05%。虽然自2013年以来原住民学生族语交谈频率略有提升,但频率仍然较低;约半数原住民学生认为使用族语不便于与人沟通且缺乏族语学习兴趣;在族语使用能力方面,学生在听力、口语和歌谣歌颂能力均较弱;中学阶段通过族语认证的原住民学生人数也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为切实保护濒临消失的原住民族语言,台湾地区形成了不同层次、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一是形成了以台湾“教育部”和“原住民族委员会”为主体的政策制定主体,全面规划和制定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二是建构了以《原住民族教育法》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为标志性文件的语言政策体系,包括相关课程规划、师资培训规划、教材编辑制度、语言认证制度等政策;三是优化了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行动路径,更加强调通过学校系统层面推动和深化。第三,台湾各地方、各学校依据政策规划,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执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程编排上,台湾在《九年一贯制课程纲要》和《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都规定了一定时数的族语课程;在师资选拔和培育上,建立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考试制度,实施族语师资培训规划;在教材编写上,制定族语《九阶教材》等学习材料。此外,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通过“母语日”、开展族语活动等方式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借助族语评价与认证机制诊断和促进学生族语学习,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采取族语教师协同示范、深入部落体验文化与生活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第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执行在学校行政上面临着资源整合的难题;师资方面存在师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在课程实施上面临教材难以统一的局面;家校社合作难以唤起家长的认同与主动意识,也难以营造良好的社区支持氛围。在后续的政策修正与发展中,还应该在尊重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之上,增强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和自决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师资建设。此外,需要着力解决政策执行所需的配套措施,争取社会文化支持,加大相关投入,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语言教育共同体关系。
刘昕[2](2018)在《试论加拿大原住民语言政策演进及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拿大是世界上比较典型的多民族和多语言的国家之一,原住民及其语言文化构成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原住民语言政策经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同化、融合及多元发展),其发展各阶段的目的并不完全相同。以同化阶段为例,其主要目标是尽最大努力"消灭"原住民语言;融合阶段,以"熔炉"政策为手段,实质也是继续"同化"原住民,最终使他们融入白人社会;多元发展阶段,重视原住民的政治诉求和语言权利,使原住民的语言文化得到复兴、保护与发展。梳理和分析加拿大原住民语言政策的演变过程,借鉴其成功经验,有助于我们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语言政策,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文化意识,科学保护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田光辉[3](2016)在《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瓦乡人,是指居住在湖南省沅水中游及其支流流域,以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和古丈等县交界地带为主要分布区域且具有独特文化和语言“乡话”的族群。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瓦乡人人口达50多万人,其中沅陵县瓦乡人人口最多,达30多万人。瓦乡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族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瓦乡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族群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族群文化。根据湖南省《关于沅陵县民族成分遗留问题的批复》(湘族[1994]27号)文件,沅陵瓦乡人分别归属到苗族、土家族和汉族等民族之中。尽管大部分瓦乡人获得了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身份,有的瓦乡人家庭甚至存在汉族、苗族、土家族三种民族成分。但是,瓦乡人依然认同以独特文化和语言“乡话”为标志的瓦乡人族群身份,族群认同意识依然强烈。瓦乡人是一个曾在民族识别中存在广泛争议的族群,也是置身于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民族间的边缘族群。长时间的边缘族群身份使得瓦乡人淡化了民族身份意识,这让瓦乡人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成为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重要推力。瓦乡人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积淀着瓦乡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瓦乡人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瓦乡人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包括:抵御外侮、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安土重迁、热爱家乡的族群自尊意识;诚实守信、情义为本的为人处世规范;团结和睦、互助协作的社会关系法则;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族群自立之道等等。瓦乡人传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全力推进“四个全面”建设背景下,加强瓦乡人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有利于增强瓦乡人凝聚力,激发瓦乡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促进瓦乡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变迁是当今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有关瓦乡人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对瓦乡人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领域,有关瓦乡人传统文化变迁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也缺乏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事业的不断推进,原本相对封闭的瓦乡人社会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瓦乡人传统文化也正在发生变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等相关知识作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瓦乡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及其变迁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反思其得失,以期通过对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研究,可以弥补瓦乡人文化研究方面的缺失,同时,也为那些具备相似经历的边缘族群的文化研究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七个部分。导言部分阐明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并介绍了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采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等。第一章对瓦乡人历史源流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进行了系统地介绍。第二章通过对田野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分析,详细分析了瓦乡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及其当代变迁。第三章详细分析了瓦乡人政治、经济、婚丧寿诞、家庭与教育等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第四章重点分析了瓦乡人宗教信仰、节日文化、生产生活习俗、口头文学与表演艺术、思想观念等精神文化的当代变迁。第五章分析了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并从历史地理环境、教育、民族通婚、社会变革等方面分析了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视阈下瓦乡人的文化适应、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等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瓦乡人文化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文化的自我扬弃,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实现异质文化互动,从而形成新的进步的瓦乡人文化,实现瓦乡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郭宇[4](2016)在《美国语言政策和语言立法状况及发展》文中指出“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将是整个人类的损失”。