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季红枫湖地区农田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乔胜英,刘江,胡方泱,张昕,蔺强强,吕串,王瀚博[1](2017)在《福建省德化县金矿区民间冶炼活动相关的土壤与大气汞污染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民间小规模金矿混汞冶炼活动因缺乏环保措施常常造成周围环境严重的汞污染,目前已被认定为全球最大的人为汞污染排放源。福建省德化县山区土壤汞含量异常升高和该地区民间小规模金矿冶炼活动密切相关,对当地土壤总汞、大气总汞污染分布及土壤表面汞释放的调查研究表明:金矿区周边村子稻田土壤汞平均质量分数达(5.180±7.191)mg/kg,距金矿最近民间冶炼活动最集中的邱村稻田总汞质量分数平均值达到(15.658±12.726)mg/kg,随着距离金矿点越远民间冶炼活动减少,土壤总汞含量呈下降趋势。区域大气总汞平均质量浓度为(36.4±24.3)ng/m3,邱村大气总汞质量浓度平均值(77.2±42.4)ng/m3;工作区4个土-气界面汞通量均值分别为:华口(109.6±55.9)ng/(m2h),邱村(97.1±36.1)ng/(m2h),大安(63.5±12.6)ng/(m2h),中仙(25.9±23.5ng/(m2h)。因地形复杂,微气象条件差异及土地利用差异等综合因素制约,土壤汞含量与大气总汞含量、释放通量间没有显着相关关系,华口测点土壤释汞通量最大。工作区民间金矿冶炼活动历史造成当地环境的汞污染及其环境影响将长期存在。
谭清友,付学吾,何天容[2](2017)在《我国自然源汞排放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汞是唯一主要以气态单质形式存在于大气的重金属污染物,可通过大气环流进行全球性的传输。大气汞主要来自于人为活动和自然过程的汞排放。建立和优化全球和区域大气汞排放清单对研究全球大气汞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环境健康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国内外自然源清单研究与人为源清单研究相比较为滞后。我国约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位于环太平洋汞矿化带上,且我国主要自然源汞排放通量与欧洲和北美同类型地区相比偏高。近些年来,国内研究人员在自然源汞排放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建议和优化我国的自然源汞排放清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自然源汞排放的研究进展,分析水体、土壤和植被等自然源汞排放通量分布规律、内在机理和影响因素;同时对我国自然源汞排放存在的不足及未来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白薇扬[3](2015)在《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库长寿湖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汞及其有机化合物(甲基汞)具有强神经毒性、脂溶性和高生物富集性特征。自日本发生“水俣病”事件后,环境中汞污染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上世纪70年,Smith首次发现了新建水库鱼体中甲基汞含量升高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食用卫生标准(≤1.0 mg kg-1,湿重)的现象。之后的一系列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新建水库环境中,汞会通过活化、甲基化、食物链吸收传递,逐级放大。鱼体对水体中甲基汞的生物富集系数通常在104107范围内,即水体中的甲基汞浓度低,但通过水生食物链传递放大以后,鱼类等高营养层次生物体内可能出现很高的甲基汞污染。由此,水库被认为是典型的“汞敏感生态系统”。我国是“水库大国”,到2013年初,仅长江流域就已经建成各类水库4.7万座,其中大型水库173座,总库容量1978亿m31)长寿湖水库水体不同季节总汞、总甲基汞浓度在表层和垂直空间表现出明显差异。总,占长江水库总库容的78%。同时,三峡水库属于长江高山峡谷蓄水形成的特大调节型水库,库区汞本底值相对较高,流域山高坡陡,土地垦殖率高,且人为农业活动(耕地种植、网箱养鱼)频繁活跃等因素,使得库区流域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对库区水环境汞生物地球化学系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三峡水库由一系列水域构成,开展小流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是了解流域环境对水体汞影响的突破口。基于此,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一重要支流水库——长寿湖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采样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汞在长寿湖水库水体的分布、水体-大气界面、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特征,鱼体汞富集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水库汞的质量平衡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三峡库区支流水库区域汞循环模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也为探讨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可能引起的汞活化效应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ii汞浓度平均值为(14.77±12.24)ng·l-1,总甲基汞浓度平均值为(0.41±0.47)ng·l-1。表层水体各形态汞的块金效应值表明各形态汞的分布一方面受水温、ph、氧化还原环境等水库内在属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与人为活动外源输入有关;溶解态甲基汞主要来源于水库水体内部汞的甲基化;而颗粒态甲基汞则主要来源于流域地表径流带入的外源输入。长寿湖水库水体mehg/thg的比例总体较高,而dmehg/mehg的比例绝大部分均高于50%,这一结果表明长寿湖水体内在环境条件利于汞的甲基化。适宜的水温有利于提高长寿湖水库水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促进汞的甲基化作用,较低温度抑制汞的甲基化或者有利于汞脱甲基化进程。夏秋季采样点垂直剖面上溶解态甲基汞浓度在表层下48m出现峰值,随之其值降低近湖底部再次跃增。颗粒态甲基汞浓度峰值出现表层下820m而非在沉积物-水体界面处,主要与上层水体颗粒物吸附甲基汞的沉降有关。夏季、春季水体dmehg浓度与do相关关系(r=-0.482**,p<0.05;r=-0.339*,p<0.01),秋季和冬季不具有相关性。2)长寿湖水库溶解气态汞受到水环境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全年溶解气态汞范围为585pg·l-1,平均浓度26pg·l-1,其中夏季、春季浓度高于秋季浓度和冬季浓度。在全年绝大多数时间长寿湖水库表层水溶解气态汞呈过饱和状态,意味着富营养化条件利于水体中hg0的生成和向大气释放。全年采样期间长寿湖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平均为(2.1±6.0)ng·m-2·h-13)长寿湖水库沉积物总汞平均值(44.8±16.9)ng·g。汞交换通量最高发生在夏季。通径分析发现影响水-气界面释汞通量直接效应主要为水体汞浓度、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间接效应主要为紫外线强度、光照强度、风速,其中风速通过紫外线间接作用高于风速本身对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影响。因此,水气界面交换通量受到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光照强度、紫外线强度、水体汞浓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水体溶解气态汞的生成;另一方面风速大小影响着水面上方大气汞浓度扩散梯度,从而影响着水-气界面交换通量。-1,接近于我国土壤中汞的几何平均值,低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含量平均值。长寿湖水库沉积物甲基汞平均值(0.38±0.41)ng·g-1。间隙水中无机汞浓度季节趋势: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沉积物/间隙水总汞固液分配系数kdthg平均值4.8×103l·kg-1。各季节沉积物/间隙水总汞固液分配系数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沉积物甲基汞固液分配系数kdmehg平均值7.1×102l·kg-1,各季节甲基汞固液分配系数分别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全年间隙水dmehg/dhg(%)平均值为23.1%±7.5%,属于中等甲基汞产率湖泊。水库垂直剖面间隙水甲基汞峰值出现在表层下16cm和28cm,可能硫酸盐还原细菌活动扩展到更深的区域,从而导致了沉积物深处甲基化率的提高。间隙水溶解态甲基汞在秋季和夏季向上覆水体扩散通量远高于冬季。4)长寿湖水库不同营养级别鱼类、不同鱼体器官的总汞、甲基汞差异性明显。鱼体总汞平均值为(55.9±29.6)ng·g-1,甲基汞平均值(26.3±19.6)ng·g-1,远远低于食用水产品标准、和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没有发现类似北欧、美国水库鱼体汞普遍超标现象。