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_2Sr_2CaCu_2O_(8+x)单晶本征结的制备及特性

Bi_2Sr_2CaCu_2O_(8+x)单晶本征结的制备及特性

一、Bi_2Sr_2CaCu_2O_(8+x)单晶本征结制备及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费莹[1](2020)在《Bi2Sr2CuO6+δ和ZrSiSe材料的低温扫描隧道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扫描隧道显微镜除了表面的形貌表征以外,还可以进行谱学测量。扫描隧道谱及其傅里叶变换的测量,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测范围从单纯的表面、晶格、杂质,扩展到了材料电子结构的特征。我们可以用这个技术来研究材料的能带、费米面、有序态等等。铜氧高温超导体已经发现了将近三十年,人们在这种材料中发现了包括莫特绝缘相、超导相、赝能隙等多种丰富的物相,但其中的物理机制仍然存在争议,这类材料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地方。拓扑节线半金属是这几年预测并发现的新材料,其能带具有受材料对称性保护的非平庸拓扑性质,是当前凝聚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这两类材料中都拥有丰富有趣且值得研究的电子结构。本文基于扫描隧道谱的实验技术,对铜氧高温超导体材料(Bi,Pb)2(Sr,La)2CuO6+δ与拓扑半金属材料ZrSiSe展开了电子性质的测量,主要内容包括:(1)(Bi,Pb)2(Sr,La)2CuO6+δ样品中掺杂氧原子的电子效应的研究。我们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别研究了一块最佳掺杂与一块过掺杂的(Bi,Pb)2(Sr,La)2CuO6+δ样品中的掺杂氧原子。在干净的区域上,我们测量了样品的表现形貌,同时得到了空间分布的微分电导谱。通过不同掺杂氧原子的特征谱,我们可以得到三种掺杂氧原子的空间分布。其中,SrO层上的填隙氧贡献了两种样品中主要的掺杂氧。我们研究了这种氧原子与过掺样品中的Pb原子的联系,也探究了其对材料电子结构的影响。通过计算氧原子的浓度,我们可以估计样品的掺杂浓度,并与通过费米面测量得到的空穴载流子浓度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对氧原子与赝能隙分布的统计研究,我们发现SrO层上的填隙氧与赝能隙大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过掺(Bi,Pb)2Sr2CuO6+δ样品中的电荷序与拓扑缺陷的研究。我们测量了这种样品的扫描隧道谱图,并确定了电荷序引起的调制波具有固定的不随能量变化的波长。通过提取电荷序的序参量场,我们发现了电荷序调制波引起的条纹中存在一些拓扑缺陷。通过对比一系列不同偏压下的电荷序信号响应,我们观测到了由电荷序调制波引起的条纹中的细微变化,以及拓扑缺陷的发展与演变。电荷序调制波的强度随能量不断增强,并在赝能隙能量处达到最大。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拓扑缺陷的密度不断减小,并在空间中迁移。我们还观察到了成对的拓扑缺陷随能量的出现和消失。(3)过掺(Bi,Pb)2Sr2CuO6+δ样品中的向列相的研究。我们证实了这种样品中存在一个比较弱的向列相。即使整体区域在赝能隙能量附近已经建立起了可探测到的向列相,在更小的尺度上,两种对立的向列相区域仍然同时存在。通过研究序参量在空间中的分布,我们看到了向列相随能量的演化过程。首先是小能量下对立向列相的涨落,随着能量逐渐增大到赝能隙能量左右,两种向列相都逐渐增强,并在区域上此消彼长,因此在整体上表现为某一种特定的向列相。(4)拓扑半金属材料ZrSiSe的STM研究。我们在ZrSiSe这种新颖的拓扑材料上进行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实验。我们发现这种材料的STM形貌图与偏压的极性相关。结合隧道谱与理论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出ZrSe双原子层的子晶格。在傅里叶变换扫描隧道谱的测量中,我们发现了准粒子干涉的图案与杂质种类有关。我们找到了一种特殊的杂质,它具有很强的准粒子干涉信号,使我们可以同时研究体态与表面态的电子拓扑结构。我们分析了准粒子干涉图案,结合等能面模型,确定在费米面以上约300meV处存在节线态。另外,在费米面以下约400meV处,我们还探测到了一个属于表面态的狄拉克点。该数据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果吻合得很好。

