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侧枝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侧枝,缺血性,闭塞,因素,氧化铁,脑缺血,造影。
侧枝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陆方,杨烁慧,詹松华,张成,韩志宏[1](2019)在《针刺促进大鼠脑缺血后亚急性期侧枝循环建立的USPIO-DSC M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动态磁敏感加权增强(DSC)MRI评估针刺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MCAO)大鼠亚急性期缺血脑区侧枝循环建立的有效性。方法建立36只SD大鼠pMCAO模型和假手术组模型:假手术组9只(A组)、无针刺对照组13只(B组)、电针组14只(C组)。每组再分为72h、5天、7天3个亚组。每只大鼠均在相应时间点在1.5T MRI行USPIO-DSC MRI扫描。测量模型鼠缺血区域的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获得对侧镜像区域参数值,计算比值(rrCBV、rrCBF、rMTT和rTTP)。观察各个时间点各组间的各参数比值有无统计学差异。评估B组加C组模型鼠rrCBV、rrCBF值与抗CD31染色阳性血管面积百分比(%VA)、微血管计数(MVD)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否相关。结果 C组5天和7天亚组大鼠的rrCBV分别明显高于B组(P<0.05);C组5天亚组的rrTTP明显低于B组(P<0.05)。B组加C组pMCAO模型鼠5天、7天的rrCBV和rrCBF分别与%VA、MVD以及VEGF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USPIO-DSC MRI,发现针刺通过促进缺血脑区侧枝循环微血管数目和容量的增加来改善永久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缺血脑区的血供。(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陆燕,刘沙[2](2019)在《丹七软胶囊对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丹七软胶囊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梗死区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方法 106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七软胶囊,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前循环区脑血流量变化及血清VEGF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流速(Vs)和峰流速(Vd)明显高于对照组,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和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七软胶囊可显着减轻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损伤程度,升高血清VEGF水平,增加局部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重建。(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20期)
南京,李红,胡宏宇,孟帅,叶慧明[3](2019)在《甲状腺功能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侧枝循环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患者侧枝循环(collateral circulation,CC)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CTO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CTO血管是否存在CC供应分为2组,对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与CC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100例,CTO血管118条,平均(64.71±12.49)岁,有CC组患者71例,无CC组患者2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合并疾病、合并用药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有CC组患者吸烟比例较高,有CC组患者血肌酐水平高、血尿酸水平低、TSH水平低,FT3水平高,T3水平高。两组患者在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均无显着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SH水平低是C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SH水平低、FT3以及TT3水平高与CTO患者冠状动脉CC的形成有关,TSH水平低是C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陆方,杨烁慧,张成,詹松华[4](2019)在《针刺促进永久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侧枝循环建立的USPIODSC-M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of iron oxides,USPIO)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susceptibility-weighted contrast-enhanced, DCE)MRI评估针刺促进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大鼠亚急性期缺血区侧枝循环建立有效性。方法:首先建立36只SD大鼠pMCAO和假手术组模型:假手术组9只(A组)、无针(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陈际苏[5](2019)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的疗效及对梗死区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的疗效及对梗死区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曹县中医院老年病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患者9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47)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均明显提升,观察组(42.63±11.80)100 g·min明显优于对照组(34.73±11.23)100 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4 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12.35±1.4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9.68±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74 1,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82.98%vs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5 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10.64%vs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 0,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不仅具有良好效果,还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夏远舰,刘海静,李娜,吴国华,袁仲强[6](2019)在《能谱CT对门脉高压伴多发侧枝循环形成的诊治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GSI)对门脉高压伴多发侧枝循环形成的诊治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多发侧枝循环患者80例,行GSI、常规CT增强扫描检查各40例,比较2种检查方法下门脉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CT容量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治疗后随访6个月并定期复查,依据Rentrop分级将行GSI检查患者分为A组(侧枝循环良好)、B组(侧枝循环不良),比较2组GSI参数[肝脾动脉期浓度比率(LSA)、肝脾静脉期碘浓度比率(LSV)、肝碘浓度比率(SIC)、胃左静脉指数(GLI)],并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评估GSI与常规CT诊断门脉高压伴多发侧枝循环的效能。结果 GSI检查时CNR、SNR均高于常规CT增强扫描,而噪声、CTDIvol、ED低于常规CT(P<0.05);DSA显示随访末80例患者中39例侧枝循环不良占48.75%(39/80),低于治疗前的67.50%(45/68)(P<0.05);A组治疗后LSA、LSV、SIC大于B组(P<0.05);GSI诊断肝硬化伴多发侧枝循环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ROC曲线下面积、Kappa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高(大于)常规CT(P<0.05)。