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珍珠透骨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珍珠透骨草,总黄酮,微波提取,正交实验
珍珠透骨草论文文献综述
包兴慧,赵海燕,魏钰明,王思芦,肖文渊[1](2019)在《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及抗氧化能力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珍珠透骨草总黄酮(TH)的微波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检测不同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TH的提取率,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TH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FRAP法检测TH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H的微波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5 min,TH的总提取率为2. 2%,体外总抗氧化力为0. 697 mmol/L。本实验说明微波法可以用于制备TH,TH具有潜在的抗氧化作用。(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吕蓉,韦翡翡,何微微,晋玲[2](2019)在《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波长510 nm处测定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含量在15.85~7.54 mg/g之间,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5%。结论: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申鸽,景大山,杨飞,陈婕,葛睿[3](2019)在《珍珠透骨草HPLC指纹图谱及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珍珠透骨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其与抗炎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珍珠透骨草的指纹图谱;在相似度评价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其中的共有峰进行评价;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考察珍珠透骨草的抗炎活性,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研究谱效关系。结果:建立了珍珠透骨草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其中24个色谱峰为共有峰,相似度除了S2和S5,均在0. 907以上,通过对照品比对法指认了其中4个峰。HCA结果表明,全部样品被聚为四类,与PCA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发现,5,6和7号峰为造成珍珠透骨草样品组间差异的3个标志性化合物。不同来源的珍珠透骨草药材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活性,谱效关系表明,1,4,5,6和10号峰是与抗炎活性关联较大的正相关峰。结论:建立了珍珠透骨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确定1,4,5,6和10号峰为5个与抗炎活性密切相关的成分,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杨瑞虹,王知平,李梅,郭爱华,徐变珍[4](2018)在《珍珠透骨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了药材珍珠透骨草的质量标准,为安全用药和开发利用该药材资源奠定科学基础。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方法,研究了薄层色谱条件,并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H、ⅨK、ⅩA方法,测定了11个批次不同产地药材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浸出物。结果:建立了醇浸出物测定标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分的限量标准,建立了薄层鉴别的标准。结论:该研究标准可作为珍珠透骨草的质量标准。(本文来源于《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杨翠玲,任建萍,徐丽萍,王满恩[5](2013)在《珍珠透骨草的生药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珍珠透骨草的生药学鉴定方法。方法:利用生药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珍珠透骨草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对珍珠透骨草的性状鉴别特征及显微鉴别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描绘,其特征在鉴别时有良好的专属性。结论:本实验为珍珠透骨草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索金红,伊勋非[6](2009)在《珍珠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大戟科地构叶属药用植物珍珠透骨草化学成分和临床药理作用,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方法: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综述.结果:该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有机酸等、甾醇、嘧啶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抗炎镇痛作用、治疗瘢痕疙瘩、治疗足跟痛等临床药理作用.结论:药用植物珍珠透骨草作为传统的民间药,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王丹[7](2008)在《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研究了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建立了珍珠透骨草及其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初步建立了珍珠透骨草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提取工艺方面,在确定乙醇为提取溶剂后,分别采用回流法和渗漉法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进行提取,结果回流法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故选用回流法为提取方法。在通过单因素考察后,分别考察了醇浓度、提取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12倍量70%乙醇在75℃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纯化工艺方面,经过筛选,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进行纯化。通过对泄漏曲线、吸附流速、吸附时间、上样浓度、洗脱溶剂、洗脱体积、洗脱流速考察,最后确定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最佳纯化工艺为经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药材干浸膏用相当于生药材4倍量的水溶解,制成0.25 g生药/mL的样品液,将此样品液以1BV/h流速上样,药液重复过柱两次,吸附12h后,用5BVH_2O以2BV/h洗脱除杂,最后5BV60%乙醇4BV/h洗脱。为了更好地开展对珍珠透骨草开发研究和利用,制定规范的、科学的中药质量标准,本课题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珠透骨草中A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测定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良好,为制订质量标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通过DPPH抗氧化活性试验,发现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与VE相近。(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4-01)
王丹,孙佳明,王贵金,张辉[8](2007)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作对照品,测定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nm。结果: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42%,总黄酮浓度在0.008~0.040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1.21%,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可用于测定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07年06期)
珍珠透骨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波长510 nm处测定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含量在15.85~7.54 mg/g之间,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5%。结论: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珍珠透骨草论文参考文献
[1].包兴慧,赵海燕,魏钰明,王思芦,肖文渊.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及抗氧化能力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9
[2].吕蓉,韦翡翡,何微微,晋玲.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
[3].申鸽,景大山,杨飞,陈婕,葛睿.珍珠透骨草HPLC指纹图谱及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
[4].杨瑞虹,王知平,李梅,郭爱华,徐变珍.珍珠透骨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
[5].杨翠玲,任建萍,徐丽萍,王满恩.珍珠透骨草的生药学研究[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
[6].索金红,伊勋非.珍珠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王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
[8].王丹,孙佳明,王贵金,张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