不同营养级别鱼类总汞大小依次为:鳜鱼>鲶鱼>黄颡鱼>翘嘴红鲌>胭脂鱼>鲫鱼>团头舫>鲤鱼>草鱼。鱼体器官中总汞含量高低依次为:鱼体肌肉>心脏>肝>鳃>脂肪>鱼鳔>卵>脑。不同营养级别鱼类甲基汞大小顺序依次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鱼体器官中甲基汞含量高低依次为:心脏>脂肪>肝>肌肉>脑>鱼鳔>鳃>卵。鱼体甲基汞占总汞比例为(47.3±17.8)%。鱼体肌肉总汞的富集系数最高,其次为心脏。鱼体心脏甲基汞富集系数最高,其次为肝脏。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各年龄段人群食用长寿湖鱼类HQ(RfD230)均小于1,表明不存在甲基汞暴露的风险,食用长寿湖水库鱼类是安全的。5)根据水库汞质量平衡模型,估算出长寿湖水库是总汞的“汇”,每年长寿湖水库截留净总汞量为4103g;长寿湖水库是甲基汞的“源”,每年水库产生净甲基汞量331g。长寿湖水库中总汞输入年通量顺序依次为:河流输入>间隙水扩散>大气湿沉降>沉积物再悬浮。其中,河流输入是水库总汞的极其重要来源。总汞输入的主要转移过程为:上一环境系统→水相转移、间隙水扩散→水相转移。水库总汞输出年通量顺序依次为:河流输出>水体悬浮颗粒物沉降>水气界面挥发>鱼体吸收>沉积物掩埋。总汞输出主要过程:水相→下一环境系统转移、水相→固相转移、水相→气相转移。长寿湖水库甲基汞输入年通量顺序依次为:间隙水扩散>河流输入>湿沉降>沉积物再悬浮。其中,间隙水的扩散是水库甲基汞的首要来源,河流输入长寿湖水库甲基汞的第二大来源。甲基汞输入的主要转移过程为:上一环境系统→水相转移、沉积物相→水相转移。甲基汞输出年通量顺序依次为:河流输出>鱼体吸收>水体悬浮颗粒物沉降>沉积物掩埋。甲基汞输出的主要转移过程为水相→下一环境系统转移、水相→生物相转移。
马明,王定勇,申源源,孙荣国,黄礼昕[4](2014)在《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土壤-大气界面释汞通量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揭示不同气候条件下森林与大气间汞交换的规律,应用动力学通量箱与Lumex RA 915+测汞仪联用技术,选择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对针阔混交林土/气界面释汞通量进行了为期1 a的连续监测,并考察了各环境因子对土壤释汞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缙云山针阔混交林林地土壤年平均释汞通量值为(16.82±6.70)ng·(m2·h)-1,明显高于欧美国家自然背景区;受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以及亚热带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变化规律影响,缙云山地区林地土壤释汞通量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暖季林地土壤释汞通量[(22.23±13.19)ng·(m2·h)-1]明显高于冷季[(6.01±4.05)ng·(m2·h)-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释汞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和1 d中光照强度变化有密切关系,土温、气温和相对湿度与土壤释汞通量之间的显着相关关系可能是光照强度与土壤释汞通量相关关系的表象.
申源源[5](2013)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系统土壤-大气界面的汞交换通量》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水俣病事件以来,环境汞污染问题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人们发现汞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可随大气循环形成长距离迁移,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汞污染。目前对环境汞的污染来源、污染水平、迁移转化及危害等方面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对污染源与汇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特别是自然源汞排放区域及其全球估算亟待加强,而掌握环境界面间汞交换特征对评估汞的自然排放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众多学者已对沙漠、草原、水域、矿区和农田等区域的汞排放做了一些研究,也对全球自然释汞估算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开展了诸多研究工作,但主要集中在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而对中亚热带森林土/气界面间汞交换特征的研究还相对欠缺,尤其是具有地区性典型林份特征的森林,其野外监测数据还非常欠缺。据此,本文应用动力通量箱(DFC)与Lumex RA915+测汞仪联用技术,选择典型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为代表性研究地点,连续1年同步监测林地和裸地土/气界面的汞释放通量,同时考察各环境因子对土壤释汞的影响。结果表明,缙云山林地土壤年平均释汞通量值为16.82±6.70ng·m-2·h-1,裸地土/气界面年平均释汞通量值为21.12±14.55ng·m-2·h-1,均明显高于全球自然释汞通量值(0.7-1.1ng·m-2·h-1)。缙云山林地和裸地土壤释汞通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暖季林地和裸地土壤释汞通量均明显高于冷季。受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以及中亚热带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变化规律影响,在暖季时,裸地土壤释汞通量高于林地(裸地:29.19±23.89ng·m-2·h-1>林地:22.23±13.19ng·m-2·h-1),而在冷季则相反(裸地:4.97±5.75ng·m-2·h-1<林地:6.01±4.05ng·m-2·h-1)。缙云山林地和裸地土壤释汞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和一天中光照强度变化有密切关系。上午释汞通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至正午时分达一天中的最大值,而后随光照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至午夜时分达一天中的最小值。林地和裸地土壤释汞通量存在明显的昼夜差异,白天释汞通量显着高于夜间,夜间土/气界面汞交换偶有沉降。白天裸地土壤释汞通量高于林地,夜间则相反。这主要是受植被白天遮挡阳光减低辐射强度,以及夜间截留大气沉降汞的影响所致。当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更,林地植被遭到砍伐或破坏而变更为裸地时,林地植被所引起的抑制汞向土壤蓄积的效应将消失,大量因林地土壤特性而被吸附固定的Hg2+将通过再活化后转移到裸地土壤中,通过光致还原、热还原等作用而释放,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汞循环,造成更严重的汞污染。影响土/气界面汞交换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总汞、光照强度、土温、气温、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土壤总汞、光照强度、土温和气温与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成线性负相关关系,大气压与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光照强度是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土温、气温、相对湿度和土壤总汞,在本文中未发现大气压对汞通量的明显影响。土温、气温和相对湿度对与土壤释汞通量之间显着的相关关系可能是光照强度与土壤释汞通量相关关系的表象。
张刚,王宁,艾建超,张蕾,杨净,刘子琪[6](2013)在《积融雪控制下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位于松花江上游流域的夹皮沟金矿曾是我国采金量最大的矿区,广泛使用的混汞法提金工艺导致了严重的区域环境介质汞污染.为研究稳定性季节积雪及融雪控制过程土壤(雪)大气间汞交换通量特征,选择区域内典型"山-谷"地形结构单元,沿坡面等距进行布点,使用动态通量箱法测定了各采样点土壤(雪)大气间汞交换通量,使用塞曼效应汞分析仪(LUMEX Zeeman RA915+)测定了各采样点近地面(0~150 cm)垂直方向上大气汞浓度分布,分析了同步气象因子、积融雪控制下地表性质和近地面大气汞的垂直分布各因素对土壤(雪)大气间汞交换通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积雪和融雪期间,大气中汞均有沿山坡向谷底汇集的趋势,在积雪冷源性下垫面所致逆温层结控制下,汞交换通量表现为明显的由大气向土壤(雪)的沉降过程.融雪期间雪融后地表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表现为释放与沉降过程交替,仍然积雪地表大气间汞交换通量沉降水平明显弱于积雪期.分析土壤(雪)大气间汞交换通量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发现,积雪期土壤(雪)大气间汞交换通量与大气汞浓度和大气温度间均具有显着的负线性相关关系;融雪期土壤(雪)大气间汞交换通量与大气汞浓度间具有明显的负线性相关关系,与大气温度间具有正线性相关关系;雪融后裸露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与地温间呈现一定的正线性相关关系.
