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传译论文_陈海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替传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式,吉尔,英汉,目的论,译员,图式,冗余。

交替传译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涛[1](2019)在《交替传译中的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要分析了口译能力影响的因素,探讨了汉英交替传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运用语块理论,结合汉语语块的特点,对口译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以期提高专业学生的语块认知意识和运用能力,促进其口译产出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5期)

李珊珊[2](2019)在《基于有声思维法的口译初学者交替传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有声思维法研究口译初学者在交替传译中口译策略运用的特点。研究发现,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初学者有意识地采取口译策略,如省略删减、推断联想、句子重构和自我更正等。由于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限制,口译初学者的口译策略都偏向于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和完整,即更关注词汇和语法是否正确。对口译初学者在口译过程中口译策略地运用,有助于口译学习者更好地认知自己决策行为,改进学习方法,为口译教学和培训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9期)

许晖[3](2019)在《视译在交替传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当着桥梁作用,它在翻译语言的同时,承载着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重任。因此,口译员的培养对于我国的商务、旅游、文化乃至外交都至关重要,我们应改进口译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该文将首先阐述视译和交替传译的基本理论和二者之间的联系,辅以实验和问卷,进一步证明视译对交替传译的促进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通过调查结果为交替传译教学提供教学参考和有力指导。(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22期)

龙娟[4](2019)在《浅论吉尔模式下英语专业本科交替传译的课程设计和训练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吉尔精力分配模式将交替传译划分为两个阶段,包括听力理解、短时记忆、记笔记、译语输出五大模块。吉尔模式对于交替传译实践和教学有较强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探讨英汉交替传译的课程设计,分析该模式下交传两个阶段、四大模块的训练模式。(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6期)

周凌[5](2019)在《交替传译中译语流利度缺失的实例研究——以《首尔20国峰会会谈》英译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选择了首尔20国峰会的英译中为文本,借助Adobe Audition3.0来分析真是会谈场景的译文,依靠软件统计Brigitte Zellner (1994)定义的两种停顿类型,即静默停顿(silent pause)和有声停顿(filled pause)的出现次数和停顿时间,分别探讨两种停顿现象的出现特点以及在口译中停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少学习者在口译过程中因停顿而导致的流利度缺失等现象,以此提高口译质量。(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0期)

夏仲君[6](2019)在《论目的论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口译可以说无处不在。诸如外贸、谈判、招待会、外交等场合,交替传译作为口译行为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是备受推崇。目的论作为20世纪兴起的西方理论对于口笔译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口译工作者要发挥异语间的沟通桥梁作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鉴于口译活动的目的以及其本身的交际特点,本文从目的论叁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翻译纲要视角分析其在交替传译实践中的运用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李可欣[7](2019)在《英汉交替传译中译文冗余规律与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译冗余相关研究较少。以国内某高校口译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学生口译冗余规律与特点。研究发现,源语干扰和译语不必要的添加是导致冗余的主要因素。有趣的是,非流利因素与第一人称指示语频繁出现在学生口译中,造成大量冗余。能够对口译教学与实践起到一定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8期)

杨婧[8](2019)在《论图式理论在交替传译听力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许多译员来说,口译听力是一个常见的拦路虎,经常因为听不懂源语单词、句型或者逻辑而无法顺利进行口译。图式理论在提高口译听力这一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理解了图式理论的息处理模式后,译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信息图式,提高整体听译水平。(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邓霖[9](2019)在《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记忆机制在交替传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记忆过程和模式的分析,总结出影响译员记忆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译员应该通过对语段整体结构和意义的把握,达到记忆更多有效信息的目的,更好地完成交替口译工作。(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狄凡[10](2019)在《浅析英汉交替传译中的口译笔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中的合作不断加深,对口译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英汉交替传译在各种大型会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口译笔记作为辅助工具对口译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英汉交替传译的含义及特点入手,分析英汉交替传译中口译笔记的特点及必要性,找出译员做口译笔记时存在的笔记信息过于全面或不足、易读性较低、过度依赖笔记的问题,从而提出简洁记录突出重点、正确使用笔记符号、加强源语解析能力提升短期记忆的针对性对策,从而提高英汉交替传译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07期)

交替传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有声思维法研究口译初学者在交替传译中口译策略运用的特点。研究发现,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初学者有意识地采取口译策略,如省略删减、推断联想、句子重构和自我更正等。由于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限制,口译初学者的口译策略都偏向于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和完整,即更关注词汇和语法是否正确。对口译初学者在口译过程中口译策略地运用,有助于口译学习者更好地认知自己决策行为,改进学习方法,为口译教学和培训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替传译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海涛.交替传译中的教学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9

[2].李珊珊.基于有声思维法的口译初学者交替传译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19

[3].许晖.视译在交替传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9

[4].龙娟.浅论吉尔模式下英语专业本科交替传译的课程设计和训练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9

[5].周凌.交替传译中译语流利度缺失的实例研究——以《首尔20国峰会会谈》英译中为例[J].作家天地.2019

[6].夏仲君.论目的论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J].北方文学.2019

[7].李可欣.英汉交替传译中译文冗余规律与特点[J].海外英语.2019

[8].杨婧.论图式理论在交替传译听力中的作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9].邓霖.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10].狄凡.浅析英汉交替传译中的口译笔记[J].英语广场.2019

论文知识图

影响交替传译的六个非语言因素...影响交替传译的非语言因素相互...交替传译隐喻概念认知加工与产出...交替传译中信息传播的多模态模型2:受试对象交替传译两个文本平均...英汉交传笔记语言平均占比从图4.2可以...

标签:;  ;  ;  ;  ;  ;  ;  

交替传译论文_陈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