刘静[2](2019)在《Bi2212超结构能带杂化及配对机理ARPES研究》文中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表现出奇特的正常态物理性质和超导特性,对现有的凝聚态物理理论提出了挑战,为建立新的多体量子理论和超导理论提供了机会。对铜氧化物电子结构的深入研究,是理解其奇异正常态和超导机理的前提和基础。本论文采用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Bi2xPbxSr2CaCu208+δ(Pb-Bi2212)的电子结构。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简要介绍了超导材料和超导物理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研究进展,详细总结和讨论了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Bi2212单晶的能隙、赝能隙、多体相互作用等的研究状况。2.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原理、实验技术和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设备。介绍了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原理和相关理论,以及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的构成。重点介绍了所在实验室的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包括基于飞行时间能量分析器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自旋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大动量极低温深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以及世界上一些其它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3.高质量系列掺Pb的Bi2212单晶的生长和表征。利用移行溶剂浮区法成功生长出不同Pb含量的Bi2xPbxSr2CaCu208+δ高质量单晶(x=0~0.8),对生长出的多种组分的单晶进行了成分、晶体结构、超导性质的表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材料基础。4.利用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全面地研究了Bi2212中电子结构和超结构随Pb含量的演变,为超结构的本征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Pb-Bi2212的超结构测量发现,沿着Γ-Y方向的超结构波矢Q的大小随着Pb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超结构能带的强度随着Pb含量的增加而减弱,在x~0.80时超结构接近彻底消失。这些结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超结构直接测量的结果一致。实验发现,超结构能带相对于主能带的强度依赖于光子能量,在10.897 eV激光下,超结构强度甚至高于主能带强度。该结果表明,超结构能带是来自于Cu02面的本征能带,而不是Cu02面的光电子经过BiO面被衍射的结果。Bi2212掺Pb能够抑制超结构,在掺Pb含量为0.8时超结构几乎完全消失,这样组分的高质量单晶样品的获得,为一些严苛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5.首次发现超结构与主能带在超导态发生Bogliubov杂化。利用飞行时间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具有二维动量探测的优势,第一次发现Bi2212的主能带和超结构能带,在动量空间正常态相交的区域,在超导态发生Bogliubov杂化。理论模拟表明,Bogliubov杂化与两个能带的能隙大小不同有关,可能会对超导电性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现象的发现,对超结构能带的起源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证明它是来源于CuO2面的本征能带,而不是由于非公度调制结构的衍射产生的。6.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结合Eliashberg方程探索解析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配对相互作用谱函数的新途径。BCS理论指出,在传统超导体中,声子作为媒介引起电子配对,从Pb的隧道谱实验谱中解析出配对Eliashberg函数,对最终从实验上验证BCS超导理论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具有d-波超导能隙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配对Eliashberg函数的解析对理解其高温超导机理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最新研制的飞行时间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的高分辨、信号高保真的优势,我们提出了解析配对相互作用谱函数的新的方案。通过对最佳掺杂Bi2Sr2CaCu208+δ进行不同温度的测量,我们发现在能隙以外表现出精细结构,并且这些结构对温度和动量都有一定的依赖关系。结合新的方案和数据处理程序,我们提取出了正常自能和配对自能,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超导机理奠定了基础。

孙汉聪[3](2018)在《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性能提升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高温超导Bi2Sr2CaCu208+δ(BSCCO)太赫兹辐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态太赫兹源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具有辐射功率大、频率连续可调、频率覆盖范围广、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被认为是解决亚毫米波频段范围“太赫兹空白”的理想太赫兹辐射源之一。本论文主要从性能提升和应用方面的创新对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为:1.in-line结构的BSCCO太赫兹源。我们研究了 BSCCO太赫兹源的辐射性能与结的数量、尺寸及自热等因素的关系,提出了可以提高辐射性能的in-line结构BSCCO结阵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仅需要一次光刻工艺即可实现双面结样品的制备,提高了样品的制备效率,而且制备的样品具有辐射功率大、器件散热性好、频率可调范围广等优点。因此,该制备方法的提出有利于提升BSCCO太赫兹辐射源的性能。2.BSCCO太赫兹源辐射频率的扩展,实现的最低频率为0.108THz,最高频率可达2.09THz,同时把液氮温区的太赫兹辐射频率提高到0.5THz以上。在低频方面,我们研究了谐振腔尺寸和辐射频率的关系,设计并制备了大尺寸的方形BSCCO结阵,检测到最低频率可达0.108THz的太赫兹波,这也是BSCCO太赫兹源的最低辐射频率。在高频方面,我们分别研究了结阵的自热和单晶的超导临界电流密度(Jc)与辐射频率的关系,提出了使用过掺杂BSCCO单晶来制备in-line结构的BSCCO结阵,并设计了可以实现双面导热的夹层结构,实现了工作温度高达86K和最大辐射频率超过2THz的BSCCO太赫兹辐射源。值得注意的是:在80K时,我们检测到频率高达0.577THz的太赫兹辐射,这也是BSCCO源在液氮温区的最高辐射频率,对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在液氮温区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BSCCO太赫兹源辐射功率的提升。BSCCO结阵的尺寸和结的数量的增加可以提高辐射功率,通过样品的结构创新,我们设计并制备了 in-line结构的方形BSCCO结阵,实现了最大辐射功率可达94μW的太赫兹辐射。同时,为了增强in-line结构样品的太赫兹辐射耦合效果,我们在样品顶部增加了一层金膜反射层,其可以把辐射的太赫兹波反射到光路的方向。实验结果表明,金膜反射层的增加可以明显提升BSCCO结阵的辐射功率,检测到的最大辐射功率可达123μW,首次把单个结阵的辐射功率提高到100μW以上。4.成功利用频率可调的BSCCO太赫兹源实现了对气体太赫兹吸收光谱的检测。基于BSCCO太赫兹源,我们搭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太赫兹气体检测系统。利用约瑟夫森关系,通过扫描BSCCO结阵的偏置电压,我们得到不同压强的氨气和水蒸气的太赫兹吸收光谱,吸收峰的线宽可达1GHz,首次实现了利用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对气体的检测。作为对比,利用更稳定的测试系统和超导集成接收机(SIR),我们在气体压强低于0.1mbar时观察到吸收线宽最低可达5MHz的太赫兹吸收峰,达到痕量气体检测的水平,说明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在环境检测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郝璐瑶[4](2017)在《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性能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制备而成的Bi2Sr2CaCu2O8(BSCCO)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具有频段适中、可调谐、连续波、易制备等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巨大应用潜力。本论文分别从结构创新和实用创新角度出发,对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性能优化,如提高辐射频率、增强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带有孔隙微扰的BSCCO结阵。将微扰法引入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设计并制备出一种带有孔隙微扰的BSCCO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实验发现,当孔隙数大于1时,电流-电压特性(IVCs)曲线上会出现电压台阶。更重要的是,随着孔隙数目的增加,结阵电压不断增大,辐射频率也不断提高。因此,这种结构微扰为优化结阵性能提供了新的可行方式。2."片上"温度检测方式。对于BSCCO结阵,我们提出"片上"温度检测方式,将BSCCO检测器小结原位制备于辐射结阵表面,作为温度传感器。通过将不同温度下与不同辐射结阵偏置条件下的小结的IVCs曲线进行比对,获得小结所处位置的辐射结阵的表面温度。这是首次利用实验手段进行的结阵表面温度检测,对于研究结阵内部热分布和热传导具有积极意义。3.太赫兹"手电筒"。现有的太赫兹辐射源大多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系统复杂等弊端,为此,我们研发出一套液氮冷却的便携式小型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装置,且具有温度调节功能。该装置体积不足40cm3,最大辐射功率1.17μW,最大可调谐带宽100GHz。另外,还可用一节1.5V干电池和偏置调节模块替代复杂的电流源系统,使其能够像"手电筒"一样便于使用。这项工作初步实现了太赫兹源的小型化、实用化和低成本化,为促进高温超导太赫兹技术的实际应用起到了推进作用。4.功率可调的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装置。二氧化钒(VO2)具有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可对电磁波的透射起到调控作用。我们首次将VO2相变薄膜与高温超导太赫兹源进行有效结合,把VO2低温电控相变作为可调衰减器,在保持温度和频率不变的条件下,实现了高温超导太赫兹源的功率调控,在20K和25K分别获得了-5.6dB和-4.3dB的最大衰减。这种适用于全低温环境的功率可调太赫兹源及其衰减器,进一步丰富了太赫兹技术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也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了典型范例。另外,我们还通过室温和低温电控相变实验,并借助电子关联效应进行分析,为"热与电场共同作用引起电激发相变"这一观点提供了依据。

