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流行病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行病,抗抑郁治疗,张悟本,亚健康
社会流行病学论文文献综述
余运西[1](2019)在《迷恋养生,一种“社会流行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年轻人热衷养生的背后,更多见的是"无意义"和"自由与限制"问题,中老年人则是"死亡恐惧"和"孤独"问题。包祖晓,男,医学博士,现任浙江省台州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擅长运用禅学理念和方法治疗各类心理障碍、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躯体疾病,对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深入研究。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文来源于《大众健康》期刊2019年12期)
刘娅,李卉,张容,叶运莉[2](2019)在《运用德尔菲法探讨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方法,拟建立评价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phi法)确定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第一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在第二轮咨询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两轮咨询建立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思想品德评价(24分)、知识评价(18分)、能力评价(27分)、业绩评价(31分)。结论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于建立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朱嫒嫒,曹承建,方乐[3](2019)在《社会流行病学在健康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健康的社会分布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国外已经有一定的研究进展,不仅在不同大学中开设课程,还在慢性病研究等领域中加以应用,但在国内仍处于初期和引入阶段。目前比较常见的基本理论框架有叁个,每个理论框架都基于一个假设,如心理社会理论、社会流行病学应用因果DAGs理论和生态社会理论及多水平框架理论。为系统介绍社会流行病学这门学科,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医学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等文献,从定义、国内外应用现状和叁个基本理论框架来介绍社会流行病学。基于社会流行病学侧重于社会因素,此文对其在老年健康研究、艾滋病防治研究以及心理研究领域(尤其是自杀研究)叁个"社会病"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综述,梳理其在目前中国健康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期刊2019年02期)
赵莹莹,孙书臣,刘娇媚,汪玉娇[4](2019)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外流行病学及社会经济负担的相关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泌性中耳炎高发于学龄前儿童,该病具有隐匿性、反复性,长期不愈可导致患儿听力下降,甚至导致其言语发育、认知及平衡功能障碍,如何早发现、早期诊疗干预是该病的关键,本文通过查阅中外流行病学相关数据及社会经济负担方面来探讨该疾病的特点,同时结合中国基层医院的情况,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亟待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华珍,孙向东,宇传华[5](2018)在《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领域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以"社会网络分析或社会网络""兽医学或动物"为关键词,在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并整理2000—2017年的相关文献,随后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主体、研究病种、数据获取、软件应用、指标计算以及数据验证等多个角度,比较国内外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2005年才被应用到兽医流行病学领域,此后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尤其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且在其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不同国家和学科间的交流体系;研究者更倾向于有重大影响力的动物卫生事件研究;兽医流行病网络研究中可利用的数据和质量有限,因而限制了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领域的发展;社会网络分析中,使用R软件的占比最高,其次为UCINET软件;社会网络方法虽在兽医流行病学领域起步晚,但研究深度已完成了从理论研究到网络分析及应用的过渡;研究指标仍局限在通过利用网络基本概念和测度来研究个体网络,缺乏对整体网络动态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提示,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领域的应用还很有限,研究者需要通过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构建网络时空模型,控制关键点,从而为疫病监测和防控做准备。(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8年12期)
高海亮,徐慧兰[6](2017)在《自杀现象的社会流行病学分析及其预防和控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年龄段自杀的现象层出不穷,自杀占每年非正常死亡比例数明显上升,已经上升为一个值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杀的原因包含很多,涉及心理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从人性角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深度剖析自杀人士心理性格,根据自杀人士生前社会背景以及家庭自身原因,分析诱发其自杀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性意见,争取对社会人群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自杀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82期)
