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刚柔性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柔性,地基,基础,承载力,荷载,刚度,应力。
刚柔性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蔡时标[1](2017)在《刚柔性桩基础承载性能试验及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阐述了软土地基中综合管廊工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念。通过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试验原理、承载力计算、检测依据等方面的介绍,以及通过温州某管廊基础工程现场局部荷载试验的案例分析,评价刚柔性桩整体复合地基基础的承载性能及刚性桩、柔性桩和桩土间各自荷载传递变化、桩土荷载分担比及桩土应力分担比的发展规律。研究结论能为工程设计和工程项目应用推广提供一些有利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7年10期)
左利兵[2](2014)在《筏板基础与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共同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天然地基承载力较差,无法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时,就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或采用桩基础来提高承载能力。通过增强或置换部分土体而形成的复合地基实现了由天然土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式。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提高以及复合地基理论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形式,即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结合使用了刚性桩和柔性桩,再加上桩间土体的作用,共同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土体相对较软,承载能力小,柔性桩可以补偿桩间土承载力的不足,提高原有土体的承载能力,刚性桩不仅对柔性桩起到护桩作用,而且承受了较大的荷载并起到了控制沉降的作用。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可以充分发挥各部分的承载能力以及减少工程造价,因而有着较强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筏板基础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组成以及各自的作用特点,讨论了荷载作用下桩、土的应力以及荷载分担情况,并比较分析了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的计算方法,进而求解沉降值。然后通过讨论筏板的分析模式、桩土的相互作用等关系,建立了筏板基础与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的基本方程。为了研究在共同作用下各个组成部分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筏板基础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的结果数据,讨论各个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探讨如何进行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出,刚性桩模量对于沉降值影响不大但改变了应力分布;柔性桩模量的增大减少了差异沉降,可以改善各部分的荷载分担比;筏板基础模量对沉降及应力分布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但其厚度增大提高了抗弯能力,减小了差异沉降;褥垫层的设置改善了应力的分布,其模量的提高减小了沉降但使刚性桩承担了更多荷载。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根据建筑物对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合理地采取布桩形式及选取参数,使这种复合地基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5-01)
马少坤,扈萍,秦会来[3](2010)在《刚柔性条形基础下非饱和土地基的承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比研究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下地基随饱和度变化的承载特性,通过增量加载的有限元方法,结合非饱和土常含水量叁轴剪切试验成果及相关的抗剪强度预测模型,对多种饱和度下的刚柔性条形基础下地基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刚柔性基础地基的临塑荷载及相对位移均随饱和度的减少而显着加大;地基承载力随饱和度的减少而显着加大,但递增梯度减小;刚性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对于柔性基础地基对饱和度更为敏感;随着饱和度的减少,滑动面不断加深、加大,并且滑动面越发明显。(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郭院成,郭呈祥,张四化,李永辉,王卫中[4](2008)在《刚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对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土应力比是复合地基承载性能中的重要技术指标,基础刚度及桩体变形刚度是影响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条件下,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基础刚度及桩体变形刚度对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对实际工程中有效提高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降低地基沉降变形具有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08年09期)
刚柔性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天然地基承载力较差,无法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时,就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或采用桩基础来提高承载能力。通过增强或置换部分土体而形成的复合地基实现了由天然土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式。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提高以及复合地基理论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形式,即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结合使用了刚性桩和柔性桩,再加上桩间土体的作用,共同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土体相对较软,承载能力小,柔性桩可以补偿桩间土承载力的不足,提高原有土体的承载能力,刚性桩不仅对柔性桩起到护桩作用,而且承受了较大的荷载并起到了控制沉降的作用。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可以充分发挥各部分的承载能力以及减少工程造价,因而有着较强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筏板基础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组成以及各自的作用特点,讨论了荷载作用下桩、土的应力以及荷载分担情况,并比较分析了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的计算方法,进而求解沉降值。然后通过讨论筏板的分析模式、桩土的相互作用等关系,建立了筏板基础与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的基本方程。为了研究在共同作用下各个组成部分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筏板基础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的结果数据,讨论各个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探讨如何进行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出,刚性桩模量对于沉降值影响不大但改变了应力分布;柔性桩模量的增大减少了差异沉降,可以改善各部分的荷载分担比;筏板基础模量对沉降及应力分布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但其厚度增大提高了抗弯能力,减小了差异沉降;褥垫层的设置改善了应力的分布,其模量的提高减小了沉降但使刚性桩承担了更多荷载。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根据建筑物对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合理地采取布桩形式及选取参数,使这种复合地基得到更好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刚柔性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蔡时标.刚柔性桩基础承载性能试验及案例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
[2].左利兵.筏板基础与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共同作用分析[D].重庆大学.2014
[3].马少坤,扈萍,秦会来.刚柔性条形基础下非饱和土地基的承载特性[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郭院成,郭呈祥,张四化,李永辉,王卫中.刚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对比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