周宪靖[5](2017)在《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物性与调控研究》文中提出高温超导本征约瑟夫森结阵(Bi2Sr2CaCu2O8单晶)制备了成的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因其特殊的器件特性,如其辐射波为连续波、辐射频率连续可调、频段适中、功率可观等,而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也有望成为适合实际应用的连续波太赫兹辐射源,并促进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在对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在国际上首创了集成超导太赫兹辐射源辐射特性测试和低温扫描激光显微镜成像测试的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同时检测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外部辐射特性和器件内部的电磁能量分布以及温度分布。此套测试系统极大地帮助我们加深了对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器件物理的理解,并帮助改进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设计、提升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性能。利用该综合测试系统,我们研究了辐射源器件的辐射特性与器件内部电磁驻波的关系。在器件辐射功率达到峰值时,我们在器件内部测得了满足谐振模式与频率关系的驻波图案,得出了器件中电磁谐振增强辐射功率的结论。在通过综合测试系统理解了辐射源的器件物理后,我们针对实际应用的需求,设计和制备了原创结构的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同时也提出了改善太赫兹辐射源辐射特性的外部调节技术。针对实际应用对太赫兹辐射源提出的调控需求,我们设计了 "三端-独立"结构超导太赫兹辐射源。有别于传统的超导太赫兹辐射源,该种结构的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具有三个电极。采用特殊的电流偏置方式,能够在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内部产生可以移动的高温热区。通过控制辐射源内部高温热区的位置,在总偏置电流固定的情况下,辐射频率可调范围为8%;在电流偏置比例固定的情况下,辐射频率可调范围为10%-20%。因此,通过这种器件结构,我们实现了调控超导太赫兹辐射源辐射特性的目的。此外,受器件焦耳热产生的高温热区能影响超导太赫兹辐射源辐射特性这一特殊物理现象的启发,我们提出了使用外部热源激励辐射源器件,进而调谐辐射源辐射特性的调控方案。我们采用聚焦的激光束来调控辐射源器件后,辐射源的功率可在100%-175%之间连续调节。通过研究激光束调控后的辐射功率与激光的位置以及激光光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得到了聚集激光束作为额外热源对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调控机制,并能可控地使用激光束调谐超导辐射源。综上,通过设计、搭建原创的测试系统,我们研究了超导太赫兹辐射源中的多种物理现象,并由此提出、实现了创新结构的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器件和创新的太赫兹辐射源的外部调谐方案,以满足实际应用对太赫兹辐射源调控方面的需求。

王华兵[6](2014)在《高温超导约瑟夫森太赫兹辐射源》文中指出本文回顾了约瑟夫森结阵太赫兹信号源的研究背景和本征约瑟夫森结的发展,详细介绍了高温超导单晶Bi2Sr2CaCu2O8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太赫兹源的样品制备、工作原理、自热现象及频率可调性等特性.这种太赫兹辐射源最高工作频率和可调频率范围已分别超过1THz和500GHz,在空间通信、波谱成像、环境监测等方面将会有重要应用.

