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前被动免疫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初乳和婴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青青[1](2021)在《替诺福韦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已造成全世界数亿人感染,数百万人死亡,由此引发的肝脏疾病是全球第七大致死原因。母婴传播(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MTCT)是乙肝流行的主要来源,对其进行阻断预防可有效减少婴幼儿乙肝感染率。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到2030年彻底消除病毒性肝炎,为早日实现这一宏图,必须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MTCT途径。虽然目前对新生儿进行免疫防护可显着降低了乙肝感染率,阻断母婴传播,但仍有部分婴儿免疫失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母体携带的高病毒载量。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是高病毒血症孕妇的首选用药。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评估了TDF在乙肝孕妇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情况,然而结论尚未统一。因此,我们将对这一主题的相关基础研究进行评价,分析TDF在乙肝孕妇中应用的实际情况。目的:分别从婴儿和母亲两个方面系统评价TDF预防高病毒载量乙肝患者MTC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Medline、Ovid、Embase、CALIS外文期刊网和Clinical Trials.gov等外文数据库中检索从建库起始至2021年3月1日使用TDF预防控制HBV母婴传播的观察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纳入的对象包括使用TDF治疗的高病毒血症的慢性乙肝患者和经安慰剂治疗或未经治疗的对照患者。两名研究员通过阅览论文标题和摘要,快速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后仔细阅读全文再次筛选,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以及数据提取。选择适当的效应模型后以Rev Man5.3和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的7篇文献包括894名慢性乙肝患者(TDF组425名,对照组469名)和951名婴儿(TDF组433名,对照组478名)。(1)婴儿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TDF组婴儿的MTCT率明显下降(RR:0.21,95%CI:0.11-0.40)/(RR:0.24,95%CI:0.13-0.44),婴儿出生时HBV-DNA阳性率也显着降低(RR:0.19,95%CI:0.11-0.34)。(2)母亲有效性:母亲HBV-DNA阳性率被明显抑制(RR:34.85,95%CI:16.72-72.60)。(3)婴儿安全性:TDF组婴儿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更易发生轻度不良反应事件(RR:2.06,95%CI:1.21-3.51),但对不良反应分类统计后发现头痛、发烧、黄疸、皮肤异常等症状都不存在差异性(p>0.05)。而重度不良反应事件、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情况、早产率在两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分析结果表明TDF组婴儿出生时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10,95%CI:-0.18,-0.02,p=0.01),但婴儿出生半年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婴儿的身长和头围一直没有表现出差异性(p>0.05)。(4)孕妇安全性:相比对照组,TDF组母亲CK升高(RR:9.59,95%CI:1.21-75.85)。此外,两组母亲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也有显着差异(RR:4.75,95%CI:1.53-14.69),而其他不良反应事件、剖宫产率、妊娠期疾病的发生率在两组中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在高病毒载量的乙肝孕妇中应用TDF可以有效降低MTCT率以及母亲HBV-DNA阳性率,且不会妨碍婴儿子宫内发育,也不会影响出生后1年内生长发育,也不会增加婴儿和母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风险。围产期进行TDF治疗能够有效安全地预防慢性乙肝患者的母婴传播。
陈焯[2](2021)在《TDF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不同停药时期的安全性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影响全球人类生命安全的传染性疾病,而它目前起关键作用的传播方式是母婴传播(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MTCT),又称垂直传播。目前推荐乙肝病毒高载量的孕妇在妊娠期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进行抗病毒治疗,不仅能降低HBV DNA水平,还能使母婴传播率也随之更有效地下降。然而停药时间尚存在争议,现需进一步探索TDF的安全性,为妊娠期抗病毒治疗的孕妇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0年0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HBs Ag阳性且HBV DNA>2.0×10^5IU/ml并接受替诺福韦酯(TDF)行母婴阻断的181例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停药时间不同,分为中断服药组、产时停药组、产后停药组,观察三组在停药后其产时、产后12个月的HBV DNA及ALT水平,以及婴儿1岁时的乙肝两对半情况等,观察TDF对阻断母婴传播孕妇及婴儿的安全性,研究孕妇最佳停药时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MTCT)。根据数据类型和研究设计采用相应的统计描述和分析方法。结果2016年01月至2020年08月在我院门诊接受TDF行母婴阻断传播的181例,分为中断服药组49例、产时停药组78例、产后停药组54例,51例小孩1岁时检测HBs Ag为阴性。中断服药组、产时停药组、产后停药组的孕妇在产时、产后12月检测的AL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产时:P=0.145>0.05,产后12月:P=0.231>0.05),并且三组在产时、产后12月ALT异常比例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断服药组、产时停药组、产后停药组的三组孕妇在分娩时检测的HBV DNA水平均有下降,她们之间的HBV DNA水平在分娩时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而且中断服药组在分娩检测HBV DNA水平>5log10IU/ml。经过两两比较,产后停药组与中断服药组的HBV DNA水平(调整后P<0.001)有差别,产时停药组与中断服药组的HBV DNA水平(调整后P=0.002<0.05)有差别,而产时停药组与产后停药组的HBV DNA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0.085>0.05)。