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蚕丝粉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蚕丝,粉末,桑蚕,细丝,天然丝,丝素,柞蚕。
蚕丝粉末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林,袁慧勇,吴瑞红[1](2010)在《不溶性超细蚕丝粉末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催化水解桑蚕茧,当茧丝质量与浓硫酸体积比为1:3时,在100℃条件下反应6h,之后用适量的石灰乳中和酸解液至稍偏酸性,抽滤后将所得滤液用活性炭脱色,之后将所得滤液浓缩,将浓缩液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作为沉淀剂,之后静置,待固体完全沉淀之后,过滤,可制得平均粒径为150 nm的丝粉,所得产品可添加于化妆品中,产品产率可达95%。并对所得产品进行了扫描电镜,示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表征分析。(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0年05期)
陈忠敏,饶佳家,郝雪菲,庄强,夏圣荣[2](2008)在《含金属酞菁的再生蚕丝蛋白肽粉末的制备及其抗菌消臭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蚕丝蛋白用有机无机混合溶液溶解并透析制成蚕丝蛋白肽水溶液,将此水溶液与用固相法合成的锌金属酞菁的醇溶液进行物理共混制备含金属酞菁的再生蚕丝蛋白肽粉末。对相关化合物进行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表征,显示出再生蚕丝蛋白肽与锌金属酞菁能在大分子层面上进行结合。试验了相关化合物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茼作用以及对氨气的消除作用,结果表明,混合金属酞菁的再生蚕丝蛋白肽具备抗茵作用,并能在约6h内将氨气浓度降解为0。(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08年06期)
李志林,吴瑞红[3](2006)在《化妆品用超细结晶蚕丝粉末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催化水解桑蚕茧,茧与磷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4时,在100℃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平均粒径为250 nm的结晶性丝粉,收率达70%以上。并对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示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等表征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06年11期)
柯贵珍[4](2003)在《蚕丝蒸汽闪爆改性及其粉末超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蚕丝闪爆改性后结构性能的变化以及蛋白酶对蚕丝粉末的进一步超细化处理,制得了粒度分布均匀的结晶性蚕丝超细粉末,并分析了酶处理对蚕丝粉末聚集态结构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利用自制的闪爆器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对蚕丝进行了有效无污染的蒸汽闪爆预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蚕丝经闪爆处理后,微观形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丝素外围的丝胶开始脱落,蚕丝表面粗糙,缝隙和孔洞增多,随着闪爆压力的增大,分纤越来越明显,部分区域丝素呈松散状排列。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蒸汽闪爆处理没有改变丝素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大分子构形,但是N-H伸缩振动峰的强度减弱,峰形变钝,并向高波数转移。另外,蚕丝在闪爆蒸汽的类机械断裂作用下,结晶指数和微晶尺寸都呈减小的趋势。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蚕丝经闪爆处理后回潮率和热稳定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蚕丝经蒸汽闪爆处理后,含水率下降,与回潮率的测定相一致。在热稳定性方面,随着闪爆压力的增大,吸热分解峰的温度区间(△T)变窄,热焓值(Delta H)降低,同时吸热分解点向高温方向偏移了10℃左右。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蒸汽的类机械断裂作用使纤维分散,分子键断裂,脆性增加;另外,单纤维间的抱合力减小,纤维结构的不匀性增加,致使蚕丝的机械性力学性能下降,但有利于后期蚕丝粉末的制作。在溶解性能方面,蚕丝经蒸汽闪爆处理后在叁元体系(氯化钙、乙醇、水)盐溶液中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缩短,而且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溶解速度更快。但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单体对蚕丝进行接枝改性,结果却发现蚕丝原样的接枝率明显高于闪爆处理过的蚕丝样品。原因跟接枝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以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极性氨基酸的侧基为聚合活性点有关。 以闪爆改性过的蚕丝为原料,在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中制作蚕丝粉末,经分级处理,粉末的平均粒径可达1.829μm。对制得的蚕丝粉末进行酶处理,用图像分析仪对粒度分布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粉末的平均粒径降到了1.546μm,粒度分布的跨度变小,粉末形状大都呈圆形,形态差异减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纤维状、纺锤形、棒状的异形颗粒,而且粉末极易团聚。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蛋白酶处理前后的蚕丝粉末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氨基酸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由于丝胶脱落使一些极性基团的数量减少,导致其在红外图谱中对应的特征峰波数降低,强度减弱,波形发生变化;而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酶处理过程中丝胶脱落明显,但对丝素的损伤较小,其p结晶构型没有改变;另外,在氨基酸组成方面,蚕丝粉末的氨基酸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蛋白酶对丝胶的催化水解,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3-12-01)