王培[7](2014)在《高温超导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电流电压及辐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温超导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不仅具有超导约瑟夫森结噪声低和频率覆盖范围广等优点,而且其在高温超导体内自然形成的串联排列方式、能隙电压高达数十毫伏以及工作温度可在液氮温区等特性,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固态源。本论文基于Tl2Ba2CaCu2O8(T1-2212)高温超导薄膜和Bi2Sr2CaCu2O2(Bi-2212)高温超导单晶制备的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开展研究工作,深入研究了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电流电压特性、毫米波辐射特性和太赫兹辐射特性,主要的实验成果归纳如下:1、通过把斜切的T1-2212超导薄膜制备的微桥结构的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放入法布里-帕罗特谐振腔内,并利用法布里-帕罗特谐振腔的谐振作用,增强了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和外部微波的耦合,实现了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毫米波辐射。2、制作一致性较好的斜切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通过分析其电流电压特性,发现了能隙压制和剩余电流现象,并利用高准离子电流密度造成的非平衡效应解释了这种现象。3、使用毫米波辐照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并调节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在法布里-帕罗特谐振腔的相对位置,在电流电压特性上观测到了诱导台阶现象。通过分析诱导台阶对不同微波频率和功率的响应证实此微波诱导台阶为亚谐波台阶。4、研究在电压源偏置下的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电流电压特性,比较了其和电流源偏置的约瑟夫森结阵列的电流电压特性的异同。通过分析不同温度下电流电压特性的变化,验证了不稳定态的存在。5、(1)使用Bi-2212单晶制作平台结构的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在1THz以上成功观测到可调谐的太赫兹辐射。(2)使用两个串联的平台结构组成的Bi-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通过逐渐增加平台结构高度的方法,讨论了约瑟夫森结的数量和太赫兹辐射功率强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单个平台结构中包含约740个约瑟夫森结时,在0.708THz得到的太赫兹辐射功率最大,-0.5μW。(3)使用具有较高超导转变温度的Bi-2212约瑟夫森结阵列,在82K检测到频率为0.27THz的太赫兹辐射。(4)使用并联的串联平台结构和金膜-Bi-2212-金膜结构研究了提高辐射功率的方式。

李梦月[8](2013)在《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文中认为太赫兹(THz)辐射是指频率从1011Hz到1013Hz的电磁波。相对于其它频段的电磁波,太赫兹波具有许多特有的性质,使得其在天文、生物、计算机、通信等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太赫兹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早期由于缺乏有效的产生和探测太赫兹的方法,特别是缺乏能够提供相干、窄带、高功率的连续波太赫兹固态源,使得太赫兹的发展非常缓慢。我们利用高温超导Bi2Sr2CaCu2O8(BSCCO)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产生连续可调的太赫兹信号,为太赫兹应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固态太赫兹源。基于BSCCO本征约瑟夫森结的太赫兹辐射源具有以下优点:(1)辐射的信号频率集中在太赫兹中低频部分,覆盖了已有太赫兹源还未完全覆盖的低频段;(2)约瑟夫森结可以将直流电压偏置转换为高频电磁振荡,当单个结工作在电阻态时,1mV的直流电压降对应频率约为484GHz的高频信号;(3)BSCCO且有超导-绝缘周期层状结构,每个单元的性质基本一致,因此高质量的BSCCO单晶是天然的约瑟夫森结阵,是制备太赫兹辐射源的理想材料;(3)BSCCO的能隙电压为几十毫伏,基于BSCCO的约瑟夫森结的工作频率为10THz以上,远高于低温超导材料,例如Nb结约为700GHz。本论文旨在探索使用BSCCO本征约瑟夫森结制备太赫兹固态辐射源,对其辐射特性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具体实例中。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介绍了高温超导BSCCO本征约瑟夫森太赫兹辐射源的基本制备工艺、电传输特性和太赫兹辐射特性的测量,包括:(1)平台(mesa)和双面结结构的器件制备工艺;(2)辐射源电流—电压关系,电阻—温度关系,偏置—辐射关系等测量系统的搭建和测试方法。第二,研究了mesa结构的太赫兹辐射源的特性,包括太赫兹辐射功率、频率与环境温度和结的数量的关系等。第三,研究了两个独立mesa功率相干合成的可能性。通过对比单个mesa和串联mesa两种情况下的太赫兹辐射信号的频率和功率,并利用有限元法仿真辐射源的自热效应,系统分析了串联测量时mesa之间的相互影响。第四,研究了高温超导BSCCO太赫兹固态辐射源的线宽特性。利用高灵敏度的超导接收机对太赫兹辐射进行测量,得到了高分辨率的辐射频谱。对比了“高偏”和“低偏”时太赫兹辐射的频谱线宽,并利用"hot spot"理论解释了在“高偏”时频谱线宽的变化原因。此外,研究并讨论了“高偏”区域频谱线宽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第五,探索了BSCCO太赫兹辐射源的应用实例,其中包括太赫兹成像技术和太赫兹气体检测技术。

张秋奕,姜振国,陈健,康琳,许伟伟,吴培亨[9](2012)在《基于高温超导单晶材料的大尺寸约瑟夫森本征结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高温超导单晶材料Bi2Sr2CaCu2O8+x(BSCCO)的约瑟夫森(Josephson)本征结器件制备工艺,成功制备出形貌整齐、特性良好、一致性高的大尺寸太赫兹辐射源本征结器件.从工艺的各个步骤出发,总结了要点,并对原有工艺做出改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刻蚀形貌,总结了光刻最佳后烘温度条件,提出了一套重复性好、成功率高的工艺方法.