结论 GSI在提高门静脉影像质量同时,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伴多发侧枝循环有较高诊断价值,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指导临床进行诊治,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陈越[7](2019)在《侧枝循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发病、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侧枝循环作为组织缺血后为阻塞动脉供血区提供血流的生理性旁路途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保护组织免于缺血损伤最重要的代偿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及预后均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侧枝循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已成为研究热点。良好的侧枝状态不仅能降低卒中早期的严重程度,增强神经元耐缺血缺氧的能力,延长治疗时间窗,还能改善卒中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侧枝循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进行文献复习。(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高硕辰[8](2019)在《超声造影在评估颅内动脉狭窄及狭窄后侧枝循环建立程度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中国居民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且与脑卒中复发的高风险有关。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后侧枝循环建立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脑循环时间(CCT)是反映脑灌注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可以为多种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测量CCT的金标准,研究发现DSA测量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CCT显着延长,但其有创且价格昂贵。已有研究表明超声造影(CEUS)技术可以用于测量CCT。但目前尚无应用CEUS测量的CCT评估颅内动脉狭窄及侧枝循环情况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拟应用CEUS测量sICAS患者的CCT,评估CEUS在颅内动脉狭窄及狭窄后侧枝循环建立程度中的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神经介入科住院,经DSA检查存在单侧颅内前循环单根或多根动脉狭窄程度在70%-99%之间(狭窄个数及部位不限),后循环及对侧无狭窄的sICAS患者32例(狭窄组)。按照DSA的侧枝循环分级标准分为两组,侧枝较好组12例,侧枝较差组20例。并选取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线阵探头测量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血流量,计算脑血流量(CBF)、全脑血流量(GCBF),凸阵探头同时显示双侧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应用CEUS模式,记录造影过程,获取时间-强度曲线。计算脑循环时间(CCT)、脑血容量(CBV)、全脑血容量(GCBV)。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别;当狭窄组单侧脑半球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对照组CCT、CBF、CBV均采用双侧均值。结果1.对照组自身双侧超声指标比较:对照组双侧脑半球CCT、CBF、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狭窄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资料比较: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5);侧枝较好组与侧枝较差组间sICAS相关病史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狭窄组与对照组超声指标比较:CCT、CBF、CBV:狭窄组为狭窄侧数值,对照组为双侧均值。侧枝较好组与侧枝较差组比较狭窄侧C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对照组显着延长(P<0.01)。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狭窄组CBF、GCBF显着降低(P<0.05);CBV、GCBV无显着差异(P>0.05)。侧枝较好组CBF、CBV、GCBF、GCBV均显着高于侧枝较差组(P<0.01);侧枝较差组CBF、CBV、GCBF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间G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枝较好组CBF、GCBF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V、GCBV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狭窄组健侧与对照组超声指标比较CCT、CBF、CBV:狭窄组为健侧数值,对照组为双侧均值。狭窄组健侧与对照组CCT、CBF及CB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狭窄组自身双侧超声指标比较狭窄组中侧枝较好组、侧枝较差组狭窄侧CCT均较健侧延长(P<0.05);狭窄侧CBF均显着低于健侧(P<0.05);侧枝较差组狭窄侧CBV显着低于健侧(P<0.05);而侧枝较好组双侧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EUS测量的CCT延长,CBF、GCBF降低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颅内动脉狭窄。2.sICAS患者CCT延长,而CBF、CBV、GCBF、GCBV无显着下降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较好的侧枝循环代偿能力。3.CEUS技术测量CCT是一种安全、简单、经济、无创、实时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宗政[9](2019)在《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的冠心病(CHD)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常发现伴有冠状动脉侧枝循环(CCC)的建立,但不同患者冠脉侧枝循环建立的程度差别较大,不同的冠脉侧枝循环建立情况对临床治疗决策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另外良好的冠脉侧枝循环在预防心肌坏死、维持心脏功能、减少室壁瘤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再灌注治疗提供治疗机会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3]。影响冠脉侧枝循环建立的因素众多,本研究旨在探讨各临床因素对冠脉侧枝循环形成和建立的影响,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对象与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心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证实存在至少一根冠状动脉血管完全闭塞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完善相关化验及检查,列表记录相关化验及检查结果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记录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按照Rentrop分级法将患者分为CCC良好组和CCC不良组。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ASS 22.0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展开研究。结果:1.在临床基线资料方面:经单因素分析发现,CCC良好组和CCC不良组在性别组成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P<0.05),CCC良好组男性所占比例较高(74.31%)。CCC良好组与CCC不良组在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病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经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发现,糖尿病与CCC建立不良相关(OR:15.790;95%CI:2.032-122.704;P<0.008)。2.生化指标方面: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脂蛋白a[a Lp(a)]水平在CCC良好组与CCC不良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CC良好组a Lp(a)水平较高。而在血脂[除a Lp(a)外]、空腹血糖、血尿酸、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TSH)、血肌酐(Sc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LMR)等方面两组患者无显着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逐步探索分析发现,血尿酸水平与CCC不良相关(OR:1.270;95%CI:1.003-1.019;P<0.047)。3.