(1)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在全球现存的6700多种语言中,有200多种语言的使用者不足10人,有2500种人类语言将濒临消失。语言文字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拯救濒危语言和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保护语言存在及发展最有效的办法是赋予语言一种权利,在实践中出台相关的语言立法。目前,美国大约有270多个民族,使用着200多种语言。在美国的历史上,政府对少数民族及移民的语言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美国语言政策及语言立法展开历史性研究和评析。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美国语言政策及语言立法的概述。首先对语言立法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从美国语言政策及语言立法的发展脉络和美国语言政策的本质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任何政策法律的制定都是历史发展与演变的结果,回顾美国不同时期语言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其语言政策效果,探究其语言政策的本质。纵观美国语言立法过程中的争议,尽管每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表象特征,但其本质特征具有一贯性。移民人口结构的变化作为美国语言政策变化的直接原因,对于语言、族裔多元化的美国,不允许多元的存在是不切实际的。“一体多元”将是美国语言政策及语言立法的大趋势。第二部分,介绍美国联邦政府层面出台的《美国土着语言法》的主要内容、深远影响及其局限性。《美国土着语言法》对于美国人特别是土着人来讲是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它认识到了土着语言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土着语言的特殊地位,提出保护土着语言的具体措施,土着语言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三部分,以加利福尼亚州《63议案》为个例透视美国州层面的语言立法。通过分析《63议案》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社会各界围绕《63议案》展开的激烈论战,《63议案》的社会影响这三个方面,力图从加州的个案分析中影射美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立法。语言政策和语言立法从来不是孤立形成的,而是政治矛盾、移民结构、精英竞争、民意等各种社会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第四部分,对我国的启示借鉴意义。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其在大力推广英语的同时,也以法律形式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保护。与我国的民族、语言状况类似,我国于2000年出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也有相关条款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权进行法律保护。探究美国语言政策和语言保护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语言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根据我国国情制定人口较少民族相关语言政策与保护措施,促进民族语言文字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稳定。
石峻山(Joshua Stenberg)[5](2015)在《少数族群的表演:印尼华人戏剧和公共展示》文中提出关于在荷属东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表演这个课题,目前尚未有系统的学术研究。本篇论文把表演定义为包括社区表演、公共仪式展示和戏剧。通过对印尼文、中文和西方的二手资料,以及田野调查采集的一手资料的结合,我对相关的不同表演类型、它们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探究。由此,本篇论文对一个有自我映射的、在表演和公共展示的不同风格中有所表达的印尼华人身份的发展进行了一番历史追溯。第一章探讨戏曲(中国传统戏曲)的几个传统风格和哇扬,来展现在反华的新秩序时期,一些戏曲风格是如何被消除的,而另一些又是如何得以适应当时大环境的。我尤其着重讨论了三个风格:20世纪中期的哇扬库力这种混合中国和印尼元素的风格、西加里曼丹的客家牵线木偶表演以及哇扬布袋戏当代的社会政治范畴的使用。第二章围绕20世纪中期苏门答腊的华语戏剧展开。华人烟草工人曾经发起了反对荷兰殖民剥削的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舞台上被用在了不同的目的上。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巴人来说,这个故事被用来说明华人和印尼人之间的团结。而苏门答腊华人作家沙里洪则用这个故事来创作一部有关印尼华人的英勇史。第三章针对的是现代马来语和印尼语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元素。一些作家,如郭德怀,创作了属于最早期的马来语文学风格的作品,中国的人物也在现代音乐形式中(比如斯坦布尔戏)起着引导作用。逗号剧团等表演团体把一些很受欢迎的中国故事进行再次演绎,如《梁山伯和祝英台》;汉娜·佛朗西斯卡(Hanna Fransisca)则是把印尼华人身份和民族冲突问题带到了当代舞台上。诸如此类的努力使得中国元素得以在当代戏剧中继续存在。第四章的主题是华人社团组织的各种社区表演,并以万隆为例做了详述。印尼华人总是通过舞蹈、戏剧、合唱和管弦乐演出等业余表演,从而使他们少数族群的身份得以展现和表达。第五章关注的是仪式展示,具体探究的是:在西加里曼丹和爪哇的华人宗教团体是如何通过公共展示,从而在展示印尼群岛上华人社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此,仪式表演作为一个少数群体模式(或许出于吸引游客的目的),也同样涉及自我展现。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五大类风格的讨论和研究,使得我们可以对印尼华人身份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自我表达的发展历史有一番系统的感知和认识。在印尼共和国时期早期和苏哈托时期,印尼华人的社会和政治境况越来越糟,印尼华人表演要么减产,要么被迫做出调整。除了偶戏,中文的话剧和传统的戏曲形式都消失了。其它戏剧表演形式,例如闽南布袋戏,在很大程度上同当地文化相融,成为用印尼语表演的艺术。苏哈托时期对华人宗教的许可使得寺庙成为华人身份表演的主要场所,直到现在,其重要性依然延续着。在印尼当代改革时期(1998至今),印尼表演中的中华元素可以被更自由地表达,包括在华人社区表演、宗教巡游、戏曲表演,或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商业戏剧活动当中。印尼国家越来越接受其自身存在的文化多元性,在表演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尼和中华这两个身份能够互融,还可以互相丰富,而非互斥或竞争的关系。中华元素是印尼表演艺术里内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把华人表演艺术作为一个全球现象看待的时候,印尼元素就是华人表演艺术全球史当中一个重要的却又时常被忽略的线索。因此,华人元素和印尼元素皆是两种民族文化身份必要互融的组成部分和象征。身份政治是当代印尼华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印尼华人表演的所有形式都可以有效地从社会政治这一角度来进行一番审视。
童话[6](2013)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海关高等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从海关的性质和任务来看,作为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是国家唯一赋予对进出境货物、物品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和国门的象征,担负着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的神圣使命。随着海关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海关非传统职能的范围不断扩大,机构或面临重大变革,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显现,海关队伍规模受到编制所限不会大幅扩张,所以必须应用新的管理理念、技术装备、措施方法以不断适应全球经贸形势的变化。管理理念的更新、监管技术装备的应用、监管措施方法的实施都离不开海关的能力建设,归根结底依赖于海关人才队伍的建设,依赖于如何教育和培养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的海关人才。因此,海关的现代化,最终是海关人的现代化,海关人的现代化离不开对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海关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理应顺应行业的这一发展趋势,培养出具备全球视野、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海关在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工作具有鲜明的涉外属性。中国海关队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经济、安全和主权的重大国家性事务,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海关力量与水平间的竞争。同时,海关高等教育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包括国际海关专业标准的推出、国家重视行业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国际化、院校自身发展和系统内部的迫切需求。以上均对海关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教育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国家放宽在经济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同时,教育机构也无法避免来自教育全球化的各种影响和竞争。受此影响,高等教育处在一个史无前例复杂而多层的系统里,关键是高校如何能在大趋势中获取并追寻长期的动态平衡,走出自己的道路。尤其是高校和国际组织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全球高等教育市场已经形成、全球课程的国际多元标准化和以英语为主的语言传播互相交织,构建出丰富又复杂的发展态势。这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去思考,从全球化的视野去考虑未来的高等教育是何走向,该如何调整发展。全球海关高等教育的实践也反映出了这一趋势:全球海关类院校及学术机构在21世纪初蓬勃兴起。