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狼疮肾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狼疮,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疗效,血管,抗体。
狼疮肾炎论文文献综述
付希杰[1](2019)在《血清C1q水平变化对狼疮肾炎的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肾脏受累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狼疮肾炎会进一步恶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预后,几乎5%~20%的狼疮肾炎患者在10年里可进展为肾衰竭~([1]),而肾衰竭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C1q是补体激活的始动因素,研究发现,C1q的遗传性缺陷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易感因素,密切参与了疾病的发生与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1q水平变化对狼疮肾炎的诊断意义,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徐峥,丁伟森,鲁盈[2](2019)在《叁七皂苷改善狼疮肾炎小鼠激素耐药状态及脂代谢紊乱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七皂苷改善狼疮肾炎小鼠激素耐药状态及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狼疮肾炎小鼠分成6组(每组6只):狼疮肾炎小鼠(A组)、激素耐药模型(B组)、尾静脉注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si RNA(C组)、尾静脉注射SIRT1-siRNA阴性对照(D组)、腹腔注射低剂量叁七皂苷(E组)、腹腔注射高剂量叁七皂苷(F组),后5组先利用甲强龙灌胃法建立激素耐药模型,后4组再予相应药物干预;另取6只正常健康小鼠为G组。分别于实验前、中(第4周)、后(第8周)检测小鼠尿糖水平;实验结束时取小鼠血样本检测生化指标,ELISA法检测小鼠血C反应蛋白(CRP)、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共沉淀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与SIRT1的相互作用。结果实验第4、8周B组小鼠尿糖水平较G组明显升高(均P<0.05),C、E、F组小鼠尿糖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均P<0.05)。A、B组小鼠血肌酐(Scr)水平较G组明显升高(均P<0.05),C、E、F组较A、B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A、B、C、D、F组小鼠血脂水平较G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以A、B组升高最为明显(均P<0.05)。G组小鼠CRP水平较其余6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C、E、F组较A、B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G组小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不表现为凋亡,而A、B、D组小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较高(均P<0.05)。C、E、F组小鼠肝组织PPARγm RNA表达较A、B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SIRT1 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PPARγ、SIRT1免疫共沉淀结果提示存在PPARγ-SIRT1反馈环路。结论叁七皂苷能调控PPARγ-SIRT1反馈环路,从而起到改善狼疮肾炎激素耐药状态和脂代谢紊乱的双重效应。(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龚淑文,王时敏,沈水娟,单娟萍,李青华[3](201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尿podocalyxin和Nephrin水平与肾损伤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尿podocalyxin和Nephrin水平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LN组),选取同期绍兴市人民医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尿常规相关指标,不同肾损伤程度的LN患者尿podocalyxin、Nephrin与肌酸酐比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尿podocalyxin、Nephrin与肌酸酐比值诊断LN患者肾损伤程度,并采用回归分析分析尿podocalyxin、Nephrin、肌酸酐比值与LN患者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LN组尿podocalyxin、Nephrin、尿蛋白、血肌酐、Cr、UPx/Cr、UN/Cr、UP/Cr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补体C3和C4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5);LN患者UPx/Cr随着ISN/RPS评分增加而显着增加;LN患者UPx/Cr与UN/Cr和ISN/RPS、AI以及CI评分均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Px/Cr的AUC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Px/Cr是LN患者肾损伤程度的预测因子。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尿podocalyxin和Nephrin水平显着增高,UPx/Cr具有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肾损伤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的潜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徐庆,高吟,张立红,吕珏[4](2019)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诊断狼疮肾炎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nodera's PNI)诊断狼疮肾炎(L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风湿科就诊的92例成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作为SLE组同期选择56名接受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e)、C3、C4、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血红蛋白(Hb)进行检测,并计算Onodera's PNI;对SLE组患者的SLE疾病活动度指数2000(SLEDAI-2000)评分、SLE病程进行评价;对SLE组患者的LN患病率进行调查,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液指标及Onodera's PNI预测SLE合并LN的临床价值。结果 SLE组的BUN、Cre水平高于对照组,C3、C4、ALB、LYM、Hb和Onodera's PNI均低于对照组(P<0.05)。SLE组中有35例合并LN患病率为38.04%,合并LN的SLE患者C3、C4、TP、ALB、LYM、Hb和Onodera's PNI均低于未合并LN患者[(70.69+33.31) g/L比(92.98+30.94) g/L,13.79(5.81,18.93) g/L比17.05(10.61,26.24) g/L,(60.10±10.19) g/L比(67.98±7.38) g/L,(31.01±5.77) g/L比[(38.36±4.25) g/L,0.97(0.66,1.57)×10~9/L比1.65(1.25,2.02)×10~9/L,(106.51±18.64) g/L比(123.16±13.99) g/L,36.56±5.93比46.99±5.35],病程长于未合并LN患者[(16.74±5.33)个月比(12.42±5.57)个月](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B、Onodera's PNI预测SLE合并LN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909和0.863。结论与未合并LN的SLE患者相比合并LN的SLE患者表现为Onodera's PNI、免疫指标、营养指标下降这些指标可用于LN的辅助诊断和预测。(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3期)
