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太平洋暖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西太平洋,厄尔尼诺,含量,不列颠,反气旋,海温,华西。
太平洋暖池论文文献综述
李轶斐,孙永明,陈燕珍,牛福新,李希彬[1](2019)在《西太平洋暖池SST对北太平洋副热带无风带位置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99年8月至2018年8月的卫星实测资料,从最大相关的空间位置分布和对应的滞后时间出发,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海表面温度对北太平洋副热带无风带纬度位置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0°~20°N,110°~150°E)海表面温度与北太平洋副热带无风带纬度位置呈正相位相关,相关的超前时间大约为3个月。研究推测,在年际尺度上的影响过程为:厄尔尼诺发生时,西太平洋暖池的海面降温,其上层对流活动减弱,因而由此地上升的局地Hadley环流携带的潜热减少,导致转化的动能减少,北向运动时路径缩短,其下沉支(即北太平洋副热带无风带)发生南移。拉尼娜发生时,伴随的现象相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学会2019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张冬峰,王永光,张国宏[2](2019)在《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和山西盛夏降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6年山西盛夏(7—8月)平均降水和同期NOAA重构海温资料,分析了山西盛夏降水分别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相关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山西盛夏降水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之间呈现稳定的显着负相关;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呈现正相关,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之后相关性加强,通过了0. 05显着性检验。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盛夏降水指示意义加强的事实,主要体现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的背景下。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通过影响与山西盛夏降水密切相关的大气环流、季风槽位置和东亚夏季风,导致山西盛夏降水异常。盛夏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时,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偏暖(冷),通过遥相关引起中高纬度大气欧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UP)和负太平洋—日本(PJ)波列,通过影响季风槽位置偏西偏北(偏东偏南),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南)和季风指数偏小(大),导致山西盛夏降水偏多(少)。(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任倩,祁莉,王政,何金海[3](2019)在《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1951~2010年)等探讨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前期预测因子,两者正相关关系显着。本文选取相关系数更大、持续性更好的前期冬季暖池关键区(-5.5°~5.5°N;157.5°~170.5°E)热含量来进行预报。将暖池热含量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均回归到夏季大气环流场上,发现在暖水年次年夏季西太副高偏弱、位置偏北,菲律宾以东以北洋面为气旋性环流,对流上升运动增强,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为显着的西风距平,日本岛以东洋面为反气旋环流,对流下沉运动增强,日本岛以南、黄海至我国中东部地区为显着的东风距平,且前期2月西风带位置偏北,引起夏季海陆热力差异较大,最终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异常偏高;冷水年则相反。综上所述,当前期冬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偏高(低)时,会造成次年东亚夏季风强度偏强(弱)。(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殷雅倩,党皓文,王跃,乔培军,翦知泯[4](2019)在《末次冰消期西太平洋暖池上层海温千百年尺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主要的海洋热源,暖池区表层海温的变化与低纬度大气环流紧密联系,而温跃层变化能够调控暖池区上层海水热含量和结构.为探索末次冰消期(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过渡期)暖池区的上层海水温度变化,利用暖池核心区MD01-2386孔岩芯,分析混合层和温跃层浮游有孔虫壳体的δ18O和Mg/Ca指标,重建末次冰消期十年际分辨率的表层和温跃层温度记录.结果表明:(1)末次冰消期早期,表层和温跃层海水在20~21 ka展现小幅度的初始升温,与岁差参数的起始降低同步;(2)与海因里希冷事件1和新仙女木事件近乎同一时段,表层和温跃层海温都表现出升温停滞的平台;(3)冰消期过程中温跃层海温的变化幅度始终大于表层海温.表层和次表层浮游有孔虫的δ18O以及Mg/Ca温度变化与婆罗洲石笋δ18O的变化趋势高度吻合,反映了末次冰消期暖池核心区的温跃层动力、表层海温和大气对流活动之间的耦合关系.对比赤道外暖池区的降水指标记录,提出西太平洋暖池大气对流中心的位置迁移或强度变化是解释末次冰消期千年尺度变化期间暖池区降水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百年尺度上暖池上层水体指标记录都体现了明显的220~260 a的周期,与太阳活动的Suess周期近似,可能反映了暖池区上层水体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20期)
