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使用方式的建筑类型研究初探

基于空间使用方式的建筑类型研究初探

刘谦[1]2004年在《基于空间使用方式的建筑类型研究初探》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有的一整套建筑类型划分在建筑教育和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各个类型过于强调其不同于其它类型的个性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相似或相同的共性,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建筑物在适应不同功能类型之间的转化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不利于建筑的经济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本论文由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研究的一个方面是在建筑层面通过对建筑功能与建筑类型的理解,并结合若干个不同建筑类型之间转化实例分析,在总结共性的基础上应用建筑计划学中空间使用方式的研究方法,对现有建筑类型进行重新划分,这种划分方式更接近于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方式,有助于重新认识建筑类型。接着,通过比较与总结我国古代通用式建筑设计方法与国外两类灵活空间设计理论和实例得出一种通用式建筑设计模式。 论文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在城市层面,通过我国“单位化”用地与“建筑类型”的结合现状,说明这种方式不利于建筑的充分利用与城市的集约化发展,阐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筑类型分布与发展以及对建筑综合体的客观需要。 论文最后总结归纳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提出了针对建筑类型设计的一些建议。

郝石盟[2]2016年在《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民居在普遍缺乏机械环境控制手段的条件下,积极利用被动式技术,应对气候因素对室内微气候的影响和对材料结构的损害。民居中所体现的建筑气候适应性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多数研究偏重于物质形态层面,使用者在气候适应性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本文基于渝东南民居田野调查及大量物理环境测试工作,以及对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的梳理,对民居气候适应性的含义、特征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厘清。并基于生物气候设计理论、宅形理论和热适应理论构建了多学科视角的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方法,强调了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内容既包括基于物质空间的气候应答,也包括基于使用主体的气候应答。利用该研究方法,本文对渝东南地区民居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对传统民居和现代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也厘清了传统认识上对聚落形态、天井等气候作用的误区。在气候条件上,相较于其它典型夏热冬冷地区,该地区具有夏季相对凉爽、冬季寒冷且缺乏日照的特殊性。在气候适应的目标上,相较于生存性需求,舒适性需求具有较大弹性;渝东南民居并不是对舒适范围的精确满足,而是营造可接受的室内环境。在使用主体的气候应答方面,渝东南居民在建筑空间使用方式、生活节律的调整、采暖降温方式等方面体现出丰富而有效的气候适应手段。与之相应,在物质空间的气候应答方面,该地区的民居形式具有开放性特征,通过营造多样化的建筑空间及室内物理环境,最大化地支持居住者的生活模式和行为调节作用,但冬季室内热舒适和室内空气质量亟待改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适用于类似气候区的民居设计原则及策略。渝东南地区建筑气候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兼顾冬夏、适度舒适、局部间歇式采暖”叁个原则,并结合空间使用方式分时分区地进行设计。具体策略包括:保持建筑开放性特征,利用多样化的空间解决冬夏矛盾;室内提供适当的背景温度,提高个人或局部空间舒适度;制定适应生活的采暖模式,寻找恰当的室内热源。最后提出间歇式采暖火墙作为该地区重新利用炊事烟气余热的一种可能方案并设计了足尺实物模型实验,测试证明了在该地区原有的炊事模式下,设置火墙能有效提高冬季室内舒适度。

李珺杰[3]2015年在《中介空间的被动式调节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公共建筑在城市中的建设比例日益增加,因其体块庞大、使用人数多、空间集中、采用集中的中央空调系统,因而人与自然接触的需求更为迫切且运行阶段能源消耗比重更大。中介空间介于外部的自然环境与内部的人工环境之间,将两个对立或不联系、不相关的现象或者事物通过中间环节产生联系,是一种重要的被动式策略,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占有重大比重。但设计阶段对中介空间被动式调节作用效果的关注度不足,一方面目前研究变量单一,缺少多角度综合测评与分析其被动式调节作用效果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实际和长期的检测数据证实或证伪策略的有效性,更加难以在新的设计中进一步优化。因此,研究首先遵循形态解析-作用探索-效果验证的途径,解析利用建筑空间进行被动式调节的理论、实践的类型和发展演变。其次,基于400余份建筑可持续观调研问卷,200余幢大型公共建筑的相关数据整理和30幢建筑长期深入的调研测试,研究将影响中介空间的被动式调节作用的因素归类为建筑空间信息参数、使用者满意度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物理环境的舒适度叁个方面,并确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框架。具体内容包括:1)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空间的四维形态进行因子化处理,建立与被动式调节作用相关联的建筑信息框架。2)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依据心理学的语义学解析法,量化拆解使用者对建筑空间满意程度。借助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形成使用者满意度主观评价因子矩阵,并发现使用者主观满意度与建筑空间参数信息的内在关联。3)从建筑环境学视角,建立物理环境的客观评价因子矩阵,研发基于双线性多项式插值算法的物理环境分布云图。4)研究最终给出满意度-舒适度的矩阵模型,在多准则的基础上对建筑的中介空间的被动式调节作用做出综合评价。5)利用软件开发平台,研发了中介空间被动式调节作用的网络在线评价工具SCTool。论文最后以中介空间的典型类型为例,演示中介空间被动式调节作用的综合评价、检验和优化的全过程。研究成果包含叁个方面:1)研究反复证明了中介空间动态调节作用的价值和复杂性,为设计和改造提供依据。2)提出了中介空间被动式调节作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3)研发了验证中介空间被动式调节作用易读的、可视的评价工具。