张刚,王宁,王媛,刘特,艾建超[7](2012)在《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土壤与大气汞污染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开采区内,混汞法提金工艺已使用180余年,导致严重的环境介质汞污染问题.为研究土壤和大气汞污染特征,使用塞曼效应汞分析仪(Zeeman RA915+)测定了大气汞含量,使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6-1997)测定了土壤汞含量,使用动态通量箱法测定了老金厂、二道沟、二道岔和夹皮沟镇小区四处土/气间汞交换通量;对土壤汞含量和大气汞含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并对土/气间汞交换通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区域大气汞含量均值为(71.08±38.22)ng.m-3.②区域土壤汞含量均值为(0.913 1±0.040 8)mg.kg-1;土壤汞含量与大气汞含量显着正相关.③各采样点土/气间汞交换通量为:老金厂(129.13±496.07)ng.(m2.h)-1,二道沟(98.64±43.96)ng.(m2.h)-1,二道岔(23.17±171.23)ng.(m2.h)-1,夹皮沟镇小区(7.12±46.33)ng.(m2.h)-1.④太阳辐射是老金厂、二道岔和夹皮沟镇小区土/气间汞交换通量主要影响因子,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共同控制二道沟土/气汞交换通量过程;地形条件的干扰,形成三类迥异的土/气间汞交换通量日变化特征形态.
朱金山[8](2012)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汞的形态转化与释放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汞及其化合物(特别是烷基汞)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较快的生物富集放大速率和较长的脑器官生物半衰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汞污染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去年召开的第10次“汞作为全球污染物(Mercury As a Global Pollutant)”的国际会议议题(2011年7月,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以及自2010年开始的全球汞控制公约政府间多轮谈判表明,作为“全球性污染物”的汞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仍是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必须面对的热点问题。水库是一个典型的“汞敏感生态系统”,水库环境汞环境化学行为的研究至关重要。三峡水库属特大型年调节水库,按照三峡水库“蓄清拍浊”的调度方式,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75m,防洪限制水位为145m。这种水库调度方式使得水库周边形成垂直高度为30m、面积约350km2的水库消落带。一方面,由于是库区径流的汇集地带,消落带自然也成为环境汞的汇集区(汞汇)。另一方面,它所汇集的汞等污染物最终又会影响到水体质量(汞源)。同时,周期性的水位变化使得消落带将长期处于干湿交替的变换过程,消落带沉积物和上覆水体的性质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pH、Eh、电导率、微生物、有机质等,沉积物和水体环境的变化对汞的迁移转化以及水生生物的富集将有很大影响。目前,对三峡库区汞问题的研究还仅限于对水体汞含量、鱼汞分布、淹没土壤汞含量的调查,而对消落带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转化规律与机制、界面释放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当缺乏。基于此,本文采用野外现场调查采样分析与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汞在沉积物-大气界面、水体-大气界面、土壤(沉积物)水界面的释放特征,及沉积物中汞赋存形态、转化规律与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位涨落的不同时期,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也是不同的。11月份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最高,为28.17±36.17ng/m2h。1月份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最低,为-6.80±12.35ng/m2h,总体表现为沉降。总体来看,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的交换通量高于国内外森林土壤和背景土壤汞的交换通量,但低于国内外对湿地沉积物、冲积平原土壤及农田土壤的释汞通量。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的交换通量具有一定的日变化特征,晴天白天从早晨开始士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的交换通量逐渐增加,到正午左右达到峰值,之后交换通量逐渐减小。夜间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变化较为平稳,大部分数值在0ng/m2h附近波动。而阴天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变化的趋势不明显。暖季白天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都以释放(正值)为主,冷季白天则以沉降(负值)为主。夜间,除11月份表现为释放外,其余三个采样时段夜间土壤(沉积物)-大气汞交换总体上均表现为沉降。光照强度是影响白天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土壤(沉积物)释汞通量呈线性(11月)、对数(1月)或乘幂(5月、7月)形式增加。温度也是影响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的重要因素,土壤(沉积物)温度和气温都与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释放通量呈指数关系。大气汞浓度是影响消落带夜间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最主要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得到了基于诸影响因素的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大气汞交换通量的逐步回归方程,并据此估算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平均汞交换通量为12.77ng/m2h,库区消落带沉积物向大气释汞量为19.53kg/a。库区消落带水位涨落的不同时期,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也是不同的。7月份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最高,为24.47±36.32ng/m2h,是其他采样时段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约4-6倍。11月份库区消落带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最低,为3.83+18.66ng/m2h,最大沉降值(负值)还是出现在冷季的1月份。总体来看,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体-大气界面汞的释放通量与国内外学者对海洋、河口水域、水库、湖泊水体的释汞通量相近,但低于国外对大型湿地水体释汞通量的监测结果。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具有一定的日变化特征,从早晨开始水体-大气界面汞的交换通量逐渐增加,到正午左右达到峰值,之后交换通量逐渐减小。夜间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变化较为平稳,大部分数值在Ong/m2h附近波动。无论是暖季还是冷季,白天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都以释放(正值)为主。夜间,冷季库区消落带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以沉降(负值)为主,暖季界面汞的释放和沉降达到平衡。光照强度是影响白天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水体释汞通量呈对数(11月、1月、5月)或乘幂(7月)形式增加。温度也是影响库区消落带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的重要因素,水温和气温都与水体-大气界面汞释放通量呈指数关系。大气汞浓度是影响消落带夜间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最主要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得到了基于诸影响因素的库区消落带水体-大气汞交换通量的逐步回归方程,并据此估算了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体/大气平均汞交换通量为14.45ng/m2h,库区消落带水域向大气释汞量为22.21kg/a。库区消落带沉积物总汞(THg)含量略高于河流沉积物汞的背景值,但比其他被汞污染的沉积物低很多,三峡库区消落带汞的污染程度较轻。7月份和9月份采集的库区消落带沉积物甲基汞(MeHg)的含量分别为0.128±0.028ng/g和0.031±0.027ng/g。7月份MeHg:THg的值为0.296±0.154%,9月份MeHg:THg的值为0.069±0.081%,两者相差近3倍。