从国内对海关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来看,总体上对海关高等教育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尤其是对国际海关高等教育的研究较少。亟需加强对国外海关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加深对国际海关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特点、模式和最佳实践等领域的了解。海关面临着新的变革趋势,在全球经贸环境、技术革新、管理理念、海关发展战略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对海关高等教育如何发展,以及如何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涉外性很强的海关行业,本身就处于迅猛的经济、政治、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其定位、职能、责任不断更新、拓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世界海关组织通过《21世纪海关》战略文件提出了未来海关重点发展的十大趋势。因此,海关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并能参与全球竞争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此外,由于国内没有同类可比海关高校,因此也必须将目光放眼全球,寻找和了解全球范围内海关高等教育变革的新趋势。近年来,国际海关学术界在世界海关组织能力建设项目下组成了学术联盟,搭建了海关教育项目探索和研究的国际平台,并针对海关人员专业化和学术研究出台了专业标准。世界上有部分海关类高校占据了先机,获得了世界海关组织认证,在其教学、课程体系中融入了海关专业的国际标准,满足了全球海关界对能力建设和知识更新的强烈需求,对培养国际化的海关专业人才产生了很大影响。各国的海关高等教育机构模式、课程设置、办学特色蕴藏丰富内涵,对我国海关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海关高等教育历经变迁,具有悠久的行业办学历史。清末,有识之士认识到专门人才培养对国家收回关权的重要性,倡导并创办了税务学堂,在民国发展为税务专门学校,培养了大批通晓关务的人才。解放后,海关设立上海海关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设立上海海关专科学校、秦皇岛海关学校、海关管理干部学院等教育机构。当前,海关类高校主要代表是海关总署直属的上海海关学院。近年来,上海海关学院在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领域取得很大发展。升本成功、专业硕士教育即将开办、建成海关总署党校以及世界海关组织亚太培训中心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使得作为唯一系统设置海关类学科专业的上海海关学院拥有了良好的发展资源和平台。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海关院校如何发挥后发优势,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创新服务行业的路径与策略是海关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站在全球和国家层面的更大视野来思考海关未来的变革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海关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五项加速我国海关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建议:首先是实施国家战略人才储备计划。培养服务海关发展的管理、国际组织、研究、语言和边境事务人才,建立起全球海关人才基地,实现覆盖“职前职后”全过程的人才培养;第二是实施院校国际化战略。根据国家经贸战略、“多重角色”院校以及重点发展领域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构建起评价海关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第三是基于国际专业标准改革现有的海关课程体系。通过整体设计和单门课程的剖析,对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以及更新国际标准本身提出针对性建议,创新中国海关院校的最佳实践,为世界海关组织教育项目未来发展作出贡献;第四是构建海关学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加强海关领域的研究。国际上相关高校的学科设置,以及海关领域的选题都值得学习借鉴。应当积极吸收国际海关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跟上形势的发展,创新研究视域与思路。最后提出建立国内外对接的海关专家体系,建设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国内外海关专家的衔接和发展是推进海关专业化的重要方面,院校应当成为培养海关专家的重要人才基地,最终使海关人员的专业化得到国际资质的认可,使海关真正地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专业。并且海关专家和师资资源可以有序转化,互相促进,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总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国际海关最新的专业标准和发展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是海关高等教育实现变革的关键路径。
丁丽蓉[7](2013)在《《社会科学拓展阅读》(第九册)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Timed Readings Plus in Social Studies属百科知识类读物,以限时阅读的形式向中学生读者介绍科普知识与西方文化经典,是一套集阅读、休闲和学习于一身的英文课外读物,由吉林外语教育出版公司引进版权,以《麦格西中英双语阅读文库》命名并公开出版。本文包括第九册书的翻译实践及译后报告。翻译实践在对源语文本性质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同时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既保证了译文的准确忠实,又尽可能使译文通达流畅,同时兼顾语言的趣味性。译后报告部分首先对翻译任务的概况及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翻译实践中运用的翻译技巧进行剖析,并提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英文长句的翻译及英语被动句的处理,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找到解决办法,突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初学者在翻译实践中经常遇到令人尴尬的错误:要么简而化之,把原文内容任意删减,要么添油加醋,把原文语气随便扭曲,增添不必要的词语。因此本次翻译实践把如何在真正理解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做到既能摆脱原文形式的桎梏,同时又使译文的内容与风格紧贴原文,自然出入于双语之间,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做为尝试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翻译时如何在句子层面,关注英汉语言差异,斟酌词句;以及如何在篇章层面,基于源语语篇的内在逻辑,按照目的语语篇连贯性要求,重构译文。通过翻译实践,笔者感悟到:语言能力是培养翻译能力的核心,没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做基础`,任何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学习都是空中搂阁。因此,在MTI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双语能力的训练,特别是中文基本功的训练。
耿红福[8](2013)在《《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导致世界走向雷同与模仿,英语、法语、俄语一些强势语言挤压弱势语言的生存空间,语言的种类减少。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至本世纪末,世界将有一半以上的语言会消失,而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存的标志,各国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国语地位的准则下,以尽量维护民族语言的语言权,实现文化多样性为目的,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语言和文字的法律、法规。俄罗斯在其长期的领土扩张过程中,建立了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苏联推行“俄罗斯化”“俄语化”政策,许多民族语言,如哈萨克语、鞑靼语等被迫使用基里尔字母,民族语的生存状态被忽视。积累的民族、语言问题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索。苏联解体后,不仅前加盟共和国纷纷实施“去俄语化”政策,而且在俄罗斯内部的各共和国也掀起了这样一种风潮,纷纷要求语言的独立,各民族语言背负了沉重的政治和权力斗争的“包袱”。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联邦和鞑靼斯坦共和国分别制定了《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和《鞑靼斯坦共和国民族语言法》,对它们的研究对于保护语言多样性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第二章论述了俄罗斯联邦制定该法的民族和语言方面的现实需求及其理论基础。俄罗斯多民族和多语言的现状,俄语与民族语言之间的、民族语言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苏联解体后呈现出的复杂的社会背景,这些都是该法制定的现实要求。语言权在国际范围内受到一定的承认和重视,语言权是《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制定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重点讲述了该法制定的基本原则、该法的基本内容和修改,该法在坚持俄语国语地位基础上,以平等的精神,保护、传承各民族语言,保证民族语言的使用。该法基本内容明确了语言平等,规定了语言在各个部门、机关、场合的使用和违犯语言法应负的责任。第四章则以鞑靼斯坦共和国民族语言法的实施作为案例分析,探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而反映出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的实施状况,并加以总结。《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对于保护俄罗斯联邦语言多样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民族语言的生存空间仍然受到挤压,保护语言多样性任重而道远。
