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论文_阎光辉,张杰,卜庆丰

导读:本文包含了缺血缺氧性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生儿,脑病,磁共振,影像,血清学,评分,场强。

缺血缺氧性脑病论文文献综述

阎光辉,张杰,卜庆丰[1](2019)在《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60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检测,并联合使用血清学检测,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 (HIF-1),分析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结果。结果根据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情况,60例患儿中有26例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3例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1例单纯性脑水肿。各组病例中,HIF-1蛋白检测从低到高依次为单纯性脑水肿组、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王素红,赵燕,郑方敏[2](2019)在《研究分析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重度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足月新生儿50例,根据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的不同实施分组,其中亚低温组患儿25例,对照组患儿25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硬肿症的预防及护理、神经系统监护、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监护、消化系统监护和泌尿系统监护。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24h、72h分别进行患儿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以及循环系统(平均动脉压)的监测,并由专业人员在患儿出院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在各个时间点进行患儿生命体征指标以及平均动脉压的监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患儿出院时进行NBNA评分的统计并实施组间对比,亚低温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亚低温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儿更短,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亚低温治疗,能够对患儿的神经功能实施有效的保护,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儿的疗效以及预后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4期)

罗欣,徐艳,黎兵,朱莉莎,康艳亭[3](2019)在《颅脑超声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HIE 50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新生儿HIE 50例为对照组。纳入研究的新生儿均在生后1-3d内进行首次颅脑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颅脑超声相关检查结果。结果:病例组患儿Vs、Vd、Vm指标均低于对照组,RI、PI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4、3.646、3.664、15.556、13.411,P均=0.000);病例组的侧脑室前角宽度左侧、右侧均小于对照组;体部宽度左侧、右侧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2、8.586、3.998、3.458,P均=0.000)。结论:颅脑超声检查能为新生儿HIE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客观的影像学和动力学依据,诊断价值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1期)

余海宁,徐昕,杨小英[4](2019)在《CT和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9年6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接诊治疗的58例疑似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23例,对患儿均进行CT和MRI检查,记录CT和MRI检查结果,记录轻度、中度、重度患儿例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和符合率及基底节区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发生率。结果 23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病理分级为:轻度14例,中度6例,重度3例; CT检查结果为:3例病理为轻度患儿,CT诊断为正常新生儿,1例病理为中度诊断为重度,1例病理为重度诊断为中度;MRI检查结果:重度检查无误差。MRI检查检出率、符合率分别为100. 00%(23/23)、86. 96%(20/23),高于CT检查的86. 96%(20/23)、69. 56%(16/23)(P <0. 05)。两种检查方法对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均为4. 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RI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低于CT检查[0%比17. 39%(4/23)](P <0. 01),MRI检查对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高于CT检查[8. 69%(2/23)比0%](P <0. 01)。结论 MRI较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率和符合率更高,但CT更容易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MRI更易检出基底节区出血。(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1期)

赵曙光[5](2019)在《磁共振影像与C 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磁共振影像与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择该院在2018年2—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磁共振影像检查以及CT检查对两组患儿进行检查,对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影像检查一共检查出2例基底节区出血,5例脑室周围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共计达到了46.0%的检出率,CT检查一共检查出2例基底节区出血,6例脑室周围出血,2例脑室内出血,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共计达到了22.0%的检出率。磁共振影像检查颅内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影像,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5,P<0.05)。磁共振影像检查一共检查出2例正常,14例轻度,15例中度,19例重度,共计达到了96.0%的检出率,CT检查一共检查出10例正常,12例轻度,11例中度,17例重度,共计达到了80.0%的检出率。磁共振影像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影像,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2,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像诊断中磁共振具有更好的准确度,可以准确发现患儿存在的基底损伤,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江利红[6](2019)在《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分别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普通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MDI评分和PDI评分。结果 :治护后,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其MDI评分和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 :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有针对性护理能够快速地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20期)

李民[7](2019)在《穴位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诊断为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120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h1/Th2、Th17/Treg比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神经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均提高,痉挛、共济失调发生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痉挛、共济失调研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β、TNF-α、hs-CRP水平和外周血Th1/Th2、Th17/Treg比值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NSE、S-100β、TNF-α、hs-CRP水平和外周血Th1/Th2、Th17/Treg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显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下调患儿体内炎性反应水平,调节免疫失衡。(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9期)

杨峰[8](2019)在《磁共振影像与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磁共振影像与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5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采取磁共振影像和CT诊断。对比磁共振影像和CT的检出情况及诊断吻合率。结果:磁共振影像的检出率92.00%、吻合率80.00%均高于CT的检出率76.00%、吻合率62.00%(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磁共振的诊断准确性要高于CT,并且能够很快发觉患儿的基底损伤情况,但在蛛网膜出血的早期鉴别上CT的诊断效果更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19期)

曹玲,吴婷婷[9](2019)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低场强MRI表现与临床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HIE患儿临床资料,根据1年随访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n=48)与不良组(n=34)。比较两组患儿低场MRI下影像学表现及评分差异。结果良好组低场强MRI下广泛脑水肿、颅内出血、脑白质软化及基底节/丘脑信号异常出现率明显低于不良组,影像学评分各项目及总分均明显低于不良组(P<0.05)。结论新生儿HIE低场强MRI早期评估病情与其预后存在密切联系,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赵梁育,王敏丽,单秋歌[10](2019)在《针刺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HIE患儿11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采取针刺治疗,研究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5天;统计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行为评分表(NBNA)评分及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9.47%,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NBN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研究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10.53%,对照组为8.9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HIE患儿效果确切,能显着改善其NBN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状态,且具有较好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0期)

缺血缺氧性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分析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重度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足月新生儿50例,根据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的不同实施分组,其中亚低温组患儿25例,对照组患儿25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硬肿症的预防及护理、神经系统监护、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监护、消化系统监护和泌尿系统监护。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24h、72h分别进行患儿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以及循环系统(平均动脉压)的监测,并由专业人员在患儿出院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在各个时间点进行患儿生命体征指标以及平均动脉压的监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患儿出院时进行NBNA评分的统计并实施组间对比,亚低温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亚低温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儿更短,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亚低温治疗,能够对患儿的神经功能实施有效的保护,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儿的疗效以及预后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缺血缺氧性脑病论文参考文献

[1].阎光辉,张杰,卜庆丰.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9

[2].王素红,赵燕,郑方敏.研究分析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罗欣,徐艳,黎兵,朱莉莎,康艳亭.颅脑超声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4].余海宁,徐昕,杨小英.CT和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J].医学综述.2019

[5].赵曙光.磁共振影像与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价值研究[J].系统医学.2019

[6].江利红.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

[7].李民.穴位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9

[8].杨峰.磁共振影像与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

[9].曹玲,吴婷婷.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低场强MRI表现与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

[10].赵梁育,王敏丽,单秋歌.针刺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论文知识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常常...至2003年阶段核心主题词聚类分析困认对血管炎性反应的润节人脚口的.曰...2 CEEG 监测示左侧中央脑区频繁尖波发放...巨噬细胞中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与炎...、CA、SE叁种AIHE的缺血性脑损伤机制...

标签:;  ;  ;  ;  ;  ;  ;  

缺血缺氧性脑病论文_阎光辉,张杰,卜庆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