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鼻咽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鼻咽癌,鼻咽,肿瘤,树突,病毒,靶向,耳鼻喉科。
鼻咽癌论文文献综述
刘涛,王玮,周洁,左晶晶,李芬[1](2019)在《miRNA-63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63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从NCBI-GEO网站中下载了GSE70970、GSE43329和GSE12452共3个独立的鼻咽癌芯片数据,使用Graphpad prism 7对miRNA-630的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对miRNA-630的表达进行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采用SPSS22.0对miRNA-630表达量、肿瘤病理(T)和淋巴结转移(N)指标建立了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采用RT-qPCR检测鼻咽癌组织和正常组织标本中miRNA-630的表达情况。培养CEN2细胞,分为3组,分别仅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转染空载(空载组)和miRNA-630(miRNA-630组),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最后,预测并验证miRNA-630在鼻咽癌中致癌的机制。结果 miRNA-630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转染miRNA-630载体48、72、96h后,miRNA-630组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载组(P<0.05)。miRNA-630组的CNE2细胞中TP53INP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组(P<0.05)。结论 miRNA-630在鼻咽癌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miRNA-630的高表达可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可作为鼻咽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TP53INP2有关。(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4期)
赵振宇,孙建海[2](2019)在《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及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invasive dendritic cells, I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湖北省第叁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NPC患者86例为观察组,同期收集的鼻息肉患者86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组织中肿瘤IDC表面分子MHC-Ⅱ和CD54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NPC组织中IDC密度、MHC-II和CD45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关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肿瘤IDC密度降低,MHC-II和CD45阳性表达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的患者和高分化的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C患者肿瘤组织中IDC多为功能不成熟的细胞,I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降低与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邹平,胡国文,刘跃辉[3](2019)在《STAT3及ALK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STAT3和ALK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探讨两者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6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及6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及ALK在上述标本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分型及临床参数等方面的关系。结果:STAT3在人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7.27%,对照组为18.1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K在人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03%,对照组为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在分化程度、T分期及远程转移上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暂不能证明STAT3与ALK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具有相关性。结论:STAT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于T分期、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相关;ALK在鼻咽癌中表达水平很低并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唐浩能,李嵛冉,唐玲丽,任亚萍,陈远林[4](2019)在《Rta-IgG联合VCA-IgA和EA-IgA EB病毒抗体检测对湖南地区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湖南地区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Rta-IgG)联合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A(VCAIgA)和抗早期抗原IgA(EA-IgA)检测对鼻咽癌筛查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53例作为初诊鼻咽癌组;收集健康者21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已确诊鼻咽癌且经过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治疗组。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均用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Rta-IgG、VCA-IgA和EA-IgA的抗体水平,并分析评价各指标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EB病毒Rta-IgG、VCA-IgA和EA-IgA抗体检测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13%、92.45%、75.47%,特异度分别为96.71%、96.24%、98.5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00%、85.96%、93.02%。Rta-IgG、VCA-IgA和EA-IgA 3项指标联合检测将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提高至98.11%和100.00%,且均显着高于单一的各项抗体检测。3种抗体阳性率在鼻咽癌治疗组和初诊鼻咽癌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抗体阳性率在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A-IgA抗体对于湖南地区鼻咽癌的诊断效能相对最高,Rta-IgG、VCA-IgA和EA-IgA叁者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有效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对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有极大帮助。(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3期)
吕志倩,胡学锋,魏伟宏,梁少波[5](2019)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前瞻性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实施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同期放化疗组,每组2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同期放化疗组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学指标、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2.0%,高于同期放化疗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浆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2014.5±417.2)copies/ml低于同期放化疗组的(3148.5±587.3)copies/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损伤、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EGFR过表达者)实施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宫伟,李涛[6](2019)在《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鼻咽癌转移的信号通路及核心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鼻咽癌转移相关的核心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为寻找鼻咽癌转移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潜在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 GSE103611的表达芯片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该数据库中包含48个样本,包括24个原发鼻咽癌样本和24个放疗后转移的鼻咽癌样本。整理微阵列数据集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相对于CNE-2侵袭转移能力更强的CNE-2SI细胞对比芯片差异基因进行比对获得共同差异基因。