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增压中冷柴油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柴油机,压力,涡轮,柴油,喷油器,效率,扭矩。
增压中冷柴油机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勋[1](2018)在《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进、排气系统是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的前提。在进排气系统中,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是分别用来衡量进排气系统优劣的2个重要指标,所以在柴油机进排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控制合理的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否则会造成柴油机性能恶化。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别改变进气阻力和排气压力来研究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对增压中冷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试验结果为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柴油机设计与制造》期刊2018年03期)
杨甜甜,王铁,乔靖,高吉,冯以卓[2](2018)在《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F-T柴油的燃烧波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柴油机燃用F-T柴油的燃烧波动特性,在增压中冷直喷柴油机上对燃用F-T柴油和0号柴油的中高转速和负荷工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同一工况下,与0号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的燃烧始点较早,燃烧压力峰值较低,压力波动幅值较小;对燃烧压力进行频谱分析可以看出,F-T柴油的燃烧压力波动一阶主频率小于0号柴油的主频率,两种燃料的一阶主频率均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负荷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且负荷对F-T柴油的影响较0号柴油更加显着。从燃烧振动噪声源的角度考虑,燃用F-T柴油有利于降低柴油机的燃烧噪声和缸内燃烧时的爆发冲击载荷。(本文来源于《车用发动机》期刊2018年01期)
刘慧杰,李振坤,周玉雷[3](2016)在《两缸增压中冷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流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缸柴油机采用360℃A发火间隔角,在工作周期中会出现进气和排气空档角,导致进排气压力波动较大,引起涡轮效率的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2缸柴油机整机一维模型,并对涡轮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涡轮叶片表面流体切应力在入口压力最大时最大切应力为1748.9Pa,入口压力最小时最大切应力为1539.8Pa,切应力变化了209.1Pa,存在较大的切应力波动,使叶片产生较大的切应力,造成涡轮叶片疲劳损使涡轮效率降低;排气压力波动对涡轮内流场影响较大,变化的排气压力对涡轮叶片的冲击较强,影响涡轮叶片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6)
刘建敏,何盼攀,王普凯,刘艳斌,韩立军[4](2016)在《两级增压中冷柴油机冷却散热系统高海拔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某两级增压中冷柴油机冷却散热系统的高原适应性,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柴油机工作过程和冷却散热系统的耦合计算模型,经过实验数据验证后利用该模型预测分析了柴油机在变海拔条件下冷却散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柴油机的功率、冷却空气质量流量、中冷器和散热器的散热量均减小,为后续该柴油机变海拔性能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何盼攀,刘建敏,王普凯,董意,韩立军[5](2016)在《某增压中冷柴油机可变配气相位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柴油机进行优化,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不同配气相位下柴油机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功率为目标得出了在不同转速下的最佳进气晚关角,从而确定了该柴油机进气VVT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6年08期)
刘慧杰,毕玉华,申立中,王俊,徐松[6](2016)在《两缸增压中冷柴油机排气压力波动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缸柴油机采用360°CA发火间隔角,在工作周期中会出现进气和排气空档角,导致进排气压力波动较大,引起充量系数和涡轮效率的下降。针对某两缸增压中冷柴油机较大的排气压力波动问题,建立了两缸柴油机整机一维模型与排气歧管叁维模型,应用一维与叁维耦合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一个工作循环的排气管内的气体流动特性、波动规律及排气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全负荷工况下,发动机转速从1 000~2 200 r/min时,排气压力波动强度由1.82增加到3.56,涡轮效率波动强度由0.12减小到0.02;转速从2 200~4 000 r/min时,排气压力波动强度由3.56减小到1.52,涡轮效率波动强度趋于稳定状态为0.02;排气总管的长度与直径、排气提前角对低转速涡轮效率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6年06期)