徐佳[9](2010)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语言求同已成为世界语言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趋势,众多使用人口少、功能弱的语言面临着被强势语言所代替的威胁。作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着特征的某些人类语言正在加速走向濒危与消亡。语言濒危现象的加剧破坏了语言生态体系固有的平衡,是对语言、文化多样性格局的严峻挑战,并由此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语言生态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濒危语言问题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进入了生态语言学家关注的视野。受到生态学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学流派——生态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交叉学科。它把语言视为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把语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依存关系作为基本的理论出发点,主张从语言与外部环境及其自身环境的相互依存和作用关系出发分析研究语言;而语言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并与之具有类似的同构关系。这一思想与传统语言学将语言视为自足的结构系统截然不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因此,自上世纪70年代初形成以来,生态语言学已迅速扩展到研究语言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各个理论和应用领域。中国属于世界上少数几个语言种类繁多的国家之一,语言资源极其丰富。在我国,语言濒危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处于弱势或濒危状态的语言种类也较多。在生态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以及有关理论的启发下,本课题把中国的濒危语言确定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生态语言学这一独特的视角来考察濒危语言现象,探讨影响制约语言濒危所涉及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旨在发现人类语言的演变规律,特别是语言功能变化的规律。本研究借用了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位等生态学概念,从宏观和微观生态环境两个层面来探究我国濒危语言的生存环境。不同层面的生态结构不同,研究的取向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改善语言生态环境的措施与对策,期望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语言生态的多样性,为构建和谐的语言使用环境以及保持人文生态体系的平衡发挥积极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所运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以及选题意义。第一章是文献回顾部分,阐明了濒危语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回顾了国内外濒危语言研究的进程,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综述了本课题运用的研究视角——生态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以及该学科的理论基础与重要观点。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的语言文字状况、中国濒危语言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中国濒危语言的价值。第四章从宏观生态环境和微观生态环境两个层面来探究我国濒危语言的濒危成因。其中,宏观生态环境是指濒危语言所置身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微观生态环境主要涉及濒危语言自身及其使用者的一些因素。第五章通过对满语的濒危状态、濒危过程及濒危原因的深入系统分析,来阐明语言的生态环境对语言演变的制约作用。第六章试图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改善语言生态环境的举措,旨在运用多种方式维护语言文化的多元化格局。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概括了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同时反思了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今后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张翠[10](2010)在《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文中认为歌德在《浮士德》结尾的诗句中说:“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也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要看这个国家对待女性的态度”。的确,通过一国女性的生存现状考察,便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文明程度。女性是一个神秘的性别,她时而被尊崇、时而被践踏;她时而被塑造成美、爱情、伟大、丰饶的象征,时而又被塑造成诱惑、罪恶、堕落、无能的象征。翻开人类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的百态风姿与千种哀愁……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女性如同男性一样,是人类的另一半,而且同男性一样举足轻重。没有女性的存在和女性的伟大功绩,人类将不复存在,何谈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正视女性存在的真正价值和应享有的地位,对于人类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唯有男女两性共同的进步才是全民族、全人类的真正进步。对女性的关注,特别是对女性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女性的关注,关注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政治地位与政治参与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地位、生育状况与健康状况,理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享有了同男性一样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但是,各种传统观念和固有习俗仍然禁锢人们的头脑,我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和权益保护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学术界予以关注和研究,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女性的进步与发展,实现其真正的解放。我国目前少数民族女性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也有一些研究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的专家学者,但是从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入手,进而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生存状况和权益保护问题的还不多见。女性人类学的尊重差异、强调多元的研究范式正是为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参政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视角。基于这种多元的视角,笔者将具有特定历史积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利益观念的少数民族女性群体的参政状况与我国汉族女性的参政状况区别研究,透过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因为“政治参与”状况和程度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其中一个“正向指标”),同时也是以研究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和社会参与状况为切入点,进而探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及其权益保护问题。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的考察,为我国少数民族女性最终走上真正解放的道路,尽力探寻现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本文运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对国外、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研究现状与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对相关基本概念(诸如:“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妇女参政”、“女性人类学”)进行了界定,以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女性人类学的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到多元的视角、性别视角下的人文视野以及对女性地位及其生存状况的考察,均为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参政与妇女解放的考察、女性主义对女性参政权的争取等女性参政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考察。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历程,包括近代中国女性参政意识的觉醒、现代中国女性争取参政权的进程和建国以来妇女参政的历史进步。第二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回顾,包括旧社会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地位、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运动的初起和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性飞跃。