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通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流,理论,教学改革,瓶颈,课程改革,高速公路,模型。
交通流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辉,李锁平,刘梦吉[1](2019)在《基于交通流理论的检测数据多元函数补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是研究交通系统,制定公路及城市道路运营及监管的基础,近年来交通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各类布设在道路的数据检测器进行自动获取,然而,由于检测设备老化、传输线路故障等原因,道路检测器采集到的交通数据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文章根据检测器的性质特点分析检测器易损数据类型,并基于现代交通流理论剖析检测数据之间的内在数学关系,通过构建多元函数并进行参数最优化标定,提出补全道路检测器速度数据的数学拟合方法。应用苏嘉杭高速公路历史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检测器速度数据的平均填补精度达到91.2%。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普遍应用在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补全缺失和异常的交通数据,为交通研究和管理人员研究交通流运行特征,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6)
朱兴林,刘泓君[2](2019)在《交通流理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方向研究生课程交通流理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交通流理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交通流理论课程建设内容,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5期)
姚荣涵,周红媚,赵胜川[3](2019)在《强化交通调查的交通流理论与仿真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调查在交通流理论与仿真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交通调查涉及面广、直观可操作、系统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提出强化交通调查的交通流理论与仿真课程改革思路。考虑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首先对交通流理论与仿真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其次设计交通调查方案示意图、获取实地调查影像图和交通仿真数据采集图,然后借助视频编辑软件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交通调查视频剪辑影片,最后设计强化交通调查的交通流理论与仿真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案,并形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新教学方案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与充分重视交通调查,并在实践中深刻理解核心知识点与理论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思考。该方案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与推广价值,能有效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姚荣涵,潘宝峰,赵胜川[4](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交通流理论与仿真实验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时代改变着人们的出行行为,进而影响着交通流的分布状态,交通流理论与仿真实验的教学内容因而悄然而变。为了依托大数据提高交通流理论与仿真实验的教学效果,深入解读与剖析交通流大数据的内涵、外延、来源与类型,使用文献调研法,总结和归纳了交通流大数据的常用采集设备与方法以及数据分析与建模情况。本文根据交通流大数据和交通流理论与仿真实验的内在关系,以举例形式说明了交通流理论与仿真实验的教学内容和交通仿真实验指导方案的设计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数据"为轴线的实践检验思路;最后,概括了新教学模式的特色与优势。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基于大数据的交通流理论与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值得推广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期刊2019年02期)
刘志超[5](2018)在《基于交通流理论的高速公路短时作业区安全管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短时作业的特点及短时作业区交通流特征,探讨了短时作业区交通事故特点及诱因,并从交通流的引导与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短时作业区安全管理对策。(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武毅[6](2018)在《基于叁相交通流理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早期对交通流理论的研究中,大多数模型都是基于基本图法体系所建立的。根据建模方法的不同,主要可以将基于基本图法的交通模型分为:宏观模型、中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叁类。这些模型成功模拟出了实际交通中的一些现象,例如交通波的传递、车辆的启停现象等等。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一些实测得到的交通参数数据和交通流状态与传统的基本图法出现了出入和矛盾。当道路密度较大时,流量密度数据是分布在二位区域内的,而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传统的基本图方法中,流量为平均速度与密度的乘积,通过这种函数关系得到的流量密度曲线为流量密度基本图。因此,传统的基本图法已经不能解释交通流在车辆运行时产生的一些情况。为了能够更好地模拟交通流运行时的状况,考虑到基本图方法的局限性,Kerner提出了叁相交通流理论。针对该理论本文着重分析了叁相交通流理论中的相变及相变形成的原因,并利用实测数据重新还原了对该理论中的叁个相及对应的相变,揭示了交通瓶颈是引起交通崩溃的微观特征。在实际交通中,发现前车引起的速度干扰可以在瓶颈上游进行传播。然而,交通崩溃并不是只发生在瓶颈处,它也会由于速度下降产生干扰而发生。为了能够进一步分析瓶颈处产生的速度扰动对交通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驾驶员行为倾向的分析,在原有的KKW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新模型考虑了经典模型中的速度适应步长用以反映车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车速自适应过程中根据车辆之间的距离,通过对车辆的最大速度和加速度进行细化,以反映不同驾驶习惯的驾驶员在不同的车辆距离下的响应,同时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向南,崔向雷[7](2018)在《浅谈基于交通流理论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一文中研究指出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公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建设中,出现了高速公路和地方公路交错布置的情况,为了满足交通流的转换,又必须设置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成为了高速公路设计的关键。在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中,立交的间距是目前研究比较少的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立交间距过大或过小都存在弊端,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间距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研究方法有基于交通流理论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研究和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研究2种办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交通流理论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2期)