张军,唐茂芝,潘乾广,申兵冰,张湖海[5](2019)在《狼疮肾炎伴非炎症性坏死性血管病变的肾脏病理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伴非炎症性坏死性血管病变(noninflammatory necrotizing vasculopathy,NNV)的肾脏病理与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接受肾活检且肾脏病理明确诊断为LN伴NNV患者35例,分为寡免疫复合物组(21例)与富免疫复合物组(14例);利用Log-rank(Mantel-Cox)Test统计肾脏生存率关系。结果从免疫复合物、肾脏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及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免疫复合物沉积IgA(P<0.001)、IgM(P<0.001)、C3(P<0.001)在两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肾脏病理AI(acute index)评分(P=0.046)、白金耳(P=0.031)、核碎裂/微血栓(P=0.017)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CI(Chronic index)评分(P=0.015)、肾小管萎缩(P=0.038)、肾间质纤维化(P=0.007)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中,寡免疫复合物组的肾脏存活率低(P=0.045),而在血浆置换方案中,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强化免疫治疗同时,AI≥10分的寡免疫复合物患者的肾脏存活率降低(P=0.044),CI≥4分的寡免疫复合物患者的肾脏存活率降低(P=0.043)。结论 LN伴NNV的肾脏病理中,寡免疫复合物沉积患者治疗效果差,肾脏存活率降低;NNV寡免疫复合物患者肾脏存活率与AI、CI评分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素养,贺冬冬,王利,刘丹,邱红霞[6](2019)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间歇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肾炎的疗效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法联合间歇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肾炎的疗效评估及对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蛋白质羰基浓度与Fas表达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20例重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ASCT法治疗,观察组采用ASCT法联合间歇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结束6个月收集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检测两组患者尿中血红细胞数、尿蛋白、血白蛋白、血小板、抗U1核糖核蛋白(anti-U1 ribonucleoprotein,U1RNP)抗体、补体C3、外周血CD4~+T、CD8~+T、CD4~+/CD8~+比值、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Treg)和CD20~+B细胞百分率、抗dsDNA抗体、PBMC蛋白质羰基浓度、T细胞Fas表达率、B细胞Fas表达率及T、B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SLEDA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尿红细胞数、尿蛋白水平、血清抗dsDNA抗体、血清PBMC蛋白质羰基浓度、T细胞及B细胞的Fas表达率、T细胞及B细胞凋亡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血小板、C3、CD4~+、CD8~+、CD4~+/CD8~+、Treg、CD20~+B细胞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U1RNP阳性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ASCT法联合间歇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肾炎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血清抗dsDNA抗体、PBMC蛋白质羰基浓度水平与Fas表达率。(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宁少雄,邓蓉,焦晓琳[7](2019)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免疫抑制剂对重症狼疮肾炎的治疗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重症狼疮肾炎(LN),应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重症LN随机分成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两组均予以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使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治疗,予以研究组使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s-DNA抗体,ESR及尿蛋白定量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3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但研究组降低或提高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更显着(P<0.05)。结论对重症LN患者,应用CVVH联合免疫制剂剂治疗的效果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3期)
鲁盈,张丹君,潘峰[8](2019)在《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难治性狼疮肾炎指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或者无效,是终末期肾脏病重要的源头疾病,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B细胞异常活化在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性针对B细胞表面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通过与B细胞表面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杀伤B细胞。本文对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狼疮肾炎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临床研究显示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但仍需循证医学研究加以验证。(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胡爱霞,刘涛[9](2019)在《肾间质血管病变对狼疮肾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肾间质血管病变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临床及肾活检证实为LN的患者51例,根据光镜下有无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点。结果 51例患者中男性9例(17.6%),女性42例(82.4%),平均年龄(33.9±11.0)岁,平均发病年龄(31.3±11.3)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23(0.5~156)个月,LN病程3(0.1~144)个月。