王金平[4]2016年在《明清晋系窑房同构建筑营造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基于对山西城乡聚落现存古建筑的系统考察,发现“窑房同构”的营造方式,是晋系古建筑的主流技术形态。窑洞与木结构房屋相结合的形态,表现为“窑上建窑”、“窑上建房”、“窑前建房”、“窑顶檐厦”、“无梁结构”和“窑脸仿木”这六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同构方式。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有时单独应用,有时将几种技术复合施用于同一建构对象上。由此产生的窑房同构建筑,就其空间、构造和视觉形态而言,造型丰富多彩,地域特色鲜明。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由9部分组成。第1章论述选题的源起、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目标,课题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难点,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章论述晋系古建筑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历史沿革和地域分区;第3章梳理了窑房同构营造类在山西城乡聚落中的分布,不同建筑类型中的窑房同构现象,以及空间布局与形制;第4章分析了山西穴居窑洞的原型与演变,锢窑的类型与做法,以及空间、环境与结构;第5章论述了木结构建筑在山西的产生、发展、演变、定型的全过程,以及窑房同构建筑技术的沿革;第6章、第7章和第8章为论文的研究重点,论述了“窑房同构”营造类六种技术形态的形成机制和营造做法;第9章为余论部分,总结归纳了“窑房同构”技术的发展阶段、经验理性和认知规律,分析了这种技术形态的深沉结构和形成动因。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从理论创新方面来看,本课题基于笔者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以“窑房同构”技术现象为线索,分析了上述六种技术方式的原理和科学规律。初次将“窑房同构”的技术现象归纳、总结为晋系古建筑的典型技术形态,阐明了晋系古建筑的关键技术和地域特征,记录了山西民间营造技艺的主要内容。为人们准确、全面、系统地认知晋系古建筑地域特色,提供了由感性到理性的理论依据,建立了晋系古建筑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秩序。二是从研究内容来看,本课题归纳总结了山西窑洞洞口券形的种类,运用数理计量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券形窑洞的力学性能以及施工的技术难度。发现抛物线券形窑洞,尽管受力合理,但由于施工较为复杂,被后期的双心圆、或叁心圆券形窑洞所取代。这一结论,为山西窑洞建筑的断代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叁是从应用创新方面来看,本课题的研究为文物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线索和视野。较之于纯木结构的古建筑,“窑房同构”的技术形态,其结构特点和破坏机理更趋复杂,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论文梳理了此类文物建筑在山西的分布和类型,总结了“窑房同构”技术的要点,为科学保护这些文物建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由于窑洞结合木结构房屋的同构形态,是一种基于经验理性基础上的技术常识与范式,其建造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逻辑的混乱,从而给建立在近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实证分析,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所以,这一颇具地域特色的技术方式,存在一定的客观局限性。此外,囿于作者的水平所限,未能发现其逻辑性较强的科学规律,实为本文的不足之处,有待专家的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坚定作者的科学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长期的探索。

