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隐静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静脉曲张,静脉,下肢,大隐,硬化剂,高位,旁路。
大隐静脉论文文献综述
赵琦,苏畅,童雷,李天恩,董天剑[1](2019)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使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例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36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搭桥2~4根,手术时间145~326 min,术中出血量300~850 ml,术后引流量200~1000 m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8~36 h。40例均采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其中采用小腿部位大隐静脉36例,大腿部位大隐静脉4例。本组2例术后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其中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行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枚后好转出院;1例术后胸腺小动脉出血,经二次开胸后止血;1例术后下肢切口愈合不良,清创后痊愈;5例术后发生心房颤动;3例术后行二次气管插管。随访1年,320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检查结果显示,左侧乳内动脉弥漫严重狭窄1例;静脉桥血管闭塞6根,其中静脉桥-回旋支3根,静脉桥-后降支2根,静脉桥-对角支1根;大隐静脉桥血管通畅率为90.41%(66/73)。结论采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可以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年静脉桥血管通畅率,且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2期)
周晔[2](2019)在《小切口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联合腔内微波凝固加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小切口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联合腔内微波凝固加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7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联合腔内微波凝固加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腹股沟切口长度为(2.2±0.2)cm,对照组患者腹股沟切口长度为(4.7±0.2)cm,两组患者腹股沟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4.87%。结论给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小切口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联合腔内微波凝固加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干预效果显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4期)
孙厚坦,赵威武,陈朝旻,藤红,李秦[3](2019)在《超声引导下低位大隐静脉曲张注射聚桂醇改良法治疗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低位大隐静脉曲张,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入在2017年1月到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低位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9例,随机分为传统法治疗组(对照组)49例(54条患肢)与改良法治疗组(观察组)50例(58条患肢)。传统的治疗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2根,用一次性静脉头皮针分次多点穿刺入大隐静脉主干,分段注入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另用一次性静脉头皮针分次多点穿刺入膝关节水平以下的曲张静脉内及溃疡表面注入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改良法组在膝关节下方扎止血带2根,用一次性头皮针分次多点穿刺刺入左膝关节以下的曲张静脉内及溃疡表面,注入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只对膝关节以下的曲张静脉进行固化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有效率、优良率与住院时间、出血量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优良率对照组91.83%%,观察组为92.0%,0.5~2年内对照组复发1例,观察组未见新增复发患肢;对照组的手术与住院时间、出血量指标与观察组相较无偏差,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对照组有15例(30.61%)患者治疗后感到胸闷、咳嗽,行走10~30min内自行消失,观察组2例(4.0%)出现此类症状;随访0.5~2年,对照组出现浅静脉炎2例,局部瘀斑1例,观察组出现浅静脉炎1例,未行特殊处理1年内自行痊愈。结论在大隐静脉曲张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对低位静脉曲张采用超声引导改良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治疗,疗效显着,能够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并减少出血量,形成微创的手术模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4](2019)在《比较大隐静脉曲张与其畸形分支静脉曲张在射频治疗后的预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闭塞治疗(Ultrasound guided radiofrequency occlusion treatment,US-GROT)已经成为大隐静脉曲张的普遍治疗方案,但对于同时伴有大隐静脉分支(AASV)功能不全的患者,或仅有AASV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采取US-GROT是否能达到与单纯大隐静脉相似的预后效果,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的目的。方法选取本院50例超声诊断为下肢浅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诊断标准为受累静脉内径增宽,静脉瓣口可见反流信号),其中Ⅰ组25例为单纯性大隐静脉功能不全(均为单下肢),Ⅱ组25例为AASV功能不全或大隐静脉功能不全合并AASV功能不全(均为同一下肢)。所选取的50例患者在超声诊断后均对受累的血管行US-GROT,常规术后护理及出院医嘱,嘱患者六个月后来我院进行超声复查。然后我们研究这些患者在行US-GROT后六个月的超声检查结果。由于部分患者未能随访或未能及时复查,实际有效数据分别为:Ⅰ组21例,Ⅱ组22例,共计43例。为了排除年龄对两组患者US-GROT后的效果影响,另将所有患者分为叁组,分别为A组(年龄<50,n=13,nⅠ=6,nⅡ=7),B组(50<年龄<60,n=18,nⅠ=10,nⅡ=8),C组(年龄>60,n=12,nⅠ=5,nⅡ=7)。所有患者预后结果以超声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观察血管的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信号有无再次出现反流,如所累及血管完全闭塞,未探及明显反流信号,则表示预后较好;如所受累血管未能完全闭塞,瓣口仍可见反流信号,或远端小隐静脉及其他浅静脉出现代偿性曲张,则表示预后欠佳。结果此43例患者在US-GROT术后六个月的超声表现为:Ⅰ组患者预后良好者为18人,预后良好率为85%,Ⅱ组患者预后良好者为18人,预后良好率为82%,另一方面:A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85%,其中Ⅰ组预后良好率为83%,Ⅱ组预后良好率为85%;B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89%,其中Ⅰ组预后良好率为90%,Ⅱ组预后良好率为87%;C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75%,其中Ⅰ组预后良好率为80%,Ⅱ组预后良好率为72%。