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园林题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画创作,架上油画,架上绘画
园林题材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弢[1](2019)在《超时空的园林——谈我的园林题材油画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带给我们新的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拓宽了我们感知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我。一般的概念中,架上绘画是平面的艺术,雕塑和建筑是空间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影像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可是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架上绘画与影像、音乐,甚至是味道的结合变得触手可及。影像技术、大数据、信息化、碎片化带给架上(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07期)
林芷卉[2](2019)在《造景与写生—论江南园林绘画题材的创作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正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这足以说明了江南园林的地位。江南园林主要以山水园林作为它基本的形式,它通过自然和人工巧妙的结合,并以精致、小巧、写意和雅致为主。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及思想文化的载体,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在立意上又和古典的园林建造思路争相辉映,作画的意象来源于园林,而并不是出自于画家们自己的主观臆造,他们通常在自然中寻找自己的立意,然后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思维带到自己的画幅上,两者相辅相成。笔者通过搜集和查阅从古至今的园林题材绘画方面的资料和文献及其代表人物并进行梳理,再结合和运用到自己的毕业创作中,试图把自己对园林的写生作为主要题材结合和运用到自身的实际创作中。(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邹蕾[3](2019)在《园林题材山水画中“闲隐”心境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园林题材山水画是融诗、书、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不仅是空间、时间的艺术,更是涵盖了视觉、知觉、感觉等多个维度,而其中的“闲隐”心境是依托于画家遣兴怡情的林泉之心而产生的,是画家在存心养性,束身修行中的自然流露。从中不仅可以看到画家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可以看到他们隐于城市山林的精神诉求。园林山水画通过特有的题材、图式和空间造型展现了其独特的内在特征和人文素养。本文旨在对园林题材山水画中的“闲隐”心境进行基础研究和实践探索,先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其产生发展,探究画家们在园林雅居生活中所透露的人文意趣,再结合临摹练习与体悟,综合分析园林山水画的布局营造和笔墨表现力,从中探究解析自身的山水画笔墨语言,最后进行对画面形式感的尝试以及对书画结合方式的探索,使自己的创作实践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令画面达到和谐理想的效果。论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来表现:一是通过理清园林题材山水画的发展渊源来探索其中的闲隐心境,其次是通过案例从多个角度进一步探析“闲隐”心境的绘画特征,然后用自己的系列创作尝试进行实践,最后进行作品创作的总结。(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5-21)
周坛坛[4](2019)在《中国古典园林题材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性”意境在我的油画创作中的表现进行探索和研究。从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生活感悟出发,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诗性审美”与西方绘画语言相结合,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诗性空间”的营造和当代艺术家的融合、探索,以及个人创作实践中不断整理和分析创作思路,发现问题和不足。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叁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陈述中国古典园林的“诗意”思想的来源及园林诗性空间的营造过程。第二章主要是举例分析当代油画家对中国古典园林题材的诗性审美的表现对我创作的的影响和启发。第叁章是关于我自己的创作考察和创作的过程和体会,论述从最初的考察和创作题材的切入,不断深入挖掘作品构思和作品语言的呈现方式,较为详细的记录和描绘了本人创作过程。此叁个章节,本人由最初的理论来源,从理论研究、优秀作品赏析到不断深入反思和自我否定,积极探索绘画意境的表现,逐步形成了自己油画创作中关于中国古典园林元素的“诗性”创作探索和思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6)
李毅[5](2019)在《明代园林题材绘画中松竹图式的人文精神——以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文人参与造园的风尚兴起,江南吴中苏州地区富庶的物质条件使城市宅院空前繁荣,提供园居生活享受的建筑比重大为增加,使许多山水庭院演变成为城市私人庭院。1造园的需求增加,文人的山水理想在"咫尺山林"的庭院中得以体现,同时推动了文人园林题材绘画的创作,画家、造园家、园主之间彼此影响,形成了以围绕园林为中心的隐逸趣味,并富有超越世俗的人文精神。其中以文徵明的园林题材山水画最为代表。(本文来源于《艺术品》期刊2019年02期)
邹扬[6](2018)在《江南如画》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线的运用在整个油画的发展史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光线渗入在绘画的造型、构图、色彩等基本的绘画元素中。众多的艺术家运用各种主观的方法对光线加以运用,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光线的使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法层面的问题,它已经由一种再现客观世界的手段逐渐变成了一种在画面中传达情感的媒介。画面背后潜藏的更深层次的情绪也需要通过光线的介入来表达,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充实而富有艺术感染力。本文通过对于自身园林题材创作过程的思考,讨论江南园林与绘画的联系,阐明选择园林作为创作主题的原因,通过对自己的创作的解读研究光线与各绘画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西方大师的作品分析不同的光照方式对于画面的视觉效果的影响以及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探讨油画中光线的主观的精神性和创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8-05-29)