邹永华[5]2003年在《注重技术因素的建筑设计理念及方法研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良镛先生指出:“建筑学的研究宜回归基本原理,作本质上的概括”。基于这样的思想,笔者把建筑学的基本原理追溯到古罗马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的“建筑应当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建筑叁要素”的建筑学最基本的理论成为本文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每个建筑师也都是在“功能、技术、艺术(美)”这叁个条件约束下找到了自己的表现手法。笔者认为,在建筑创作中对这叁个因素的强调便形成叁种建筑创作理念,即从注重功能因素的建筑设计理念、注重艺术形式的建筑设计理念、注重技术因素的建筑设计理念。第叁种设计理念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把建筑技术界定为表现材质(materiality)的技术:结构、材料、构造(细部)和部分设备技术,因为建筑艺术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因素的物理表观来表现,形成positive beauty。这些技术因素是形成建构文化(tectonic culture)的要素,对它们进行研究,也就是对建筑实体本身的研究。全文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注重技术的建筑设计理念做理论上的分析,包括对设计程序的研究和对设计活动的主体——建筑师的创作思维过程的研究。对注重技术因素的设计理念的理论分析包括四章:理论基础、建筑技术与建构文化、从设计程序上分析这种设计理念、注重技术的设计理念对建筑师和建筑教育的要求。第二部分分析和总结注重技术因素的具体设计方法,作者从大量作品中分析和总结出五种注重技术因素的建筑设计方法:优化的设计方法、应答式设计方法、形式语言构成法、参数化设计方法、类型学与法则性设计方法。总结出这些设计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补充传统的设计方法而不是代替它。本文提倡建筑师利用系统综合的设计方法。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实例进行分析提炼,以深化论文的理论观点。作者在探索建筑设计方法论的途径是以归纳法为主,整理和分析有代表性的杰出的设计作品,试图总结出共同的方法论规律。

李露昕[6]2017年在《意大利开放式小学校校园空间构成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基础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形势之下,我国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是相对落后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原来封闭、单一的教学形式将因为多样、开放的教育观念产生巨大的变化,开放式小学校的出现将不可避免。校园建筑与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开放式小学校的出现也对校园建筑空间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小学校的基础上,开放式小学校如何开放、空间怎样优化将是新的研究热点。意大利作为发达国家,在开放式小学校方面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在与社区的关系方面,意大利的学校正逐步变成一个开放的结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为社区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社区生活中,其小学校建筑设计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革探索,也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在这些方面,意大利积累了相关的一些成熟经验和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对意大利小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对意大利开放式小学校校园空间构成进行研究。从开放式小学校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开始,对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和定义;接着对比意大利与中国近现代小学教育理念的发展及相应教育建筑的发展,从中分析两地小学校发展的相似性;然后以意大利开放式小学校的典型案例入手,并与国内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开放式小学校校园空间构成;最终总结出开放式小学校的设计策略,以期对当前小学校建筑设计起到点滴启迪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扬[7]2009年在《地区建筑演进与发展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各地独特的民居类型成因于特定的自然与人文背景之下,显现出强烈的地区性特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然而在以西方现代文化为基础的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造成主体意识丧失下建筑营造的全盘西化,当今的建筑并未能在更高的营造基础上继承地区性文化,却表现出趋同化的发展状况。本篇论文对地区建筑的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民居类型的基础上,以主体文化的自觉发展与创造意识为前提,理性判断地区建筑的发展方向,从而弥补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研究中跨越的部分。传统民居是生活的载体,其营造模式的定型基于营造目标的达成。目标的调整带来模式的变化,并直观地反映在民居形态的各类实体要素之上。地区建筑作为传统民居概念的拓展,其演进与发展都以营造目标的调整为依据,而外界影响因子的作用,则是干预目标设定的约束条件。论文通过对传统民居定型轨迹的分析,确立地区建筑演进的基础原型,并通过判断各类影响因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基础原型作用的变化,从动态的角度,预测地区建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论文的第二章重点论述传统民居的定型及其对地区建筑营造的意义。通过追溯传统民居的定型轨迹,认为其演变规律基于营造目标从低到高的提升,是一个具有传承关系的历时性演进过程。它作为地区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在者与外在者认同主体文化、感受地区差异并产生地区想象的根本来源。论文的第叁、四、五章建立起地区建筑发展方向的推导过程。第叁章通过地区建筑原型的解析及其特征属性的分析,确立了“型”在地区建筑演进中的基础性作用。第四章通过对作用于“型”的自然因子、人文因子与技术因子在以往与当前的变化进行总体把握,建立起对“价”的综合动态判断,作为判断地区建筑发展方向的依据。第五章通过分析地区建筑在时空维度下的变化规律,认为地区建筑发展的“势”存在“型”的调整与转向两个基本方向。并通过第四章中对“价”的分析,将两种发展方向落实在建筑空间与实体要素的层面。论文的第六章重点分析当代背景下存在的地区营造现象。通过现象分析判断各类营造背后对应的动机与价值取向,以验证第二章中关于地区想象的论述。