不同类型沉积物MeHg:THg的值也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淹水沉积物>半淹水沉积物>落干沉积物。但总体来讲,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甲基化的速率和程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7月份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依次为强络合态(46.99%)、硫化物结合态(36.28%)、有机及其他络合态(9.57%)、水溶态(4.49%)、胃酸溶态(2.67%)。强络合态是7月份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主要的赋存形态,即7月份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主要是与铁锰氧化物、无定形有机硫化物等的络合物,以及元素汞和结合于矿物质晶格结构中的汞。9月份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依次为硫化物结合态(46.47%)、强络合态(34.73%)、有机及其他络合态(14.18%)、胃酸溶态(2.40%)、水溶态(2.21%)。硫化物结合态是9月份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主要的赋存形态,即9月份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主要是与硫化物结合态的汞。伴随着淹水沉积物的出露,由于无机汞在相态分布中的溢出效应,强络合态的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水溶态和胃酸溶态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沉积物落干过程中,经历波浪和坡面径流对库岸沉积物的冲刷,导致弱结合态汞的流失,而强结合态汞如硫化物结合态的汞的比例的增加。室内模拟实验的结果也证实了沉积物在出露过程中,确实存在无机汞相态分布的“溢出效应”。即伴随着沉积物含水量的下降,强络合态的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水溶态和胃酸溶态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淹水沉积物中汞的迁移性要高于落干沉积物,沉积物出露过程中汞的迁移性增加,落干沉积物淹水后汞的迁移性也会增加。淹水期间浅水沉积物(处理A)中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为0.41+0.29%,深水沉积物(处理B)中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为0.74±0.52%,两处理沉积物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9),也就是说深水沉积物比浅水沉积物具有更高的甲基汞产率。处理A与处理B上覆水体中活性汞、溶解态汞、甲基汞含量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沉积物孔隙水中活性汞、溶解态汞、甲基汞含量之间也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上覆水和沉积物孔隙水活性汞、溶解态汞、甲基汞含量存在显着的差异,也就是说活性汞,溶解态汞,甲基汞在沉积物孔隙水与上覆水之间存在浓度梯度,沉积物孔隙水中活性汞,溶解态汞,甲基汞有向上覆水中迁移扩散的趋势。不同淹水时间两处理沉积物孔隙水中活性汞的扩散通量分别为12.79±5.06ng/m2d(处理A)和13.24+3.68ng/m2d(处理B);溶解态汞的扩散通量分别为154.65±47.12ng/m2d(处理A)和160.23±56.19ng/m2d(处理B)。甲基汞的扩散通量分别为7.61±3.39ng/m2d(处理A)和7.79±4.56ng/m2d(处理B)。各处理之间沉积物/水界面间活性汞,溶解态汞,甲基汞扩散通量没有显着性差异。库区消落带孔隙水中的活性汞对上覆水体活性汞含量的贡献率为0.002-0.011%,孔隙水中的溶解态汞对上覆水体溶解态汞含量的贡献率为0.002-0.017%,孔隙水中的甲基汞对上覆水体甲基汞含量的贡献率为0.015-0.143%。
陈宏[9](2009)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库及其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汞是一种高毒性的非必需元素,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的生物富集性等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发生水俣病事件以来,汞污染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逐年增加的化石燃料燃烧、金属冶炼等人为过程不断向大气环境释放大量的汞,使得全球大气汞浓度逐年增加。由于汞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长距离传输特性,使国际社会对全球汞污染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很多国际机构列为全球性优先控制污染物,具有跨国污染的属性,由此引发了新一轮汞污染问题研究的热潮。人们在研究汞污染问题时发现,在河流上构筑大坝并形成水库后,水域的环境条件将发生极大的变化。水库内的流速减缓,复氧能力改变,泥沙大量沉积,营养物质滞留,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提高,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这些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和伴随发生的各种复杂过程,将会影响进入水库中汞的浓度及其时空分布,使汞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将会加剧。可见水库是一个典型的“汞敏感生态系统”,对水库汞污染问题的研究极为重要。三峡水库是目前我国最大,也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库。三峡水库面积1084km2,淹没的陆地面积就达632 km2。其中,淹没的耕园地(不包含河滩地)为275.1 km2,这些耕园地大多为三峡库区最肥沃、复种指数最高的农业用地。三峡库区南岸位于西南汞矿化带东缘、川东南高汞背景区,库区上游及支流输入的汞负荷巨大。根据研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汞活化效应将增强,鱼体对汞元素的生物富集作用加剧,水库鱼体汞含量将增加0.35~1.5倍左右,存在鱼体汞含量超过食品淡水鱼汞含量标准的风险。由此可见,三峡水库汞污染问题是倍受世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三峡水库属特大型年调节水库。按照规划设计,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175m,坝顶高程185m,5月底降至防洪限制水位145m。这种水库调度方式使得库周形成垂直高度为30m、面积400多km2的水库消落带。对大型水库消落带,由于是库区径流的汇集地带,自然也成为环境汞的汇集区。另一方面,消落带土壤作为水库的最后一道缓冲带,它所汇集的汞等污染物最终又会影响到水体质量。因此,对水库而言,消落带既是汞的汇,又是汞的源,是汞的敏感区。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消落带土壤将长期处于干湿交替的变换过程,土壤的性质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对汞的迁移转化及库区的水质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库区消落带土壤汞赋存量及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对这一方面的系统研究相对缺乏。为此,本研究拟以我国最具特色的周期性干湿交替环境——三峡库区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开展消落带土壤汞的形态特征及其汞库存量的研究,并对消落带土壤汞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估,对正确认识区域及全球大气汞的来源及释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三峡库区重庆段消落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库区各区县消落带范围的土壤进行系统采样,研究整个消落带耕园土壤及不同高程范围土壤汞及其赋存形态与变化特征,并分析影响汞赋存状态的因素,通过分析样品总汞及各形态汞含量,估算区域内耕园土壤汞库中总汞及各形态汞库存量。通过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的吸附解吸特征,通过对土壤汞的库存量、汞的赋存状态、吸附解吸特征的分析,评价消落带土壤汞库对水环境带来的风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整个消落带土壤中汞平均含量0.0839mg/kg,为重庆市土壤平均背景值的1.7倍、我国背景值(0.04mg/kg)的2.1倍,表明消落带土壤具有明显的汞富集趋势。土壤汞赋存形态以残留态为主,各形态汞的平均分配系数依此为:残留态(61.4%)>碱溶态(16.1%)>酸溶态(14.0%)>过氧化氢态(6.5%)>水溶态(2.0%)。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汞含量及形态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总汞含量呈极显着相关(r=0.46**,n=158),而与土壤砂粒、粘粒、CEC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汞含量与土壤pH呈负相关关系,总汞和绝大部分形态的汞都和粉粒和粘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的汞主要来源于外源性输入。