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血管病变组慢性肾衰竭比例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贫血更明显(P=0.003),血清肌酐更高(P=0.003),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较高(P=0.047);肾活检见白金耳比例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肾间质浸润细胞评分(P=0.037)及慢性病变评分(P=0.037)、肾组织慢性指数(P=0.014)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结论有肾间质血管病变的LN患者肾脏损害较重,肾活检见狼疮活动性较高,同时慢性病变亦较重,远期肾脏预后较差。(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松,黄恩有,何建静,邹凡,罗仕云[10](2019)在《AOPP在狼疮肾炎患者中血清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并探讨氧化应激标志物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80例狼疮肾炎患者和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狼疮肾炎组和单纯狼疮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且年龄、性别均与观察组匹配的80例健康志愿者,设置为对照组。比较狼疮肾炎组、单纯狼疮组与对照组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AOPP水平;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狼疮肾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AOPP水平;对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AOPP与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狼疮肾炎组的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AOPP均高于单纯狼疮组和对照组(P<0.05),其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单纯狼疮组和对照组(P<0.05);单纯狼疮组和对照组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OP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AOPP均与狼疮肾炎的发生呈正相关,肾小球滤过率与狼疮肾炎的发生呈负相关。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AOPP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血清AOPP水平与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均呈正相关,肾小球滤过率与狼疮肾炎的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结论狼疮肾炎患者血清AOPP水平普遍出现异常增高现象,其疾病活动度越高,血清AOPP水平越高,临床上可将血清AOPP作为狼疮肾炎病情判断的辅助指标。(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狼疮肾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叁七皂苷改善狼疮肾炎小鼠激素耐药状态及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狼疮肾炎小鼠分成6组(每组6只):狼疮肾炎小鼠(A组)、激素耐药模型(B组)、尾静脉注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si RNA(C组)、尾静脉注射SIRT1-siRNA阴性对照(D组)、腹腔注射低剂量叁七皂苷(E组)、腹腔注射高剂量叁七皂苷(F组),后5组先利用甲强龙灌胃法建立激素耐药模型,后4组再予相应药物干预;另取6只正常健康小鼠为G组。分别于实验前、中(第4周)、后(第8周)检测小鼠尿糖水平;实验结束时取小鼠血样本检测生化指标,ELISA法检测小鼠血C反应蛋白(CRP)、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共沉淀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与SIRT1的相互作用。结果实验第4、8周B组小鼠尿糖水平较G组明显升高(均P<0.05),C、E、F组小鼠尿糖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均P<0.05)。A、B组小鼠血肌酐(Scr)水平较G组明显升高(均P<0.05),C、E、F组较A、B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A、B、C、D、F组小鼠血脂水平较G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以A、B组升高最为明显(均P<0.05)。G组小鼠CRP水平较其余6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C、E、F组较A、B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G组小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不表现为凋亡,而A、B、D组小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较高(均P<0.05)。C、E、F组小鼠肝组织PPARγm RNA表达较A、B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SIRT1 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PPARγ、SIRT1免疫共沉淀结果提示存在PPARγ-SIRT1反馈环路。结论叁七皂苷能调控PPARγ-SIRT1反馈环路,从而起到改善狼疮肾炎激素耐药状态和脂代谢紊乱的双重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狼疮肾炎论文参考文献
[1].付希杰.血清C1q水平变化对狼疮肾炎的诊断意义[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
[2].徐峥,丁伟森,鲁盈.叁七皂苷改善狼疮肾炎小鼠激素耐药状态及脂代谢紊乱的作用研究[J].浙江医学.2019
[3].龚淑文,王时敏,沈水娟,单娟萍,李青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尿podocalyxin和Nephrin水平与肾损伤相关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9
[4].徐庆,高吟,张立红,吕珏.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诊断狼疮肾炎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9
[5].张军,唐茂芝,潘乾广,申兵冰,张湖海.狼疮肾炎伴非炎症性坏死性血管病变的肾脏病理及预后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6].张素养,贺冬冬,王利,刘丹,邱红霞.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间歇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肾炎的疗效评估[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7].宁少雄,邓蓉,焦晓琳.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免疫抑制剂对重症狼疮肾炎的治疗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鲁盈,张丹君,潘峰.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医学.2019
[9].胡爱霞,刘涛.肾间质血管病变对狼疮肾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10].李松,黄恩有,何建静,邹凡,罗仕云.AOPP在狼疮肾炎患者中血清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J].西部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