在分娩时,中断服药组、产时停药组与产后停药组的孕妇在分娩前的平均服用TDF的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断服药组分别与产时停药组、产后停药组在分娩前的平均服用TDF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时停药组与产后停药组的孕妇在分娩前的平均服用TDF的平均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8)。服用TDF时长影响分娩时孕妇体内HBV DNA水平。孕妇在产后12月,中断服药组、产时停药组与产后停药组检测ALT人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79,P=0.061);三组检测HBV DNA人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97,P=0.006),产后停药组分别与中断服药组、产时停药组有差异,中断服药组与产时停药组无差异。小孩1岁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比例分别为14.3%(7/49)、25.9%(21/81)、42.6%(23/54),三组小孩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06,P=0.005),产后停药组与中断服药组有差异,产时停药组与中断服药组、产后停药组之间无差异;产后停药组检测率高于中断服药组与产时停药组。结论1.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的孕妇,不管在产前中断服药、产时停药或产后停药均不增加分娩时、产后12月肝炎活动的风险。2.服用TDF时长影响产时HBV DNA水平,中断服药组HBV DNA平均水平高于10^5IU/ml,分娩前增加用药时长有利于降低母婴传播率。3.产时停药与产后停药在产后12月ALT的异常率没有差异,产后继续服药不能进一步获益。4.产后停药组孕妇和婴儿实验室指标检测率均高,从侧面反映,产后停药组孕妇依从性较高,提高孕妇的依从性,有利于孕妇和婴儿的后期健康管理。
唐燕[3](2020)在《HBV感染孕妇服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讨论HBV感染孕妇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特点,以及在不同怀孕周期治疗下的疗效差异性分析等。方法:回顾性分析真实世界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HBV感染孕妇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的疗效。分别收集HBV感染孕妇妊娠期间的肝功能、HBV-DNA、HBVm指标,及服用TDF的孕周数、怀孕周龄,孕妇胎儿分娩后乙肝标志物或HBV-DNA等资料。计量资料观察指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示差异有明显性。全部数据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共94例,年龄2738岁,妊娠2428周服用TDF母婴阻断治疗31例(A组),在妊娠424周服用TDF治疗32例(B组),妊娠全程服用TDF母婴治疗31例(C组)。收集A、B组在妊娠早、中期时未服TDF期间肝功能、HBV-DNA及HBV m检验结果;C组在早期妊娠时的肝功能、HBV-DNA及HBVm的检验结果,计算均值及标准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2、分别收集A组服用TDF后妊娠32周至产前、B组服用TDF后妊娠32周至产前、C组服用TDF抗病毒治疗后28周至产前的肝功能、HBV-DNA及HBVm实验室指标。统计分析示A、B组妊娠期间进行阻断治疗前后HBV-DNA检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抗原、HBeAg指标,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组妊娠早期、晚期HBV-DNA、表面抗原、HBeAg指标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HBV-DNA、HBsAg、HBeAg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妊娠期早期、晚期AST、ALT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分别收集到的A、B、C三组研究对象晚期妊娠时的肝功能、HBV-DNA、HBVm检验值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AST、ALT、HBeAb、HBeAg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检验指标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研究对象晚期妊娠期间AST、ALT、HBeAb、HBeAg检验指标,行S-N-K法组间差异性比较。其中A组、C组的晚期妊娠期间AST、ALT、HBeAb、HBeAg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C组中的AST、ALT、HBeAb、HBeAg指标明显低于A组。4、将分别收集到的A、B、C三组研究对象妊娠后新生儿阻断率进行统计,各组新生儿阻断成功率为均可达到100%;同时对各组的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其中三组中健康新生儿分别占36.4%,39.4%,24.2%,构成比例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BV感染孕妇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可明显降低妊娠期间HBV-DNA水平,对降低母婴乙肝传播起到一定抑制作用。2、HBV感染孕妇在妊娠2428周、424周开始服用TDF抗病毒治疗与妊娠全程期服用TDF抗病毒治疗至产前监测HBV-DNA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慢性乙肝孕妇在妊娠全程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较妊娠2428周HBV感染孕妇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可明显降低孕妇血液HBeAg值;但是否会增加药物对胎儿的副作用或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彭松绪[4](2019)在《乙肝病毒宫内传播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在乙肝病毒(HBV)宫内传播人群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候选基因策略来探索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遗传易感基因,并从遗传、环境及其交互作用方面来探讨HBV宫内传播的发生机制,为有效干预或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第一部分乙肝病毒宫内传播发生率与影响因素研究目的:了解武汉市HBsAg阳性孕产妇HBV宫内传播的流行现状,探索HBV宫内传播发生的影响因素,明确其关键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方法:以2012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进入乙肝母婴传播队列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探索HBV宫内传播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最终纳入分析的孕妇为1506人,新生儿1532名,武汉市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发生率为8.35%(128/1532)。