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

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

许小明福建宁德市古田县大桥中心小学352200

【摘要】练习环节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适当的题目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基础的数学知识,更能获得思维的启蒙与能力的增长。虽然练习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能够极大促进学生能力的增长,但是练习方式的设置如果不够合理,便会导致学生陷入思维的误区,从而丧失创新意识。本文将结合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内容,探讨如何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渗透到小学数学练习环节当中,进行“探究性练习”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数学;探究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1-140-01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育与能力的增长。而探究性练习活动的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把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将逐步分析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重点及难点,以提高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有效性。

一、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存在的重要意义分析

练习环节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自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与教学价值。一方面,教学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单凭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知识内容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而练习活动的出现,能够弥补教学方式当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的不足,从而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当中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数学知识具有灵活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而只有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当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才能拥有创新型的思维意识,而练习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能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巩固基础,从而促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形成技能与发展智力。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小学高段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已经不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技能,更强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进行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1】。只有针对学生特点设计多元化与开放性的“探究性练习”,促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固有的认知当中,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达到高质量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目标。

二、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1.“探究性练习”设计需要贴合时代发展

实用性强、应用性广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而处于小学高段的学生们,已经接触过一些浅显而简单的数学知识,拥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否在设计“探究性练习”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将直接决定“探究性练习”的设计成效。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存在好奇心理与乐观性格,教师在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过程之中,需要把练习内容与时代发展相互契合,以凸显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在吸引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2】。就以小学高段数学知识内容“统计”为例,在设计“探究性练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当中每人每周上网时长”、“班级学生当中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等相关数据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从而在“探究性练习”设计中凸显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增长。

2.“探究性练习”设计需体现结果的开放性与多元化

探究的意义在于利用所学知识研究未知的结果,虽然在数学练习当中有些答案带有唯一性与确定性,但是随着思考方式的不同,得出答案的过程却也截然不同。而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设计“探究性练习”的目的,便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创新意识的提升【3】。唯有在“探究性练习”设计过程中体现探究结果的开放性与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学习兴趣的提高。就以“假如班级当中有38人去动物园游玩,门票20元,40人以上可以享受8折优惠,请问怎样买票可以使花费最小?”这道数学练习为例,许多学生可能思维会仅仅局限于班级当中只有38名同学,而认为按门票20元的价格买入38张门票花费最小,其实不然,实际上买40张票的花费要远远小于买38张票的价格。而只有在“探究性练习”设计中体现结果的开放性与多元化,才能弥补学生思维的不足,促使学生在练习当中形成思维的全面性。

三、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所采用的方式

鉴于“探究性练习”的设计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增长与数学技能的形成,在设计过程中,唯有考虑小学数学学科知识整体的框架结构,才能让学生对所要进行探究的问题有着清晰的了解,避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陷入思维的误区。首先,鉴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教材特点,“探究性练习”的设计内容应该分为课外与课内两个部分,以在巩固学生基础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渐增长。再者,“探究性练习”的划分类型应当分为“基础性探索作业”与“操作型探究作业”,以在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同时促进学生推理判断能力的提高。根据“探究性练习”的难易程度与考察要点合理划分练习层次,确保着学生的能力能够在不断的训练当中平稳增长。

四、总结

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的存在意义重大,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与能力的逐步形成。而根据学生特点在“探究性练习”设计中体现探究结果的多元化与开放性,依据练习内容的不同合理划分练习层次,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在练习环节当中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杨琳唐晓红:《浅谈数学练习课设计原则》,学术期刊《东方青年•教师》2011年10期.

[2]吕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学术期刊《学习方法报(教研版)》2012年0526期.

[3]余志贞:《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教学的设计和指导策略研究》,学术期刊《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3期.

标签:;  ;  ;  

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