秦永杰,刘颖,李颖[7](2016)在《完善知识结构,转变医学模式——论引入“社会流行病学”课程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大卫生观"的提出要求医学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能够从整个社会甚至整个生态系统视角做好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预防、健康指导服务。"社会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健康的社会分布及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一门课程,在国外很多大学受到广泛关注。但在我国该课程还未引入。引入该课程在完善现代医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医学模式转变和提高卫生服务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陈瑶[8](2016)在《中国老年人失眠影响因素社会流行病学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根据相关报道,大约10%-50%的老年人曾经发生过失眠。老年人失眠和精神障碍(抑郁、焦虑)、认知功能下降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并且对他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旨在研究中国老年人失眠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每位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对其睡眠状态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失眠的重要危险因素。结果:一共有病患599例,其中失眠患者共有332例,占比为55.4%,其中男性患者占比为48,1%,女性患者占比为63.3%。研究显示失眠的高危因素包括冠心病、高脂血症、头晕、抑郁、认知能力下降。然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头痛、厌食、营养不良、文化程度、慢性疼痛等因素和失眠无显着相关性。结论:与男性对比,女性更容易失眠。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群。冠心病、高脂血症、头晕、抑郁、认知能力下降会导致失眠发生率大大提高。(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6-04-01)
鲍秀君[9](2015)在《“啃老”是一种社会流行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辑同志:您好!我今年62岁,跟老伴儿俩每月退休金总计6000多元,身体还不错。一般情况下,每月存上两叁千元没问题。几年前,儿子结婚花去我们多半积蓄,现在手里还有十来万元存款。儿子和儿媳都是研究生毕业,都有固定的收入,住的是120平方米(我们付了首付)的大房子,开的是轿车;而我们老两口住的依旧是不足60平方米的老房子,出行挤公交。原本以为我们老两口这就完成任务了,剩下的钱可以享受一下了。但是,自从前年底孙子出生后,儿子不止一次跟我们"借钱",少则一两千,多者万八千。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叁四万(本文来源于《老同志之友》期刊2015年19期)
Paul,BEBBINGTON[10](2015)在《对精神病的社会心理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症意义的阐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了过去20年我们对精神病认识的革命性变化。很大程度上说,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与针对精神病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psychosis,CBT-p)的发展和交互促进。而后者也促进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的补充策略。这些方法包括利用与精神病相关的一系列因变量,如何分析横断面和纵向流行病学调查、虚拟现实研究、经验抽样方法研究及治疗学临床试验中采集到的数据。研究的关键是探索各个社会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这些研究证明了外部社会在精神病性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此外,一些产生精神病性体验的心理驱动因素也被发现。现已有可靠证据表明,社会因素明显受到非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尤其情绪症状及其他对情感有影响的症状,如失眠。精神病性症状也可以受到归因偏移的影响,如武断下结论、顽固的信念等,但是社会因素对此如何起作用仍所知甚少。现在可以明确的是精神病的成因各异,表现形式多样。对各种类型的治疗都应考虑以下这点:应根据心理过程和社会因素影响在原始的CBT-p方案上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某些特定形式的CBT-p将个体调节因素作为治疗目标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反过来证实了非精神病性症状的调节作用,并证明了所描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上海精神医学》期刊2015年02期)
社会流行病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方法,拟建立评价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phi法)确定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第一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在第二轮咨询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两轮咨询建立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思想品德评价(24分)、知识评价(18分)、能力评价(27分)、业绩评价(31分)。结论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于建立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流行病学论文参考文献
[1].余运西.迷恋养生,一种“社会流行病”[J].大众健康.2019
[2].刘娅,李卉,张容,叶运莉.运用德尔菲法探讨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9
[3].朱嫒嫒,曹承建,方乐.社会流行病学在健康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9
[4].赵莹莹,孙书臣,刘娇媚,汪玉娇.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外流行病学及社会经济负担的相关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
[5].华珍,孙向东,宇传华.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中的应用[J].中国动物检疫.2018
[6].高海亮,徐慧兰.自杀现象的社会流行病学分析及其预防和控制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7].秦永杰,刘颖,李颖.完善知识结构,转变医学模式——论引入“社会流行病学”课程的意义[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
[8].陈瑶.中国老年人失眠影响因素社会流行病学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
[9].鲍秀君.“啃老”是一种社会流行病[J].老同志之友.2015
[10].Paul,BEBBINGTON.对精神病的社会心理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症意义的阐述(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