沈丹[8](2017)在《基于交通流理论的小区开放影响周边交通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政府推广街区制,封闭式小区开放问题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交通学基本方程和电流分流理论,建立了小区开放对周边交通的影响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分析小区开放的具体影响,凭此结果提出了建议。本文建立了评价小区开放对周边交通影响的数学模型。首先,利用交通流理论基本公式,计算小区未开放前道路饱和度;然后,逐一分析小区开放后每一因素对城市主干道造成的影响,利用仿真软件判断结果正误,得到量化后的相应指标,并根据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和道路具体情况,分析各指标之间关系,归算得到整合指标饱和度值,最后归纳整理得到饱和度的数学公式,以便应用于现实小区开放影响的分析。我们向城市规划及交通管理部门建议开放此类小区,同时采取交警指挥、探头测速等措施,保证交通安全,缓解交通压力。(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7 4th World Congress on Industrial Materials-Applications,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WCIM 2017)》期刊2017-05-20)
魏健[9](2017)在《交通流理论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流系统具有复杂随机的特性,交通流理论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对交通状况的预测和规划。微观交通流理论主要是车辆跟驰模型理论,能够模拟车辆之间加减速行为,但在模拟实际交通状况时会出现偏差;宏观交通流理论主要是流体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交通流,但在高阶时会出现"车辆倒退"现象。(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7年05期)
冯骁[10](2017)在《叁相交通流理论下的速度扰动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出行需求的大幅度上涨,交通需求与交通基建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节假日前后高速公路上大规模的拥堵现象已经屡见不鲜。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是外界车辆进入这一封闭行驶环境的主要入口,匝道口上下游的交通流运行状态会对高速公路全线的运行产生明显的影响。对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处的交通流运行特征进行细化研究并据此对入口匝道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可以充分缓解由匝道驶入车辆造成的交通拥堵,保障高速公路主线的运行效率,这对缓解高峰时段高速公路交通压力,节约高速公路基建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叁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对高速公路及其入口匝道进行了建模仿真,对高速公路主路及匝道处的交通流运行状态进行了模拟,并提出了基于速度变化特征的入口匝道控制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比较了传统交通流理论和叁相交通流理论对高速公路瓶颈路段拥堵形成及性质的解释,对不同理论框架下交通崩溃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叁相交通流理论应用在高速公路瓶颈路段交通流研究中的优势。(2)结合KKW系模型中关于同步距离的假设以及BL系模型关于反应延迟的假设,本文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偏好纳入考虑,建立了一个叁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对模型的模拟中发现速度扰动在不同流相下有着不同的传播特征。当交通流处于自由流相时,速度扰动会对其后续车辆的行驶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一干扰会很快耗散,但在同步流相下,速度扰动会在产生后很快向上游传播,蔓延至全路段而难以完全消散。除此之外,在路上车流密度较低时激进型驾驶员的过度反应行为会加剧扰动在传播过程中的幅度,而保守型驾驶员因其驾驶策略较保守,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削弱扰动在传播过程中的幅度。当交通流处于同步流相时,因为影响驾驶员速度选择的主要因素成为车辆间距,故而其驾驶策略不会再对速度扰动的传播产生明显影响。(3)通过引入换道规则,本文将上述模型扩展至双车道。在双车道条件下的模拟中发现,换道规则可以令路面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因此双车道条件下相变的临界值略高于单车道条件下对应的值且其流量达到最大后流量下降趋势也更为平缓。在对换道行为的微观作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不同车流密度条件下车辆的换道行为也会对交通流的运行状态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当密度较低时,车辆的换道行为并不会对换入或换出车道的运行状态产生明显影响,而随着密度的增大,换道行为就会逐渐显出拥堵消散和产生拥堵这两中截然相反的双重作用。(4)在加入匝道模型后,本文对匝道驶入概率对主路交通流运行状态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当主路流量较低时入口匝道驶入概率越大流量越大,全路段平均速度越低,随着入口匝道驶入概率的增大,主路流量和平均速度都逐渐趋于稳定,入口匝道驶入概率不再对交通流的运行状态产生明显影响。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匝道驶入车辆同样也会产生速度扰动和速度峰。匝道处产生的速度扰动和速度峰都向高速公路主路上游传播,但其作用截然相反,速度扰动会造成局部的同步流相变,而速度峰会消解这种局部同步流,促使其产生局部同步流相至自由流相的相变。基于此本文认为在不同特征观测点会观测到不同的速度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匝道控制策略,这一策略在数值模拟中得到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5)
交通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方向研究生课程交通流理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交通流理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交通流理论课程建设内容,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通流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张辉,李锁平,刘梦吉.基于交通流理论的检测数据多元函数补全方法[C].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9
[2].朱兴林,刘泓君.交通流理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
[3].姚荣涵,周红媚,赵胜川.强化交通调查的交通流理论与仿真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9
[4].姚荣涵,潘宝峰,赵胜川.基于大数据的交通流理论与仿真实验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9
[5].刘志超.基于交通流理论的高速公路短时作业区安全管理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8
[6].武毅.基于叁相交通流理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8
[7].刘向南,崔向雷.浅谈基于交通流理论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8].沈丹.基于交通流理论的小区开放影响周边交通模型[C].Proceedingsof20174thWorldCongressonIndustrialMaterials-Applications,Products,andTechnologies(WCIM2017).2017
[9].魏健.交通流理论概述[J].技术与市场.2017
[10].冯骁.叁相交通流理论下的速度扰动演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