利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百科全书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并利用DAVIDE在线进行分析。共同差异基因的蛋白质互作(PPI)网络由STRING数据库构建。Hub基因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制作。关键基因的生存分析通过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获得。结果 GSE103611数据集中共鉴定出差异基因共3301个,其中上调506个,2795个基因被下调。本课题组的芯片中差异基因共2691个,其中上调1349个,1342个基因被下调。两个芯片共同上调基因47个,下调基因135个,共计182个。GO分析表明共同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集中在基本的生物学过程和细胞黏附;主要的细胞成分包括细胞膜和细胞质;分子功能包括ATP结合等(P <0.05)。KEGG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共同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脂类代谢、MAPK信号通路和细胞黏附信号通路(P<0.05)。CytoHubba插件分析从PPI网络中找到前20个具有高度关联性的核心基因。生存分析发现CXCL10、CUL7、PLCB2可能与在鼻咽癌不良预后相关(P <0.05)。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鼻咽癌转移相关DEGs和通路可以帮助了解鼻咽癌转移发生的分子机制,对鼻咽癌转移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梁仕凤,蔡凤银,李凤[7](2019)在《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提高鼻咽癌化疗患者舒适水平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Orem理论护理模式对提高鼻咽癌化疗患者舒适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48例鼻咽癌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Orem理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舒适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1.86±7.56)、(19.50±3.62)、(22.05±2.55)、(45.13±8.65)、(107.68±17.6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6.45±6.82)、(16.95±3.31)、(19.94±2.71)、(39.85±8.11)、(93.10±16.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Orem理论护理模式,患者心理、机体等舒适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故Orem理论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4期)
刘飞燕[8](2019)在《广东人为什么患鼻咽癌比较多》一文中研究指出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严重威胁我国百姓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鼻咽癌病人虽然也见于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但80%发生在中国,被称为“China Cancer”,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癌症。并且,鼻咽癌主要发生在中国南部,如广东、广(本文来源于《中国银行保险报》期刊2019-12-10)
刘莹,陈佩娟,何玉,刘倩,宋琼[9](2019)在《患者参与式自我控制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患者参与式自我控制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89例,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放疗期间给予常规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参与式自我控制康复。比较2组患者放疗总有效率,放疗期间张口受限情况,放疗第1、3、6周依从性评分和放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放疗后观察组的放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 6%(39/49)比50. 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3)。观察组放疗期间张口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 9%(23/49)比75. 0%(30/40)](P <0. 05),且张口受限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放疗第1、3、6周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4±8)分比(38±6)分、(42±8)分比(36±5)分、(40±6)分比(3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放疗后观察组的疼痛、张嘴、吞咽、皮肤、言谈表达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患者参与式自我控制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能改善张口功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徐芳,滕海荣,王月霞,何艳[10](2019)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提高放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运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166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全部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100%,将0~1级归为对照组,共33例,2~4级归为病例组,共133例。单因素分析发现,病例组患者中超重者、吸烟史、饮酒史、化疗史、口腔pH值≤7.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口腔卫生状况较好者、应用抗生素及口腔黏膜保护剂者比例高于病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6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OR=2.147,P=0.044)、化疗史(OR=5.220,P=0.000)、口腔卫生状况较差(OR=2.477,P=0.023)、口腔pH值≤7.0(OR=2.300,P=0.013),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OR=0.372,P=0.013)及应用口腔黏膜保护剂(OR=0.341,P=0.012)。结论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化疗、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pH值≤7.0,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和口腔黏膜保护剂。针对不同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方案,对于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鼻咽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invasive dendritic cells, I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湖北省第叁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NPC患者86例为观察组,同期收集的鼻息肉患者86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组织中肿瘤IDC表面分子MHC-Ⅱ和CD54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NPC组织中IDC密度、MHC-II和CD45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关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肿瘤IDC密度降低,MHC-II和CD45阳性表达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的患者和高分化的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C患者肿瘤组织中IDC多为功能不成熟的细胞,I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降低与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鼻咽癌论文参考文献
[1].刘涛,王玮,周洁,左晶晶,李芬.miRNA-63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2].赵振宇,孙建海.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及临床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3].邹平,胡国文,刘跃辉.STAT3及ALK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9
[4].唐浩能,李嵛冉,唐玲丽,任亚萍,陈远林.Rta-IgG联合VCA-IgA和EA-IgAEB病毒抗体检测对湖南地区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5].吕志倩,胡学锋,魏伟宏,梁少波.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6].宫伟,李涛.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鼻咽癌转移的信号通路及核心基因[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9
[7].梁仕凤,蔡凤银,李凤.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提高鼻咽癌化疗患者舒适水平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
[8].刘飞燕.广东人为什么患鼻咽癌比较多[N].中国银行保险报.2019
[9].刘莹,陈佩娟,何玉,刘倩,宋琼.患者参与式自我控制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药.2019
[10].徐芳,滕海荣,王月霞,何艳.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