第四部分是对当代中国不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的考察,主要考察了少数民族女性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的情况,还对少数民族女干部、各行各业的女精英状况进行了统计。最后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是探寻了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的成因,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客观原因主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性别观念、宗教妇女观、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培养选拔机制不够健全和家庭的拖累与牵制等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有女性自身的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和嫉妒心理等。第六部分是对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主要从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发出少数民族参政女性的呼声为女性同胞谋福利、大力发展教育、借鉴国外提升女性参政水平的有益经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最后是笔者的思考,认为少数民族女性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做自己的主人,去“追随自己的心”,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是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同胞,也是全国女性同胞的共同愿景。第七部分是附录部分,主要是笔者关于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访谈,主要包括对话内蒙古、宁夏、新疆自治区的妇联主席,以及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的访谈。还有凸显妇女权益保障的当代国际公约、当代中国有关妇女权益保障和参政援助的法律、政策依据。作为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政治参与状况的研究,进而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权益保护问题,使本课题既具有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也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探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方面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
二、全球六千种语言半数将濒临灭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六千种语言半数将濒临灭绝(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 |
二、语言保护政策措施成效低下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多元文化与教育 |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相关研究 |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 |
四、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 |
五、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二章 台湾原住民族及其语言教育 |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概述 |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背景分析 |
一、学生人数构成 |
二、原住民学生就学人数 |
三、各县市原住民学生分布情况 |
四、各级学校原住民学生族籍分布情况 |
第三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族语使用情形分析 |
一、使用族语状况 |
二、族语能力自评 |
三、参加族语认证情况 |
第三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二战”前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
一、“荷西”时期(1624-1662 年) |
二、“明郑”时期(1662-1683 年) |
三、“清领”时期(1683-1895 年) |
四、“日据”时期(1895-1945 年) |
第二节 “二战”后到解严前的族语教育政策 |
一、社会环境变迁推动政策修订 |
二、实施国语政策削弱原住民族语言 |
第三节 解严后到《原住民族教育法》的族语教育政策 |
一、族群意识兴起促使政策转变 |
二、多元文化下的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
第四节 《原住民族教育法》后的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
一、正视本土文化完善政策制定 |
二、振兴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
第四章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法律基础 |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
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
三、对现行原住民族语言保护规范的分析 |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管理体系 |
一、台湾“教育部” |
二、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 |
第三节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
一、法源基础 |
二、信念价值 |
三、现有问题分析 |
四、计划目标 |
五、执行策略 |
六、预期效果 |
第四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规划 |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课程规划 |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师资培育规划 |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材编辑 |
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认证制度 |
第五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育基本状况分析 |
一、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师资结构 |
二、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课程编排方式 |
三、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材使用情况 |
第二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行政管理分析 |
一、学校执行相关配套措施 |
二、学校政策执行成效评鉴 |
第三节 学校族语教学分析 |
一、族语教师教学信念引导教学实践 |
二、族语教学策略分析 |
第四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效果检视 |
一、学校行政的困境 |
二、教师面临的困境 |
三、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成效与困境分析 |
第六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归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
一、跨族群通婚带来的语言困境 |
二、部落的文化经营的变化 |
第二节 教育政策因素分析 |
一、语言同化政策的影响遗留 |
二、菁英族人族语危机意识淡薄 |
第三节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
一、学校氛围的营造 |
二、族语师资老化与断层问题 |
三、族语教师信念影响教学实践 |
四、族语认证引导族语教学策略 |
五、教学策略影响教学成效 |
第四节 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
一、部分家庭对族语教育的重视 |
二、遭受家长漠视的族语教育 |
第七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传承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与教育 |
一、坚持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 |
二、坚持理解共荣的发展路径 |
第二节 语言与语言教育 |
一、多元文化中语言的地位 |
二、语言教育的政策规划 |
三、多元文化中的语言教育 |
第三节 语言教育问题 |
一、语言教育的功利性强 |
二、有语无言的教育生态 |
三、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的资源匮乏 |
四、原住语言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四节 语言教育政策的修正 |
一、遵循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 |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
第五节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支持与保障 |
一、培育社会文化 |
二、增加资源投入 |
三、建构社区-家庭-学校的语言共同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族语师资是落实政策的关键主体 |
二、族语教材是实施政策的重要载体 |
三、家庭是实践政策的核心力量 |
四、族语认证分级制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政策工具 |
五、使用族语的场域与机会是保障政策效果的必要条件 |
第二节 保护和发展原住民族语言的政策建议 |
一、增加成年人学习族语的途径 |
二、提高族人对族语的重视 |
三、创新族群语言文化教育 |
四、保障族语教师职业发展 |
五、优化族语教师团队结构和专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 |
附录二:十二年国教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文 |
附录三: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 |