(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其他因素后,母亲孕期HBeAg阳性(OR=4.26,95%CI:2.60-6.98,P<0.001)、孕晚期HBV DNA阳性(OR=1.67,95%CI:1.02-2.74,P=0.041)、剖宫产(OR=0.29,95%CI:0.19-0.44,P<0.001)与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结论:母亲孕期HBeAg阳性和孕晚期HBV DNA阳性是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而剖宫产则有可能是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第二部分RLR-MAVS和c GAS-STING信号通路基因及其他基因遗传变异与HBV宫内传播关联性研究目的:探讨RLR-MAVS和c GAS-STING信号通路基因及其他基因遗传变异与HBV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自2013年1月-2017年8月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收集HBs 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356名HBs 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包括乙肝病毒宫内传播新生儿107名,同期收集的未发生宫内传播的新生儿1249名。通过文献查阅选择RLR-MAVS和c 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IL10、IL12A、IL12B、TLR3、TLR9、TNFSF14作为候选基因,利用Mass ARRAY基因检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累积效应分析、多因子降维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RIG-I/MAVS信号通路中,与INTS10 rs28413168 GG基因型携带新生儿相比,此位点携带CC/CG基因型的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增加了100%(OR=2.00,95%CI:1.26-3.19;P=0.004)。在c GAS-STING通路,新生儿携带MB21D1 rs311678 GG/AG基因型HBV宫内传播风险显着低于携带AA基因型新生儿(OR=0.48,95%CI:0.30-0.78;P=0.003)。与携带IL10 rs1800872 CC基因型的新生儿相比,此位点携带AA基因型的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显着增加(OR=3.01,95%CI:1.02-9.84;P=0.047)。新生儿TLR3 rs3775291位点多态性与HBV宫内传播密切相关,该位点携带TT基因型的新生儿相较于CT/CC基因型的新生儿,其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显着增加(OR=2.09,95%CI:1.07-4.12;P=0.032)。此外,未发现新生儿其它SNP与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间存在显着的关联。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校正产妇分娩年龄、产次、孕期HBe Ag、孕晚期HBV DNA和分娩方式后,发现新生儿携带58个风险等位基因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是携带02风险等位基因的新生儿发生风险的4.34倍(95%CI:1.44-13.09;P=0.009)。结论:新生儿INTS10 rs28413168、MB21D1 rs311678、IL10 rs1800872、TLR3rs377529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传播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新生儿携带危险等位基因越多,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越高。第三部分基因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HBV宫内传播的影响目的:探讨INTS10 rs28413168、MB21D1 rs311678、IL10 rs1800872、TLR3rs3775291位点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环境因素(孕期HBe Ag、HBV DNA和分娩方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进而影响HBV宫内传播的发生。方法:研究对象同第二部分。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乘积相互作用和Andersson Tomas等提供的相加交互效应模型来评估INTS10 rs28413168、MB21D1 rs311678、IL10 rs1800872、TLR3 rs3775291与孕期HBe Ag、HBV DNA和分娩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INTS10 rs28413168多态性与HBe Ag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AP=0.54,95%CI:0.21-0.86;SI=2.57,95%CI:1.06-6.25);IL10 rs1800872基因多态性与HBe Ag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AP=0.57,95%CI:0.10-1.04)。(2)MB21D1rs311678基因多态性与HBV DNA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AP=0.41,95%CI:0.07-0.75)。(3)MB21D1 rs311678多态性与分娩方式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4.14,95%CI:0.43-7.84;AP=0.56,95%CI:0.28-0.84;SI=2.84,95%CI:1.14-7.04);IL10 rs1800872基因多态性与分娩方式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AP=0.58,95%CI:0.24-0.92);TLR3 rs3775291位点多态性与分娩方式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0.020)。结论: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提示环境因素如产妇孕期HBe Ag和HBV DNA状态、分娩方式可能对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遗传易感性具有叠加和促进作用。