姜振国,钟扬音,康琳,陈健,袁洁,羽多野毅,王华兵,吴培亨[10](2011)在《高温超导本征结加工中的氩离子铣技术》文中提出最近,用高温超导单晶Bi2Sr2CaCu2O8+x制备本征结器件从而实现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有较大突破,而本征结器件的样品制作仍需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首先借助于单晶硅,制作了矩形的高台(mesa)结构,观测了在不同离子加速电压和不同离子束入射角度下,氩离子铣的刻蚀速度和刻蚀形成台阶侧壁的形貌,给出了一种刻蚀速率高、台阶侧壁陡峭、对样品损伤小的刻蚀方案,用此方法加工出的高温超导本征结器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太赫兹辐射信号.

二、Bi_2Sr_2CaCu_2O_(8+x)单晶本征结制备及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i_2Sr_2CaCu_2O_(8+x)单晶本征结制备及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Bi2Sr2CuO6+δ和ZrSiSe材料的低温扫描隧道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绪论
    1.1 莫特绝缘体与强关联体系
    1.2 d波配对与高温超导
    1.3 铜氧化物中的有序态
        1.3.1 电荷有序态
        1.3.2 电荷序的成因
    1.4 赝能隙
        1.4.1 赝能隙与费米面重构
        1.4.2 赝能隙与超导态的关系
    1.5 铜氧化物中的杂质态
    本章总结
2 STM实验技术
    2.1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2.1.1 隧穿电流
        2.1.2 STM的基本测量方式
    2.2 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系统
        2.2.1 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的工作模式
        2.2.2 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的实验条件
    2.3 STM的其他测量方式
        2.3.1 测量条件的控制
        2.3.2 样品的表面及维度调控
    2.4 仪器参数
    本章总结
3 STM的数据分析方法
    3.1 晶格修正与超原胞
    3.2 准粒子干涉
        3.2.1 准粒子干涉的基本原理
        3.2.2 杂质与散射势
        3.2.3 联结电子态密度
    3.3 其他STM数据分析手段
        3.3.1 递加掩模技术
        3.3.2 机器学习在STM中的应用
    本章总结
4 Bi2201超导体中的掺杂氧原子
    4.1 样品生长与实验方法
    4.2 三种掺杂氧原子的确定
    4.3 样品掺杂空穴浓度的计算
    4.4 赝能隙与掺杂氧原子
    本章总结
5 过掺Pb-Bi2201样品中的电荷序与拓扑缺陷
    5.1 过掺Pb-Bi2201的形貌与空间不均匀性
    5.2 能量无关的电荷序调制波
    5.3 拓扑缺陷的确定
    5.4 电荷序调制波与拓扑缺陷的演化
    5.5 高斯拟合中的截断函数
    5.6 拓扑缺陷与赝能隙之间的关系
    本章总结
6 过掺Pb-Bi2201样品中的向列相
    6.1 向列相的序参量场
    6.2 向列相在实空间的分布
    6.3 向列相的可靠性分析
        6.3.1 VHS区域的影响
        6.3.2 高斯滤波的参数选择
        6.3.3 偏压设置的影响
    本章总结
7 ZrSiSe中的电子拓扑结构
    7.1 拓扑节线半金属
    7.2 样品制备与STM形貌表征
        7.2.1 样品生长与实验方法
        7.2.2 ZrSiSe的表面形貌
    7.3 ZrSiSe的杂质与QPI
    7.4 等能面与QPI图案
    7.5 随能量变化的FT-STS与色散关系
        7.5.1 体态中的节线态
        7.5.2 表面态中的狄拉克点
    本章总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科研成果