在3个水位高程范围总汞含量的变化为145~155m(0.0856mg/kg)>155~165m(0.0804mg/kg)>165~175m(0.0602mg/kg),土壤汞含量与高程呈负相关关系。同一高程范围,除在145~155m范围内右岸总汞平均含量高于左岸外,在其它两个高程层均表现为右岸总汞平均含量高于左岸,两岸平均汞含量随高程变化也表现为总汞相一致。土壤剖面汞及其形态分布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并受各种理化性质的影响,各形态汞与有机质含量几乎都表现为正相关,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剖面中总汞、碱溶态汞和残留态汞在土壤各层中的分布大体呈现出高-高-低或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在整个消落带土壤汞库中,各层土壤汞的形态比例和消落带表层土壤中各形态汞所占的比例关系基本一致,可以通过土壤中各形态汞的含量比例关系来近似反映土壤汞库中各形态汞的比例关系。全市消落带耕园地总汞库存量为14951.65-33492.15kg,平均汞库存量为20615.35kg。其中0-20cm层土壤汞平均库存量为7051.79kg,占总汞库存量的34.20%;20-40cm层土壤汞平均库存量为5172.70kg,占总汞库存量的25.10%;40-60cm层土壤汞平均库存量为8390.86kg,占总汞库存量的40.70%。全市消落带耕园地水溶态汞平均库存量为270.97kg。0-20cm、20-40cm、40-60cm各层土壤水溶态汞平均库存量分别为81.46、113.61和75.90kg。酸溶态汞平均库存量为2995.23kg,土壤各层平均库存量分别为442.19、1276.47和1276.57kg。碱溶态汞平均库存量为3450.45kg,土壤各层平均汞库存量分别为1559.33、1049.26和841.86kg。过氧化氢溶态汞平均库存量为650.16kg,土壤各层平均库存量分别为209.46、233.91和200.11kg。残留态汞平均库存量为13255.52kg,土壤各层平均库存量分别为4759.46、2499.55和5996.51kg。土壤pH、有机质、粒径等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汞吸附解吸有很明显的影响。土壤对汞的最大吸附量顺序为:紫色潮土>中性紫色土>灰棕潮土,对Hg2+的吸附作用力顺序为:中性紫色土>紫色潮土>灰棕潮土。3种土壤吸附汞的速率顺序为灰棕潮土>紫色潮土>中性紫色土。土壤对汞的吸附作用力越大,其解吸率也就越小。根据Langmuir方程拟合得出的最大解吸量顺序为灰棕潮土>紫色潮土>中性紫色土。3种土壤对汞的解吸率都不太高,最大解吸率分别为灰棕潮土8.74%,紫色潮土5.85%,中性紫色土2.07%,说明汞容易与土壤结合且比较稳定,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较弱。在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中,中性紫色土对周边环境地表径流带来的汞的吸持能力最强,即“汇”的作用大,而灰棕潮土对汞的解吸率最大,即“源”的强度高。土壤汞释放进入水体后对水体中汞含量的影响非常小,但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汞释放到水体中的汞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放大,使长江流域重庆段鱼肉中汞的平均含量达到0.206mg/kg,增幅达43.2%,汞的持续释放会使汞对水体和鱼类潜在风险会进一步增加。通过单因子评价、地累积指数评价和生态潜在污染指数评价,消落带土壤除个别地方受中等影响外,其它地方的汞的环境影响都在安全范围。通过土壤汞的健康风险评价,发现Hg经摄食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远低于可以接受的水平(10-6),表明消落带土壤汞含量对人体基本不会产生危害。
朱金山[10](2009)在《川东丘陵区农田土/水—气界面汞交换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环境汞污染问题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对环境汞污染来源、污染水平、迁移转化、危害等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对污染源与汇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还较薄弱,特别是汞的自然源排放及其区域和全球预算亟待加强。而研究环境界面间汞交换特征对评估汞的自然排放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已对森林、草原、荒漠、水域(海洋、湖泊、水库、河流、湿地)、矿区等环境界面的汞释放特征作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无疑对正确估算汞的自然释放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对于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农田系统土/水-气界面间汞交换特征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据此,本研究应用动力通量箱(DFC)与Lumex RA915+测汞仪联用技术,选择重庆市北碚区具有不同土壤类型的澄江镇(紫色土)和龙凤镇槽上(矿质黄泥)为川东丘陵区代表性研究地点,在每个研究点选择邻近具有代表性的水田和旱地作为监测点,每月一次,每次持续24-48小时,连续10个月同步监测了土/水-气界面的汞释放通量,同时考察各环境因子对汞释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农田(水田、旱地)汞的自然源释放进行初步量化。结果表明,旱地土-气界面汞交换和水田水-气界面汞交换都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白天汞释放通量显着高于夜间,从早晨开始汞的释放通量逐渐增加,到正午达到汞释放量的峰值,而后,随光照强度的减弱汞释放量逐渐减小。夜间土-气界面汞交换偶有沉降,而水.气界面汞交换则以沉降为主。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明显大于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是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2-4倍。农田土/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还存在明显的月际变化趋势,暖季农田相对裸露月份(如四月、十月)的汞释放通量大于有作物覆盖的月份,且汞释放通量随作物植株高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冷季(如三月、十一月)汞释放量较暖季小。无论旱地还是水田汞的释放量槽上(矿质黄泥)都要要大于澄江(紫色土)。这主要是由于两采样点土壤总汞含量和土壤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影响土-气界面汞交换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土温、大气汞浓度、大气压、气温等,光照强度与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0.572≤r≤0.964,p=0.00),土温与土-气汞净释放通量的对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567,p=0.00),气温与土-气汞交换通量成正相关关系(r=0.552,p=0.00),大气汞浓度、大气压与汞交换通量成负相关关系(r=-0.065,p=0.13:r=0.168,p=0.00)。光照强度是影响土-气界面汞释放的最主要因子,其次是土温、气温、大气汞浓度、大气压。影响水-气界面汞交换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气温、水温、大气汞浓度、大气压等,光照强度与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0.544≤r≤0.948,p=0.00),气-水界面的温度梯度影响水-气界面汞交换的重要因素(r=0.476,p=0.00),大气压与汞交换通量成负相关关系(r白天=-0.382,p=0.02;r夜间=-0.338,p=0.04),大气汞浓度与汞交换通量成负相关关系(r白天=-0.371,p=0.05;r夜间=-0.634,p=0.00),光照强度仍是影响水-气界面汞释放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大气汞浓度、水温、大气压、气温。基于实地测得的数据,结合重庆市的气候特点,对该区域水田、旱地汞释放量进行初步估算,重庆市从旱地释放到大气中的总汞量为621.85kg/a,从水田释放到大气中的总汞量为280.37kg/a。
二、夏季红枫湖地区农田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季红枫湖地区农田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德化县金矿区民间冶炼活动相关的土壤与大气汞污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区特点与工作方法 |
2 采样及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土壤总汞特征 |
3.2 大气汞含量特征 |
3.3 土-气界面汞通量 |
4 结语 |
(2)我国自然源汞排放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观测方法比较与数据可比性验证 |
2 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 |
2.1 水体汞形态 |
2.2 水体汞排放通量分布规律 |
2.3 水体汞排放通量影响因素 |