王崇[5](2017)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及免疫阻断失败母子病毒准种的检测》文中认为常规的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的主被动免疫阻断方案已经显着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率,但0.75-9.66%婴儿因免疫阻断失败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其中高达90%的HBV感染婴儿会慢性化,而慢性HBV感染则是肝硬化、肝衰竭和肝脏肿瘤的高风险因素。这项研究目的在于调查一项改良后的免疫阻断方案对乙肝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MTCT)的保护性,探索免疫阻断失败和疫苗低反应性的可能危险因素;因关于HBV传播的瓶颈和母婴之间HBV病毒准种的演变情况尚知之甚少,本研究将在深度测序技术的基础上,加入特异性标签,更准确的定位所有病毒序列,针对母婴阻断失败的母子进行病毒序列的比对,寻找母婴阻断失败的病毒学因素。研究方法:(1)这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自2012年7月开始,至2015年4月结束,863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孕妇及其871名婴儿(8对双胞胎)纳入该研究中。根据孕妇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状态不同给婴儿注射不同乙肝疫苗剂量(E抗原阳性孕妇所生婴儿注射乙肝疫苗20μg;阴性则注射10μg),并注射HBIG100IU,规定HBIG和首针乙肝疫苗在婴儿出生2小时之内即注射完毕,婴儿1、6个月龄时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各一次。婴儿HBV感染情况在满7个月之后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免疫阻断失败和对疫苗低反应的相关因素。(2)对于免疫阻断失败的母子对,采用特殊标签深度测序的方法,针对每个病毒序列设计一个包含13核苷酸随机标签,每个病人标记上独一无二的序列标签,针对RT区1.25kb的序列进行扩增。利用深度测序的方法,成功获得了4对母婴阻断失败的母子的队列信息。深度测序分辨率为0.1%,利用r语言对shannon熵和sorensen指数进行分析,并利用muscle对多重序列进行校对。研究结果:(1)871名婴儿中,16名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婴儿hbv感染率为1.84%(16/871),e抗原阴性母亲所生的565名婴儿在7月龄检查时均阻断成功,阻断率达100%,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306名婴儿中,16名婴儿(5.2%)免疫阻断失败。进一步分析显示hbvdna≥108iu/ml(or=4.53,95%ci:1.19-17.34),延迟注射(or=4.1495%ci:1.00-17.18)和不足量注射(or=7.69,95%ci:1.71-34.59)和免疫阻断失败独立相关。96.5%免疫阻断成功婴儿体内有足量滴度的乙肝表面抗体(antibodytohbsag,anti-hbs)(anti-hbs≥100miu/ml)。对于足月婴儿,体重<3000g和疫苗低反应性相关(or=2.47,95%ci:1.02-5.99)。(2)该研究成功获取了4对乙肝免疫阻断失败的母子的病毒序列。8个患者均感染c亚型的hbv。为了检测宿主体内病毒准种的多样性,我们用shannon熵(sn)来表示,所有患者sn波动值在0.33-0.81,母子之间的sn值无显着差异(p=0.2,配对t检验)。用所有患者10个主要准种进行准种进化树的建立,应用phyml程序利用gtr模式采用最大相似法进行树状结构建立。病毒准种在每对母亲孩子内聚集,不同母子对之间是分离的。第2和4对母亲孩子病毒准种显示更高相似性,在进化树的混合枝可以体现。我们检测第1和3对患者中孩子样本最新的显性变异,是否存在某些有益突变。第3对患者的孩子有一个显性单一突变g145a,第1对患者孩子有一个双突变d144g-g145e发生。1和3母亲样本中g145a和d144g-g145e具有稍微高的百分比。然而,所有这些都是微小变异,发生频率小于1%,非常规方法能检测出。研究结论:此改良后的免疫阻断方案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是有效的。孕妇高病毒载量,疫苗不足量和首针延迟注射和免疫阻断失败相关,多数婴儿免疫预防后体内可产生足够水平的保护性抗体(anti-hbs)。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变异可能是导致免疫阻断失败的原因。hbv传播的弱瓶颈效应提示孕期控制病毒载量可能是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
王明峰[6](2016)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风险因素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晋城市HBsAg阳性母亲及其所生婴幼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索HBV母婴传播的现状和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HBV在母婴间传播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省晋城市两所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160例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各种分组,以便了解各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情况,从而分析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存在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母亲HBV-DNA水平,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定性,行剖腹产还是自然分娩,喂养方式以及有无进行阻断治疗等。结果:所选160例HBV携带孕妇共产新生儿160名,所有新生儿在在7-12月龄期间进行随访,查血清HBsAg提示新生儿HBsAg阳性9例,说明母婴传播率为5.63%(9/160),母婴传播率的95%可信区间为1.11%-10.14%。母亲病毒量>106copies/ml组、103-106copies/ml组以及<103copies/ml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25.92%、3.17%、0.00%,各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母亲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婴幼儿的HBsAg阳性率分别11.27%、1.12%,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孕晚期注射HBIG的25例孕妇及未注射HBIG的46例孕妇,其婴幼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00%、10.87%,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选择剖宫产组及自然分娩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4.28%、6.67%,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实行母乳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分别8.47%,3.96%,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为5.63%(9/160),母婴传播率的95%可信区间为1.11%-10.14%。病毒母婴传播的母婴传播率高危因素主要有HBV-DNA>106copies/ml、HBe Ag阳性,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性不明显,孕晚期注射HBIG无助于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张磊[7](2013)在《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流行的多中心调查目的:了解我国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流行情况并采取阻断措施。