冠脉病变特点方面: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血管闭塞位置(近段或中远段)及闭塞血管(LAD、LCX、RCA)构成、Gensini积分在CCC良好组与CCC不良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而闭塞血管支数(单支、双支、多支)构成在两组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CCC良好组血管近段闭塞(56.94%)、RCA闭塞(61.11%)所占比例较高,且Gensini积分也相对较高。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CA闭塞、高Gensini积分与良好的CCC相关。4.心脏功能方面:经单因素分析发现B型利钠肽(BNP)、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LVPW)、左室舒末经(LVDd)在CCC良好组与CCC不良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超敏肌钙蛋白I(hs-c Tn I)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CCC良好组的hs-c Tn I相对较低。按Rentrop分级对各级间行组间对比分析发现hs-c Tn I随Rentorp分级的上升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趋势(r=-1.75,P=0.002),但未能发现以上其余各指标随Rentorp分级的上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趋势(均有P>0.05)。结论:1.冠脉慢性闭塞的男性患者更容易建立良好的CCC,糖尿病不利于CCC的建立。2.CCC良好的患者a Lp(a)水平偏高。高水平血尿酸不利于良好CCC的建立。3.近段血管闭塞、高Gensini积分、RCA闭塞更易形成良好的CCC。4.CCC建立状况与心脏功能之间无明显关系,但良好的CCC可降低心肌坏死程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徐梦奇[10](2019)在《侧枝循环对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复合再通手术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颈内动脉闭塞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颈内动脉闭塞的诊疗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来说有重要意义,其中复合再通手术为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疾病的重要术式之一。复合再通手术有一定的手术失败率,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成功实现血管血运重建,从而恢复脑组织的血供。了解影响复合再通手术成功率的因素对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应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技术及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评估单侧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枝循环开放情况以及总代偿结果。探究并观察侧枝循环开放情况、总代偿结果与复合再通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血管病外科经DSA、CTA或者颈动脉超声确诊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有症状患者,然后进行复合再通手术治疗,经纳入和排除后总共采集到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成功实现血运重建分为再通成功组及再通失败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主诉时间、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尿酸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通过DSA评估颅内一级侧枝循环(前、后交通动脉)的开放情况、二级侧枝循环(眼动脉、软膜支吻合)的开放情况并分析对比;通过磁共振灌注成像得出患者双侧半卵圆中心的TTP、MTT、CBV、CBF这四组参数的比值(手术侧/非手术侧),并分析对比。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Wilcoxon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两组间对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其中再通成功组眼动脉逆流16例(50%),再通失败组眼动脉开放10例(90.9%),P=0.042<0.05,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再通成功组主诉时间2.09±1.92月,再通失败组主诉时间4.45±3.14月,P=0.005<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再通成功组侧枝循环开放数量为2.19±0.998处,再通失败组侧枝循环开放数量为3±1.00处,P=0.025<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将眼动脉逆流情况、侧枝循环开放数量、主诉时间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两组患者主诉时间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中除去未采集到磁共振灌注成像的15例患者。21例再通成功组的TPP的比值、MTT的比值分别为,1.175±0.77,1.589±0.41,比7例患者的再通失败组的TPP的比值、MTT的比值1.23±0.76,2.104±0.37小,并且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侧枝循环的代偿情况与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复合再通手术成功率存在相关性,了解颅内侧枝循环的情况有助于该手术的术前评估。主诉时间长、侧枝循环开放数量多、眼动脉逆流均不利于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复合再通手术的成功,主诉时间长为该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脑灌注较差,缺血严重不利于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复合再通手术的成功。(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侧枝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丹七软胶囊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梗死区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方法 106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七软胶囊,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前循环区脑血流量变化及血清VEGF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流速(Vs)和峰流速(Vd)明显高于对照组,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和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七软胶囊可显着减轻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损伤程度,升高血清VEGF水平,增加局部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重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侧枝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陆方,杨烁慧,詹松华,张成,韩志宏.针刺促进大鼠脑缺血后亚急性期侧枝循环建立的USPIO-DSCMRI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2].陆燕,刘沙.丹七软胶囊对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
[3].南京,李红,胡宏宇,孟帅,叶慧明.甲状腺功能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侧枝循环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9
[4].陆方,杨烁慧,张成,詹松华.针刺促进永久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侧枝循环建立的USPIODSC-MRI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5].陈际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的疗效及对梗死区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9
[6].夏远舰,刘海静,李娜,吴国华,袁仲强.能谱CT对门脉高压伴多发侧枝循环形成的诊治指导作用[J].河北医药.2019
[7].陈越.侧枝循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9
[8].高硕辰.超声造影在评估颅内动脉狭窄及狭窄后侧枝循环建立程度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9
[9].宗政.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10].徐梦奇.侧枝循环对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复合再通手术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