3 土-气界面汞交换 |
3.1 土壤汞来源和形态 |
3.2 土壤汞释放通量分布规律 |
3.3 土壤汞释放通量影响因素 |
4 植被-大气汞交换 |
5 我国自然源汞排放估算研究进展 |
6 展望 |
(3)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库长寿湖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写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汞的基本性质、毒性及全球循环 |
1.1.1 汞的基本性质 |
1.1.2 汞的毒理性 |
1.1.3 全球循环 |
1.2 水环境中汞迁移转化及生物与非生物进程研究进展 |
1.2.1 水环境中不同价态汞迁移转化研究 |
1.2.2 水环境中汞的生物与非生物进程研究 |
1.3 水环境中界面汞交换研究现状 |
1.3.1 水-大气界面汞交换水平及特征的研究进展 |
1.3.2 水体-沉积物界面汞交换通量原理及计算方法 |
1.4 水环境中汞的甲基化进程研究 |
1.4.1 水环境中汞甲基化进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
1.4.2 影响水环境中汞甲基化进程的因素 |
1.5 水环境中水生生物的汞富集研究进展 |
1.5.1 水环境(江河、水库)的鱼汞富集现状 |
1.5.2 水环境中鱼体汞富集原理、途径 |
1.6 水环境中汞的质量平衡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选题背景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水库水体汞分布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
2.3.2 水库水体-大气界面汞的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
2.3.3 水库沉积物中汞/甲基汞分布迁移特征及沉积物-水体汞交换通量 |
2.3.4 水库汞在鱼体累积与健康风险评估 |
2.3.5 水库汞质量平衡模型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水库水体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地点 |
3.1.2 水样分析、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表层水不同形态汞浓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垂直剖面水体各形态汞水平及季节变化 |
3.2.3 影响水体甲基汞分布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体溶解气态汞及水-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地点 |
4.1.2 溶解气态汞采样与分析方法 |
4.1.3 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4.1.4 环境参数及水体阴阳离子的测定方法 |
4.1.5 水相理论饱和溶解气态汞的计算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水体基本理化性质 |
4.2.2 水体溶解气态汞水平及理论DGM估算 |
4.2.3 水体-大气界面释汞交换通量 |
4.2.4 水体-大气界面释汞通量影响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库沉积物汞分布及扩散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地点 |
5.1.2 沉积物间隙水、沉积物样采集 |
5.1.3 水样、沉积物样分析、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
5.1.4 沉积物孔隙水中的汞对上覆水体的贡献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水库沉积物基本性质 |
5.2.2 水库沉积物汞剖面分布特征 |
5.2.3 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态汞与溶解态甲基汞季节分布 |
5.2.4 沉积物间隙水溶解态汞向上覆水体扩散通量及对水体贡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库鱼体汞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品采集 |
6.1.2 样品制备及分析 |
6.1.3 质量控制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水库鱼体汞分布 |
6.2.2 水库鱼体汞的生物富集系数 |
6.2.3 水库鱼类汞摄入的健康风险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长寿湖水库汞质量平衡模型 |
7.1 水库质量平衡模型建立 |
7.1.1 前提和假设 |
7.1.2 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 |
7.1.3 大气湿沉降年通量 |
7.1.4 河流汞输入输出年通量 |
7.1.5 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汞扩散年通量 |
7.1.6 颗粒物汞沉降、再悬浮年通量 |
7.1.7 水体汞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年通量 |
7.1.8 生物富集汞量 |
7.2 水库总汞/甲基汞输入、输出年通量、所占比例及净通量 |
7.2.1 总汞/甲基汞输入年通量及所占比例 |
7.2.2 总汞/甲基汞输出年通量及所占比例 |
7.2.3 总汞/甲基汞的年输入输出净通量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4)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土壤-大气界面释汞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 1研究区概况 |
1. 2释汞通量测定 |
1. 3土壤汞含量的测定 |
1. 4其他参数的测定 |
2结果与分析 |
2. 1林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2. 2森林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2.2.1林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 |
2. 2. 2林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日变化特征 |
2. 3林地土/气界面释汞通量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3.1主成分分析 |
2. 3. 2通径分析 |
3结论 |
(5)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系统土壤-大气界面的汞交换通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汞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危害 |
1.1.1 汞的物理化学性质 |
1.1.2 汞的危害 |
1.2 大气汞的来源、形态及迁移转化 |
1.2.1 大气汞的来源 |
1.2.2 大气汞的形态分布 |
1.2.3 大气汞的迁移转化 |
1.3 森林汞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
1.3.1 森林土壤汞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
1.3.2 森林植被汞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
1.4 森林土/气界面汞通量研究 |
1.4.1 研究现状 |
1.4.2 界面汞交换研究方法 |
1.4.3 土/气界面汞交换影响因素 |
1.5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章 引言 |
2.1 立题背景 |
2.2 研究内容 |
2.2.1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系统土/气界面的汞交换特征 |
2.2.2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系统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素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区域环境状况 |
3.1.2 监测点的选择 |
3.1.3 监测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3.2 汞交换通量的测定 |
3.2.1 通量箱的制作 |
3.2.2 空白测定 |
3.2.3 土/气界面汞释放通量的测定 |
3.3 分析测定方法 |
3.3.1 样品汞含量的测定 |
3.3.2 其他参数的测定 |
第4章 森林土/气界面的汞交换特征 |
4.1 森林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4.1.1 林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4.1.2 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4.2 森林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1 林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2 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4.3 林地、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比较 |