左鹏[7](2016)在《煤基醇类混合燃料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内燃机发展的两大问题,寻找石油替代燃料来缓解能源危机,降低污染物排放成为当务之急。而粗放型的煤炭燃烧被认为是造成雾霾等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力发展煤炭清洁化利用,将煤炭的清洁化利用与内燃机替代燃料的开发工作相结合,对促进煤炭企业转型、缓解能源危机和污染从源头到终端的防治有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结合山西煤炭大省的能源优势和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优势,将煤间接液化得到的F-T柴油应用于柴油机中,因其具有较高的十六烷值,能够显着降低NOX排放,但其过高的十六烷值使得扩散燃烧的比重增加,存在碳烟排放增加的趋势,而醇类燃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含氧燃料,能够降低碳烟排放,因此本文在F-T柴油中掺烧低碳醇类混合燃料以实现NOX与碳烟的同步降低。由于F-T柴油与醇类燃料不能互溶,为了解决混合燃料的稳定性问题,本文首先以F-T柴油与甲醇为例来研究F-T柴油与醇类燃料的互溶性,选出助溶效果最好的正癸醇作为混合燃料的助溶剂,配制10%体积比的煤基甲醇、乙醇、丁醇混合燃料分别记为M10、E10、N10,通过测试和计算得到混合燃料的理化特性:相对于0#柴油,混合燃料的十六烷值、c(H)/c(C)和含氧量增加,硫含量、动力粘度与密度降低,体积热值降低。这些理化特性对于发动机性能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混合燃料的理化特性对燃烧、动力经济性、常规与非常规排放以及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混合燃料的高十六烷值特性使得其滞燃期与预混合燃烧期小于0#柴油大于F-T柴油,而扩散燃烧期却恰好相反;缸压峰值、燃烧放热率峰值相对于0#柴油都有所降低,缸压峰值相位推迟,燃烧放热率峰值相位提前,燃烧放热中心累计放热量达50%时对应的曲轴转角CA50有所推迟。醇类燃料较低的体积热值使混合燃料的动力性能相比于0#柴油平均降低10%左右,混合燃料的质量热值决定了其有效燃油消耗率上升,有效热效率下降;混合燃料的高十六烷值含氧特性实现了碳烟与NOX的同时降低,解决了NOX与碳烟排放的此消彼长的关系;醇类燃料的高汽化潜热值使得HC排放有所升高,混合燃料的高c(H)/c(C)及含氧特性使得CO排放明显降低;混合燃料的醇类排放主要来源于混合气中的未燃醇,得益于混合燃料以F-T柴油为基础燃料,甲醛排放有大幅度的降低。0#柴油的喷油泵振动幅值最小,混合燃料的振动幅值增加;柴油机缸盖振动信号中,由燃烧激励导致的缸盖振动加速度幅值最大,进气门开启时气体冲击导致的振动加速度幅值最小,气门开启时的气体截流冲击小于气门关闭时的气门落座冲击;0#柴油的有量纲特征参数值最大,F-T柴油的最小,混合燃料缸盖振动程度介于两者之间;而对应的无量纲特征参数值恰好相反。综合对叁种混合燃料的配制以及试验分析,混合燃料能够同时降低柴油机的碳烟与NOX排放,其中M10燃料的降低效果更明显,同时表现出燃烧柔和的特点,改善了柴油机振动特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仲达[8](2016)在《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排放控制的模拟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柴油机具有动力性强、经济性好、热效率高等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伴随环境保护的愈加重要,世界各界对排放法规的要求都愈加严厉。柴油机的主要排放物是NOX和PM,其中PM是造成现在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给柴油机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柴油机的主要污染物,是各国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对减少柴油机的排放进行研究对走自主开发路线和振兴我国柴油机品牌的竞争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柴油机主要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相应的危害,并对国内外控制柴油机排放物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综述。文章以国产某型号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和试验对该柴油机的排放控制进行研究,并做出排放的优化改进。本文论述了缸内数值模拟的叁维计算模型以及数值计算方法,对湍流模型、喷雾模型、着火和燃烧模型、排放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选择。根据柴油机实际参数进行相关参数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模型所得气缸压力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运用计算软件对气体流动和燃烧等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喷油正时、喷孔直径、油嘴伸出量对燃烧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缸内燃油蒸发率、燃空当量比的分布特点以及缸内平均温度、平均压力和放热率的变化情况,并对排放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减小喷油提前角,混合气的滞燃期缩短,燃油蒸发率降低,着火时刻混合气分布范围较小,缸内最高燃烧温度和最高燃烧压力减小;随着喷油器孔径的减小,缸内混合气混合的更加均匀,过浓混合气区域减少,混合气燃烧的更加充分,放热率曲线向前平移,整个燃烧过程相对提前,与此同时,缸内的最高燃烧温度和最高燃烧压力都相对提高。