(2)Bi2212超结构能带杂化及配对机理ARPE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超导体的发展历程
    1.2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简介
        1.2.1 晶体结构
        1.2.2 相图
        1.2.3 电子结构
    1.3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Bi2212单晶的研究
        1.3.1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费米面的研究
        1.3.2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能隙和赝能隙的研究
        1.3.3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多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原理及技术
    2.1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原理
        2.1.1 光电效应及光电子发射动力学
        2.1.2 三步模型和突发近似
        2.1.3 单粒子谱函数
    2.2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的发展
        2.2.1 光子能量连续可调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2.2 自旋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2.3 极低温大动量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2.4 时间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2.5 空间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3 飞行时间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
        2.3.1 光源
        2.3.2 样品传输及超高真空μ金属测量腔体
        2.3.3 低温样品台
        2.3.4 飞行时间能量分析器
        2.3.5 ARToF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质量Bi_(2-x)Pb_xSr_2CaCu_2O_(8+δ)单晶的生长及物性表征
    3.1 移行溶剂浮区法原理及单晶生长
        3.1.1 移行溶剂浮区法原理
        3.1.2 单晶生长
    3.2 Bi_(2-x)Pb_xSr_2CaCu_2O_(8+δ)物性测量及表征
        3.2.1 ICP成分分析
        3.2.2 X射线衍射以及劳埃测量
        3.2.3 MPMS以及PPMS测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Bi2212超结构随Pb掺杂演化的研究
    4.1 引言
    4.2 高分辨透射电镜对系列掺Pb的Bi2212的测量
    4.3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系列掺杂的Bi2212沿Γ-Y方向超结构的研究
        4.3.1 超结构随着Pb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演化
        4.3.2 超结构能带是主能带的复制能带
        4.3.3 Pb的替代对主能带电子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Bi2212超结构与主能带杂化的研究
    5.1 引言
    5.2 超结构能带与主能带的杂化
    5.3 超结构与主能带Bogliubov杂化的动量依赖关系
    5.4 超结构与主能带Bogliubov杂化的温度依赖关系
    5.5 超结构与主能带Bogliubov杂化的理论模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Bi2212超导配对自能的解析
    6.1 传统超导体的BCS理论实验验证
    6.2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格林函数方法描述
    6.3 获得正常自能和配对自能的两种程序
    6.4 从实验数据中定量提取正常自能和配对自能
        6.4.1 正常态正常自能
        6.4.2 超导态正常自能和配对自能
    6.5 配对相互作用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个人简介
致谢

(3)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性能提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
        1.1.1 太赫兹简介
        1.1.2 太赫兹辐射源
        1.1.3 太赫兹检测器
    1.2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
        1.2.1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概述
        1.2.2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自热效应
        1.2.3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辐射机制的研究
        1.2.4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调控
        1.2.5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BSCCO太赫兹辐射源的制备和测试
    2.1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测试系统
        2.1.1 测试系统及测试原理
        2.1.2 测试系统的组成
    2.2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制备工艺的发展与创新
        2.2.1 BSCCO太赫兹源制备工艺的发展
        2.2.2 in-line结构样品的制备方法
        2.2.3 典型in-line结构样品测量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SCCO太赫兹辐射源性能提升的探索
    3.1 低频BSCCO太赫兹辐射源的实现
        3.1.1 低频BSCCO源的理论和设计
        3.1.2 0.15-1.01THz频率可调的BSCCO源
        3.1.3 0.108-0.693THz频率可调的BSCCO源
        3.1.4 本节小结
    3.2 BSCCO太赫兹源辐射功率的提升
        3.2.1 器件的改进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3 仿真分析
        3.2.4 本节小结
第四章 液氮温区的高频BSCCO太赫兹辐射源
    4.1 背景介绍
    4.2 器件的设计和制备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4.3.1 电输运和辐射特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4.3.2 高频特性结果及分析
        4.3.3 谐振模式分析与数值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SCCO源在气体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5.1 背景介绍
    5.2 基于直接检测的气体检测实验
        5.2.1 气体检测测试系统
        5.2.2 电输运和辐射特性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5.2.3 气体检测结果和分析
    5.3 基于混频检测的气体检测
        5.3.1 超导集成接收机
        5.3.2 基于混频检测的气体检测系统
        5.3.3 氨气和水蒸气的太赫兹吸收光谱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超导电性
    1.1 超导电性的发现和迈斯纳效应
    1.2 超导体的特性和特征参数
    1.3 高温超导体的探索
    1.4 超导理论
    1.5 超导应用
附录2 约瑟夫森效应
    2.1 约瑟夫森效应和约瑟夫森结概述
    2.2 直流约瑟夫森效应
    2.3 交流约瑟夫森效应
    2.4 约瑟夫森效应的应用
附录3 数值仿真技术细节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
致谢

(4)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
        1.1.1 太赫兹波
        1.1.2 太赫兹辐射源
        1.1.3 太赫兹检测器
        1.1.4 太赫兹调控器件
        1.1.5 太赫兹技术的实际应用
    1.2 超导电性
        1.2.1 超导电性
        1.2.2 约瑟夫森效应
        1.2.3 超导材料和技术的实际应用
    1.3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
        1.3.1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
        1.3.2 低偏区域与高偏区域
        1.3.3 低偏驻波与高偏"热岛"
        1.3.4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实际应用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制备与测试
    2.1 高温超导BSCCO本征约瑟夫森结阵的制备
        2.1.1 平台结构BSCCO结阵的制备
        2.1.2 双面结BSCCO结阵的制备
    2.2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测试系统
        2.2.1 测试系统及光路
        2.2.2 测试系统的组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若干探索性研究
    3.1 孔隙微扰对BSCCO结阵电输运特性的影响
    3.2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片上"温度检测
    3.3 偏置方式对BSCCO结阵影响的仿真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氮温区的小型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装置
    4.1 小型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装置的系统设计与搭建
        4.1.1 小型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装置的设计和装配
        4.1.2 小型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装置的测试系统搭建
    4.2 小型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装置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4.2.1 电输运特性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4.2.2 辐射特性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4.2.3 频率特性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4.3 太赫兹辐射装置在高分辨率谱分析中的应用
    4.4 电池驱动的小型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装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氧化钒相变及其对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功率的调控
    5.1 二氧化钒相变特性及薄膜制备
        5.1.1 二氧化钒相变特性
        5.1.2 二氧化钒薄膜制备
    5.2 二氧化钒相变激发方式
        5.2.1 二氧化钒热激发相变
        5.2.2 二氧化钒室温电激发相变
    5.3 功率连续可调的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装置
        5.3.1 二氧化钒低温电激发相变
        5.3.2 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功率调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
致谢