附录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
附录五:访谈邀请函 |
附录六:访谈同意书 |
附录七:访谈大纲 |
后记 |
(3)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化变迁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化变迁研究现状综述 |
(三)瓦乡人文化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采用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采用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五、关键概念界定、主要观点、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关键概念界定 |
(二)主要观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四)不足 |
六、田野点概貌、田野调查情况和有关事项说明 |
(一)田野点概貌 |
(二)田野调查情况 |
(三)有关事项说明 |
第一章 瓦乡人历史源流及其传统文化植根的环境 |
一、瓦乡人历史源流 |
(一)瓦乡人的族源 |
(二)瓦乡人的族称与族属 |
(三)瓦乡人的族群意识 |
(四)瓦乡人主要聚居区域隶属沿革 |
(五)新中国成立后瓦乡人的人口与分布 |
二、瓦乡人传统文化植根的环境 |
(一)瓦乡人传统文化 |
(二)瓦乡人传统文化植根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三)瓦乡人传统文化植根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瓦乡人物质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服饰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服饰的特点 |
(二)瓦乡人服饰文化的当代变迁 |
二、饮食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饮食习俗 |
(二)瓦乡人饮食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三、居住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传统住房的式样与建造 |
(二)居住文化的当代变迁 |
四、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的当代变迁 |
(一)传统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 |
(二)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的当代变迁 |
五、生产生活用具的当代变迁 |
(一)生产生活传统用具 |
(二)生产生活用具的当代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瓦乡人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政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地区传统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 |
(二)瓦乡人政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二、经济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地区传统的经济制度概况 |
(二)瓦乡人经济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三、婚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婚姻制度文化 |
(二)瓦乡人婚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四、家庭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家庭制度文化 |
(二)瓦乡人家庭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五、丧葬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丧葬习俗 |
(二)瓦乡人丧葬习俗的当代变迁 |
六、寿诞礼仪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寿诞礼仪 |
(二)瓦乡人寿诞礼仪的当代变迁 |
七、教育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教育 |
(二)瓦乡人传统教育的功能 |
(三)瓦乡人教育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瓦乡人精神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宗教信仰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信仰 |
(二)瓦乡人地区外来宗教 |
(三)瓦乡人宗教信仰的当代变迁 |
二、节日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节日文化 |
(二)瓦乡人节日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三、生产生活习俗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生产生活传统习俗 |
(二)瓦乡人生产生活习俗的当代变迁 |
四、口头文学与表演艺术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口头文学 |
(二)瓦乡人传统表演艺术 |
(三)瓦乡人口头文学与表演艺术的当代变迁 |
五、思想观念的当代变迁 |
(一)价值观念转变 |
(二)维权意识增强 |
(三)健康观念增强 |
(四)审美观念转变 |
(五)思维方式转变 |
(六)文化意识增强 |
(七)族群认同强化 |
(八)国家认同强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影响因素与模式 |
一、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 |
(一)国家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 |
(二)积极吸收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其他文化 |
(三)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巨大变化 |
(四)族群语言传承面临极大挑战 |
(五)不和谐文化因素增多 |
(六)变迁程度不平衡 |
(七)同质化倾向明显 |
(八)具有不可逆与可引导性 |
(九)按由外到内的层次递进 |
二、影响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因素 |
(一)地理环境 |
(二)教育 |
(三)大众传媒 |
(四)族际通婚 |
(五)社会变革 |
(六)国家政策 |
(七)经济与技术发展 |
三、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模式 |
(一)文化涵化 |
(二)文化传播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讨论 |
一、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视阈下瓦乡人的文化适应与文化自觉 |
(一)瓦乡人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适应 |
(二)瓦乡人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文化自觉 |
二、瓦乡人文化的未来——在调适中发展 |
(一)瓦乡人的文化发展 |
(二)在文化调适中寻求社会发展 |
三、瓦乡人的族群认同及其对族群理论的启示 |
(一)瓦乡人是一个多民族复合体 |
(二)瓦乡人的族群认同 |
(三)瓦乡人族群认同对族群理论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B 调查问卷(节选) |
(4)美国语言政策和语言立法状况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美国语言政策及语言立法的概述 |
1. 语言立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语言政策的概念 |
1.2 语言立法及其相关概念 |
2. 美国语言政策及语言立法的发展脉络 |
3. 美国语言政策的本质特征 |
第二章 美国联邦政府层面的语言立法——以《美国土着语言法》为例 |
1. 《美国土着语言法》背景分析 |
2. 土着语政策演变过程分析 |
3. 《美国土着语言法》的主要内容 |
4. 《美国土着语言法》的深远影响 |
5. 《美国土着语言法》的局限性 |
第三章 美国州层面的语言立法——以加州《63 议案》为个例进行剖析 |
1. 《63 议案》出台前的时代背景 |
2. 《63 议案》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
3. 围绕《63 议案》的社会各界激烈论战 |
4. 《63 议案》出台后的社会影响 |
第四章 美国语言立法及语言政策对我国语言文字保护的启示 |
1.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现状 |
2. 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及语言立法概况 |
3. 对我国语言文字保护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5)少数族群的表演:印尼华人戏剧和公共展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印尼华人身份确认与其表演艺术的关系 |
第一节 印尼华人历史综述与人口、分布、语言及宗教 |
第二节 印尼华人表演所具有“中国性”的程度与传统的创造 |
第三节 华人对印尼传统表演艺术的影响 |
第四节 印尼表演艺术对华语表演艺术的影响 |
第五节 印尼华人戏剧研究状况综述 |
第六节 论文概述 |
第一章 印尼华人传统表演形式(戏曲和哇扬) |
第一节 印尼华人戏曲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哇扬布袋戏——中国与爪哇的混合产物 |
第三节 山口洋提线木偶 |
第四节 中华爪哇哇扬皮影戏 |
第二章 印尼中文话剧 |
第一节 殖民时代后期和战争时期的中文戏剧 |
第二节 印尼独立后的中文戏剧与沙里洪的《五祖庙》 |
第三章 现当代印度尼西亚印尼文话剧和音乐剧中的中华元素 |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华人与当代印度尼西亚文学及戏曲的形成 |
第二节 具代表性华人戏剧作家:郭德怀 |
第三节 当代印尼华人戏剧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华人社区表演和公共节庆 |
第一节 华社与印华表演 |
第二节 万隆华人社区表演案例 |
第三节 社区表演的特点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有仪式渊源的表演 |
第一节 以寺庙为中心的民族表演:万隆 |
第二节 官方承办的民族表演:山口洋 |