方法:2008-2013年,在湖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广东省进行多中心调查,对各地孕产妇开展HIV、HBV、梅毒的筛查。结果:103174名孕产妇进行三种疾病的筛查,HIV、HBV、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24%、5.97%、0.55%。HBV阳性率最高,显着高于HIV及梅毒,P=0.000。不同地区HBV的流行率差别较大,广东最高(8.51%),湖北次之(6.57%),新疆伊宁(4.34%)及山西(4.17%)较低。2011-2013年,新疆伊宁及湖北通城HB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多中心大样本筛查表明孕产妇HIV、梅毒感染率较低,但HBV感染率较高;中国不同地区孕产妇HBV流行情况差异较大,应继续加强孕产妇三种疾病的筛查,对流行严重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母婴阻断及随访,探索潜在原因,降低流行率。第二部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及相关危险因素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HB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已20年,目前对乙肝母亲的婴儿普遍采取免疫措施,此种情况下了解HBV母婴传播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分析HBV免疫阻断失败的原因并探索更加合理完善的HBV母婴阻断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8年-2012年,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山西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孕产妇进行HBsAg筛查;对湖北省及山西省部分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8-12月龄婴儿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HBsAb,HBeAg, HBeAb, HBcAb)及HBV DNA检测。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筛查孕妇103174名,HBsAg阳性6156例,阳性率5.97%。随访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及其8-12月龄婴儿1202对,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3.3%(40/1202),HBeAg阳性母亲婴儿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9.3%。免疫阻断失败婴儿的母亲均为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母亲HBeAg阴性或HBV DNA<6log10copies/ml,其婴儿均未观察到免疫阻断失败者。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单纯注射乙肝疫苗组免疫阻断失败率显着高于联合免疫组(16.9%vs7.9%,P=0.021); HBeAg阳性母亲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未注射HBIG者,其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10.3%vs9.0%,P=0.685);HBeAg日性母亲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比较,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7.3%vs11.6%,P=0.128); HBeAg阳性母亲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比较,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9.5%vs9.2%,P=0.9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在HBeAg阳性母亲组中,母亲年龄<28岁及婴儿仅注射乙肝疫苗为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仅采用乙肝疫苗的婴儿,顺产组HBV母婴传播率显着高于剖宫产组;顺产组及母乳喂养组中,仅采用疫苗组HBV母婴传播率显着高于联合免疫组。结论:本研究通过多中心调查提示,目前我国孕产妇HBsAg阳性率5.97%,HBV母婴阻断失败率为3.3%。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的孕妇应为母婴阻断的重点人群,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应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联合免疫的婴儿HBV感染率不受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影响。HBeAg阴性母亲的婴儿单纯注射疫苗未发现HBV感染者;为节约血制品的使用,这一人群是否可不注射HBIG,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HBsAb阳转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已20年,目前对乙肝母亲的婴儿普遍采取免疫措施,此种情况下了解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HBsAg阳性母亲婴儿的HBsAb转换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分析高危婴儿HBV免疫阻断效果并探索更加合理完善的HBV免疫及监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湖北省及山西省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8-12月龄婴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 HBeAg, HBeAb, HBcAb)及HBV DNA检测。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2008年-2012年,随访乙肝携带孕妇及其8-12月龄婴儿1202对,婴儿HBsAb阳性率82.2%(988/1202)。婴儿HBsAb转换率与母亲HBeAg阳性、HBV DNA滴度、喂养方式及分娩方式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期注射HBIG、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为影响HBsAb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通过多中心调查提示,HBsAg阳性孕产妇婴儿HBsAb转换率为82.2%,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期注射HBIG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影响婴儿HBsAb转换。对完成免疫接种的婴儿及时检测HBsAb,对未感染HBV亦未产生HBsAb的婴儿及时补种乙肝疫苗有利于提高免疫预防效果。第四部分胎盘对乙肝标志物的屏障作用及HBV母婴传播时期的探讨目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HBV传播且导致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免疫预防措施不能完全阻断母婴传播。本文旨在探讨胎盘对HBV的屏障作用,HBV血清标志物通过胎盘后的动态变化,分析免疫阻断失败者HBV母婴传播发生的时机及其原因。