黄河[8]2017年在《基于数据驱动的建筑智能设计程序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时代下,各个行业对数据的搜集、加工和利用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筑学也在以前所未有的趋势拥抱新的计算机技术。建筑设计行业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建筑数据,这些数据在特征上已经达到大数据量级,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加工和利用,可以解决以往被认为无法解决的难题,利用建筑大数据,通过数据驱动方法,将十分有希望实现建筑的智能化设计。基于此背景,本论文初步探索了小户型公寓智能设计程序的设计。全篇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近现代建筑设计史上的部分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建立了建筑数据的概念,分析了建筑数据的形式、特征和使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大数据的概念,并论证建筑设计数据的自然积累形成了建筑大数据,同时对大数据发挥价值的方式——数据驱动方法做出了论述,对数据驱动方法的特点和目前的应用方式做出了阐述。2、通过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建筑自动设计思想的发展,以及智能化在其它行业中的实现方式,总结了传统智能设计应用的现状、困境和突破,阐述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设计应用的特点和核心原理。3、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式小户型公寓智能设计程序的构想。首先分析了现有建筑方案数据库相关研究和大数据技术,论证了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已有能力搜集并处理建筑大数据;然后,在假设了已有大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小户型公寓智能设计程序的构想,并编制程序原型初步验证此构想的可行性。程序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可通过功能设计指标和其它元数据查询建筑方案的检索程序,可为建筑师在方案分析阶段搜集和发现建筑数据提供服务,第二部分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功能空间生成程序,它可以通过分析设计师输入的设计边界条件,并通过对数据库数据的检索实现方案状态的初始化生成,通过基于缺陷评分的代价函数实现方案状态随机优化,生成符合设计边界条件的功能空间方案,以供建筑师在方案综合阶段获得快速参考。受限于本研究时间的紧迫性和可用资源的有限性,目前仅实现了针对外廊式小户型公寓的生成方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量的增长,将有望能逐步处理功能更加复杂的建筑类型。

张翼[9]2017年在《基于特殊儿童障碍特征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历来重视教育,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全阶段。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特殊教育学校作为特殊儿童最主要的安置方式之一,安置了除随班就读外的绝大部分适龄特殊儿童,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骨干。我国特殊教育起步于上世纪初,建国后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校舍建设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更新完善,但特殊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并不高,使得特殊教育学校在规划整体布局上,教育资源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地区间学校分布不均衡,学校间差距大,建设水平不均衡;在校舍建设上针对儿童障碍特点的特殊性不明显,表现为基本沿用普通中小学建设模式,教学空间模式单一等。随着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的地位得到逐步提高。我国特殊教育专业与国际接轨,逐步引入全纳教育、医教结合等新的教育理念。在此形势下,传统的校园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特殊教育教学活动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特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设工作,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促进特殊教育资源的平衡。因此寻求符合现代特殊教育需求的,满足特殊儿童需要的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筑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特殊教育蓬勃发展势态不符的是,目前对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筑的研究相对落后,国内缺乏对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筑设计系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在国家科研基金支持下,经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工作,从特殊儿童的障碍特征入手,结合特殊教育学相关理论,对视力障碍学生、听力障碍学生及以智力障碍学生、自闭症谱系学生和脑性瘫痪学生为主的发展性障碍学生的障碍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特殊儿童障碍特征影响下行为对空间的需求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在普通中小学校园建设体系框架下,基于缺陷补偿、安全活动、个别化教育、生活化教育的校园功能空间设计原则的空间设计策略,也即——保证多种学习行为的空间策略、针对感觉能力不足的补偿化策略、减少环境干扰的分离化策略、补偿空间知觉能力的整合化策略及弥补身体发展不足的安全化策略等具体五个基于儿童障碍特征的空间设计策略。空间设计策略是直接面向儿童多样、不同的障碍特征提出的,策略的应用范围也不仅限于特殊教育学校,而包括更广泛有特殊儿童学习安置的各类机构和单位。随后,在基于儿童障碍特征的空间设计策略指导下,本文系统的梳理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人性化细部设计。建构了完整、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设计研究体系。首先在规划设计层面提出了单独类型学校的校园规划布局与选址、用地建设规模、功能构成以及校园布局的设计要点。然后在建筑设计层面上,针对校园教学生活的需要,指出功能建筑的构成包括教学用房、康复用房、公共活动与生活服务用房、体育场馆四类,并逐一详细讨论了每个功能分类中不同功能用房的使用需求和设计要点,并给出相应的建设参考模式。最后,在人性化设计的层面上讨论了校园无障碍体系、室内物理环境等细节设计。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建立了完整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研究框架——即需要对基于儿童障碍特征的空间设计策略进行横向研究,着力于特殊儿童对空间的特殊需求,也必须对特殊教育学校从规划、建筑、细部设计叁个层面进行纵向梳理,建立完整独立的校园建筑研究体系,最终形成基于儿童障碍特征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框架。本文部分研究成果已经编入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第叁版的“特殊教育学校”章节中,期望能够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尽微薄之力。