(5)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物性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导电性
        1.1.1 零电阻和抗磁性
        1.1.2 超导体类别
        1.1.2.1 转变温度分类
        1.1.2.2 抗磁性分类
        1.1.3 超导电磁特性
        1.1.3.1 伦敦唯像方程
        1.1.3.2 宏观物质波函数
        1.1.4 约瑟夫森结
        1.1.4.1 RCSJ模型
        1.1.4.2 弱连接种类
        1.1.4.3 本征约瑟夫森结
    1.2 太赫兹波
        1.2.1 麦克斯韦方程
        1.2.2 电磁频谱
        1.2.3 太赫兹技术
        1.2.3.1 太赫兹应用领域
        1.2.3.2 太赫兹技术手段
        1.2.4 太赫兹辐射源
        1.2.4.1 倍频辐射源
        1.2.4.2 量子级联激光器
    1.3 超导太赫兹辐射源
        1.3.1 发展状况
        1.3.2 辐射源器件物理
        1.3.2.1 器件伏安特性与辐射特性
        1.3.2.2 高偏热区
        1.3.2.3 电磁驻波
        1.3.2.4 热表现
        1.3.3 辐射源器件结构
        1.3.3.1 谐振结构
        1.3.3.2 环境结构
        1.3.3.3 电极结构
        1.3.4 辐射源器件应用
        1.3.4.1 太赫兹成像
        1.3.4.2 材料检测
        1.3.5 待解决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制备工艺
        2.1.1 BSCCO单晶
        2.1.2 一般制备过程
        2.1.3 制备设备
    2.2 低温设备
        2.2.1 氦流恒温器
        2.2.2 制冷机
    2.3 器件特性测试
        2.3.1 LabVIEW程序
        2.3.2 伏安特性
        2.3.3 功率检测
        2.3.4 频率干涉仪
    2.4 微型低温扫描激光显微镜
        2.4.1 辐射测试系统
        2.4.2 光学系统
        2.4.3 位移系统
    2.5 总结
第三章 太赫兹辐射与驻波
    3.1 器件辐射特性
        3.1.1 30K时辐射特性
        3.1.2 辐射特性与浴温关系
    3.2 驻波模式
    3.3 辐射峰与驻波关系
    3.4 总结
第四章 "三端-独立"超导太赫兹辐射源
    4.1 器件结构
        4.1.1 结构特点
        4.1.2 制备细节
    4.2 器件工作方式
        4.2.1 电极定义
        4.2.2 偏置策略
    4.3 热区调控
    4.4 辐射调控
    4.5 总结
第五章 激光调控
    5.1 器件特性
        5.1.1 伏安特性与辐射特性
        5.1.2 热区特性
        5.1.3 辐射特性与温度关系
    5.2 调控方式
    5.3 调控效果
        5.3.1 调控效果与激光位置关系
        5.3.2 调控效果与偏置电流关系
        5.3.3 调控效果与激光功率关系
    5.4 调控机理
        5.4.1 激光激励致器件电压变化
        5.4.2 辐射功率、器件电压与浴温关系
        5.4.3 激励位置与热区关系
    5.5 总结
结论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高温超导约瑟夫森太赫兹辐射源(论文提纲范文)

1 本征约瑟夫森结
2 本征约瑟夫森结太赫兹辐射源
3 本征约瑟夫森结中的自热和太赫兹驻波
4 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太赫兹源的频率可调性
5 总结