方法:2008-2012年,对湖北省及山西省有关医院428对HBV携带母亲、其新生儿及8-12月龄婴儿进行随访观察,新生儿采集股静脉血(femoral vein blood, FV)301例,采集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 UC)127例。所有标本作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新生儿HBsAg、HBeAg、HBV DNA阳性例数与母亲阳性例数比较分别为:35.7%,94.8%,14.0%,新生儿HBsAg、HBeAg、HBV DNA滴度均显着低于母亲,新生儿HBeAb及HBcAb阳性数与母亲比较分别占95.5%,99.1%,滴度与母亲比较无显着差异。随访时HBsAg、HBeAg、HBV DNA、HBeAb及HBcAb转阴率分别为88.1%、88.7%、64.3%、80.9%及47.5%;未观察到HBeAg-HBeAb转换现象。17例8-12月龄婴儿感染HBV,免疫阻断失败率4.4%,其母亲均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4例出生及随访时HBV DNA均大于6loglocopies/ml,提示宫内感染;6例出生时HBV DNA低滴度,8-12月后转为高滴度,考虑分娩期或妊娠晚期感染;7例出生时HBV DNA阴性,随访转为阳性,其中6例为人工喂养,提示分娩期感染。新生儿股静脉血及脐带血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表明,各标志物胎盘通过情况及随访转阴率均具有一致性。结论:胎盘存在对HBsAg, HBeAg及HBV DNA不同程度的屏障作用。当前的免疫预防措施不能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联合免疫后母婴传播可能发生在宫内,但更多数发生在分娩阶段,母亲高病毒载量可能是免疫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新生儿做单次HBsAg, HBeAg, HBV DNA检测一般不能确定或排除母婴传播。股静脉血及脐带血均可作为常规采集方式。第五部分母亲乙肝表面抗体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目的:中国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其覆盖率逐年增高。但部分婴幼儿接种疫苗后未产生HBsAb,存在潜在感染乙肝的可能性。未产生HBsAb可能与遗传及疫苗质量有关;母亲HBsAb通过胎盘传给婴儿是否可影响婴儿按0,1,6接种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方法:2011年-2013年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部分医院的孕产妇、新生儿及7-24月龄婴儿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检查。结果:检测孕妇6899名,HBsAb阳性3883例,阳性率56.3%。脐血HBsAb胎盘通过率为94.2%,其中位数滴度为404.6IU/L vs母亲HBsAb中位数滴度381.2IU/L,P=0.527。母亲HBsAb<500IU/L组,婴儿HBsAb阳性率90.4%,显着高于母亲HBsAb>500IU/L组80.2%,P=0.003。母亲≥500组,婴幼儿HBsAb阳性率80.2%,低于母亲10-500组(90.5%)及<10组(90.3%),P=0.011。母亲HBsAb滴度最高组(>500)其子女HBsAb滴度最低,母亲HBsAb平均滴度最低组(<10IU/L)其子女HBsAb滴度最高,母亲HBsAb滴度10-500组,其子女滴度居中,三组子女滴度具有显着差别(P=0.020)。母亲HBsAb高滴度组,婴儿HBsAb无应答率显着高于母亲HBsAb低滴度组。未产生抗体婴儿补种1针乙肝疫苗后,1月后随访均产生高滴度抗体。结论:HBsAb胎盘通过率为94.2%,其滴度在新生儿中不低于母亲。母亲HBsAb滴度高者,新生儿HBsAb阳性率及其滴度均较低。未产生抗体婴儿补种乙肝疫苗后均产生高滴度抗体,提示母亲HBsAb对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第六部分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研究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但父亲感染HBV是否会以垂直传播的方式传给子女,尚没有足够循证医学证据。方法:2008-2012年对湖北省、山西省的HBsAg阳性父亲进行调查,配偶均为非乙肝患者,所有婴儿均接受3次乙肝疫苗接种,于8-24月龄时随访。所有对象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vb、HBeAg、HBeAb及HBcAb)。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共随访233对HBsAg阳性父亲及其1-2岁子女,未发现子女HBsAg阳性者。父亲HBeAg阳性率为38.2%,HBV DNA阳性率为59.4%。HBeAg阳性父亲组,其HBV DNA拷贝数显着高于HBeAg阴性父亲组。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母亲HBsAg阴性的前提下,感染HBV父亲一般不会通过垂直传播感染染婴儿。
周丽清[8](2013)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吸收好,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分娩。关于HBV携带产妇能否哺乳尚有争议,笔者针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昌思思[9](2012)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效果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s, HepB)单纯免疫及其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母婴传播效果,并分析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云南省2011年1月-2011年2月期间住院分娩HBsAg阳性母亲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出生24小时内接种10μg重组HepB和HBIG的新生儿作为联合免疫组,接种10gg重组HepB的新生儿作为单纯免疫组,各组均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接种10μg重组HepB,定期对各组母亲及婴儿进行个案调查,婴儿全程免疫结束后1月(7-12月龄)随访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感染标志物,随访时间截止到2011年12月。用疫苗的保护率来评价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并分析母亲感染状态、分娩方式、分娩医院级别、母乳喂养、婴儿是否联合免疫等因素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结果:双阳母亲,婴儿联合免疫和单纯免疫HBsAg阳性率分别为5.1%、14.1%(x2=4.422,P=0.035),保护率分别为94%、83.4%;单阳母亲婴儿是否联合免疫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287,P=0.257);单纯免疫下双阳和单阳母亲其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14.1%、4.1%(χ2=4.227,P=0.04),保护率分别为83.4%、89.7%,而联合免疫下双阳和单阳母亲其婴儿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3.28,P=0.07)。影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因素为母亲感染状态(OR=5.01,95%CI:1.714~14.669)和婴儿是否联合免疫(OR=3.605,95%CI:1.385~9.381),母亲孕期使用HBIG、分娩方式、分娩医院级别、喂养方式、婴儿性别等因素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无影响。结论:双阳母亲的婴儿采用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更佳,而单阳母亲的婴儿是否联合免疫其阻断效果相同;在单纯免疫下,双阳母亲其婴儿感染风险高于单阳;母亲HBV感染状态和婴儿是否联合免疫是影响婴儿HBsAg阳性率的两个主要因素。