4.3.1 林地、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季节变化对比 |
4.3.2 林地、裸地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日变化对比 |
第5章 森林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素 |
5.1 土壤汞含量 |
5.2 光照强度 |
5.3 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 |
5.4 相对湿度 |
5.5 其它影响因素 |
5.6 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 |
5.6.1 主成分分析 |
5.6.2 通径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6)积融雪控制下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采样及测定方法 |
1.2.1 采样点布设 |
1.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1.3 土壤大气汞交换通量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积雪控制下土壤 (雪) 大气间汞交换通量 |
2.1.1 积雪条件下土壤 (雪) 大气间汞交换通量 |
2.1.2 积雪条件下近地面大气汞浓度及气象要素 |
2.2 融雪条件下近地面大气汞浓度与土壤大气汞交换通量 |
2.2.1 融雪条件下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 |
2.2.2 融雪条件下近地面大气汞浓度及气象要素 |
2.3 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及其影响因素间相关关系 |
3 结论 |
(7)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土壤与大气汞污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采样及测定方法 |
1.2.1 采样点布设 |
1.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1.3 土壤总汞释放通量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大气总汞含量 |
2.2 土壤总汞含量 |
2.3 相关性分析 |
2.4 土/气间汞释放通量 |
3 结论 |
(8)三峡库区消落带汞的形态转化与释放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汞的理化性质、来源及危害 |
1.1.1 汞的理化性质 |
1.1.2 大气汞的来源 |
1.1.3 汞的危害 |
1.2 水库汞污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3 库岸消落带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
1.3.1 影响消落带痕量重金属迁移性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因素 |
1.3.2 三峡库区消落带重金属研究现状 |
1.4 沉积物/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的研究进展 |
1.4.1 沉积物/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1.4.2 沉积物/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素 |
1.4.3 沉积物/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模型 |
1.5 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的研究 |
1.5.1 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1.5.2 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素 |
1.5.3 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模型 |
1.6 沉积物-水界面汞交换的研究 |
1.6.1 沉积物-水界面汞交换研究的意义 |
1.6.2 影响沉积物-水界面汞及甲基汞交换通量的因素 |
1.6.3 计算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汞及甲基汞交换通量的方法 |
1.7 沉积物/土壤样品中汞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
1.7.1 沉积物中汞形态分析的方法 |
1.7.2 影响沉积物中汞形态的因素 |
1.8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引言 |
2.1 立题背景 |
2.2 研究内容 |
2.2.1 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大气界面汞的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
2.2.2 库区消落带水体-大气界面汞的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
2.2.3 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 |
2.2.4 库区消落带沉积物-水界面汞的扩散通量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目标 |
第3章 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的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区的区域环境状况 |
3.1.2 监测样点的选择 |
3.1.3 监测点沉积物的基本特征 |
3.2 研究方法 |
3.2.1 通量箱的制作 |
3.2.2 空白测定 |
3.2.3 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测定 |
3.2.4 环境参数的测定 |
3.2.5 沉积物采集与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水平 |
3.3.2 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3 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素 |
3.3.4 库区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释放量的估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落带水体-大气界面汞的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研究区的区域环境状况 |
4.1.2 监测样点的选择 |
4.1.3 监测点水体的基本特征 |
4.2 研究方法 |
4.2.1 通量箱的制作 |
4.2.2 空白测定 |
4.2.3 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测定 |
4.2.4 环境参数的测定 |
4.2.5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水平 |
4.3.2 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4.3.3 水体-大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素 |
4.3.4 库区消落带水体-大气界面汞释放量的估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采样点的选择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
5.1.2 室内模拟实验 |
5.1.3 沉积物中汞的形态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各种汞形态的含量 |
5.2.2 消落过程中汞赋存形态的变化特征 |
5.2.3 消落过程中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的迁移性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库区消落带沉积物-水界面汞的扩散通量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室内模拟实验的设计 |
6.1.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6.1.3 沉积物/水界面汞交换通量的估算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两个不同处理沉积物中总汞、甲基汞的含量 |
6.2.2 沉积物孔隙水及上覆水中活性汞、溶解态汞及甲基汞的含量 |
6.2.3 沉积物/水界面汞扩散通量 |
6.2.4 沉积物孔隙水中的汞对上覆水体的贡献率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9)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库及其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汞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
1.1.1 汞的理化性质 |
1.1.2 汞在环境中的分布 |
1.1.3 汞的危害 |
1.2 汞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 |
1.2.1 大气汞的来源 |
