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形容词研究

《墨子》形容词研究

唐瑛[1]2003年在《《墨子》形容词研究》文中指出专书、专题词汇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基础工程。本文以《墨子》为研究材料,穷尽性地描写分析了该书中的形容词。 第一章引言,交代研究《墨子》所依据的版本,《墨子》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情况,《墨子》词汇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墨子》形容词概述,把《墨子》中的形容词分为单音节形容词和复音形容词。单音节形容词所占比例大,复现频率高,一般为常用词,词义不古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命力强;复音形容词所占比例小,结构尚不很稳定,意义单一,并列是其复合的主要手段。第叁章,《墨子》形容词词义类聚研究,研究了《墨子》同义形容词、反义形容词。形容词并列式复合构词中,形容词作为构词词素,同义、近义概念,彼此之间距离较近,比概念相反、相对的更容易复合;反义形容词大多是两个词之间的本义相反,引申意义相反的情况比较少,说明反义形容词词义还比较单一。第四章,形容词主题分类研究,从主题意义出发,把《墨子》形容词主要分成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两大类,分析了这两类词各自的意义特征、历史来源、语法功能等,探讨了汉语形容词的发展变化,认为汉语形容词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义素凸现、脱落、增加和改变等都情况,具有理据性,可解释性。

马予超[2]2005年在《《世说新语》形容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统计、分类、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世说新语》中形容词的结构特点、语音形式、语法功能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并做了一定范围的历时比较研究。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古汉语形容词研究和《世说新语》研究的概况,并对《世说新语》及其作者、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材料做了介绍。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世说新语》形容词的结构特点。首先借鉴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些理论,找出《世说新语》中的形容词,然后根据其结构进行分类和定量分析。《世说新语》中形容词数量比较多,复音形容词占优势;复音形容词的各种结构类型数量分布不平衡,以合成词为主,合成词的结构类型与现代汉语相比还不完备;复音词中联合式复合词数量最多,能产性比较高;单纯词的结构类型已经完备,但数量比较少,能产性比较低。 第叁部分对《世说新语》中的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进行研究,考查了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类别、受副词修饰、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状态形容词的语音形式、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以及形容词的连用等方面的特点。《世说新语》中的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比较强,都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而且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等多类副词修饰或限制;形容词连用的形式也比较丰富。 第四部分对《世说新语》中的形容词进行历时比较研究。我们分别从结构类型、语音形式、句法功能叁方面进行比较,向上与先秦汉语比较,向下主要

李赛男[3]2016年在《《墨子虚词用法诠释》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墨子》作为战国时期的着述,具有很高的汉语史价值。谢德叁的《墨子虚词用法诠释》是第一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墨子》中虚词进行归类研究的着作,但其对《墨子》虚词用法的诠释尚存在较多可商榷的问题。对《诠释》中问题进行整体研究。第一节对虚词描写标准不统一问题进行商榷。“一”没有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性质,只是数词“一”作谓语、主语、定语的情况;“凡”没有形容词性,是副词“凡”直接修饰名词的情况。作为一本虚词专着,其描写程度应前后大体一致,有比较统一的标准。第二节从汉语系统角度,商榷其混淆古代汉语系统和现代汉语系统的问题。“不”在《墨子》中都是副词;“莫”在当时是否定性无指代词,意为“没有什么/谁”;“何”是疑问代词。第叁节针对强行析词和错误析词问题进行分析。“也者”经常在判断句中主语之后连用,“也”用于延宕语气,“者”则是判断句的标志。“云者”经常在句子主语后连用,“云”是主语的一部分,意为“如此、这样”;“者”用于指代或提顿语气。“而已”在《墨子》中只是词与词的组合,不是凝固结构,“矣”则为句末语气词。第二章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对《诠释》具体虚词进行商榷。第一节对《诠释》中“以”作代词、动词和关系词进行分析。《墨子》中“以”具有动词、介词和连词性,介词性是“以”最普遍、最常见的语法功能。第二节探讨“何故之以”结构中“以”的词性。“何故之以”中“以”存在介词和动词两种词性,既可以分析为动词,又可以分析为介词。第叁节对《诠释》中连接前后的“而”字词性进行归类商榷。“而”并不等同于“此、乃、如、才、能、以”等,它主要功能是连接谓词结构,是连词。第叁章针对《诠释》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代词、副词、连词与系词混淆的问题进行分析。《诠释》将“是、此、其、乃、非、而、则”等十六个词均归为系词,这是不符合汉语发展规律的。《墨子》中“是、此”为代词,“乃、非”为副词,“而、则”为连词,而非《诠释》中所说的系词。诠释连词“则”形成的“何则”结构一般用于因果句中用来探求原因,构成“结果+何则?+原因”的句式结构,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何则”在当时并不是词。“何则”固化,既受“何”单音节性、经常前置的特点影响,也受“何如”“何若”凝固的影响。第四章分析《诠释》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诠释》以《墨子间诂》为底本,但存在较多错漏字、增删字问题。《诠释》较大地受到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联以声,通以意”的不当研究方法和许世瑛《中国文法讲话》不当的系词分类标准的影响,所以对《墨子》中一些虚词作出了不合理的分析。