林刚,陈琳莹,罗敏,陈多福[5](2019)在《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新不列颠海沟有机质来源及碳酸盐含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海有机质的来源与演化及其碳酸盐含量变化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分析新不列颠海沟水深3908 m采集的柱状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含量、有机碳的δ~(13)C值和AMS-~(14)C定年以及CaCO_3含量变化,探讨该海区的有机质来源与演化及碳酸盐含量变化与控制因素。研究发现:(1)该地区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有机质,但受到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其中在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期,海平面相对较低,但海平面逐渐上升会带来部分侵蚀的陆源土壤输入,而且作为降水带的赤道辐合带(ITCZ)位置偏南引起的陆源剥蚀物质输入增强,使陆源有机质贡献比例较高,主要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森林土壤的有机质贡献;(2)该地区的CaCO_3含量在末次冰消期以来呈现出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中晚期较低,而全新世早中期较高的特征,其变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和ITCZ迁移引起的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强弱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任倩,祁莉,詹丰兴,何金海[6](2018)在《江南雨季降水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环流中心逐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资料、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江南地区逐旬降水资料,研究江南地区4—6月(江南雨季,亦泛称为华南前汛期)降水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并对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期暖池热含量与江南雨季降水有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前期7—8月暖池关键区(130. 5°~150. 5°E,3. 5°~11. 5°N)热含量高(低)可以作为预报江南雨季旱(涝)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对4—6月环流和降水有重要影响。冷水年,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导致副高西伸加强,显着加强了其西侧暖湿气流向江南地区输送,高层辐散抽吸作用导致江南地区对流上升运动增强,暖水年相反,表明冷(暖)水年江南雨季降水偏多(少)。就影响机制而言,在前期夏季,关键区南侧存在异常强西风,导致在秋末形成了菲律宾异常反气旋,以及关键区附近(东侧)有冷(暖)海表温度异常发展,在当年春季和夏初该反气旋移到菲律宾以北。直到4月,次表层冷水团上传导致冷SST异常维持并加强了该异常反气旋,其西侧西南暖湿气流将水汽从南海和菲律宾海地区源源不断地向江南地区输送。同时,西印度洋暖海温和赤道印度洋东风异常也逐渐发展增强,在热带印度洋形成东西向异常垂直环流,其下沉支始终在西太平洋维持,导致了菲律宾异常反气旋的维持,并进一步引起江南地区的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同时,副热带西风急流轴南压引起的高空强辐散,也有利于上升运动和对流活动在江南地区发展。正是上述过程和机制,导致了前期热含量异常偏低(高)时,我国江南雨季降水偏多(少)。(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郑然,刘嘉慧敏,马振峰[7](2018)在《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71—2012年气象台站逐日资料,综合考虑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照时数计算华西秋雨强度,结合不同深度海温资料,研究了华西秋雨强度与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年际变化的联系,并讨论了其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夏季西太平洋暖池关键区(5°S—5°N,130°—160°E)热含量变化与华西秋雨强度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当前期关键区热含量偏高(低)时,华西秋雨强度较强(弱)。分析发现,当前期关键区热含量偏高时,其相对大气是一个异常热源,由于大气对其的响应,在热含量关键区西北侧中国南海—中南半岛附近生成了异常气旋式环流,其偏东偏南气流有利于向华西地区输送中低纬度洋面上大量暖湿水汽,并与北方的干冷空气在此交汇,同时,高层西风急流异常西伸,华西地区恰好位于急流入口区右侧的辐散区,这种高、低层有利的耦合形势使得秋雨偏强,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凡,刘传玉,胡石建,高山,贾凡[8](2018)在《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带中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既是冷暖水交汇的区域,也是高盐低盐水交汇之地,形成了以强烈的海表盐度锋、较浅的混合层和较厚的障碍层为显着特征的温盐结构。该区域还是不同类型厄尔尼诺(El Ni?o)发生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气候模式模拟偏差比较集中的区域。为了研究该区域盐度过程及其时空变异,及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力动力结构和ENSO的发展变异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于2017年7月正式立项。