1.2.2 大气汞的形态分布 |
1.2.3 大气汞的迁移转化 |
1.2.4 大气汞的沉降 |
1.3 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
1.3.1 汞在水体中的形态 |
1.3.2 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
1.3.3 汞在水/气界面的迁移转化 |
1.4 汞在陆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
1.4.1 土壤中汞的来源 |
1.4.2 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 |
1.4.3 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
1.4.4 汞在土/气界面的迁移转化 |
1.4.5 汞在沉积物—水体界面的迁移转化 |
1.5 全球性汞释放 |
1.5.1 汞的自然源排放 |
1.5.2 汞的人为源排放 |
第2章 引言 |
2.1 立题背景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赋存状态及其库存量 |
2.2.2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吸附解吸特征 |
2.2.3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的环境风险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目标 |
第3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的库存量及其赋存形态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分析 |
3.2.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 |
3.2.2 土壤汞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消落带土壤表层总汞分布特征 |
3.3.2 消落带土壤汞形态分布特征 |
3.3.3 汞在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的分布特征 |
3.3.4 消落带土壤剖面各层汞的含量变化特征 |
3.3.5 消落带土壤剖面各层汞的形态分布特征 |
3.3.6 消落带耕园地土壤汞库存量 |
3.4 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对汞的吸附解吸特征 |
4.1 供试样品 |
4.2 试验方法 |
4.2.1 土壤对汞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 |
4.2.2 土壤对汞的吸附解吸动力学试验 |
4.3 分析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土壤汞等温吸附特征 |
4.4.2 土壤汞吸附动力学特征 |
4.4.3 土壤汞等温解吸特征 |
4.4.4 土壤汞解吸动力学特征 |
4.4.5 土壤汞吸附量与解吸量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库环境风险评价 |
5.1 土壤汞库水环境风险分析 |
5.1.1 土壤汞库对水环境的影响 |
5.1.2 土壤汞库对鱼类的影响 |
5.2 模型评价方法 |
5.2.1 单因子污染评价 |
5.2.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5.2.3 地质累积指数 |
5.2.4 土壤重金属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5.3 评价结果讨论 |
5.3.1 污染评价 |
5.3.2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10)川东丘陵区农田土/水—气界面汞交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汞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
1.1.1 汞的物理化学性质 |
1.1.2 汞的危害 |
1.2 大气汞的白然来源 |
1.2.1 火山和地热活动 |
1.2.2 植被释汞 |
1.2.3 森林火灾 |
1.3 土壤汞的来源及释放的研究 |
1.3.1 土壤汞的来源 |
1.3.2 土壤汞释放的研究进展 |
1.4 水体汞的来源及释放的研究 |
1.4.1 水体汞的来源 |
1.4.2 水体汞释放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引言 |
2.1 立题背景 |
2.2 研究内容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区的区域环境状况 |
3.1.2 监测点的选择 |
3.1.3 监测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3.2 汞交换通量的测定 |
3.2.1 通量箱的制作 |
3.2.2 空白测定 |
3.2.3 土-气界面汞释放通量的测定 |
3.2.4 水-气界面汞释放通量的测定 |
3.3 分析测定方法 |
3.3.1 样品汞含量得测定 |
3.3.2 其他参数得测定 |
第4章 农田土/水-气界面汞交换特征 |
4.1 农田土/水-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4.1.1 旱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4.1.2 水田水-气界面汞交换的水平 |
4.2 农田土/水-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1 农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2 农田水-气界面汞交换的时间变化特征 |
4.3 农田土/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比较 |
4.4 不同土壤类型土/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比较 |
第5章 农田土/水-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素 |
5.1 农田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子 |
5.1.1 光照强度对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 |
5.1.2 土温对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 |
5.1.3 相对湿度对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 |
5.1.4 其他因素对土-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 |
5.1.5 影响因素作用大小即作用方式 |
5.2 农田水-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因子 |
5.2.1 光照强度对水-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 |
5.2.2 气温、水温对水-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 |
5.2.3 相对湿度对水-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 |
5.2.4 其他因素对水-气界面汞交换的影响 |
5.2.5 影响因素作用大小及作用方式 |
第6章 农田土/水-气界面汞释放量的估算 |
6.1 旱地土-气界面汞释放量的估算 |
6.2 水田水-气界面汞释放量的估算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四、夏季红枫湖地区农田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德化县金矿区民间冶炼活动相关的土壤与大气汞污染特征[J]. 乔胜英,刘江,胡方泱,张昕,蔺强强,吕串,王瀚博.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5)
- [2]我国自然源汞排放研究进展[J]. 谭清友,付学吾,何天容. 生态学杂志, 2017(03)
- [3]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库长寿湖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D]. 白薇扬. 西南大学, 2015(04)
- [4]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土壤-大气界面释汞通量研究[J]. 马明,王定勇,申源源,孙荣国,黄礼昕. 环境科学, 2014(01)
- [5]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系统土壤-大气界面的汞交换通量[D]. 申源源. 西南大学, 2013(12)
- [6]积融雪控制下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特征[J]. 张刚,王宁,艾建超,张蕾,杨净,刘子琪. 环境科学, 2013(02)
- [7]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土壤与大气汞污染特征[J]. 张刚,王宁,王媛,刘特,艾建超. 环境科学, 2012(09)
- [8]三峡库区消落带汞的形态转化与释放特征[D]. 朱金山. 西南大学, 2012(11)
- [9]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库及其风险评价[D]. 陈宏. 西南大学, 2009(10)
- [10]川东丘陵区农田土/水—气界面汞交换特征[D]. 朱金山. 西南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