柯贵珍,徐卫林[5](2003)在《蚕丝粉末酶处理后的形态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自制的蚕丝超细粉末用蛋白酶进行了处理,并利用图像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氨基酸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和方法对酶处理前后的蚕丝粉末的粒度分布、形态结构、氮基酸组成和含量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蚕丝粉末经蛋白酶处理后.在保持原有的主体化学结构和结晶构形的同时,粉末粒度分布变得更均匀、更集中,粒径更小;另外,由于丝胶的脱落,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3-12-01)
常德城[6](2002)在《蚕丝蛋白粉末的制备及结构性能测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DSC热分析和电镜扫描等先进测试手段和常规测试方法对不同制备方法的桑蚕丝丝素粉末和柞蚕丝丝素粉末进行结构、外观、水溶性等测试,获得了其主要组分、结晶度、热性能、微观形态、水溶性和吸湿率等理化性能,为蚕丝蛋白粉在生物医学、食品工业、日用工艺品、化妆品和建筑涂料等诸多新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2-03-18)
刘爱莲[7](2000)在《盐酸水解法制取柞蚕丝素粉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关于家蚕丝在生体材料领域应用的研究已开展很多(平林等,1994年).其中之一是为利用蚕丝蛋白质所特有的氨基酸成份而开展的蚕丝食品化研究.其应用效果是,绢丝素中主要氨基酸之一的甘氨酸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功能(杉山,1985年),丙氨酸具有促进乙醇代谢的功能(文丰,1987年):而酪氨酸则具有预防痴呆症的功能(岸本1973年),等等.因为绢丝素中含有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氨基酸,因而可望能预防老年病方面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全国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会议论文集》期刊2000-10-01)
[8](1998)在《蚕丝粉末的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防病效果的食品蚕丝粉末对人类所患的多种疾病有防治的效果,对于保护肝脏、抑制胆固醇的增加及呆痴症的预防等都是有效果的.有益于皮肤的入浴材料浴池中放入水溶性蚕丝粉(氨基酸或低聚肽),清洗后身体上附着丝素,皮肤得到了营养,使皮肤非常光滑,不会有绷紧感.蚕丝印章真丝用酸或碱的热水溶液处理,非晶区被破坏而仅存结晶区,中和、清洗后干燥,将这种粉末放入模具中,加压加热使其成型.其最适处理条件是:压力1000kg/cm_2,加热温(本文来源于《蚕学通讯》期刊1998年02期)
程辉铭[9](1994)在《蚕丝粉末的制备和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蚕丝蛋白质所具有的多种功能性,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能够按不同目的而成形为粉末、膜和凝胶等多种形状,新的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进行得很活跃。 一方面,丝蛋白粉末、膜、凝胶等依照制备方法的不同,其分子量二级结构、粒子的形状、大小、空隙也均不相同。因此,制备所得的粉末对于成形物的物性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制作方法不同的丝蛋白粉末的物性了解以后,剩下的是必须解决丝素粉末的利用问题。 本研究,将丝素溶解于中性盐中,经放置凝胶化后制备的丝素粉末,以及用稀硫酸加水(本文来源于《国外丝绸》期刊1994年06期)
杨如馨[10](1994)在《粉末蚕丝的压制及其模压物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水率8%的粉末蚕丝经120℃、1ton/cm~2下热压处理30min便可制成蚕丝模压物。这种模压物的强度仅为聚酰胺人造树脂的1/3。该强度尚不足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而且当模压物浸入水中时会出现裂痕。因此,将蚕丝粉末用甲基丙烯酸施行化学变性,改善模压制品的耐水性,进而使其获得了足以与普通塑料可比较的强度。(本文来源于《国外丝绸》期刊1994年01期)
蚕丝粉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蚕丝蛋白用有机无机混合溶液溶解并透析制成蚕丝蛋白肽水溶液,将此水溶液与用固相法合成的锌金属酞菁的醇溶液进行物理共混制备含金属酞菁的再生蚕丝蛋白肽粉末。对相关化合物进行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表征,显示出再生蚕丝蛋白肽与锌金属酞菁能在大分子层面上进行结合。试验了相关化合物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茼作用以及对氨气的消除作用,结果表明,混合金属酞菁的再生蚕丝蛋白肽具备抗茵作用,并能在约6h内将氨气浓度降解为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蚕丝粉末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志林,袁慧勇,吴瑞红.不溶性超细蚕丝粉末的制备与表征[J].山东化工.2010
[2].陈忠敏,饶佳家,郝雪菲,庄强,夏圣荣.含金属酞菁的再生蚕丝蛋白肽粉末的制备及其抗菌消臭性[J].材料导报.2008
[3].李志林,吴瑞红.化妆品用超细结晶蚕丝粉末的制备及表征[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
[4].柯贵珍.蚕丝蒸汽闪爆改性及其粉末超细化研究[D].东华大学.2003
[5].柯贵珍,徐卫林.蚕丝粉末酶处理后的形态结构表征[C].第叁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3
[6].常德城.蚕丝蛋白粉末的制备及结构性能测试分析[D].苏州大学.2002
[7].刘爱莲.盐酸水解法制取柞蚕丝素粉末的研究[C].全国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会议论文集.2000
[8]..蚕丝粉末的利用[J].蚕学通讯.1998
[9].程辉铭.蚕丝粉末的制备和物性[J].国外丝绸.1994
[10].杨如馨.粉末蚕丝的压制及其模压物的性能[J].国外丝绸.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