李毅[7](2018)在《明代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中的松竹图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中叶,吴门画派兴起,文人参与造园,园林成为文人优雅生活和道德处世的现实造境,造园理念介入传统山水画,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山水画的“文人园林山水绘画”。松竹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借以比兴的题材,在山水画上松竹是重要的表现元素,在园林中松竹也是不可或缺的植物。松竹是可以寓意文人本身道德品质追求的,并被大量的呈现在文人的画作之中。本文通过对文徵明的园林山水画中的松竹笔墨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在以文徵明园林绘画为代表的作品中,建筑在画面中的视角较在传统山水画中有所拉近,比例加大,松树常画在建筑之前,竹子常画在建筑之后,松树、竹子被描绘得更加细致,开始有别于传统山水画里的简单刻画,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作画习惯,可以被归纳成一种特有的松竹图式。这种松竹图式既可以说是文徵明个人的道德境界和人格追求的迹化,也可以说是当时文人生活处世的一种共同理想。文人参与造园,是理想山水之境的现实模拟,而文人园林山水绘画则是在现实园林的基础上的理想升华。从自然到山水画,从山水画到园林,再从园林到园林画,都是文人与自然相处的不断升级演变。而文徵明园林画中的松竹图式正是这种山水人文情怀的坚守体现,并对其后世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8-05-01)
侯晓春[8](2017)在《明代吴门画派园林庭院等实景题材绘画的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中后期出现的实景园林画,在整个山水画史上都是比较独特的,它所体现的是当时画家的审美意识、生活状态、以及表现手法,对于当今画坛都是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时下兴盛的园林画,以及古村落城市园林画都是明代园林画的延续,所以研究明代园林画尤其是实景园林画对于当下的山水画创作是有益的。(本文来源于《西北美术》期刊2017年04期)
罗怀宇[9](2017)在《园林造境思想在国产古典题材的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园林造境理念涵盖了千古华夏感悟美的情感、除政治范畴以外的多个领域,它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范畴和对美的感悟能力的标准,成为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动画产业进入数字化阶段,新的高科技数码技术不断地被开发,并且运用到动画制作中去,外国的动画场景制作在不断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同时,也在动画场景中运用中国园林设计特色。本文对国内古典题材动画场景设计和园林造境思想运用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加强了动画情景规划对我国园林造境的利用,开拓了中国动画产生更具民族化特色的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09期)
安超[10](2017)在《“文人意境”:吴门四家园林题材作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江南造园活动兴盛,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四家等画家创作了大量的园林题材绘画作品。本文从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角度,以江南私家古典园林为切入点,探究吴门四家园林题材绘画,分析吴门四家园林绘画的艺术特点,以及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此研究对于明代园林艺术和吴门四家山水画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作品分析我们发现:(1)文人士大夫借助园林绘画表达隐逸思想,抒发理想情怀。园林艺术师法自然但又高于自然,以小见大,遵循自然和谐的客观规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追求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2)吴门四家笔墨下的园林绘画具有创造性、写意性,重在描绘闲情自然的优美环境,精致美观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这与宋朝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绘画风格迥异。从而体现明代园林绘画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3)吴门四家的园林绘画作品体现在文人园林中的文人士大夫雅集玩赏、吟诗作画的闲适生活状态,表现文人幽静雅致的生活及审美观念。吴门四家的山水画在园林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山水园林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自然精神的境界,在有限的空间里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构思缜密,设计精巧,造型美观,布局舒适合理的艺术特征。园林与绘画在立意、选景、布势、意境、创作手法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以沈周的《东庄图》册、文徵明的《真赏斋图》、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仇英的《斗草图》等园林题材作品为例,结合文人园林的特征,相互比较画境、园境。以园入画,以画入园,园林和绘画都追求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吴门四家的园林绘画具有现实性,精工细致。笔墨当随时代,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绘画风格。园林和绘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繁荣发展,二者都体现了中国人崇尚自然的思想。(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园林题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正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这足以说明了江南园林的地位。江南园林主要以山水园林作为它基本的形式,它通过自然和人工巧妙的结合,并以精致、小巧、写意和雅致为主。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及思想文化的载体,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在立意上又和古典的园林建造思路争相辉映,作画的意象来源于园林,而并不是出自于画家们自己的主观臆造,他们通常在自然中寻找自己的立意,然后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思维带到自己的画幅上,两者相辅相成。笔者通过搜集和查阅从古至今的园林题材绘画方面的资料和文献及其代表人物并进行梳理,再结合和运用到自己的毕业创作中,试图把自己对园林的写生作为主要题材结合和运用到自身的实际创作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园林题材论文参考文献
[1].朱明弢.超时空的园林——谈我的园林题材油画创作[J].美术观察.2019
[2].林芷卉.造景与写生—论江南园林绘画题材的创作与实践[D].苏州科技大学.2019
[3].邹蕾.园林题材山水画中“闲隐”心境的探索与实践[D].扬州大学.2019
[4].周坛坛.中国古典园林题材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李毅.明代园林题材绘画中松竹图式的人文精神——以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为例[J].艺术品.2019
[6].邹扬.江南如画[D].中国美术学院.2018
[7].李毅.明代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中的松竹图式[D].中国美术学院.2018
[8].侯晓春.明代吴门画派园林庭院等实景题材绘画的现实意义[J].西北美术.2017
[9].罗怀宇.园林造境思想在国产古典题材的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7
[10].安超.“文人意境”:吴门四家园林题材作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