(7)高温超导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电流电压及辐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超导电子学简介
        1.1.1 超导材料介绍
        1.1.2 超导电子学的发展
    第二节 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毫米波亚毫米波固态源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约瑟夫森结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约瑟夫森方程组
        2.1.1 约瑟夫森方程组
        2.1.2 约瑟夫森方程组的推导
    第二节 约瑟夫森效应
        2.2.1 约瑟夫森直流效应
        2.2.2 约瑟夫森交流效应
    第三节 约瑟夫森结的电路模型
    第四节 约瑟夫森结的分类
        2.4.1 隧道约瑟夫森结和弱连接结约瑟夫森结
        2.4.2 低温约瑟夫森结和高温约瑟夫森结
        2.4.3 非本征约瑟夫森结和本征约瑟夫森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毫米波辐射研究
    第一节 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的制备
        3.1.1 T1-2212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
        3.1.2 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制备
    第二节 毫米波测试系统
        3.2.1 法布里-帕罗特谐振腔介绍
        3.2.2 超外差混频检测工作原理
        3.2.3 矩形介质谐振器
        3.2.4 测试器件介绍
        3.2.5 毫米波辐照响应测试步骤
        3.2.6 毫米波辐射测试步骤
    第三节 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毫米波辐射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电流电压特性研究
    第一节 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能隙压制和剩余电流现象
    第二节 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的微波诱导台阶现象
    第三节 电压源偏置的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
    第四节 平台结构的T1-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Bi-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太赫兹辐射研究
    第一节 Bi-2212本征约瑟夫森结的制备
    第二节 太赫兹测试系统
        5.2.1 太赫兹辐射测试过程
        5.2.2 测试系统主要器件介绍
1 THz的可调谐辐射研究'>第三节 太赫兹频率f>1 THz的可调谐辐射研究
    第四节 太赫兹辐射功率与本征约瑟夫森结数目之间的关系
77 K的可调谐辐射研究'>第五节 环境温度T>77 K的可调谐辐射研究
        5.5.1 最高辐射温度在78 K的太赫兹辐射
        5.5.2 最高辐射温度在82 K的太赫兹辐射
    第六节 高功率太赫兹辐射探究
        5.6.1 并联的串联平台结构
        5.6.2 金膜-Bi-2212-金膜结构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
        1.1.1. 太赫兹波
        1.1.2. 太赫兹源
        1.1.3. 太赫兹检测器
        1.1.4. 太赫兹技术与应用
    1.2. 超导电性
        1.2.1. 超导电性概述
        1.2.2. 约瑟夫森效应和约瑟夫森结
        1.2.3. 本征约瑟夫森结在太赫兹波段的应用
    1.3. 高温超导固态太赫兹辐射源概述
        1.3.1. 高温超导BSCCO太赫兹辐射源的发现
        1.3.2. 高温超导BSCCO太赫兹辐射源的相关实验进展
        1.3.3. 高温超导BSCCO太赫兹辐射源的相关理论解释
        1.3.4. 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高温超导固态太赫兹源的制备和测试
    2.1. 工作原理的一种解释
    2.2. 测试系统与测量技术
        2.2.1. 电流电压太赫兹辐射测试装置
    2.3. 样品制备工艺及典型测量结果
        2.3.1. 平台结构太赫兹辐射源
        2.3.2. 本征结双面结制备工艺
第三章 高温超导太赫兹源辐射性质的研究
    3.1. 结阵中参与太赫兹辐射的结的个数的计算
    3.2. 太赫兹辐射频率、功率和温度的关系
        3.2.1. 太赫兹辐射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3.2.2. 太赫兹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关系
    3.3. 太赫兹辐射功率、频率和结的个数的关系
        3.3.1. 背景介绍
        3.3.2. 样品制备工艺
        3.3.3. 测量结果及分析
    3.4. 金膜厚度对太赫兹辐射的影响的探讨
        3.4.1. 背景介绍
        3.4.2. 测量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高温超导太赫兹源的自热效应及功率合成可能性的研究
    4.1. 背景介绍
    4.2. 传输特性及太赫兹辐射功率、频率的测试
    4.3. 仿真中所使用的参数
    4.4. 仿真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高温超导BSCCO太赫兹辐射源频谱线宽的研究
    5.1. 背景介绍
    5.2. 超导集成接收机(SIR)
        5.2.1. SIR系统简介
        5.2.2. SIR响应特性
    5.3. BSCCO太赫兹辐射源的线宽测试
        5.3.1. 样品结构和电流电压太赫兹辐射特性
        5.3.2. BSCCO太赫兹辐射线宽测量系统和实验结果分析
        5.3.3. BSCCO太赫兹辐射线宽测量结果及分析
        5.3.4. 理论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高温超导BSCCO太赫兹源的应用实例
    6.1. 太赫兹成像
        6.1.1. 背景介绍
        6.1.2. 实验装置及结果
    6.2. 气体检测
        6.2.1. 背景介绍
        6.2.2. 实验装置及结果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高温超导本征结加工中的氩离子铣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与分析
2 结论

四、Bi_2Sr_2CaCu_2O_(8+x)单晶本征结制备及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Bi2Sr2CuO6+δ和ZrSiSe材料的低温扫描隧道谱研究[D]. 费莹. 浙江大学, 2020(01)
  • [2]Bi2212超结构能带杂化及配对机理ARPES研究[D]. 刘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19(11)
  • [3]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性能提升及应用[D]. 孙汉聪. 南京大学, 2018(09)
  • [4]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性能优化[D]. 郝璐瑶. 南京大学, 2017(09)
  • [5]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物性与调控研究[D]. 周宪靖. 南京大学, 2017(08)
  • [6]高温超导约瑟夫森太赫兹辐射源[J]. 王华兵.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03)
  • [7]高温超导本征约瑟夫森结阵列的电流电压及辐射特性研究[D]. 王培. 南开大学, 2014(04)
  • [8]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D]. 李梦月. 南京大学, 2013(08)
  • [9]基于高温超导单晶材料的大尺寸约瑟夫森本征结制备工艺研究[J]. 张秋奕,姜振国,陈健,康琳,许伟伟,吴培亨. 低温物理学报, 2012(05)
  • [10]高温超导本征结加工中的氩离子铣技术[J]. 姜振国,钟扬音,康琳,陈健,袁洁,羽多野毅,王华兵,吴培亨. 科学通报, 2011(21)

标签:;  ;  ;  ;  

Bi_2Sr_2CaCu_2O_(8+x)单晶本征结的制备及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