李雷东[4]2009年在《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论》文中提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快速发展的时期。今人无法目睹当时诸子的思想交锋,但通过阅读现存的文献,可以揣想“轴心时代”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们的活动。我们阅读先秦各家典籍,首先接触到的即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探知古代哲人的活动。在这里,对我们而言,语言不仅是载体,也成为一种存在,代表了先秦诸子存在的方式。诸子各家独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的利他精神,特关注语言的问题。墨家颇重理智,其对语言的探讨也异于其他各家。墨家重视名辩,以理智态度对待语言问题,考察墨家的语言论及其语言活动,是研究《墨子》的一个基本角度。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辨析了《墨子》书中“实”的意义。“实”这一概念在墨家辩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比较众家解释,我们认为“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并未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辨析《墨子》书中实词的同义关系,考察墨子对不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语的选择,从而探讨墨子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与墨家语言论有关的“同异之辩”、“两可之辩”以及关于逻辑判断的言论,然后考察了《墨子》中判断句的结构和使用。从中可以看出,类同关系不仅是墨家语言论的重要范畴,而且在《墨子》判断句的结构和使用中具有重要作用。第叁章继前一章单句研究之后,研究《墨子》复句。《墨子》复句可分为几个类型:假设复句、因果复句、让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五种类型的复句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这是本章重点考察的内容。第四章简单对比了中西方逻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或”、“止”、“尽"、“假”等八种七类论辩的具体法式。从它们的文字意义、哲学意义、逻辑意义入手,考察这些法式的形式和功能。第五章抽取《墨子》说理文的一般要素,对这些要素作归纳分类,探讨它们的性质,可以深入探讨“说理文体制”。《墨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以重逻辑、语言质朴着称,其说理散文独具特点,通过考察《墨子》说理文的要素,可以进一步了解墨子的观念世界。

唐瑛, 唐映经[5]2004年在《《墨子》性质形容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汉语词汇进行专书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础工程。依据逐字卡片所做的统计 ,对《墨子》中的性质形容词进行了研究 ,拟从这些性质形容词词义的变化 ,探讨汉语形容词变化的某些规律