第三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海关高等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由来 |
一、海关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
二、研究方法论的设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教育全球化的若干问题 |
二、海关高等教育发展及其研究 |
第二章 海关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全球海关的行业变化 |
第一节 全球海关的新要求 |
一、贸易便利化的要求 |
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
三、便利与安全的并存 |
四、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 |
第二节 全球海关职能的变化 |
一、海关管理职能的嬗变 |
二、海关机构改革的模式 |
三、海关行业发展的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关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球特点——国际性行动举措 |
第一节 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
一、学术伙伴关系项目 |
二、国际海关院校联盟 |
第二节 海关专业标准的制订 |
一、出台的背景 |
二、主要的内容 |
三、标准的意义 |
四、标准的认证 |
第三节 海关高等教育的战略 |
一、现有实践的需求 |
二、未来发展的重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海关高等教育的最佳实践——可借鉴的机构案例 |
第一节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CCES |
一、机构的概况 |
二、国际化战略 |
三、课程与专业 |
四、主要的特点 |
第二节 德国明斯特大学海关系 |
一、机构的概况 |
二、课程与专业 |
三、主要的特点 |
第三节 拉脱维亚里加科技大学SESMI |
一、机构的概况 |
二、课程与专业 |
三、主要的特点 |
第四节 其他国家的海关高等教育机构 |
一、乌克兰海关学院 |
二、俄罗斯海关学院 |
三、美国海关全球边境学院 |
四、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
第五节 国外海关高等教育实践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关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机构变迁与现状 |
第一节 海关高等教育机构的历史变迁 |
一、京师同文馆(1862~1902) |
二、税务专门学校(1908~1949) |
三、新中国的海关教育(1949年以来) |
四、中国海关教育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上海海关学院的机构能力分析 |
一、学校发展的定位分析 |
二、专业设置与师资力量 |
三、对外合作交流的进展 |
四、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 |
第三节 上海海关学院的优势与挑战 |
一、发展优势的分析 |
二、问题与挑战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海关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设计——以上海海关学院发展为载体 |
第一节 以实施国家性战略人才储备计划为先导 |
一、实施国际竞争人才战略 |
二、培养全球战略储备人才 |
三、建设全球海关人才基地 |
四、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
第二节 以加速推进海关学院国际化战略为抓手 |
一、选择战略合作伙伴 |
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
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以基于国际标准的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 |
一、整体课程框架设计 |
二、单科课程设计方法 |
三、课程开发行动策略 |
第四节 以聚焦学科体系建设与理论研究为支柱 |
一、完善海关学学科概念 |
二、创立海关学学科体系 |
三、加强海关学理论研究 |
第五节 以建设高标准的师资队伍与专家队伍为策略 |
一、关注海关专家队伍建设 |
二、参与海关专家标准制定 |
三、强化师资队伍能力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社会科学拓展阅读》(第九册)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Content Description |
1.1.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2 Textual Natur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3 The Status Quo of Similar Translation Tasks at Home |
1.2 The Client’s Requirements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Choice of Original Text and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
2.1.2 Search for Reference Book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Project |
2.1.3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2.2 Translating Plan |
2.3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and Its Practical Value |
2.4 Execu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5 Relevant Issues after the Translation |
2.5.1 Quality Control |
2.5.2 Client Evaluation |
Chapter Thre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nd Case Studies |
3.1.1 Word Addition and Omission |
3.1.2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
3.1.3 Dividing, Combining and Reinventing Sentence Structures |
3.1.4 Turning Words or Phrases into Sentences |
3.1.5 The Use of Four-character Chinese Idioms |
3.2 Difficult Points |
3.2.1 How to Process Long English Sentences |
3.2.2 How to Process Sentences in Passive Voice |
Chapter Four Summary and Reflection |
4.1 An Empirical Summary |
4.1.1 Being Fastidious about the Use of the Language |
4.1.2 Taking Discourse Structure into Account |
4.2 Problem to Be Solved |
4.3 Reflection and Perception |
参考文献 |
Appendix |
Appendix 1 Source Text |
Appendix 2 Target text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Acknowledgement |
(8)《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状况 |
1.3.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二章 《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的背景分析及理论依据 |
2.1 背景分析 |
2.1.1 俄罗斯民族及语言成分分析 |
2.1.1.1 民族成分分析 |
2.1.1.2 语言成分分析 |
2.1.2 社会背景分析 |
2.2 该立法的理论依据 |
2.2.1 语言权的理论介绍 |
2.2.2 国际法律文件中关于语言权的规定 |
第三章 《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的原则、基本内容及修改 |
3.1 立法的基本原则 |
3.2 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 |
3.3 修改过程及修改内容 |
3.3.1 修改过程 |
3.3.2 修改内容 |
第四章 《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以鞑靼斯坦共和国的民族语言法实施状况为例 |
4.1 《鞑靼斯坦共和国民族语言法》 |
4.1.1 鞑靼斯坦概况 |
4.1.2 鞑靼语概况 |
4.1.3 《鞑靼斯坦共和国民族语言法》介绍 |
4.1.3.1. 《鞑靼斯坦共和国国语和其他语法》 |
4.1.3.2. “2004-2013年鞑靼斯坦共和国保护、学习和发展国语和其他语言的规划” |
4.2 鞑靼斯坦范围内语言法的实施情况分析 |
4.2.1 学习教学领域 |
4.2.2 民众对待民族语言政策和双语政策的态度 |
4.2.3 其他领域 |
4.2.4 鞑靼语正字法之争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目的 |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思路 |
第一章:濒危语言研究综述 |
第一节:濒危语言问题的提出和发展 |
第二节:国外濒危语言研究概述 |
(一) 对濒危语言的调查和资料的记录保存 |
(二) 相关的理论探讨和研究 |
(三) 问题与展望 |
第三节:我国濒危语言研究进展 |
(一) 我国濒危语言研究的进程 |
(二) 我国濒危语言研究的成果 |
1. 濒危语言的定义和界定标准 |
2. 濒危语言的成因分析 |
3. 濒危语言的演变规律及趋势 |
4. 濒危语言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
5. 对待濒危语言的态度与措施 |
第二章:生态语言学与语言生态观 |
第一节:生态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 生态语言学溯源 |
1. 生态学的来源及其基本理论 |
2. 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提供的理论依据 |
3. 生态语言观与生态文化提供的思想基础 |
(二) 生态语言学的形成过程 |
(三) 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生态语言学的概念与内涵 |
(一) 生态语言学的学科定义 |
(二) 生态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
(三) 生态语言学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