该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融合多源数据刻画交汇区盐度的叁维结构及变异规律;(2)阐明影响盐度锋和障碍层不同时间尺度变异的主要过程及作用机理;(3)阐明交汇区盐度变异,特别是障碍层和盐度锋变异,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ENSO循环及其变异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望在热带海洋动力学理论和ENSO动力学理论方面取得突破,为提高ENSO预报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贾奇[9](2018)在《70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的热带过程及其对上层水体pH和pCO_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太平洋暖池(WPWP)在热量、水汽和碳循环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地质历史时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揭示WPWP的变化规律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位于WPWP北部边缘的MD06-3047B孔沉积岩心为研究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表层种和次表层种的Mg/Ca比、δ~(18)O和B/Ca比等重建了70万年以来研究区上层水体的温盐信息及pH和二氧化碳分压(pCO_2)记录,结合相关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分析WPWP的水文和上层水体结构变化等热带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这些热带过程与研究区上层水体pH和pCO_2等记录之间的关系。通过重建表层海水温度(SST)和表层海水剩余氧同位素记录(δ~(18)O_(sw-)_(ice)),结合WPWP南部、核心区以及热带东太平洋的相应记录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区SST和表层δ~(18)O_(sw-ice)记录具有很好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特征。热带西太平洋南部、北部及核心区的表层δ~(18)O_(sw-ice)记录具有同相位的冰期低间冰期高的变化,表明冰期时表层海水盐度降低,反映降雨增强。分析认为冰期时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增强可能是由于海平面降低及相关海洋性大陆大面积出露和/或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减弱,引起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和/或热带辐合带(ITCZ)南移。并且,发现冰期时热带东西太平洋的SST梯度增大,热带太平洋处于类La Ni?a状态,进一步表明冰期时沃克环流增强与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降低(降雨增强)有关。同时本论文的结果支持前人模拟结果:岁差驱动下的热量重新分配及其引起的季风环流变化,导致热带西太平洋与东亚大陆的降雨量呈反相位变化。通过重建温跃层海水温度(TWT)和温跃层δ~(18)O_(sw-ice)记录,并结合MD06-3047B孔SST、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δ~(13)C记录得出:研究区TWT与SST记录的变化特征存在差异,冰期时TWT的升高特征要早于SST记录。TWT记录在MIS 16、MIS 12、MIS 8和MIS 6阶段高于MIS 14、MIS 10和MIS 4-2阶段。表层与次表层海水温度差值(ΔT _(p.obl-G.rub))反映的温跃层深度具有明显的冰期深间冰期浅的变化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和南北太平洋来源水团的差异影响可能是导致TWT和ΔT _(p.obl-G.rub)变化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区ΔT _(p.obl-G.rub)记录还具有迭加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上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区东亚季风演化可能是影响温跃层长期变化的重要原因。MD06-3047B孔的温跃层深度、δ~(18)O_(sw-ice)和δ~(13)C记录在不同冰消期显示不同特征,可能说明中更新世以来各冰消期的驱动因素和/或气候过程存在差异。研究重建表层和次表层海水pH和pCO_2变化:冰期时表层海水pH升高,pCO_2降低。研究区表层海水碳酸盐系统响应大气pCO_2变化;另外,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类ENSO过程也可能干扰表层海水pH和pCO_2变化。研究区次表层海水pH变化除响应大气pCO_2的变化,可能还受到pH显着差异的南北太平洋中层水变化的影响。表层海水pH和pCO_2记录具有迭加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上的长期趋势性变化特征,这一长期阶段性变化特征可能与东亚季风引起的上层水体结构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06-01)
高微[10](2018)在《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太平洋暖池在地球系统的能量输送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暖池区水文动力环境的变化会对大洋沉积体系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大洋悬浮体作为大洋环境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对揭示大洋沉积动力过程和平衡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的水文环境特征、大洋悬浮体分布特征和物质组成特征,分析了研究区水体中大洋悬浮体的物源问题,总结了研究区大洋悬浮体的影响机制。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1月30日,“科学”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通过现场调查获得了研究区各站位2000 m以浅水层的包括温度、盐度、密度、荧光叶绿素、溶解氧、流速、流向等在内的水文参数剖面数据,和分层水样中的悬浮体质量浓度、总体积浓度、中值粒径在内的悬浮体相关数据,并探索性地使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SRXRF)的方法对悬浮体滤膜样品进行了半定量元素分析,同时结合取样期间过境西太平洋海区的卫星高度计对海面的观测结果和调查期间研究海区布设的Argo浮标剖面数据,利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2000 m水深以浅水体的水文动力环境、悬浮体分布特征、物质组成特征、物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输运模式等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讨论:(1)揭示了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2000 m水深以浅水体的水文动力环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区各站位上层水体(本文指800 m以浅)中均出现了较强的水文参数跃层(包括温跃层、盐跃层、密跃层和溶解氧跃层),且各水文跃层的位置十分接近,下层水体(本文指800-2000 m)的水文动力环境比较稳定。