结论排除了患者年龄对预后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治疗对大隐静脉畸形分支(AASV)的功能不全起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陈晓玲,郑多安,郑漫漫[5](2019)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因及改良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周围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而大隐静脉因其走行长、瓣膜功能不全及静脉壁弹性不够好等因素,发病率更高。对大隐静脉曲张因其分期不同采取个案化治疗方案,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包括:保守疗法、局部注射硬化剂、单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部分缝扎曲张静脉、腔内激光、射频和电凝治疗、高位结扎加分段曲(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晔[6](2019)在《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的84例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传统治疗)与实验组(42例,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抗菌素使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治愈率(97.62%)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周、4周VC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效果显着,且并发症较少。(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3期)
王金城,崔永超,聂淑璇,武文芳,麻日虎[7](2019)在《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新术式的安全性和近期移植血管通畅率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自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共完成29例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平均年龄(65. 3±8. 2)岁,女性4例(16%)。将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做近端吻合,桡动脉与该大隐静脉端侧吻合,吻合口距升主动脉的距离≤0. 5 cm。对术后30 d死亡率,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吻合口以及远端吻合口的近期通畅性(术后6个月)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术后30 d死亡率为零;术后6个月对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吻合口及远端吻合口的通畅性应用冠状动脉CTA进行评价,通畅率均为100%。结论: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CABG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术式,临床效果满意,近期通畅率高。(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盼[8](2019)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技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2例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注意技巧,并加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22期)
于晓霞[9](2019)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现状和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形成与静脉壁薄弱、瓣膜缺陷、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所从事职业等因素有关,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弹力袜压迫疗法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等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伴随着血管外科的技术发展,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正在向微创和经济发展,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也大大提高了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9年22期)
施风波[10](2019)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选择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参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两组,对照组治疗方案为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组治疗方案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加以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则比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快速恢复。(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大隐静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分析小切口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联合腔内微波凝固加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7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联合腔内微波凝固加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腹股沟切口长度为(2.2±0.2)cm,对照组患者腹股沟切口长度为(4.7±0.2)cm,两组患者腹股沟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4.87%。结论给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小切口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联合腔内微波凝固加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干预效果显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隐静脉论文参考文献
[1].赵琦,苏畅,童雷,李天恩,董天剑.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9
[2].周晔.小切口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联合腔内微波凝固加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J].当代医学.2019
[3].孙厚坦,赵威武,陈朝旻,藤红,李秦.超声引导下低位大隐静脉曲张注射聚桂醇改良法治疗疗效观察[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4]..比较大隐静脉曲张与其畸形分支静脉曲张在射频治疗后的预后[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5].陈晓玲,郑多安,郑漫漫.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因及改良手术治疗[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6].周晔.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9
[7].王金城,崔永超,聂淑璇,武文芳,麻日虎.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8].刘盼.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护理[J].双足与保健.2019
[9].于晓霞.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现代养生.2019
[10].施风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探讨[J].人人健康.2019