(一) 语言的多样性、能动性与持续性 |
(二) 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
(三) 濒危语言问题 |
第三章:中国的濒危语言问题 |
第一节:中国的语言文字状况 |
(一) 中国是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
(二) 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状况 |
第二节:中国濒危语言的概况 |
(一) 中国濒危语言的现状 |
(二) 中国濒危语言自古有之 |
第三节:中国濒危语言的研究价值 |
(一) 语言学价值 |
(二) 文化价值 |
第四章:中国濒危语言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语言的生态环境 |
第二节:中国濒危语言的宏观生态环境 |
(一) 导致语言群体消解的自然环境因素 |
(二) 引起语言转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1. 语言转用的不同类型 |
2. 语言转用的不同性质 |
3. 语言转用的原因 |
(三) 推动语言汉化的政治环境因素 |
(四) 影响语言选择权的经济环境因素 |
(五) 促进汉语普及的教育环境因素 |
(六) 迫使语言传承断代的家庭环境因素 |
(七) 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
第三节:中国濒危语言的微观生态环境 |
(一) 语言群体的意愿 |
(二) 语言群体的语言态度 |
1. 语言态度中的情感因素 |
2. 语言态度中的认识因素 |
3. 语言态度中的意向因素 |
(三) 语言的结构系统退化 |
(四) 缺乏本民族的文字 |
第四节:语言濒危与消亡的根本原因 |
第五章:满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解读 |
第一节:濒危状态的满语 |
第二节:满语濒危的过程 |
(一) 只使用满语的单语阶段 |
(二) 满汉语并用的双语阶段 |
(三) 基本上只使用汉语的单语阶段 |
第三节:满语濒危的生态环境因素 |
(一) 宏观生态环境因素 |
1. 政治环境因素——“满汉联合”的国策 |
2. 文化环境因素——倡导汉文化 |
3. 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形态的变革 |
4. 人口环境因素——满族分布的变迁和满汉民族的交融 |
(二) 微观生态环境因素 |
1. 满语文自身之不足 |
2. 满族开放的语言观念和对汉文化的仰慕 |
第四节:满语濒危的启示 |
第六章:改善中国濒危语言生态环境的举措 |
第一节:最佳对策:双语的倡导和保持 |
(一) 语言濒危和双语现象 |
(二) 推行双语的意义 |
1. 使用双语的优越性 |
2. 两种语言的功能互补 |
3. 普及双语观念的重要性 |
第二节:综合措施:我们的态度和责任 |
(一) 增强语言濒危的忧患意识 |
(二) 提升语言的使用程度 |
(三) 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 |
(四) 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语言政策 |
第三节:和谐的守望:语言的协同进化 |
(一) 语言之间的共生机制 |
(二) 语言多样性的价值 |
(三) 语言的协同进化 |
结语 |
一、语言濒危:全球范围的语言生态危机 |
二、我国濒危语言的历史与现状 |
三、我国语言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
四、对本研究课题的一些思考 |
参考文献 |
(10)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对"民族地区"的界定 |
二、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界定 |
三、对"妇女参政"的界定 |
四、对"女性人类学"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理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第一章 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 |
第一节 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 |
一、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到多元的视角 |
二、性别视角下的人文视野 |
三、对女性地位及其生存状况的考察 |
第二节 妇女参政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参政与妇女解放的考察 |
二、女性主义对女性参政权的争取 |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历程 |
一、近代中国妇女参政意识的觉醒 |
二、现代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进程 |
三、建国以来妇女参政的历史进步 |
第二节 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回顾 |
一、旧社会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地位 |
二、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运动的初起 |
三、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性飞跃 |
第三章 当代中国不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考察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考察 |
一、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情况 |
二、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情况 |
三、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情况 |
四、少数民族女干部配备情况 |
五、少数民族女领导、女精英在社会各行业中的情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存在的问题 |
一、大多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素质偏低、参政意识较为淡薄 |
二、少数民族女干部比例偏低,"三多三少"现象仍然存在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参政程度较低 |
四、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性干部过程中力不从心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的成因探寻 |
第一节 客观因素 |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
二、宗教妇女观的影响 |
三、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
四、培养选拔机制不够健全 |
五、家庭的拖累与牵制 |
第二节 主观因素 |
一、女性的自卑心理 |
二、女性的依赖心理 |
三、女性的嫉妒心理 |
第五章 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建议和思考 |
第一节 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具体建议 |
一、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良好环境 |
二、充分发挥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中的重要作用 |
三、切实发出少数民族参政女性的呼声,为女性同胞谋福利 |
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各方面的人才 |
五、借鉴国外提升妇女参政水平的有益经验 |
第二节 "认识自我","追随自己的心" #199——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思考 |
附录一关于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访谈 |
第一节 对话民族自治区妇联主席 |
一、对话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妇联主席 |
二、对话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妇联主席 |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主席访谈节录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访谈 |
一、对话"挂满荣誉勋章"的回族女纪检委书记 |
二、对话"从教育战线上脱颖而出"的回族女人大常委副主任 |
三、对话美丽温柔的满族女人大主任 |
四、对话和蔼可亲的蒙古族女编办主任 |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访谈节录 |
附录二凸显妇女权益保障的当代国际公约 |
附录三中国有关妇女权益保障和参政援助的法律、政策依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全球六千种语言半数将濒临灭绝(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D]. 郑美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试论加拿大原住民语言政策演进及借鉴[J]. 刘昕.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3]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D]. 田光辉.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5)
- [4]美国语言政策和语言立法状况及发展[D]. 郭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04)
- [5]少数族群的表演:印尼华人戏剧和公共展示[D]. 石峻山(Joshua Stenberg). 南京大学, 2015(04)
- [6]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海关高等教育发展[D]. 童话.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7]《社会科学拓展阅读》(第九册)翻译实践报告[D]. 丁丽蓉. 吉林大学, 2013(12)
- [8]《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研究[D]. 耿红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9]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 徐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4)
- [10]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D]. 张翠.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