唐瑛[6]2005年在《《墨子》同义形容词研究》文中指出上古汉语形容词尚不发达,但已有相当数量。笔者全面研究了《墨子》同义形容词这类特殊的词义聚合,对其呈现形式、词义成分、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历史来源以及部分单音形容词因意义相近而逐渐凝固整和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张琰[7]2014年在《《史记》形容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汉语史的研究中,专书研究是基础。而专书研究又以语法研究为基石。形容词作为汉语叁大实词之一,无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史记》作为重要的传世文献语料之一,一直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热点,但不足的是对其形容词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因此我们选择《史记》作为语料,通过对其中的形容词进行全面的语法研究,希望对整个汉语史的发展研究有所裨益。本论文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史记》的成书情况、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我们根据形容词的判定标准,将《史记》中的形容词穷尽式地挑选出来。其次,我们根据词语结构的差别,将其分类,并对它们分别进行研究。最后,我们将形容词与句法结合起来,研究它们的句法功能,并举例分析。第叁部分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史记》中的形容词语法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杜威[8]2005年在《《墨子》并列式复合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墨子》是战国时期一部重要的着作,它涉及当时的政治、哲学、军事、科学、语言、逻辑、文化、教育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内容精深博大,形成了墨家独特的思想体系,在先秦诸子中占有显着地位。 《墨子》是上古汉语时期的一部重要着作,是我们研究上古时期汉语的重要史料。该书中大量出现并列式复合词,成为该书语言的一大特点,也是其语言口语化、通俗化的明显标志,是该书语言研究的重点,本文拟对书中的这类词进行考察与研究。 并列式复合词是出现较早、数量较多的一类复合词。在上古汉语里,这类复合词非常发达,值得人们分析研究。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素义与语素义之间、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词义的构合来源以及词性分布等四个方面来考察《墨子》中并列式复合词的结构类型,并从中发现并列式复合词自身的特点,进而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两个语素结合成并列式复合词的原因,最后古今结合来考察这些并列式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情况,了解它们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后的词形、词义状况,从中发现《墨子》中的并列式复合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稳固性,具有经世不朽的价值。 全文主要运用语素理论及构词理据原理来分析研究词义,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综合考察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书中的并列式复合词进行描写与分类,以期对书中的这类词有较为系统、全面、深刻、清晰的认识,为《墨子》的词汇研究作点滴贡献,同时窥见战国时期词汇的复音化面貌。

唐瑛[9]2002年在《《墨子》颜色形容词研究》文中指出颜色形容词是《墨子》书中形容词的一个小类。本文通过对《墨子》颜色形容词作穷尽性的描写分析 ,试图从该书中颜色形容词的意义层次、使用状况、历史来源等方面探讨出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某些规律

甘斐哲[10]2005年在《《庄子》形容词语法研究》文中提出形容词是汉语叁大类实词之一,从上古汉语到今天,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它与动词一样对汉语句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古代汉语形容词的研究可以带动对古代汉语语词训诂、短语结构、句子类型等语义语法多方面的研究。我们以《庄子》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对它的语法特点作了穷尽性的考察研究。《庄子》共有730 个形容词,从意义和语法两个方面分为四个大类七个小类:一价性质形容词、二价性质形容词;一价状态形容词、二价状态形容词;一价形状形容词、二价形状形容词;一价颜色形容词。《庄子》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可以构成简单谓语句和复杂谓语句。形容词简单谓语句的基本句型有10 种,复杂谓语句基本句型有6 种。由基本句型衍生而成的形容词谓语句句型有76 种共1057 句,每一种句型又有不同的结构和语义配置模式。《庄子》形容词还可以作非谓语成分。一般来说,性质、形状、颜色形容词作定语和状态形容词作状语是无标记的,形容词作其它的非谓语成分是有标记的。《庄子》形容词十分丰富,数量远远超过甲骨文;复音词构词方式多样,除重言、联绵等音变构词法外,又有联合、附加词尾的结构构词法;形容词可以充当所有句法成分;构成的句式复杂多样。这些都反映了战国时期汉语的面貌特征。我们对《庄子》所有形容词的全部用例进行考察研究,对它们所构成的形容词谓语句的句型特点作了详细的描写,将其与甲骨文、现代汉语进行了简明的比较,全面揭示了《庄子》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并在古代汉语形容词配价研究方面作了尝试性的探索,只是期望能为上古汉语形容词句法、配价研究提供一点资料。

参考文献:

[1]. 《墨子》形容词研究[D]. 唐瑛. 西南师范大学. 2003

[2]. 《世说新语》形容词研究[D]. 马予超. 四川师范大学. 2005

[3]. 《墨子虚词用法诠释》问题研究[D]. 李赛男. 上海大学. 2016

[4]. 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论[D]. 李雷东. 西北大学. 2009

[5]. 《墨子》性质形容词研究[J]. 唐瑛, 唐映经.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6]. 《墨子》同义形容词研究[J]. 唐瑛.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7]. 《史记》形容词研究[D]. 张琰. 安徽大学. 2014

[8]. 《墨子》并列式复合词研究[D]. 杜威. 河北师范大学. 2005

[9]. 《墨子》颜色形容词研究[J]. 唐瑛. 渝西学院学报. 2002

[10]. 《庄子》形容词语法研究[D]. 甘斐哲. 广西师范大学. 2005

标签:;  ;  ;  ;  ;  ;  

《墨子》形容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