搭建排放试验台架,根据排放试验的相关要求进行排放对比试验。通过对柴油机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排放对比试验,研究压缩比、喷油正时、喷油器压力室、喷孔直径、油嘴伸出量和喷油器开启压力对柴油机排放特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为样机优化提供参考方案。试验表明:压缩比由16.7增加到17.7,柴油机的NOX生成量增大,其在低转速时这种变化最明显,压缩比为16.7时,碳烟生成量最高,压缩比升高到17.2时,各工况下碳烟的生成量都降低,压缩比继续升高到17.7时,碳烟的生成量没有继续下降而是有所上升;NOX生成量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减少有明显的降低,但是烟度值和燃油消耗率有一定的增加;无压力室喷油器碳烟的生成量减小,但NOX的生成量会增加,燃油消耗率变化很小;除了2850r/min转速的中高负荷情况,柴油机的NOX生成量随着喷孔直径的减小而增大,碳烟的生成量和燃油消耗率则随着孔径的减小而减小,但是转速为2850r/min时,喷孔直径最小喷油器的碳烟生成量最大,与其他转速下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油嘴伸出量的增加,柴油机的NOX生成量逐渐增大,碳烟的生成量逐渐减小,燃油消耗率略有减小;喷油器的开启压力的增加导致柴油机的NOX生成量变大,但是碳烟生成量有所减少,并且转速越低,负荷越小时这种影响更明显。试验最终选取了压缩比为17.2的燃烧室,喷油器选用7×0.155mm无压力室喷油器,开启压力设为25MPa,通过垫片调节油嘴伸出量为3.67mm。(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6-01)
张福祥[9](2015)在《煤矿用增压中冷型防爆柴油机散热器组散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散热器组作为防爆柴油机冷却系统主要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防爆柴油机能否正常工作。对煤矿用增压中冷型防爆柴油机散热性能分析,计算散热器组中的空-空中冷器与水冷散热器有关参数,为冷却系统开发设计提供直接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5年09期)
高波,黄欢,高治宏,周辉志[10](2015)在《某增压中冷柴油机满足非道路国叁排放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道路国叁排放法规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非道路机械用柴油机即将面临国叁排放升级,因此寻找一种经济可行的满足国叁排放法规的技术措施已势在必行。在某增压中冷柴油机上,采用电控单体泵(FEUP)系统,根据对试验样机的摸底试验情况,制定了内部EGR率的选择方案及喷油器和喷油正时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FEUP+增压中冷+内部EGR技术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满足国叁排放法规的技术策略。(本文来源于《现代车用动力》期刊2015年03期)
增压中冷柴油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分析柴油机燃用F-T柴油的燃烧波动特性,在增压中冷直喷柴油机上对燃用F-T柴油和0号柴油的中高转速和负荷工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同一工况下,与0号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的燃烧始点较早,燃烧压力峰值较低,压力波动幅值较小;对燃烧压力进行频谱分析可以看出,F-T柴油的燃烧压力波动一阶主频率小于0号柴油的主频率,两种燃料的一阶主频率均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负荷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且负荷对F-T柴油的影响较0号柴油更加显着。从燃烧振动噪声源的角度考虑,燃用F-T柴油有利于降低柴油机的燃烧噪声和缸内燃烧时的爆发冲击载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压中冷柴油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俊勋.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8
[2].杨甜甜,王铁,乔靖,高吉,冯以卓.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F-T柴油的燃烧波动特性分析[J].车用发动机.2018
[3].刘慧杰,李振坤,周玉雷.两缸增压中冷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流动特性分析[C].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6
[4].刘建敏,何盼攀,王普凯,刘艳斌,韩立军.两级增压中冷柴油机冷却散热系统高海拔性能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6
[5].何盼攀,刘建敏,王普凯,董意,韩立军.某增压中冷柴油机可变配气相位的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6
[6].刘慧杰,毕玉华,申立中,王俊,徐松.两缸增压中冷柴油机排气压力波动与影响因素研究[J].机械设计.2016
[7].左鹏.煤基醇类混合燃料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8].仲达.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排放控制的模拟及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
[9].张福祥.煤矿用增压中冷型防爆柴油机散热器组散热性能研究[J].煤矿机械.2015
[10].高波,黄欢,高治宏,周辉志.某增压中冷柴油机满足非道路国叁排放的试验研究[J].现代车用动力.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