李婷婷[10]2011年在《自反性地域理论初探》文中提出论文始于批判地域主义理论和实践之间矛盾的反思,认为理论存在些自相矛盾的悖论。论文关注,理论为什么存在这些悖论。大家熟悉的是批判地域主义理论的设计方法,如建构、陌生化、场所精神。论文研究的,是方法背后的逻辑推理过程,分析批判地域主义理论为何产生这些方法。结论是:1.方法形成,基于20世纪商业文化批判理论;2.相对于现代主义的“普适性”,认为建筑应反映“真实”的地方环境和生活。论文以西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自反性理论为切入点,思考批判地域主义理论的症结。通俗地说,“自反”是指“自我反思”。论文分析了“自我反思”产生的原因:1.如果假定,在一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才能理解社会学知识的真实,那么,研究者也由于环境限制,无法反映“真实”。曼海姆称之为“相对真理”悖论。2.社会群体从自己的利益和视角出发,理解社会,也就是“社会的能动作用”。由于这一点,社会学研究无法建立完全“真实”的知识。“自我反思”的提出,就是针对“相对真理”的悖论。如何“自我反思”?就需要认识到社会的能动。提出自反性理论后,论文通过逻辑分析,从符号学、符号的商业批判、艺术的“原真性”等方面,指出批判地域主义的问题,就是“相对真理”的悖论性:批判地域主义理论的方法,无法反映地方的“真实”。这种悖论,由社会能动作用和结构流动引起。因此,地域理论也需要“自我反思”,用“自反性”理论思考地域主义。接下来,论文思考,地域理论如何自反。批判地域主义理论的“批判”,使用的是二分法;进行案例比较,确立理论的具体内容。自反性理论,使用的是佐尼斯的MOP方法。MOP中,Morphology指空间形式,Operation指人的使用,Performance指空间品质。其中,Operation,将社会的能动作用,融入案例分析的方法中。运用MOP方法,我们进行案例分析: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的比较。运用案例分析的结论,论文组织了自反性理论的具体内容:1.重新思考现代理性、普适性和传统、地域特性之间的关系。论文认为,指导建筑师工作的,仍是现代理性主义对空间、结构、材料、环境心理学的探索。2.扩展地域的空间概念。在空间设计上,仍然遵循理性主义原则。在社会使用方面,需要考虑到空间的社会设计,各方社会利益的平衡和对话。3.不用批判视角,而是阐释各社会群体从其利益和立场出发,对空间的设计和理解。帮助建筑师代表的专家系统,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 基于空间使用方式的建筑类型研究初探[D]. 刘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D]. 郝石盟. 清华大学. 2016

[3]. 中介空间的被动式调节作用研究[D]. 李珺杰. 清华大学. 2015

[4]. 明清晋系窑房同构建筑营造技术研究[D]. 王金平. 山西大学. 2016

[5]. 注重技术因素的建筑设计理念及方法研究初探[D]. 邹永华. 清华大学. 2003

[6]. 意大利开放式小学校校园空间构成初探[D]. 李露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7]. 地区建筑演进与发展初探[D]. 李扬.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9

[8]. 基于数据驱动的建筑智能设计程序初探[D]. 黄河. 深圳大学. 2017

[9]. 基于特殊儿童障碍特征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研究[D]. 张翼.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10]. 自反性地域理论初探[D]. 李婷婷. 清华大学. 2011

标签:;  ;  ;  ;  ;  ;  

基于空间使用方式的建筑类型研究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