何林咏,仲晓燕,肖琦[10](2012)在《阻断乙肝妊娠患者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3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占45%。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估计约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1],故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是降低乙肝发病率的关键。因此,研究母婴垂直传播的
二、产前被动免疫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初乳和婴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前被动免疫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初乳和婴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替诺福韦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估 |
1.3.1 文献筛选 |
1.3.2 质量评估 |
1.4 数据提取 |
1.5 结局指标确定 |
1.5.1 有效性结果评价指标 |
1.5.2 安全性结果评价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1.6.1 软件及数据分析 |
1.6.2 异质性检验及效应模型选择 |
1.6.3 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
2.4 替诺福韦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有效性 |
2.4.1 婴儿的有效性评价 |
2.4.2 母亲的有效性评价 |
2.5 替诺福韦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安全性 |
2.5.1 婴儿的安全性评价 |
2.5.2 母亲的安全性评价 |
2.6 发表性偏倚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TDF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不同停药时期的安全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对照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案 |
3.相关概念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入组情况和观察结果 |
2.中断服药、产时停药和产后停药的孕妇基线情况 |
3.三组孕妇在分娩时ALT、HBV DNA水平比较 |
4.三组孕妇在产后12月ALT、HBV DNA水平比较 |
5.产时、产后12月发生ALT异常情况 |
6.不同时期三组孕妇HBV DNA水平比较 |
10'>7.三组孕妇分娩时、产后12月HBV DNA>10 |
5 IU/ml比例分析 |
8.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分析 |
9.孕妇在分娩时、产后12 月检测ALT、HBV DNA人数情况分析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替诺福韦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停药时机对母婴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HBV感染孕妇服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乙肝母婴阻断国内外进展 |
参考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及答辩委员组成 |
(4)乙肝病毒宫内传播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乙肝病毒宫内传播发生率与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RLR-MAVS和 cGAS-STING信号通路基因及其他基因遗传变异与HBV宫内传播关联性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基因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HBV宫内传播的影响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博士期间研究工作总结 |
致谢 |
(5)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及免疫阻断失败母子病毒准种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定义: |
1.2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
1.3 HBV母婴传播途径 |
1.3.1 产前传播 |
1.3.2 产时传播 |
1.3.3 产后感染 |
1.4 乙肝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
1.5 生产方式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关系 |
1.6 母乳喂养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关系 |
1.7 HBV母婴传播常见的阻断策略 |
1.7.1 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主被动免疫 |
1.7.2 孕期的抗病毒治疗 |
1.7.3 孕期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
1.8 如何判断婴儿乙肝母婴阻断结果 |
1.9 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失败患者体内病毒基因方面的研究现状 |
1.9.1 HBV准种的测序方法 |
1.9.2 Tag Linkage深度测序法准种测序的步骤 |
第2章 一项改良后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方案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研究设计 |
2.2.2 研究对象 |
2.2.3 数据收集 |
2.2.4 阻断方案 |
2.2.5 实验室检查 |
2.2.6 免疫阻断结果的定义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母亲和婴儿基本特征 |
2.3.2 婴儿免疫结果 |
2.3.3 免疫阻断失败的相关因素 |
2.3.4 婴儿疫苗免疫应答相关因素 |
2.4 不良事件和安全性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标签深度测序法检测乙肝母婴免疫阻断失败母子病毒准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患者及样本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2.4 HBV血清标志物检测 |