其中,研究区的洋流、水团、中尺度涡活动和暖池效应是影响研究区上层水体水文动力环境的重要因素。(2)揭示了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2000 m水深以浅水体中悬浮体的整体分布特征。研究区各站位四种悬浮体相关参数(质量浓度、总体积浓度、中值粒径和荧光叶绿素浓度)在上层水体中出现极值,且出现极值的层位与水文参数跃层的位置十分接近,但西太平洋暖池区各站位悬浮体的整体分布特征与非暖池区的区别较大,且其特异性主要表现在上层水体中。(3)揭示了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2000 m以浅水体中悬浮体的物质组成特征,并对悬浮体物源进行了探究。研究区大洋悬浮体的物质组分来源主要包括陆源组分和生源组分。其中,元素剖面分布特征和主成分分析显示,研究区悬浮颗粒中的Ca、Cu、Zn、Sr元素可以代表研究区悬浮体中的生源组分,且研究区悬浮体中的生源组分在透光层中的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附近出现极大值,生源组分的分布特征明显受到原位浮游植物活动的控制;Ti、Mn、Fe、Zr元素则可以代表研究区悬浮体中的陆源物质组分,比较特别的是,悬浮体中的陆源组分除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附近出现高值外,还在I-8站位300 m层出现极大值。(4)探讨了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2000 m水深以浅水体中悬浮体分布的影响机制。首先,研究区上层水体的水文结构对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水文跃层附近浮游植物的爆发是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形成的重要原因,水文跃层对上层水体悬浮体中生源物质组分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其次,中尺度涡活动可以通过控制水文结构影响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的分布,进而控制大洋悬浮体中的生源组分的分布;此外,棉兰老潜流在26.2-27.0σ_θ位势密度面上挟带着高盐水北上的同时,还会带来大量陆源物质,最终在13°N汇入向东流动的北赤道潜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太平洋暖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61—2016年山西盛夏(7—8月)平均降水和同期NOAA重构海温资料,分析了山西盛夏降水分别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相关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山西盛夏降水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之间呈现稳定的显着负相关;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呈现正相关,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之后相关性加强,通过了0. 05显着性检验。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盛夏降水指示意义加强的事实,主要体现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的背景下。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通过影响与山西盛夏降水密切相关的大气环流、季风槽位置和东亚夏季风,导致山西盛夏降水异常。盛夏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时,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偏暖(冷),通过遥相关引起中高纬度大气欧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UP)和负太平洋—日本(PJ)波列,通过影响季风槽位置偏西偏北(偏东偏南),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南)和季风指数偏小(大),导致山西盛夏降水偏多(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平洋暖池论文参考文献
[1].李轶斐,孙永明,陈燕珍,牛福新,李希彬.西太平洋暖池SST对北太平洋副热带无风带位置变化的影响[C].中国海洋学会2019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论文集.2019
[2].张冬峰,王永光,张国宏.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和山西盛夏降水关系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
[3].任倩,祁莉,王政,何金海.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9
[4].殷雅倩,党皓文,王跃,乔培军,翦知泯.末次冰消期西太平洋暖池上层海温千百年尺度变化[J].科学通报.2019
[5].林刚,陈琳莹,罗敏,陈多福.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新不列颠海沟有机质来源及碳酸盐含量变化[J].地球化学.2019
[6].任倩,祁莉,詹丰兴,何金海.江南雨季降水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J].大气科学学报.2018
[7].郑然,刘嘉慧敏,马振峰.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J].气象学报.2018
[8].王凡,刘传玉,胡石建,高山,贾凡.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8
[9].贾奇.70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的热带过程及其对上层水体pH和pCO_2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
[10].高微.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