3.2.5 深度测序法检测HBV病毒准种及DNA序列分析 |
3.2.6 深度测序及数据分析 |
3.2.7 统计和系统发育分析 |
3.2.8 传播模拟 |
3.3 结果 |
3.3.1 临床和实验室信息 |
3.3.2 标签连接的乙肝病毒S/RT区核酸片段构建 |
3.3.3 宿主体内病毒准种特征分析 |
3.3.4 两个孩子样本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a"决定簇的变异 |
3.3.5 母婴传播过程过HBV病毒准种瓶颈值估算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风险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所选研究对象母婴传播率情况 |
2.2 孕妇静脉血病毒载量与母婴传播的关系 |
2.3 HbeAg与母婴传播的关系 |
2.4 孕期注射HBIG与孕期未注射HBIG与母婴传播的关系 |
2.5 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的关系 |
2.6 喂养方式与母婴传播关系 |
2.7 多因素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慢性乙肝概述 |
3.2 HBV母婴传播发生的时期 |
3.3 HBV母婴垂直传播率的诊断指标、检测时间与检测方法 |
3.4 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
3.5 HBV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流行的多中心调查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及相关危险因素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HBsAb阳转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胎盘对乙肝标志物的屏障作用及HBV母婴传播时期的探讨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第五部分 母亲乙肝表面抗体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第六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HBV母婴传播现况 |
2 母乳喂养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 |
2.1 HBV携带产妇可母乳喂养的证据 |
2.2 HBV携带产妇不宜母乳喂养的证据 |
3 阻断或降低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传播途径的对策 |
3.1 孕期肌内注射HBIG可降低宫内感染及母婴传播 |
3.2 新生儿出生后给予联合免疫措施 |
4 HBV携带产妇哺乳指导 |
4.1 做好母婴阻断措施是关键 |
4.2 可否母乳喂养, 应据产妇实际情况而定 |
4.3 日常防护措施 |
5 小 结 |
(9)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效果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背景 |
1.1 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与母婴传播现状 |
1.2 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措施 |
1.3 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数据收集 |
3.4 数据录入 |
3.5 数据分析 |
3.6 技术路线 |
3.7 质量控制 |
4 结果 |
4.1 基本情况 |
4.2 使用重组HepB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评价 |
4.3 影响因素分析 |
4.4 阻断失败婴儿构成情况 |
5 讨论 |
5.1 重组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 |
5.2 HBV母婴传播影响因素 |
5.3 母婴阻断失败的原因 |
6 结论 |
7 建议 |
7.1 医疗机构对孕妇开展HBsAg筛查工作 |
7.2 加强对HBsAg阳性母亲孩子的管理和随访 |
7.3 尽快制定统一有效的乙肝母婴阻断措施技术规范 |
8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阻断乙肝妊娠患者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播途径 |
2 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 |
2.1 主动免疫 |
2.2 被动免疫 |
2.3 联合免疫 |
2.4抗病毒药物治疗 |
2.5 选择剖宫产 |
2.6 停止母乳喂养 |
3 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新问题 |
3.1 免疫逃逸突变株 |
3.2 |
四、产前被动免疫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初乳和婴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替诺福韦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D]. 杨青青.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TDF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不同停药时期的安全性观察[D]. 陈焯.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HBV感染孕妇服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D]. 唐燕.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4]乙肝病毒宫内传播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D]. 彭松绪.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5]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及免疫阻断失败母子病毒准种的检测[D]. 王崇. 吉林大学, 2017(11)
- [6]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风险因素探讨[D]. 王明峰.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
- [7]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D]. 张磊. 武汉大学, 2013(05)
- [8]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研究现状[J]. 周丽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04)
- [9]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效果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研究[D]. 昌思思. 昆明医科大学, 2012(11)
- [10]阻断乙肝妊娠患者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J]. 何林咏,仲晓燕,肖琦. 中国医学创新, 2012(06)
标签:婴儿论文; 乙肝论文; 孕妇论文; 乙肝两对半2阳性论文;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